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上海市脂肪肝患者临床特点初探(附26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可伴有或不伴有临床表现。酒精、糖尿病和肥胖症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在不同国家和人群中其病因分布和临床表现及预后不一。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超声检查技术的普及应用,临床上脂肪肝检出率日渐增多,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大宗脂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与胆石关系的探讨李运泽,朱国良,张素珍(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消化科桂林541002)脂肪肝是临床上不太引起注意的一种常见病。本文对我院1992年5月~1994年6月间604例B超诊断脂肪肝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简称胆石)的...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临床表现的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转、氧化分解、转化、合成及分泌等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保持动态平衡。如动态平衡失常,脂类在肝内贮积,超过肝重的5%以上时称为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含脂量为肝重的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饮食结构改变等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绝大部分呈超重、肥胖体型诸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非酒精)62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查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结果酒精性脂肪肝中男性比例为67.50%,高于糖尿病性脂肪肝为56.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BMI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性脂肪肝同时发生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等比例高于酒精性脂肪肝,冠心病、胆石症低于酒精性脂肪肝,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性脂肪肝中GGT、TG、TC、LDL-C、UA、ApoA、AST、ALT等肝功能指标高于相应酒精性脂肪肝,Alb、TBil等低于相应酒精性脂肪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DL-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脂肪肝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较多,并且肝功能损害较酒精性脂肪肝大。  相似文献   

7.
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倩 《山东医药》2000,40(13):43-44
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常见、最早期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近年来,随着酒精饮料消费的日益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病因与发病机理酒精饮料中的主要成分为乙醇,其次为少量纤维素、营养素、未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乙醛、酯类与其他小分子物质,其中乙醇为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饮酒量和饮酒时程是造成肝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每日平均饮酒量超过160g即为酗酒。若反复大量饮酒,即使未达中毒剂量,只需8天就可形成脂肪肝。酒精造成肝内脂肪蓄积的主要原因为乙醇和乙醛在肝内的代谢途径造成肝内脂肪酸氧化作用受…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关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脂肪肝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为探讨其发生及发病率升高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脂肪肝和血脂关系研究,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1028例受检对象均为机关工作人员,年龄26-80岁之间,平均年龄4099岁。方法:利用B超检测脂肪肝,B超为日本东芝SAL-...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0%,嗜酒为57.6%。而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的发生可以主要由一种病因引起,也可以由多种病因同时作用或先后参与,一般来讲,大多数患是常有病因可查,但仍有约20%的脂肪肝不能明确其具体病因。另外,也要注意到,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的性质也可能发生新的变化,所以必须具体分析为宜: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的病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君曼  付淑花 《山东医药》2000,40(13):42-43
脂肪肝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老龄化人口增加及新的检测手段不断问世,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脂肪肝的病因主要为酗酒、肥胖、营养不良和糖尿病等,但文献介绍迄今仍有20%为原因不明;其发病与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等有关。目前,脂肪肝的治疗措施正在研究中,本文主要阐述脂肪肝的常见病因。1 酗酒肝脏是乙醇代谢的唯一器官,饮酒后,乙醇在胃肠很快被吸收。90%的乙醇经过肝脏作用变为乙醛,乙醛对肝脏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与非老年患者临床特点之间的差异,为提高对老年UC患者的诊治水平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998年至2009年214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学资料,通过自设量表建立数据库,以发病年龄≥60岁作为分组标准,分为老年组28例和非老年组186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上海地区UC发病年龄高峰为40~49岁,老年患者占13.08%.两组患者在主要临床表现、合并症、临床评分、内镜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在活动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增高者(75%)较非老年组(29%)为多(F=4.4,P=0.043),但增高幅度不如非老年患者明显(Z=-2.6,P=0.008).老年患者结肠病变范围较局限,以累及脾曲以下者多见(F=5.8,P=0.012).中重度老年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28.6%)较非老年患者(55.7%)少见(F=7.7,P=0.007).两组死亡率分别为20.83%和2.94%.老年患者因UC死亡率显著增高(F=12.8,P=0.008).结论 老年UC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相比,在实验室检查、结肠累及范围、治疗用药、预后等方面均体现出一定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elderly and non-elderly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UC) in Shanghai, so as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data from 214 patients with UC,who were admitted to Shanghai Ruijin Hospital between 1998 and 2009,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and according to onset age,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lderly group (n= 28, ≥60 years of age) and non-elderly group (n = 128, <60 years of age),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performed using Chi square test for non-quantitative variables, and student's t test and nonparametric tests for quantitative variables.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Results Onset peak of UC was found in patients ranged from 40 to 49 years of age, and elderly patients were accounted for 13.08 % in Shanghai.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ith respect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complications, Truelove and Witts criteria index, or endoscopic score. In active phase, elevated peripheral platelet counts were seen in more elderly patients than those in non-elderly patients (75% vs 29%, F= 4. 4, P= 0. 043). However, high level of peripheral platelet was found in non-elderly patients (Z= -2.6, P=0. 008). End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the colonic le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as limited and was more common in left-sided colon and protosigmoid (F=5. 8, P = 0. 012). More non-elderly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teroid in comparison to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ld or severe UC (28. 6% vs 55.7%, F=7.7,P=0. 007). In addition, the high mortality was found in elderly patients when compared with non-elderly patients (20.8 % vs 2.84%, F= 12. 8, P = 0. 008). Conclusion The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elderly and non-elderly UC patients with respect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 lab investigation, involved extent of colon, medication an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与脂肪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世庆  孙金凤 《山东医药》2000,40(13):44-45
正常人每100g肝脏的湿重含4~5g脂类,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占20%,游离脂肪酸占20%,胆固醇约占7%,其余为胆固醇酯等。当肝细胞内脂质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肝细胞脂变超过1/3时,即称为脂肪肝。糖尿病是脂肪肝的常见病因,糖尿病致脂肪肝的发病率为21%~78%,成年发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较多。1 发病机理糖尿病致脂肪肝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下列因素可能与本病有关:①脂肪代谢异常:肥胖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产生糖代谢障碍,脂肪动员增加,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  相似文献   

13.
