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arbonatedhy-droxyapatitecement,CHC)作为椎体强化的充填材料,观察椎体成型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的改善情况。方法:2000-10/2003-08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对3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型术治疗,其中23例采用CHC作为椎体充填材料,11例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作为对照,观察CHC的生物相容性、椎体高度恢复和疼痛缓解情况。结果:CHC充填到椎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椎体压缩率由术前(43.1±21.4)%恢复到(31.8±16.7)%,椎体高度恢复率为(27.3±18.5)%,术前VAS评分为91.5±21.7)分,术后为44.5±27.2)((分,并随手术时间延长VAS评分逐渐降低,4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CHC作为椎体成型术充填材料安全、有效,可恢复患者的椎体高度,并缓解疼痛症状,但短期缓解疼痛效果不如PMMA。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活动情况和使用止痛药情况的影响。 方法:①选择2003-03/2004—02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住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均表现为腰背部疼痛、酸困,不能久坐,站立行走时疼痛加重;均对干预措施知情同意。②采用C臂机透视下俯卧位进行经皮椎弓根椎体穿刺,注射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③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活动能力评分(1分:行动无明显困难;4分:被迫卧床)和止痛药使用评分(0分:不使用止痛药;4分:静脉或肌肉注射麻醉止痛药)。于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以复诊和通信形式对患者3种评分结果进行随访。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及使用止痛药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2.1&;#177;0.1,1.21&;#177;0.36,0.89&;#177;0.43;7.8&;#177;1.4,2.71&;#177;0.71.2.12&;#177;0.56。t=2.58.3.56,P〈0.05.t=8.65,〈0.01)。 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活动能力、减少止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3例25个椎体。采用X线侧位平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变化。【结果】23例均成功施行椎体成形术,4例出现渗漏;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5.5个月),术后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有明显恢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比较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共43个椎体.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1).侧弯畸形及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2个椎体(4.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有2例发生周围椎体骨折.结论:PKP能有效缓解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和纠正侧弯畸形.PKP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椎体骨密度、体积骨密度与生物力学强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椎体骨密度、体积骨密度与生物力学强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取8具完整胸腰段脊柱标本,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试每个椎体的骨矿含量、面积、高度。游离成单个椎体,测出每个椎体的体积,计算出体积骨密度,按骨质疏松试行诊断标准分成正常对照组、轻中度骨质疏松组和重度骨质疏松组,进行生物力学凹入实验,测试椎体静态压缩下的最大载荷和刚度。结果:正常对照组、轻中度骨质疏松组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平均骨密度分别为(0.92&;#177;0.14),(0.59&;#177;0.10)和(0.39&;#177;0.09)g/cm^2;体积骨密度分别为(0.33&;#177;0.10),(0.23&;#177;0.09)和(0.15&;#177;0.08)g/cm^2,3组间的最大载荷分别为(247.923&;#177;50.811),(128.141&;#177;49.524)和(84.631&;#177;30.522)N;抗压刚度分别为(202.22&;#177;73.32),(100.33&;#177;65.21)和(80.55&;#177;15.48)N/mm。骨密度、体积骨密度与椎体最大载荷和刚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椎体骨密度、体积骨密度与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质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体积骨密度与生物力学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更好,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实验于2004-01/2006—03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完成。本组共42例50椎,男10例,女32例,年龄52~81岁,平均69.7岁。术前均经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表现确诊为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临床检查除疼痛、腰背部后凸畸形等症状外,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CT及MRI检查确认椎体后壁完整,脊髓无压迫,为单纯压缩骨折。实验室及全身检查证实均无明确手术禁忌证。临床检查症状持续时间0.1-0.8个月,平均0.3个月。本组中单椎体压缩骨折34例,两椎体骨折6例,三椎体骨折2例。累及节段:R2椎,R2椎,T104椎,T117椎,T1212椎,L17椎,L29椎,L32椎,L43椎,L52椎。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50个病椎,均经两侧椎弓根穿刺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术后平卧至少1h,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平卧2h后自由翻身,X射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42例50个椎体,所有椎体均双侧穿刺成功,手术时间每例25~65min,平均31.5min。每个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4.6mL。1例骨水泥沿椎体上终板渗漏至椎体间隙少许,无神经症状。术后所有病例疼痛缓解显著,术前、术后第3天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显著[(9.2&;#177;1.3),(3.5&;#177;2.1)分,p〈0.05]。经1~3个月随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2.9&;#177;1.0)分。术后压缩椎体高度明显增加。术前、术后骨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显著(16、31,20.62mm,P〈0.05);术前、术后中线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显著(15.33,19.51mm,P〈0.05);术前、术后后缘平均高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5个月.