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海燕  高勇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7,27(5):411-411,413
目的:探讨动态超声造影在不同性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和价值。方法:使用造影剂SonoVue及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成像CnTI技术,对超声检出的肝脏占位性病变39例行超声造影研究。病变经手术病理、增强CT或增强MRI等作为最终确诊依据。结果:超声造影定性准确36例(92.3%)。结论: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 《广西医学》2006,28(10):1551-1553
目的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62例(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16例,肝血管瘤26例)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肝脏恶性占位病变在二维声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阻力指数(RI)及最大流速(Vmax)方面与良性占位病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以低回声为主,伴有声晕,血流信号较丰富,Vmax及RI高。肝血管瘤以高回声为主,不伴有声晕,血流信号稀少,Vmax及RI低;原发性肝癌血流信号分级强度Ⅱ级以上,转移性肝癌血流信号分级Ⅰ级为主。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肝脏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对病灶性质存有异议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在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增强特征,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为明确诊断,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31例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转移性肝癌8例,肝血管瘤6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肝炎性假瘤2例,病变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增强CT和MRI的典型表现及随诊等作为最终确诊依据。2例经组织学活检未能明确病理性质,经严密动态观察4mo无变化,目前仍在随诊中。结果31例患者29例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表现为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整体快速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减退;转移性肝癌8例增强模式表现不同,5例动脉期快速增强,但增强的程度不同,3例增强不明显,但延迟期均减退;肝血管瘤6例典型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周边环状或结节状增强并向心性填充,延迟期无退出,增强的时间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肝局灶性增生结节4例增强较明显,其中3例动脉早期可见自中心向外周放射状分布的增强血管影,1例呈均匀团状增强,之后持续增强至大部分延迟期,明显长于肝脏恶性病变,延迟期开始轻度退出;肝炎性假瘤2例在动脉期不均匀增强并呈网格样灌注;消退时间不一;2例增强不明显,无明确改变,经超声引导穿刺组织学活检也未能得出明确结果。结论不同性质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形成不同的增强方式,从而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0例拟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显示出的病变位置、数目、大小及内部回声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准确性。结果:在术前有1389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被诊断患有良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其中有118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患有良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超声技术在诊断良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准确率约为85%。在术前有111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被诊断患有恶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其中有81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患有恶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超声技术在诊断恶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准确率约为80%。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总检出率约为84%。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医生要加强对超声技术的理论学习和临床经验总结,进一步提高用超声技术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刘学梅 《吉林医学》2014,(24):5405-540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影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超声影像检查,并和增强CT结果作比较,并实时记录超声影像造影过程。结果:增强CT发生漏诊误诊共6例,超声造影漏诊误诊共3例,超声造影的准确率为97.1%,增强CT的准确率为92.3%。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确诊有更准确和可靠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B超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主因乳房肿块或疼痛的126例患者行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经B超初步定性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116例,其中超声诊断为恶性15例,良性101例;经病理学证实,恶性17例,良性99例,误诊6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94.82%。结论:B超具有诊断率高、无创、方便等优点,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7.
