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内社交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一般日常管理和心理支持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2个月的社交技能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开始时、训练12个月时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训练前两组间MRSS、NOSIE-30、SDSS、PANSS、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个月时训练组MRSS、NOSIE-30、SDSS、PANSS、GQ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社交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每周进行一次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行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用药指导,并对其家属进行指导。对照组不做任何指导。两组患者持续随访1年,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复发率,再住院率,再就业率进行评估。结果:1、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自第2月起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干预组患者MRSS、SD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干预组患者复发率(10.0%)、再住院率(4.0%)、未就业率(70.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6.0%)、再住院率(43.3%)、未就业率(92.0%)。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些症状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尚兰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33-2135
目的:探讨主动性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主动性干预,对照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一般日常管理和一般的心理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12个月时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间MRSS、NOSIE-30、SDSS、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组12个月时干预组MRSS、NOSIE-30、SDSS、GQ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主动性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肯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箱庭疗法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抽取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并给予干预组患者给予箱庭治疗。对观察组与干预组治疗前后进行SCL-90、MRSS以及SDSS各评定一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评分、MRSS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以及SDSS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CL-90因子评分中6种指标,MRSS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以及SDSS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箱庭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院未经康复治疗;观察组院康复治疗干预。1年后,利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经研究,观察组患者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研究职业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职业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对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RSS及SD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SDS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加速其康复过程,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艺术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艺术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接受艺术治疗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并与60例非接受艺术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2组均继续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治疗。随访。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与入组时、出院时、出院1年时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2组患者出院1年时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的评定及复发例数的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MRSS、SDSS、NOSIE-30、ADL、GQOLI-74和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艺术治疗能有效地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恢复社会功能,提高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在海南省安宁医院临床好转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训练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交技能训练3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2个月末及第3个月末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组前时的ADL评分[(28.9±9.16)分vs (29.4±8.14)分]和SDSS评分[(15.3±4.27)分vs (16.1±4.3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月末干预组的ADL评分和SDSS评分分别为(23.25±7.92)分和(12.8±4.15)分,对照组为(28.50±9.46)分和(15.6±4.60)分,第3个月末干预组的ADL评分和SDSS评分分别为(20.35±7.62)分和(11.5±4.03)分,对照组为(26.20±8.20)分和(14.9±4.28)分,干预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最大程度减少精神残疾。  相似文献   

9.
龙少红  谢曼  罗海东  徐明雅 《海南医学》2016,(18):3075-3076
目的:调查分析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除了日常护理和治疗基础上实施社会技能训练。采用国内认可的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自尊量表(SES),分别于入组时和训练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在SQLS、GWB、MRSS、SDSS、SE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RSS、SDSS、SQLS评分分别为(31.5±11.2)分、(3.4±1.6)分和(15.8±5.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8±13.7)分、(6.4±2.8)分和(23.2±7.4)分,而GWB和SES分别为(87.2±22.1)分和(36.6±11.4)分,圴高于对照组的(68.7±10.2)分和(24.1±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显著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及幸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42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技能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践知识),观察10周。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入组5周时、入组10周时,进行社会功能的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间SDSS、MR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0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提高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冷冻时间(20s和3min)及不同方法保存的兔角膜膨胀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冷冻20s及3min,新鲜角膜组膨胀率(%)分别为29.45±1.9,49.74±1.6(P<0.05);冷冻保存组为31.65±0.8及54.67±2.7(P<0.05);干燥保存组为73.82±7.7及86.09±1.3(P<0.05)。干燥保存组角膜膨胀率与新鲜组及冷冻保存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提示在角膜组织镜片加工时,应考虑不同保存方法和不同冷冻时间所造成的不同膨胀率对其厚度的影响,从而减少镜片加工时的屈光度误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特征,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0例支气管类癌病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1例为典型支气管类癌,9例为非典型支气管类癌;手术治疗后21例病人存活超过5年,其中10例超过10年;4例3年内死于肝脑转移,5例术后不足5年,仍健在。结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肺癌,支气管类癌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手术是治疗支气管类癌的主要方法,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ANALYSIS OF 81 CASES OF NONUNION OF FOREARM FRAC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1957 t0 1979, 81 cases of nonunion of forearm fracture were treated. Among them 36 had ulnar, 24 radial and 21 radioulnar fractures.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injury was 17.1 months.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nonunio.n were severe original fracture therapeutic faults and bone infections.. Treatment coinsisted of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and grafting with sufficient cancellous bones. 96To of the cases were cured by one operation and 3 failed owing to infection. 50 cases weret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12.7 monthSj, 78'70 0f them obtained excellent and good functional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supina- 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ronation.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所作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例的经验教训。方法:将本院28年来外科施行的93例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8例,女85例,发病年龄男15~56岁,平均36岁;女16~70岁,平均34岁。肿块大小为3~20厘米,16厘米以上占77.42%,病理诊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92例,双侧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1例。基础代谢率27%~73%,平均46.3%。心电图异常50例占53.76%。术后1例并发甲亢危象,1例并发甲低,房室传导阻滞,均痊愈出院。结论: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效果可靠,优于药物治疗,并发症少,术前准备要仔细充分,术中操作要细致,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甲低、甲亢危象,旁腺和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的方法 ,并建立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方法应用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制作犬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模型。然后,实施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即行脾切除后,保留贲门周围血管、食管曲张静脉及迷走神经,从根部离断胃冠状静脉等汇入门静脉系统的胃静脉血管,使胃的静脉血流经门奇间的交通支血管进入体循环。将已形成肝前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犬12只随机分为脾切除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于开腹后、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测量门静脉及食管曲张静脉压力。术前及术后3周末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犬模型均存活。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周末与开腹后相比,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组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F=7.386,q=3.503、3.121,P<0.05);食管曲张静脉压力亦显著下降(F=8.026,q=3.661、3.240,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t=0.268~1.325,P>0.05)。结论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犬模型存活率高,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模型质量可靠,有助于研究胃去门静脉循环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