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4 7例 HS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7例 HSP中肾损害 5 1例 ,发生率为 34.6 9% ,其中单纯血尿 11例 (2 1.5 7% ) ,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 37例 (72 .5 5 % ) ,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 3例 (5 .88% )。单纯皮肤紫癜者肾损害发生率为 16 .0 7% ,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为 2 8.5 7% ,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为 5 8.0 6 % ,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为 6 6 .6 7%(P<0 .0 1)。结论  HSP患儿易发生肾损害 ;HSP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与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48例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有34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29例,占60.42%。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临床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至2008年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60名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儿年龄在3~12岁,多为冬、春季发病较多,60名患儿中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60人(100%),消化道症状17人(28.3%),关节肿痛20人(33.3%),肾脏受损10人(16.7%)。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或关节肿痛易导致误诊,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3年12月~2007年12月间1 22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冬春季占77.05%.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14岁占81.14%.主要诱因感染占45.05%.多数病人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占66.39%,部分病人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分别占18.85%、14.75%.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误诊率18.03%.紫癜多在1个月内消退.34.43%病人有肾损害.紫癜超过1月者,肾损害占84.61%,复发者肾损害占88.89%,3例患者因紫癜严重导致皮肤坏死,此3例患者均有肾损害.结论 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与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病人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是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5月间44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季节冬春季占了72.7%。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7岁占93.2%。多数患者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结论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患者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使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儿童过敏性紫癜3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对2001年8月~2007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3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01~2007年每年的住院构成比依次为0.91%、1.12%、1.25%、1.28%、1.35%、1.48%及1.71%.(2)农村惠儿213例,占63.39%.(3)诱因:感染因素216例(64.29%).进食特殊食物引起64例(19.04%),药物引起56例(16.67%).(4)冬季发病148例(44.04%),春季发病130例(38.69%).(5)出现肾脏症状64例(19.04%),出现关节症状74例(22.02%).出现消化道症状70例(20.82%).(6)血清IgA升高58例(17.26%),IgE升高102例(30.35%).(7)预后:治愈276例(82.14%),好转32例(9.52%).结论:(1)HSP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农村惠儿发病较多;冬春季好发.(2)发病诱因仍以感染为第一位.(3)要重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多系统损害,如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4)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卫生院儿科住院的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均有皮肤紫癜,41.7%有关节症状,38.3%有消化道症状,继发肾脏损害者占25%.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可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应予提高认识,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小血管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可触及的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胃肠道出血、关节肿痛及肾小球肾炎,少数还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腹痛约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51%~74%,而胃肠道出血,发生在18%~52%过敏性紫癜患儿中[1].目前,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腹痛、消化道出血为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疾病具有诊断价值,但因其有创性,往往给患儿带来痛苦和创伤.以往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白细胞、高CRP与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血小板变化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轻重相关.血小板的体积与血小板的功能及活性有关,出血体质的患者,血小板体积变小.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胃肠道出血的关系,我们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HSP患儿临床资料中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型过敏性紫癜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卿 《江西医药》2007,42(9):806-807
目的 探讨以腹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1998~2006年收治的30例以腹型紫癜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未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前往往被误诊,误诊率为63.3%.结论 如果遇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部症状与体征不符合,无皮疹出现时,应想到该病可能,可行胃镜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肾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6年5月~2009年5月间44例HSP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季节冬春季占了72.7%。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3~7岁占93.2%。多数患者以双下肢紫癜为首发表现,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结论HSP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见,感染为主要诱因,以消化道症状及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者易误诊,HSP患者易出现肾损害,紫癜持续时间长、复发、紫癜严重可能使肾损害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肾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过敏性紫癜(HSP)患儿62例,病程在30d以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100IU/kg,1次/d静脉滴注,连用7d。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HSPN发生率6.3%(2/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10/30)(P<0.05)。治疗组HSPN肾损害程度较对照组轻,且出现时间较晚(P<0.05)。治疗组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过敏、注射部位皮肤坏死、血小板减少、动脉或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对HSPN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伏气消癜汤联合基础治疗对血热妄行证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探讨此方的作用机制与靶点。