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检测了85例CHD患者及45例健康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总量及其亚组分浓度。结果显示:CHD组TF显著高于CBCP,且以LF增高为著,HF仅在AMI早期增高明显。相关分析 :CHD患者Fg含量与除与年龄,吸烟显著相关,2外,与血浆脂蛋白及诸多危险因素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华南汉族中青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改变。方法将华南汉族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老年组(105例)、中青年组(60例)与健康对照组(74例)。应用Clauss凝固法测定其Fg水平。分析中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的特点,比较中青年及老年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Fg水平差异。结果华南汉族中青年冠心病男性多见,主要为单支及2支病变为主,老年冠心病女性发病率明显上升,且以2支及3支病变为主;Fg、白细胞水平中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组较健康对照组高,中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华南汉族中青年与老年CHD患者临床特点不同,但两者均有Fg、白细胞水平升高,说明了中青年冠心病的部分临床特点及Fg、白细胞在其起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包春春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76-1677
<正>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但这并不能由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所解释。纤维蛋白原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关。本研究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88例患者资料,其中22例糖尿病患者,22例冠心病患者,22例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22例健康对照。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与冠心病和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Fg和血脂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的Fg显著高于正常人。Fg的升高与胆固醇(TC)和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Fg的升高可作为冠心病的罹患指标:Fg和TC均升高可能对冠状动脉的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顾国龙 《广西医学》2001,23(4):767-769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其亚组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凝块分离一双缩脲比色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AS-PAGE)电泳法检测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44例健康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总量及其亚组份浓度。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脑缺血性梗塞以高分子量(HWM)Fg增著,暂短性脑缺血 发作以低分子量(LMW)和低分子量,(LMW’)Fg增高为主(P<0.01).结论:血浆Fg升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呈正相关,Fg亚组份的测定对鉴别脑缺血性梗塞和暂短性脑缺血性发作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传统上主要是作为消耗性凝血病的诊断指标,但近年,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浆Fg水平增高与缺血性心脏病(IHD)又称冠心病(CHD)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其他危险因素对IHD的危险均与高水平的Fg介入有关[1]。国外曾报道,高Fg血症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认为Fg增加是CHD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栓形成前状态的重要因素。为观察CHD早期Fg水平变化,我们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直接推算衍生的PT-der法,计算Fg含量,对62例CHD患者的血浆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芳  谢朝欢 《右江医学》2010,38(4):475-47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是产科的一种常见病,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特有疾病,患者的凝血系统活性及多种凝血因子含量明显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导致微血管病性溶血,严重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对母婴造成极大危害。本文通过对妊高征患者和健康妊娠妇女及健康非妊娠妇女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测并比较分析,研究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为妊高症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肾脏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以预测高凝状态的出现。方法肾病患者36例,重点观测Fbg的改变(cluss法,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结果Fbg升高率为52.78%(19/36),其中尤以肾病综合征(尿高蛋白、浮肿)最显(9/11)。结论Fbg升高系肾病综合征的特征之一,可作为有抗凝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吸烟者纤维蛋白原亚组分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吸烟可致血浆纤维蛋白原 (Fg)水平升高的现象已被证实 ,但其亚组分的改变如何 ,尚未见资料报道。笔者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 (SDS- PAGE)电泳法对吸烟者血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1.1 吸烟者 :78例烟龄 1~ 19年 ,每日≥ 15支 ,年龄 2 5~ 47岁 ,男性 ,无各系统器质性疾病的健康者。1.1.2 未吸烟组 :32例无吸烟史 ,年龄 2 5~ 47岁 ,男性 ,无各系统器质性疾病的健康者。1.2 方法1.2 .1 血样采集与制备 :空腹采血 ,静脉血与 3.13%枸椽酸钠比例 9∶ 1,以 3 0 0 0 r/ m 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g)和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71例CHD患者组(其中Gensini积分轻度组24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29例)与29名正常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UA等水平,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血浆Fg (4.11±0.84) g/L、UA (362.89±155.50)μmol/L均较正常对照组Fg (3.03±0.34) g/L、UA (290.07±93.80)μmol/L显著升高(P<0.001和P<0.01);并且按Gensini积分分组后各不同冠脉病变组Fg和重度病变组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重度病变组血Fg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血Fg和UA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反映冠心病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6例(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8例(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AMI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体检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CHD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34例和3支病变组32例,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浆DD及FBG水平。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UA组、SA组和NC组(P<0.05);AMI组患者血浆FBG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NC组(P<0.05),但AMI组与UA组患者血浆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NC组(P<0.05),SA组与NC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浆DD和FBG水平随着CHD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有关;血浆DD和FBG可能在CH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疑为CHD的病人22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生化指标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正常组。空腹抽取静脉血2ml,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BG水平。常规空腹抽血检测血糖血脂。结果:AMI组血浆FBG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组(P<0.05),SAP组血浆FB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且血浆FBG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高度相关。结论:FBG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变化,特别是心肌梗死,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脂蛋白a水平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0例(糖尿病冠心病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脂蛋白a水平变化。以单纯冠心病患者(单纯冠心病组,n=240)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n=260)为对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脂蛋白a、白细胞介素2、降钙素原及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上述指标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脂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管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小板功能。除抑制血小板聚集外,替格瑞洛还表现出生物多效性,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限制心肌梗死面积和诱发呼吸困难等。研究认为替格瑞洛的生物多效性与腺苷密切相关,但目前有关替格瑞洛对血浆腺苷浓度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与血浆腺苷浓度的不同测定方法(尤其是终止液配比)、不同测定时间点等有关。规范血浆腺苷浓度的测定方法以及动态监测服用替格瑞洛后血浆腺苷浓度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替格瑞洛对血浆腺苷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lfinogen,FIB)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7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血管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所有病例的双侧颈总动脉后壁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斑块发生,并同时检测血清hs-CRP、FIB的浓度,比较两组IMT、斑块发生、hs-CRP、FIB的浓度。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后壁的平均IMT及斑块发生、hs-CRP、FI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三者均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颈动脉彩超在冠心病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hs-CRP、FIB是参与和促进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IMT、hs-CRP、FIB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住院的1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1年后的近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和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浆Hcy及C反应蛋白水平都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调查1年,观察组的心性猝死、心衰、心肌梗塞、心肌血运重建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4.3%,观察组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常见,阿托伐他汀的应用能提高治疗的近远期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 (LDL)亚组份和血脂成分的变化 ,探讨这些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 2 %~ 16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将LDL分为LDL1、LDL2 和LDL3 3个亚组分 ,染色后进行密度扫描测量主峰的泳动距离。用酶法测定血脂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结果 :男性冠心病患者LDL3 (小密LDL)较女性患者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 ,LDL3 颗粒也增多。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C、TG、LDL C、apoB10 0 明显增高 ,P <0 .0 1,HDL C和apoAⅠ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LDL3 亚组分的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57例急性心肌梗死、71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52例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NO、Fib、D-二聚体含量。随机选择50例健康人做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NO含量;血凝仪法测定F南含量;胶体金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型之间血浆NO、F南、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和Fib、D-二聚体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测定NO、Fib、D-二聚体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临床症状符合但并未确诊为CHD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P、Fib、Lp(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CHD组CRP、Fib、Lp(a)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和对照组(P<0.01),并且联合检测3项指标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联合检测CRP、Fib、Lp(a)有助于CHD的预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