14.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的堆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三步曲是一个连续性的、进行性加重的肝脏损害过程。因此,对脂肪肝发展成为肝炎、肝硬化的防治在临床工作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及其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1 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病因病理的研究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最常见原因为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其次为营养失调,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 脂肪肝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肝细胞合成甘油三脂(TG)及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之间的不平衡是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而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肝细胞脂肪合成增加或氧化减少所致。 目前有学者认为肥胖患者载脂蛋白B的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增加,从而引起肝内TG的合成显著亢进。另外,NH_4Cl对三羧酸循环中脂肪酸氨化为乙酰辅酶A及进一步氧化代谢两个过程的抑制,是高脂肪酸血症的原因之一,从而也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也有密切关系,为了代偿末梢脂肪组织的胰岛抵抗性的增大而引起的高胰岛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血常规的差异。方法选用沈阳地区2008年3月~2008年12月参加体检的18岁以上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肝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的脂肪肝与非脂肪肝患者,采用问卷咨询、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外,重点探讨脂肪肝与血常规之间的关系,数据用SPSS16.0软件分析。结果入选人群共8842名,B超共检出脂肪肝3306例,占37.39%,其中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占15%(1326名)和22.39%(1980名),与非脂肪肝组(NAFL)相比,脂肪肝组(AFL)WBC(白细胞计数)、EO%(嗜酸性细胞比率)、RBC(红细胞计数)、HGB(血红蛋白浓度)、HCT(红细胞比积测定)、MCH(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C(平均红细胞Hb浓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显著增加(P〈0.01);LYM%(淋巴细胞比率)、MONO%(单核细胞比率)、MCV(平均细胞容积)、P-LCR(大型血小板比率)、MPV(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明显增加(P〈0.05);PLT(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P〈0.05);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比,酒精性脂肪肝(AFL)组RBC、HGB、HCT、MCV、MCHC等显著增加(P〈0.01),LYM%明显减少(P〈0.05),MCH、MONO%(单核细胞比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除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外)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红细胞系统(除MCHC外)也有类似的趋势,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而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比,红细胞系统显著增加,尤其MCV更加明显,而白细胞系统(除LYM%明显减少外)和血小板系统大部分无显著变化。说明简单的血常规及分类检查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和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妊娠脂肪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文奇 《山东医药》2000,40(13):45-46
急性妊娠脂肪肝(AFLP)是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疾病, 其发病率约为1/130000孕妇,孕妇及胎儿死亡率分别达33.3%和66.7%,预后较差,以初产妇和双胎妊娠多见,再次妊娠时少有复发倾向。1 病因与发病机制AFL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尚未见遗传因素与本病有关的报道,孕妇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培养阴性亦不支持感染因素致病的可能,大多数孕妇没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目前,多数人认为妊娠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本病有直接关系,孕妇体内雌激素、生长激素、儿茶…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肝病领域的新挑战   总被引:84,自引:1,他引:84  
自从50年代从病理学的角度提出脂肪肝以来,对脂肪肝的研究产生许多新的观点。60年代以前,脂肪肝的病因主要是以恶性营养不良为代表的营养缺乏。80年代以后,营养过剩型肥胖、酗酒、糖尿病和药物肝损害成为脂肪肝的重要病因,但仍有20%的脂肪肝病因不明。近年来发现,脂肪肝成为许多胃肠疾病和慢性肝病的一过性改变。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继续发展为肝纤维和肝硬化,其原因不明。 加强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战略步骤。脂肪肝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中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脂肪肝临床特点并探索脂肪肝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采空腹静脉血进行相关血清学检测的体检者,同时做腹部B超、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将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患者进一步分为脂肪肝和非脂肪肝组,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胆囊结石患者患脂肪肝的独立因素。[结果]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在性别(Gen)、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酸(UA)、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隐血(OB)、尿素氮(Urea)、碱性磷酸酶(ALP)、尿蛋白(UPRO)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预测脂肪肝的独立因素,最终有9个指标进入方程。[结论]Gen、ALT、UA、GLU、TG、Hb、PLT是胆囊结石患者发生脂肪肝的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都明显上升。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相关的临床特点,本文对306名老年2型例糖尿病合并或不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等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