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皮肤型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患儿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伏气消癜汤,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愈显率、紫癜消失时间、免疫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90%vs.8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紫癜消失时间略短于对照组[(12.5±3.66)d vs.(13.0±3.5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4^(+)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补体C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结论伏气消癜汤治疗血热妄行证儿童过敏性紫癜,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免疫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住院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297例(100%)HSP患儿均出现皮疹,其中34例皮疹不典型,合并消化道症状诊断为腹型HSP189例(64%),腹型组中136例患儿以皮肤紫癜首发,所有腹型HSP患儿均有腹痛,部分患儿合并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患儿消化道症状重,腹部体征轻,1例合并肠穿孔,另2例合并肠套叠。52例患儿行胃镜检查: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点、溃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腹型HSP容易被误诊,尽早行内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体C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关系。方法 HSP汉族儿童188例(HSP组)分为肾炎组(74例,合并紫癜性肾炎)和无肾炎组(114例,无肾炎)。健康汉族儿童130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HSP组血清补体C4水平。结果 HSP组C4AQ0频率高于对照组(7.98%vs.0.77%)(P<0.01)。肾炎组与无肾炎组的C4AQ0频率相仿(8.11%vs.7.89%)(P>0.05)。HSP组和对照组均无C4BQ0。HSP患儿中,C4AQ0患儿血清补体C4水平低于无C4AQ0者[(0.216±0.045)g/L vs.(0.262±0.064)g/L](P<0.05)。结论补体C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儿童HSP的发生有关,提示C4AQ0可能是汉族儿童HSP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和总体预后。结果所有患儿均有腹部表现,包括明显腹痛20例,呕吐18例,腹胀12例,13例柏油样粪便。虽然所有患儿都有典型的皮肤紫癜,但8例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所有患儿血液中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尿淀粉酶水平增高。并且腹部超声检查发现14例胰腺肿胀。胃镜检查阳性率100%。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腹痛症状。所有患儿均预后良好。出院后6~12个月未出现任何腹部并发症。结论在过敏性紫癜儿童中急性胰腺炎发病率低,与过敏性紫癜的腹部表现在临床上无特异性。因此,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有严重的腹痛时,应评估血清淀粉酶水平确诊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伴急性胰腺炎,并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魏明通  胡乃中 《安徽医药》2016,37(5):512-516
目的 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好发于青年(75.7%),春夏冬季(85.7%),发病前有可疑诱因的51.4%,临床表现常为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腹痛性质常为阵发性绞痛、胀痛或隐痛,腹部体征以压痛为主97.1%(68/70),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皮疹出现先于消化道症状易于诊断,皮疹出现迟于消化道症状容易误诊,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误诊率47.1%(33/70)。误诊原因常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者、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等;腹型过敏性紫癜内镜下表现常累及上消化道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球、降部,下消化道常累及回肠末端和直肠,内镜下表现形式常为黏膜的红斑、充血、糜烂、溃疡,常成广泛性病变,其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坏死;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的上肢、躯干紫癜和CRP值升高高于过敏性紫癜无消化道出血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球降部和胃体、胃窦、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常累及;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上肢、躯干的皮疹和CRP的升高有助于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松弛素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血清及肾组织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HSP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结果:HSP组RLX、TNF-α、ET-1水平恢复期与急性期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HSP组肾组织RLX、TNF-α、ET-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RLX参与HSP发病过程,同时RLX水平能反映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肾组织RLX表达升高能对延缓HSP进展起到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继发肾损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过敏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出现肾损伤将其分为40例紫癜性肾炎(HSPN组)、60例普通型过敏紫癜(HSP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儿童血FIB、D-D和FDP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FIB、D-D和FDP阳性率方面,HSP组、HSPN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和HSPN组FIB、D-D、FDP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SPN组FIB、D-D、FDP浓度与HSP组比较,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组血FIB和D-D、FDP呈显著正相关(r=0.553 P=0.000;r=-0.358,P=0.003).结论 继发性纤溶可能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肾损伤过程,检测FIB、D-D和FDP对临床合理应用抗凝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艳娜  封其华 《中国医药》2010,5(11):1060-1062
目的 探讨免疫共刺激分子4-1BB/4-1BBL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34例仞发HSP患儿以临床表现有无明显肾脏损害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13例,过敏性紫癜无肾脏受累(NO-HSPN)组21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组入选者PBMC中4-1BB和4-1BBL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HSP患儿4-1BB[(1.32±0.51)%、(1.36±0.62)%]、4-1BBL[(6.07±1.67)%、(7.14±1.9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0±0.25)%、(3.64±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3组4-1BB、4-1BBL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增高[(46.54±8.19)%比(1.32±0.51)%,(50.31±5.17)%比(1.36±0.62)%;(16.31±3.80)%比(6.07±1.67)%,(17.79±2.73)%比(7.14±1.94)%;均P<0.01],且NO-HSPN及HSPN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加入地塞米松后,HSP患儿4-1BB、4-1BBL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减少[(0.62±0.29)%比(1.32±0.51)%,(0.68±0.33)%比(1.36±0.62)%;(3.06±1.33)%比(6.07±1.67)%,(3.71±1.27)%比(7.14±1.94)%;均P<0.01],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减少不明显. 结论 HSP患儿PBMC共刺激分子4-1BB、4-1BBL蛋白水平的表达异常增高,说明4-1BB、4-1BBI这一对共刺激分子可能参与HSP的起病,提示两者可以作为监测HSP患儿病情以及检测早期肾脏损害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