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81岁。左侧面部红肿2周。体检:左面部、左眼睑、鼻梁、眉间、额部见浸润性水肿性红斑片,界限清楚,肤温高,无压痛,皮疹表面皮肤触觉和痛觉略减弱;左眼结膜充血;余处皮肤未见红斑、色素斑和脱屑等皮疹。眶上神经、耳大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等浅表神经均未扪及粗大和压痛。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全层和脂肪层见大量结节状分布的结核样肉芽肿改变,神经周围见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抗酸染色阳性。诊断: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并Ⅰ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44岁。左下肢、腹股沟红斑、麻木3年余。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股外侧出现一指甲大红斑伴麻木,后皮损逐渐扩大至左下肢及腹股沟阴囊。期间,患者至多家医院拟"皮炎、股癣"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前曾就诊于南京某医院被怀疑为麻风,但未能确诊。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及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家族有麻风史。皮肤科检查:腹股沟、阴囊及左下肢见大片地图状红斑,边缘清楚,表面干燥脱屑,浅感觉丧失(图1)。左腓总神经粗大明显、质硬。实验室检查:皮损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检查为阴性。皮  相似文献   

3.
患者杨××,男,21岁。1993年7月发病。94年6月发现,臀部及左股后有数个边缘清楚的浅色斑和红斑,不对称,表面干燥,有鳞屑,触觉丧失;左腓总神经稍粗硬,无压痛,查菌(一);病理:BT型麻风活动期,抗酸(—)。诊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6岁,全身红斑、结节10年,加重1个月。患者曾多次于外院就诊,以"皮炎""泛发性湿疹""结节性红斑"治疗,无明显好转。双侧眉毛、睫毛脱落,全身大小不一红斑、结节,两侧尺神经、左侧腓总神经轻度增粗。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可见无浸润带,深部血管周围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其中可见泡沫样细胞抗酸染色阳性。诊断: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麻风结节性红斑。  相似文献   

5.
麻风的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粗大和相应的感觉障碍。本文报告2例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而感觉障碍不明显的纯神经炎麻风。 例1,男,54岁,父为瘤型麻风。患者11岁时家属体检发现右腓总神经腓骨头后上段明显粗大,无皮损,右足不完全下垂,右下肢轻度肌萎缩,但无明显浅感觉障碍。拟诊右腓总神经纯神经炎麻风。 1959例3月作右腓总神经探查,肉眼可见该段神经有两颗针头大淡黄色损害,切开后似干酪样坏死,病变神经送检,组织像中见干酪样坏死,周围有大量上皮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麻风菌素试验早期反应(++),晚期反应(+++)。…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性红斑,约手掌大,境界不清,左眶上神经增粗。皮损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表皮下可见无浸润带;真皮全层弥漫性以组织细胞为主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泡沫样;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染色阳性杆菌。诊断:(1)麻风复发;(2)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7.
