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聂利民  张日 《河北医学》2014,(4):666-668
目的:观察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结果,提高食管癌影像检查水平。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食管癌患者50作为研究对象,空腹8h以上进行以硫酸钡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CT检查。结果:X线气钡双重造影诊断食管癌66.00%,表现为黏膜破裂增粗迂曲、充盈缺损、龛影、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剂滞留、管腔狭窄、管壁蠕动消失、黏膜紊乱、软组织以及腔内型的巨大充盈缺损而近端管腔增宽等;CT检查诊断食管癌88.00%: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管壁局限性增厚,软组织肿块,与邻近器官的脂肪间隙消失或者模糊;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4例。结论:钡餐对于早期粘膜病变及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对判断肿瘤外侵程度准确性高,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可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间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X线钡餐造影检查发现食管癌76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病变区狭窄,其中有17例出现长条状、不规则溃疡,12例出现肿块影.CT发现63例:肿瘤区食管壁增厚为6~28 mm,平均为21.5 mm,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47例;周围脂肪层消失模糊52例,周围脂肪层清楚6例.2例肺转移及3例肝转移.结论 食管钡餐造影可全面直观的显示病变,能清楚显示黏膜情况、食管腔狭窄程度、管壁蠕动功能等,CT检查能较准确的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及对周围脏器的侵犯情况,二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X线结合CT检查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食管癌患者先行X线造影检查,后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病变段食管黏膜增粗、扭曲或中断破坏,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管腔狭窄;CT检查表现为病变段管壁不规则肿厚,腔内外肿块,附近结构侵犯,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转移等。结论 X线食管造影结合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较全面,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术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钡餐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6例均行钡餐检查,其中72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206例食管癌钡餐检查显示病变区食管壁僵硬,扩张受限,蠕动减弱,甚至消失,管腔轮廓不规则伴腔内充盈缺损及狭窄,粘膜紊乱、中断及破坏,纵隔内见软组织肿块影。72例行CT检查,显示管壁增厚,病变区周围脂肪层模糊不清以至消失,还可显示肿瘤与胸主动脉夹角增大、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论:钡餐造影检查是发现食管癌的重要方法,CT可以进一步明确纵隔的浸润范围和各种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及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锦  权建渊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64-356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和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均行上消化道造影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分析并总结其X线和CT表现。结果:上消化道造影可显示早期及进展期胃癌。表现为黏膜中断、破坏、腔内充盈缺损、龛影及局部管腔狭窄、管壁僵直和蠕动消失等;CT检查可显示胃壁增厚、肿块、龛影、局部管腔狭窄、管壁僵直等,同时可以观察周围组织受累及远处转移情况。结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胃癌的常规及首选检查方法之一,可用于早期,进展期胃癌的诊断;CT扫描可作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补充,确定胃癌分期,同时为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食道癌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CT扫描进行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接受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观察影像特征,比较诊断率差异。结果:X线钡餐可见食管癌致食管中度狭窄,局部黏膜迂曲、紊乱,管壁僵硬,其病灶周围可见食管扩张显影等;40例诊断35例(87.50%),早期食管癌诊断66.67%,中晚期食管癌经诊断96.43%。CT检查食管癌主要显示为食管狭窄压迫左支气管、食管壁局限性增厚等特征,可见管腔内肿物低密度影、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40例诊断32例(80.00%),早期食管癌经诊断33.33%,中晚期食管癌经CT影像诊断100.00%。早期食管癌患者X线诊断阳性率高于CT诊断(P<0.05);中晚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临床诊断当中,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均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着各自优势和不足,需要合理予以选用,以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吴文洋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28-2529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上海XG-300D型医用X线诊断机,Toshiba影像增强电视系统进行钡餐造影检查。结果 50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影像多变、不典型,主要表现:局限性黏膜走行不稳,多变,黏膜皱褶增粗,迂回,中断,边缘毛糙,呈网状或颗粒状,占48.00%;溃疡较小显示不清,占24.00%;小充盈缺损形态多变,占16.00%;管壁局限性僵硬,扩张程度差,占12.00%。结论 X线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操作安全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食管癌在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上的典型表现及分型。方法:对20例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行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以食管全程X线表现为基础,结合临床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晚期食管癌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的典型表现为:充盈缺损、龛影,结合管壁僵硬、黏膜中断、管腔变窄等诊断及分型较容易,而早期食管癌有一定难度,需要精心细致及熟练的检查操作技术,并结合毛刷拉网及内镜检查验证。结论:数字化X线上消化道造影,可以直观地显示食管癌的部位、大小及形态,并能准确地对其进行影像学分型,且在榆查中患者易配合,患者痛苦小而深受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好评。  相似文献   

9.