平均7.8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缓解疼痛和矫正椎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在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不用或应用球囊扩张后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拔除工作套筒,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前平均(8.5±1.1)分,术后平均(2.2±1.3)分;椎体矢状面指数(SI)术前平均57%,术后平均76%;Cobb角术前平均(24.3±3.5)°,术后平均(16.9±2.8)°。结论椎体成形或后凸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有缓解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椎体成形术对实验犬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是椎体成形术中最常用的注人材料之一,其引起的脂肪栓塞所导致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屡见报道。因此拟观察其在椎体成形术中是否也可引起脂肪栓塞。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中犬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变化及是否发生肺脂肪栓塞。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骨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对象: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完成。6只成年犬,雌雄不限,体质重(12.0&;#177;2.5)kg,由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干预:随机抽取4只犬将PMMA注入到犬的L2椎体,另2只犬做对照,仅行手术切开不注射PMMA。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颈动脉血压。②血气分析。③肺组织病理。结果:平均2.6mL的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后导致颈动脉压快速下降(5&;#177;2)s,持续(150&;#177;35)s,并可导致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为(1.64&;#177;0.53)kPa,(P=0.009),pH下降0.09&;#177;0.06(P=0.049),氧分压减低(1.95&;#177;0.59)kPa(P=0.007),注射PMMA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肺组织病理可见到小血管内有脂肪滴。结论:椎体成形术中注射骨水泥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和脂肪栓塞,是椎体成形术的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Jack椎体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8例(18椎)。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测量手术前后病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改变。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椎体出现少量骨水泥向椎体侧方渗漏,但未引起明显临床症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腰背痛立即明显减轻。平均手术时间为(46.8±5.3)min,出血量为(28.0±3.4)mL,骨水泥注射量为(5.8±0.6)mL。术前和术后1周VAS分别为(8.3±1.1)分、(1.9±0.8)分;ODI分别为(69.6±5.3)%(、19.1±1.8)%;椎体高度明显恢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6.9±3.2)mm、(25.4±2.9)mm;Cobb角分别为(18.6±6.4)°、(9.3±6.2)°。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Jack椎体扩张器作为新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器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矫正畸形,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背景:羟基磷灰石水泥是一种针对骨质缺损的新型材料,由粉剂和流体构成,可被混合成糊状,修复各种骨缺损。目的:采用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作为充填材料,观察椎体成型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高度及疼痛改善情况。设计:以患者为对象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对象:选择于2000-10/2003-08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3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纳入标准:①经CT确诊。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病变椎体后壁骨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6例,女28例;平均年龄(72±13)岁;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27例,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1例,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6例。方法:①采用随机抽签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11)。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经皮穿刺手术,在C型臂透视下单侧椎弓根穿刺进入病变椎体前柱。实验组患者充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对照组患者同样方法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②参照McGill-Melzack评分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d、第1,4,12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在标尺0~100mm(0为无痛,100为剧痛)移动标出其数值,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冲击程度,其中<30评为良好;30~40为基本满意;≥50为差]。③参照Lee等方法,通过测量术前和术后侧位X射线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部位高度A1和A2及相应部位上位椎体高度A3和下位A4,得到压缩性骨折椎体未压缩前原始高度A=(A3 A4)/2,计算术前椎体压缩率=(A-A1)/A,术后椎体压缩率=(A-A2)/A,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前压缩率-术后压缩率)/术前压缩率。④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术前、术后1d、1周检测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②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③术后伤口情况,术前、术后1d、1周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结果:纳入患者3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为(91.5±21.7)分,术后为(44.5±27.2)分,并随术后时间延长视觉模拟评分逐渐减低,4周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②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充填到椎体内生物相容性良好,椎体压缩率由术前(43.1±21.4)%恢复到(31.8±16.7)%。椎体高度恢复率为(27.3±18.5)%。③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无伤口红肿、感染、炎性分泌物,未出现神经症状。两组患者血常规、血清钙磷均无明显变化。1例充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患者和2例充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患者和出现椎旁渗漏,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作为椎体成型术充填材料安全、有效,可恢复患者椎体高度,缓解疼痛,但短期内疼痛缓解不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似文献   