例1.19行3年发病,1952年被发现,有广泛的皮损,多条周围神经增粗有压痛,皮肤及病理查菌均(+++),诊断为LL型麻风。经DDS治疗至1966年治愈,又给巩固治疗,至1975年停药。此后定期随访,一直未发现有任何临床活动症状。1989年突然发生下唇下垂,口不能闭合,双侧睑外翻,双手垂腕、大小鱼际肌委缩,双足下垂。检查见所有原皮损均萎缩,无活动性新皮损,查菌阴性,双侧耳大、尺及腓总神经稍粗硬。例2.1964年发病.1971年被发现并收入院。有广泛的浸润和红斑,面部有结节,眉脱;嘴向左歪,双侧睑闭合不全,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左足下垂;双侧枕小、耳大、尺及腓总神经均粗大,有明显压痛。临床及病理查菌均(+++)。诊断为LL型麻风。用DDS治疗,1982‘1985年加用RFP,1983年查菌阴性,1985年冶愈。1986年下唇突然外翻,四肢无力,双侧手腕及右足下垂。临床检查无活动性皮损,查菌阴性。此2例显然不是复发。如何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麻风病     
20111529结核样型麻风1例/初同胜(山东省皮防所),于洪斌,韩亮∥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5).-299~300患者男,59岁。面颈部红斑半年余。皮肤科检查:面及颌下见一15cm×10cm暗红色斑片,界清,无疼痛及瘙痒。皮损上部边缘略高起,颜色较深,下部边缘与皮肤平齐,颜色较上部边缘浅。右侧耳大神经粗大,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9岁,教师,已婚,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人。左小腿出现淡红色斑或浅白色斑伴麻木、不出汗1年余。患者于2010年5月初,左小腿前出现约1拇指甲大红斑,不痛不痒,并渐向周围增大,出现麻木不适和局部不出汗。近1月来左上臂、左胸前及右大腿外侧相继出现类似皮疹,同样有感觉迟钝,无畏寒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患者近2年来有高血压病史,家族无同类病史,偶有接触邻居麻风患者。体检:体重70 kg,BP 140/95 mmHg,营养良好,神志清楚,心、肺、肝、脾均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胫前和内侧大片淡红色斑片,内上方有小片卫星状环形红斑,3处皮疹中央轻度萎缩,温、痛、触觉大部分丧失(图1)。左大腿为小片环状红色斑块,中央萎缩呈浅色区(图2),左上臂屈侧及右胸前有境界清楚的浅色斑,表面有鳞屑,如铜元大,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左腓总神经中度均匀粗大,质地较硬,有轻度压痛,右腓总神经轻度均匀粗大,质地较软,无压痛,双眉外侧眉毛稀疏。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68×109/L,N 75.2%,L 23.2%,M 0.90%。 ESR 6 mm/h,尿常规正常;肝肾功无明显异常;ANA、dsDNA等均阴性。双侧眶上颧颊部、左大腿、左小腿、胸前等皮疹处组织液抗酸染色均未发现抗酸杆菌,小腿部组织病理:表皮部分萎缩,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附件周围有一处局灶性上皮细胞肉芽肿,其中组织细胞部分空泡化,中央有单个不典型郎格汉斯细胞(图3、4),周围包绕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抗酸染色阴性,诊断结核样型麻风。给予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10.
一家庭发现麻风病人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例1,男,11岁,藏族。因双眉间浅色斑1块,双眉毛内侧脱落2个月就诊。患者于2004年5月开始双眉间瘙痒,后来从内侧开始脱毛。其外婆患麻风病。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五官端正,双眉间有2块约2cm×3cm浅色斑,双眉毛内侧脱落,臀部、大腿、小腿均有大小不等的浅色斑和红斑,边缘清,皮损表面干燥,皮损处感觉减退。左侧腓总神经肿大(+),压痛。根据该病人的家族患病史和临床症状,定为BT型麻风,采取WHO-MDT-PB方案治疗。例2,女,34岁,藏族。例1患者的小姨,先后双小腿红斑1年无自觉症状来诊。病人于2003年8月无意中发现左侧小腿有红斑,1年后右侧小…  相似文献   

11.
患者唐××,男,29岁,职工。1990年6月左大腿内侧有一块红斑,知觉轻微减退,未见神经粗大,作为疑似麻风观察。1992年6月双眉外侧脱落,面部浸润,躯干四肢点状红斑,左右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粗大;病理表现为表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9岁,因"反复面部、四肢红斑伴感觉减退3年,水肿性红斑1周"就诊。体检:面部肿胀,额部、眉间、两颊部、唇部可见水肿性红斑;右胸部亦见相似皮损;右臀股部可见直径约15cm的环形红斑,中央浅白色,外周红色,浸润明显;左侧尺神经轻度粗大,余浅神经未触及。组织病理支持"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3.
