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扩散至腹膜后间隙和胸膜腔的CT表现。方法;分析91例经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经临床确诊的AP病例。结果:本组中79例有腹膜后间隙受累,肾前筋膜增厚,48例有腹膜后间隙积液,51例有一侧或两侧胸膜腔积液。结论:AP除了胰腺及胰周邻近组织病变影像外,累及腹膜后间隙及胸膜腔的影像表现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腹膜后间隙是一个以腹后壁壁层腹膜为前界,腹横筋膜为后界,上起横膈,下达盆腔的立体间隙。关于腹膜后间隙的划分,普遍接受的观点是Meyers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Condon解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即以肾筋膜为主要标志,将腹膜后间隙分为:①肾旁前间隙,位于后壁腹膜和肾前筋膜、侧锥筋膜之间,内有胰腺的大部分、十二指肠腹膜后部分、升、降结肠及脂肪组织;②肾周间隙,位于肾前、后筋膜之间,形似倒置的锥体,容有肾上腺、肾、输尿管和肾门处的肾血管以及较多的肾周脂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探讨其侵犯途径和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T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连续性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综合指标及抗炎治疗随访显效而诊断者6例。着重观察:①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CT表现;②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途径。结果①肺癌腰肌转移2例,肝细胞癌腰肌转移1例,胃癌腰肌转移1例,腰肌肉瘤1例,腰肌黏液腺癌1例,淋巴瘤侵犯腰肌1例,均为单侧;腰椎结核并腰肌冷脓肿10例,其中5例为双侧;腰肌脓肿4例,均为单侧;②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途径为:直接侵犯同侧肾旁后间隙或先侵犯同侧肾周间隙后突破肾后筋膜侵犯肾旁后间隙或两种方式混合出现;③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表现为:与腰肌病变相连的肿块影;肾旁后间隙内结节影、索条影;肾旁后间隙内密度增高;肾后筋膜增厚。结论CT可准确显示腰肌病变累及肾旁后间隙的解剖学细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肾旁后间隙和胃裸区受累的cT征象在评估临床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09例经手术及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多层螺旋CT资料。按照Atlanta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CT分析包括:胰腺本身及胰腺周围情况,肾旁后间隙是否受累,胃裸区是否受累。计算肾旁后间隙和/或胃裸区受累判断临床严重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等指标。结果109例急性胰腺炎中,按临床严重程度分级,重型和轻型胰腺炎分别为48例和61例。以肾旁后间隙受累判断严重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分别为60%、93%、88%、75%和0.53:以胃裸区受累判断重型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分别为54%、92%、84%、72%和0.46:联合二者(其中之一受累即为阳性)判断临床严重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分别为94%、85%、83%、95%和0.79。胃裸区受累和肾旁后间隙受累二重判断方法的吻合度系数kappa=0.027。结论联合胃裸区和肾旁后间隙受累能提高判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和诊断效能.为临床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对成人肾筋膜和肾周间隙的观察,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筋膜的附着及通连情况的显示。方法 97例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正常者(正常组)及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炎组),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肾周间隙行多平面三维重建,观察肾筋膜的显示及向上和向下的通连情况。结果正常组:左侧有85例(87.6%)肾前、后筋膜在肾上方融合,12例(12.4%)肾前、后筋膜在肾脏上方未见融合,而右侧所有病例肾前、后筋膜在肾上方均未见融合;双侧分别有95例(97.9%)肾前、后筋膜向下连续融合,2例(2.1%)肾前、后筋膜向下断续融合。胰腺炎组:左侧肾前、后筋膜向上融合21例,未融合3例,肾筋膜向下融合23例,未融合1例;右侧肾前、后筋膜向上均未见融合,向下均融合。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较好地显示双侧肾筋膜及其附着和肾周间隙的通连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主要CT表现有:(1)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伴胰内单个或多个小斑片状无强化低密度灶;(2)胰周脂肪间隙模糊混浊,肾前筋膜和胃后壁增厚;(3)胰内和/或胰外单发或多发渗漏积液;(4)合并胰腺出血、脓肿和假性囊肿形成。结论 C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间隙指腹膜后部分与腹横筋膜之间的解剖结构。腹膜后间隙存在着肾旁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随着影像学的发展,CT检查已成为腹膜后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其诊断价值也得到充分肯定。