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本研究应用刺五加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称“糖周病”)42例收到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均为本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27~73岁,糖尿病病程0~20年,均 相似文献
2.
张春梅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2):1062-106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加用弥可保穴位注射,每穴注射弥可保250μg,3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月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0):1311-131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灯盏花素与弥可保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治疗,对照组34例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弥可保注射液500μg,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尼莫地平片40 mg口服,3次/d。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6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幅度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灯盏花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50例和西药组46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弥可保治疗,西药组单用弥可保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明显高于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2.00%,西药组总有效率54.44%(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采用通心络胶囊和弥可保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1]:(1)确诊为糖尿病并排除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外的其他末梢神经损害,具备下列三项中的至少两项:①双侧趾类及足底麻痹或疼痛或感觉异常;②双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③双侧内踝震动感觉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6.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应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住院的54例DPN,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伴有下列改变:①肢体感觉或/及运动神经障碍,如患肢麻木、蚁走感、烧灼或发凉、刺痛、肌无力等;②膝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下肢肌电图异常,如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0m/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5m/s,肌电位(据不同年龄)增加20%‘”。全部病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6~78岁,平均53士11岁,DPN病程0.5~8年,平均3.7土2.9年;对照组18例,男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素E1联合弥可保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活血通痹汤与弥可保联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和体征、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5.7%、76.1%;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临床许多措施都在观察中。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3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然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12%,对照组为69.3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前4周肌注弥可保,每周3次,后2周口服弥可保片500mg,每日3次,6周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17例。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7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发挥中西医药之所长,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1.
12.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其病程长、并发症多。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从2003—2006年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6例,采用当归四逆汤结合西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将 2型糖尿病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6 1例随机分为两组 ,均常规降糖药治疗 ,治疗组 (32例 )加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 (2 9例 )加用VitB1、VitB12 ,疗程均为 14天。结果 :改善手足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症状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5 8 3% ,对照组为 30 1% ,P <0 0 1。提示刺五加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常累及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笔者应用中医辨证联合甲钴胺治疗50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孙丽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1470-147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25%~90%,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存在的神经病变发生率在10%左右。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弥可保即甲钴胺注射液,是一种内源性辅酶B2。笔者观察了本院2005年8月-2006年3月应用弥可保治疗DPN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微循环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等所致,其病变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随后有肢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运动功能障碍,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DPN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程在10a以上者患病率为40%~80%,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5%,但经神经电生理检测,其患病率可高达90%以上,严重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其病因主要是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及由此而致的代谢障碍、微循环障碍和自身免疫紊乱。到目前为止,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3年5-12月采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6 2例 ,均为住院及门诊病人。糖尿病诊断依据 WHO制定的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为蚁走感 ,麻木 ,烧灼刺痛 ,撕裂样疼痛 ,肌无力 ,深浅感觉明显减退 ,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肌电图异常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4 5 m/ s,感觉神经传导 <4 0 m/ s。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6 2例中 2型糖尿病 5 6例 ,1型糖尿病 6例 ;5 3例用口服降糖药物 ,9例应用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2例 ,男 1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 77岁…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 eral Neuropathy,DPN)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足部溃疡、坏疽,以至截肢,是非创伤性截肢的最常见病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DPN的类型很多,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能完全阐明,且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PN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符合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标准:有糖尿病病史,并伴有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