叶志  李晓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35-635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岛津DX 800 mA胃肠机,气钡双重对比方法对临床疑似食管癌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4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X线征象表现分别为:①蠕动减弱、局限性管壁僵硬20例;②黏膜增粗、扭曲、毛糙14例;③小的充盈缺损4例;④小龛影及钡点滞留2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吞咽梗阻感、咽喉部干涩及紧缩感、食管异物感、胸骨后不适或闷胀等。结论钡餐造影对早期食管癌能作出较正确的诊断,再结合临床表现,大部分早期食管癌可以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食管镜取组织活检,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早期食管癌18例,食管局限性功能改变10例,粘膜改变16例,管壁改变15例,小龛影13例,小充盈缺损11例。结论掌握早期食管癌X线征象,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和各种体位,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48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并均经病理证实。结果:X线钡餐造影在诊断食管癌病变长度、粘膜破坏程度、功能性改变中具有优势。CT检查在判断管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方面有优势,对指导临床分期及手术、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结论: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的影像学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洪振刚  张团委  吴开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66-67,70,161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底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增强检查。分为钡餐组与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病变、胃泡内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及食管下端变窄的检出率。结果与CT组相比,钡餐组患者的黏膜病变(X^2=21.361,P=0.006)、胃泡内软组织肿块(X^2=11.423,P=0.015)、恶性龛影(x^2=13.217,P=0.012)的检出率均明显增加,而胃壁增厚(X%2=19.124,P=0.008)的检出率减少,食管下端变窄(X^2=5.498,P=0.063)的检出率无差异。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应结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螺旋CT检查,从而提高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与愈合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钡餐造影和CT在食管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CT和钡餐造影在食管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0例食管癌患者均行CT和钡餐造影,其中51例行放射治疗CT定位,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⑴钡外造影能准确定位,显示病变实际长度,确定病理类型。⑵CT外侵检出率为80.6%,钡餐造影为31.8%,以中上胸段食管癌外侵率高,主要侵犯部位为气管、支气管和主动脉。⑶淋巴结检出率CT为37.5%,钡餐造影为0。⑷CT发现有远处转移6例。结论:钡餐造影是食管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同时患者在术前或放射治疗前进行CT检查,为确定临床分期、估计预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设计最佳的放射治疗计划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价值,是钡餐造影重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陈子鑫  罗哲鹏  叶志  郑明凯 《吉林医学》2012,(10):2035-2036
目的:探讨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并食管损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胃镜确诊的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并食管损伤病例的X线与CT表现。结果:X线表现:出现钡棉钩挂征27例,其中出现龛影并食管周围斑点片状高密度影2例,食管局部黏膜增粗紊乱及小斑点片钡剂残留2例。CT表现:骨性异物穿破食管腔,纵膈内见斑片状钡剂残留3例。结论:X线钡棉透视能够对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做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CT能够对食管穿孔做出准确、直观、全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收集自1992 ~1998 年8 月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且于1 周前后行胃镜检查取活检确诊的365 例胃窦炎X 线间接征象、直接征象进行分析。结果:365 例中胃粘膜皱襞增粗、增大273 例;胃粘膜皱襞纵横走向、排列紊乱、互相交织呈网状者62 例;胃粘膜呈息肉样改变出现靶样征或牛眼征16 例;胃窦部呈锯齿或波浪状、小切迹状改变23 例;胃窦呈向心性狭窄19 例;胃窦激惹5 例;有胃潴留液18 例。认为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胃窦炎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与其影像诊断的关系(附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与内镜、钡餐造影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早期食管癌的内镜、钡餐造影、CT和手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1例均为早期食管癌,鳞癌lO例,腺癌1例。病理分型:4例乳头型,4例斑块型,2例糜烂型,1例平坦型(隐伏型)。术前内镜检查发现病变10例,1例平坦型未发现。食管钡餐造影显示病变7例,其中隆起型、斑块型各3例,另l例为平坦型。CT检查示食管壁异常5例,其中隆起型、斑块型各2例,另1例为平坦型。结论 内镜发现早期食管癌优于食管钡餐造影和CT。而食管钡餐造影和CT又为内镜和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螺旋 CT对食管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食管癌患者行螺旋 CT增强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和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并与其传统 CT轴位图像、X线钡餐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115例食管癌螺旋 CT增强扫描的轴位图像与传统 CT图像几乎完全相同 ,可以观察病变大小、部位、形态、外周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2多平面重建可在不同方位以最佳角度对食管肿瘤进行观察。 15例食管癌 CT仿真内窥镜成像可从头侧或足侧观察食管壁和腔内病变形态 ,获得类似纤维食管胃镜的结果。3X线食管钡餐造影能较好地显示管腔粘膜的改变及癌瘤的长度 ,是普查的重要方法。结论 :螺旋 CT图像较传统 CT图像及 X线钡餐造影为食管癌的术前分期诊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是纤维食管内窥镜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探讨咽感异常与食管癌前病变及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21例除外咽喉部疾患所致的咽感异常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内镜检查,对可疑区域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检查出各种食管疾患130例,其中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47例,食管癌 39例,食管炎35例,食管静脉曲张4例及贲门失弛缓征3例,食管结核2例.结论:咽感异常与食管癌前病变及食管癌有密切关系,40岁以上咽感异常症状持续存在,应常规行X线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通过分析51例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人情况,包括症状、术后钡餐透视检查、胃纤镜检查、胸部CT检查等资料结合手术情况分析引起吻合口狭窄原因,对发生吻合病例予行包括使用沙氏管食管扩张术、支架植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结果:51例病人的吻合口狭窄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在螺旋CT(S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回顾性评价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胃镜证实为胃癌的患者进行S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表现,其中51例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胃癌的SCT表现为局限性增厚40例,广泛增厚8例,有肿块形成10例。胃癌SCT扫描主要显示了胃壁的不规则增厚,增强后增厚的胃壁可见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能够正确评估胃癌的分期,对临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