现就我院诊断的腹膜后占位性病变16例CT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肾旁间隙受累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急性胰腺炎引起肾旁间隙异常的CT表现。方法 收集 1998-2 0 0 1年间经临床和CT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14 3例 ,着重观察其中肾旁间隙受累及的 42例CT表现。结果 CT显示肾周脂肪受累及 2 9例 (69.5 % ) ,肾周积液 11例 (2 6.2 % ) ,肾周血管异常 2例 (4 .7% )。结论 CT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肾旁间隙异常 ,对于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急性胰腺炎(AP)时左肾旁前间隙(LAPS)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本院3年627例AP患者超声检查资料与临床资料,其中100例行108次CT检查。结果:在108例次有同期超声及CT检查的病例中超声诊断LAPS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5.0%、92.1%及87.1%,诊断LAPS坏死组织则分别为75.0%、100%及99.1%。627例临床资料表明轻症胰腺炎组LAPS积液及坏死组织的出现率为11.8%和0.2%,而重症胰腺炎组则分别为44.0%及12.0%。有LAPS积液组平均住院日为29.0d,而无LAPS组为15.5d。结论LAPS是AP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之一,LAPS病变与AP的轻重及住院时间长短有关;超声能较准确地反映LAPS病变,对指导治疗方式及手术入路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探讨腹膜后肿瘤影像学解剖定位和病理定性的内在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59例腹膜后肿瘤,分析总结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影像学检查解剖定位划分占据肾旁前间隙4例,肾周间隙26例,肾旁后间隙5例,肾旁前间隙和肾周间隙11例,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6例,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7例。均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腹膜后各间隙肿瘤病理类型。结论 依据腹膜后三大间隙的划分,结合影像技术实现临床应用解剖诊断分析,有助于术前解决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和了解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活体肾筋膜多层螺旋cT图像厚度、附着等相关指标及研究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6月在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的正常组97例,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和Leonardo后处理软件对肾筋膜行多平面重建(muhiplanar reformation,MPR)。结果①双侧肾筋膜厚度分别为(O.13±0.02)cm(左)和(0.12±0.02)cm(右);②双侧。肾筋膜在矢状位图像上的CT显示率大于轴位图像;③侧锥筋膜与肾筋膜在外侧的融合点位于A线前方180例,融和点位于A线后方1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三维重建能较好的显示肾筋膜的附着及肾周间隙的纵向通连情况,是肾周间隙影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解剖学上,腹膜后间隙区域的筋膜解剖及其界限一直存有争议.正确理解腹膜后间隙的解剖,有助于准确评估病变的病因、性质,预测其蔓延的范围,以及指导该区域积液引流及肾移植等外科治疗.目前关于肾筋膜的解剖和内侧附着尚存争议,而多排螺旋CT可良好显示腹部的解剖结构.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观察肾后筋膜内侧附着点的解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3-06/2007-11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完成.对象:回顾性分析累及腹膜后间隙炎性病变病例52例的CT资料.方法:应用 Toshiba Akuilionl6 排螺旋CT进行扫描.52例病例中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其中阑尾炎17例,输尿管炎症1例,肾周间隙脓肿2例,肾旁后间隙脓肿3例,胰腺炎29例.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双侧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点的解剖.结果:在肾上极水平,双侧肾后筋膜内侧均附着于腰方肌筋膜.46例显示左侧肾后筋膜内侧在肾下极水平或锥下间隙水平附着于腰大肌筋膜外后方;50例显示右侧肾后筋膜内侧在肾下极水平或锥下间隙水平附着于腰大肌筋膜外后方.结论:肾后筋膜的内侧附着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层面,肾后筋膜的附着点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隙(Rs)的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基础。方法回顾分析118例急性胰腺炎螺旋CT表现,着重观察腹膜后隙的受累情况及其CT特征,以及与肾筋膜的关系。结果RS总的受累率为83.1%(98/118),APS、PS、PPS总的受累率分别为83.1%(98/118)、62.7%(74/118)、31.4%(37/118)。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44例,以累及APS为主,占54.5%(24/44)。重,型急性胰腺炎33例,以同时累及APS和PS两个间隙为主,占90.9%(30/33)。