赵春燕  钟雅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86-87,16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并与病理诊断作对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5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并对良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85例经手术确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前经超声诊断8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4.1%,其中超声诊断良性乳腺占位性病变70例,恶性乳腺占位性病变10例。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常用手段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岳湘竹  李亚珂  王玲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81-178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肝脏局灶性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的42个常规超声不能明确诊断的肝内局灶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2个肝内占位病变中,CEUS考虑恶性病灶19个,良性病灶14个,排除肝脏占位性病变9个,其中非均质性脂肪肝6个,再生结节3个,经手术、穿刺病理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或确诊恶性病灶18个,良性病灶15个,非肝脏占位性病变9个,CEUS正确诊断39例,超声造影定性诊断准确性为92.9%(39/42)。误诊3例:1例血管瘤误诊为胆管细胞癌、1例炎性假瘤提示可疑恶性占位、1例肝细胞中-低分化癌误诊为血管瘤,误诊率为7.1%(3/42)。结论超声造影能显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提高了超声对肝局灶性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B超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B超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主因乳房肿块或疼痛的126例患者行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经B超初步定性诊断为乳腺占位性病变的116例,其中超声诊断为恶性15例,良性101例;经病理学证实,恶性17例,良性99例,误诊6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达94.82%。结论:B超具有诊断率高、无创、方便等优点,是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造影剂SonoVue及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成像技术,对82例肝脏占位病变行超声造影,并与增强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结果:增强CT漏诊原发性肝癌2例,超声造影漏诊原发性肝癌1例;增强CT误诊4例(原发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2例),超声造影误诊3例(原发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1例);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检出率分别为98.7%(81/82)和97.6%(80/82),准确率分别为96.3%(79/82)和95.1%(78/82)。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对增强CT扫描阴性的小肝癌病例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主要针对附件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74例附件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在入院后先行经阴道超声常规扫描检查得以确诊的患者,然后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并利用相关软件来对影像资料进行记录,比较实时超声造影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确诊率。结果 2种诊断方式在附件良性占位病变及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附件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实时超声造影可以对附件占位性病变处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清晰显示,这对附件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对附件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运用实时超声造影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 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肝穿对肝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优于CT检查并已逐渐成为肝脏占位性病变常规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1990年9月至1991年10月对B型超声或CT检查发现的6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了B超导向经皮细针肝穿细胞学检查。在细针穿刺前,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做了肝血流的检测.受  相似文献   

13.
82例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蒋幼华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B型超声已成为肝占位性病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笔者对本院82例已作肝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通过术前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和病理结果相对照,探索各种肝占位性病灶的共性和个性。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显像在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65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采取超声检测,随后再给予CT扫描,依据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CT诊断的胰腺占位性病变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20例,Ⅳ期28例;超声诊断的胰腺占位性病变Ⅰ期14例,Ⅱ期11例,Ⅲ期12例,Ⅳ期28例;病理检查结果胰腺占位性病变Ⅰ期10例,Ⅱ期8例,Ⅲ期20例,Ⅳ期27例.可见CT检查相对于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更高的一致性.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92%,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5.38%.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1).结论 CT扫描对于胰腺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在胎儿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证实为胎儿占位性病变的262例孕妇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超声检查结果、病理或手术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在发现占位性病变的262例孕妇中,99例产前超声检查出的占位性病灶经后续随访超声检查中显示逐渐缩小并消失,有163例孕妇经产后手术检查或引产证实为占位性病变,无漏诊现象,但存在4例误诊,占2.45(4/163);共发现颅内占位病变49例、颈部及颜面占位病变40例、胎儿附属物占位病变33例、胸腔病变55例,腹腔病变52例、肢体病变21例、骶尾部病变12例。结论将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占位性病变筛查中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学坤 《当代医学》2010,16(15):39-40
目的探讨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站162例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的B超检查结果和处治随访情况(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62例子宫不同占位性病变中:子宫肌瘤55例,不全流产38例,子宫腺肌症15例,胎盘残留17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宫内血凝块3例,滞留流产4例,葡萄胎2例,宫内膜癌2例,宫内积液16例。结论超声对子宫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田安娜  王晓玲  李慧 《当代医学》2022,28(9):131-133
目的 研究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数据管理系统(LI-RADS)超声分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54例(858个占位性病变),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析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其LI-RADS分类结果,统计分析LI-RADS-1与LI-...  相似文献   

18.
李芳  徐嘉  池永娥 《河北医学》2008,14(11):1371-1372
目前,由于超声具有无创性、可重复等优点,已被公认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作出一定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但不能提供组织学诊断,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弥补了这一不足.超声引导下穿刺,使患者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文亚 《新疆医学》2000,30(3):201-203
增强CT已广泛应用于肝脏占位性病灶的检查诊断,螺旋CT的出现更加完善了CT检查的诊断作用。本文复习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分析各种常规肝脏增强CT检查技术的不足之处,介绍螺旋CT肝脏检查技术,比较常规CTAP和螺旋CTAP的差异,评价螺旋CT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优势,认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定笥准确性,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在肝内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50例肝内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在肝内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效能,比较良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参数和超声造影前后的血流显示率。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50例肝内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恶性24例,良性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2.31%,阳性预测值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92.31%,准确度为92.00%;恶性占位病变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和上、下升支斜率均明显高于良性占位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恶性占位病变血流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占位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在肝内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效能,可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