11.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2例61个椎体,术前VAS评分平均8.3分,其中对7例新鲜骨折先行闭合复位,病椎施行椎体内灌注骨水泥。观察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椎体复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术后VAS评分平均2.9分,随访一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平均为2.4分和2.6分,术前与术后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7例经复位的椎体都达到大部分复位,其中2例术后有部分丢失;1例术后出现相邻椎体再骨折。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48个椎体),所有手术均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进行。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椎体高度及Cobb’s角测量。结果 3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前压缩椎体的前、中缘相当于椎体后缘高度的(56.10±14.59)%和(59.86%±19.64)%,术后恢复到(82.36±26.54)%和(86.72±23.26)%。椎体Cobb’s角由(10.1±3.2)°到(6.3±3.4)°。术前VAS评分为(8.7±1.2)分,术后一周降低到(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B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C型臂监视引导下,对69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行PKP治疗:其中A型骨折56例(A组),B型骨折13例(B组)。术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椎体高度百分比对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腰背部疼痛、日常生活状况及椎体高度的恢复进行评价。结果 B组(B型)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VAS及椎体高度百分比总体疗效与A组(A型)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个月患者ODI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PKP是治疗B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48例65岁以上高龄患者的53个椎体用经皮椎体内注射甲聚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椎体成形术。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均未出现骨水泥外漏、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疼痛完全消失31例,占64.6%;明显缓解17例,占35.4%;无缓解0例。所有患者均恢复骨折前活动功能,术后未再发生压缩性骨折及疼痛。结论:短期随访证实PVP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对于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常规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同时服用左归丸加味。比较治疗前、术后2周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的早期临床效果、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2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25个椎体以及5例椎体肿瘤7个椎体,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结果:27例病人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4、5mL,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病例经平均12.3个月随访,疼痛未明显加重,椎体高度无继续丢失。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强度和脊柱的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01/2009—02采用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6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JOA评分由术前18分升至术后26分,平均椎体高度前、中、后均有所恢复。平均注射骨水泥5.3ml。均无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10.3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9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接受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细化围术期护理;调查干预前后两组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椎体高度,Cobb角,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调查问卷(QOL)]及满意程度。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椎体高度、满意度、ADL评分及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Cobb角、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运用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导致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活动能力评分、VAS评分、Cobb角变化情况及椎体压缩高度。结果观察组活动能力评分以\VAS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缓解疼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背景: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因其穿刺及复位困难,被认为是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型的相对禁忌证。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重度椎体压缩骨折后的椎体复位。方法:重度椎体压缩骨折30例(42椎),患椎压缩程度为75%-83%。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体位复位结合局部使用球囊扩张,复位满意后注入骨水泥。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平均高度分别由治疗前(0.48±0.17) cm、(0.83±0.23) cm和(2.44±0.33) cm,增至术中(0.71±0.22) cm、(1.21±0.25) cm和(2.44±0.33) cm,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结果说明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对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