麻风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腋下、腹股沟、头皮、会阴及手掌等处有相对“免疫”,麻风性损害较少。足底虽然不属上述范围,但也罕有原发性麻风损害。作者报告了1例瘤型和1例结核样型患者分别有手掌或足底麻风原发性皮损。例1:男,46岁,面、躯干及四肢广泛、多发浸润性红斑、斑块和结节。手掌及足底有许多0.6×1.5cm、无痛之结节。两侧尺,腓总神经粗大,但无触痛。耳垂、手掌及足底结节查菌6(+)足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5岁,于1976年6月诊断为结核样型麻风,给予DDS治疗2年后皮损消退,但手指关节疼痛,出现雷诺氏征,尺、腓总神经仍有压痛。1980年5月,患者额面、四肢皮肤有紧束感和非凹性水肿,时有胸闷、气促,胸背部皮肤色素沉着。1981年12月上下肢皮肤开始硬化,左右对称,面部表情淡漠,张口与下蹲困难,吞咽有异物感。1984年作截肢手术,一周拆线,伤口裂开,创面苍面无炎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 ,5 3岁。有麻风家族史 ,196 2年因左膝、左手背发生麻木半年。在我院诊断为纯神经炎麻风 ,予以氨苯砜常规治疗 ,此后失访。196 5年 12月患者发生全身红斑、两眉脱落 ,来院复诊。据称氨苯砜服完后 ,自觉很好 ,再未治疗。检查 :全身广泛性、弥漫性浸润 ,以面部、四肢为甚 ,伴发大小不一、暗红色、边缘不清之红斑及斑片 ;两眉脱落 ,双尺、腓总神经中等粗大、触痛明显 ,四肢呈套形麻木。皮损查菌阳性。诊断为瘤型麻风 ,给予氨苯砜 ,并嘱其规则治疗。 1983年仍有活动性皮损 ,皮损查菌作者单位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2 0 0 4 35仍阳性 …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居于文山州丘北县,苗族,已婚,农民。因左前臂内侧无痒痛红斑1月余来诊。患者诉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于左前臂内侧出现一指甲大红斑,无痛痒,未处理,随之红斑逐渐扩大伴麻木,自己怀疑为"麻风",到当地皮防站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其公婆、丈夫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2岁。四肢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左肘关节、腕关节疼痛,并伴有发热、乏力6年。8年前在麻风防治机构被确诊为界限类偏瘤型麻风(BL),予联合化疗(MDT)治疗2年。查体:面部散在浸润性红斑,四肢大量疼痛性红色结节,肘、腕关节肿胀压痛;两侧尺神经粗大,无触痛。皮肤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均(+),细菌指数(BI)4.0。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有"无浸润带",真皮内有巨噬细胞肉芽肿,可见泡沫细胞,抗酸染色阳性。诊断:BL伴Ⅱ型麻风反应。终因治疗无效死亡。尸检提示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防麻风畸残,在进行联合化疗时对无痛性神经炎应给予强的松治疗。但国内尚无报导。例一金××,男,42岁,LL型,农民。1989年10月发病,1990年4月确诊。双侧尺及腓总神经肿大,无压痛。左垂足一月余。无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4岁。全身散在红斑1年余伴轻痒。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首先于双下肢出现红斑,偶伴轻度痒感。后皮损逐渐增大增多,逐渐延及躯干,患者一直未就诊。半年前,其丈夫怀疑其患有麻风,遂到县疾控中心行组织液涂片查麻风杆菌阴性,当地疾控中心建议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细菌学检查。1周前,患者再次到县疾控中心接受检查,医务人员怀疑麻风,转诊至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确诊为麻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余,个人史无特殊。已婚40余年,其丈夫2008年被确诊为瘤型麻风。皮肤科检查:躯干部见数个边缘清晰、高起的红斑,部分区域见伪足,中央接近正常肤色。皮损表面干燥、脱屑,浅触觉减退或消失(图1)。四肢皮损颜色稍淡,部分边缘不清晰,皮损表面脱屑不明显,触觉减退(图2、3)。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 患者屈某 ,男 ,40岁 ,农民 ,初中文化。因 1986年自觉面部肿胀 ,有虫爬感。双眉外侧脱落而求医。经查 :双下肢皮肤麻木 ,手足少许干燥、膝关节肿胀 ,面部肿胀发亮 ,双侧眉外 1/ 3脱落。皮肤查菌 2 83 ,病理切片诊断 :LL型麻风。 1988年 4月开始接受MDT的MB方案治疗。经治两个月后 ,出现发热 (T3 9 5℃ ) ,面部潮红浮肿 ,颌下淋巴结中度肿大 ,质硬并压痛 ,腹股沟淋巴结重度肿大 ,压痛明显。四肢及躯干出现大小不等 ,分布对称的红斑 ,边界不清 ,高出于皮肤。双侧尺神经 ,耳大神经 ,腓总神经均重度肿大 ,质硬 ,压痛敏感度高。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