重2型急性胰腺炎41例,以同时累及APS、PS和PPS三个间隙为主,占80.5%(33/41)。结论螺旋CT可以全面而准确地显示AP累及RS的蔓延范围、程度和部位,AP越严重,累及的腹膜后间隙越多,腹膜后隙受累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癌侵犯肾周间隙的CT征象。材料与方法:分析经CT扫描发现有肾周间隙异常的肾癌31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肾癌侵犯肾周间隙的CT征象有多发结节、条索状影、棘状突起和肾周筋膜增厚,其病理基础为肾周间隙内淋巴结转移,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引起的血管曲张和肾周间隙内的桥间隔的液体聚积。结论:熟悉肾周间隙的解剖和分析肾周间隙CT征象有助于对肾癌的正确分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多对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图像的分析,以探究MSCT(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及并发症诊断和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6.8.15-2017.8.12,对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主要表现为肾筋膜受累增厚、胰腺肿大及胰周渗出改变等征象;10例患者胰腺的形态与大小基本正常,24例实质局限性肿大,16例弥漫性肿大,边缘不规则,呈羽毛状改变;35例胰周水肿,表现为周围脂肪组织密度增高,胰周间隙较为模糊,与胰腺之间的分界不清晰;10例存在胰周积液,8例胰腺与胰周组织存在出血坏死现象;2例胰腺脓肿患者,以不同形态与大小的低密度液体积聚为局限性特征,11例可对肾旁后间隙造成累及,表现为局部脂肪积液、水肿、吉氏筋膜增厚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MSCT诊断方式的价值显著,便于有效判断其并发症情况,预测其预后,辅助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4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0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肾前筋膜增厚,部分见少量胸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4例,其中坏死型21例,化脓型2例,出血型1例,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胰周间隙渗出及积液,蜂窝织炎,胰内或外出现气体或高密度出血灶。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起源于肾周脂肪组织的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PRPL术前MDCT表现。结果 8例患侧肾脏被包绕及肾前间隙受侵,1例右肾前间隙受累,2例双侧肾前间隙均受累,5例左肾前间隙受累;3例患侧肾受压推移发生轴位旋转。MDCT表现:3例肿块内可见粗颗粒状钙化,8例均可见脂肪成分,多期增强扫描钙化及脂肪成分均无强化;6例肿块内脂肪成分中可见分界清楚、大小不等的结节状软组织成分,多期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病理为去分化成分或黏液成分;1例由同侧肾上腺动脉供血,3例由肠系膜上动脉供血,4例由肠系膜下动脉供血。8例均呈塑形生长,可见完整或部分完整的包膜,多期增强扫描包膜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病理为纤维结缔组织成分;2例延伸至整个盆腔。结论 病灶内脂肪密度区、强化的实性结节及患侧肾被包绕及肾前间隙受侵高度提示PRPL。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86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腹泻1d”人院。检查:体温36.7℃,脉膊92次/min,呼吸22次/rain,血乐157/91mmHg(1ITffnHg=0.133kPa)。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律齐,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腹部外形正常,全腹肌张力稍高,中上腹深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双下肢水肿,小便失禁。CT示:胰尾增大,轮廓模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网膜囊区、左侧结肠旁沟及肾旁间隙见条索状及不规则渗出,左侧肾前筋膜增厚,提示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肾周间隙受累42例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多种疾病累及肾周间隙(PS)的CT表现、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CT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肾癌2例,腹外伤18例,急性胰腺炎12例,急性输尿管结石9例,自发肾周出血1例,并行MPR观察。结果:42患者CT表现PS内索条、斑片影及棘状突起,MPR能显示肾上下极受累情况。结论:MSCT结合M PR能清楚显示PS受累,准确评估病变分期及累及范围,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累及亚腹膜间隙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收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等证实为急性胰腺炎且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43例,回顾性分析亚腹膜间隙受累的CT特征。结果亚腹膜受累时表现为亚腹膜密度增高或积液。其中小肠系膜受累38例(88%);横结肠系膜23例(53%),肝十二指肠韧带17例(40%),肝胃韧带16例(37%),脾胃韧带21例(49%),大网膜8例(19%)。结论MSCT检查可准确显示急性胰腺炎累及亚腹膜间隙的范围和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