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多因素分析法研究WBV对拖拉机驾驶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发现408名驾驶员DBP>12kPa检出率10.05%,显著高对照组4.72%。REG异常波型高于对照组。随驾驶工龄增长,REG流入时间延长,转折高比值减小,波幅降低,重搏波异常率增高,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驾驶员最主要的因素是年龄,驾驶工龄 和BMI。长期接解WBV可能是驾驶员DBP,REG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流行病学凋查方法进行了生身振动对人体不良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全身振动对人体神经、视觉和心血管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随作业工人暴露的振动环境不同,全身振动对人体的职业性损害也各异。以拖拉机驾驶员和淘金工较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情况。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三资”企业接触中等强度(88~100dBA)稳态噪声的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发现,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病率增高(无显著性差异),心电图异常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噪声作用交感神经,使血管紧张度增加。致血管痉挛有关。因此。建议把心电图监测列为噪声作业体检常规项目之一。并长期进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4.
列车餐车是一较特殊的工作环境 ,高温是餐车内台主要的有害因素之一。为了解高温作业对人体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影响 ,本文选择某客运段餐车服务人员117人 ,同一单位不接触高温的 110人 ,进行对照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某客运段餐车内台男性服务人员117人为高温接触组 ,平均年龄 30 (2 0~ 5 0 )岁 ;平均工龄 8(1~ 36 )年。同单位不接触高温的男性 110人为对照组 ,平均年龄 32 (2 2~ 5 5 )岁 ,平均工龄 9(1~ 30 )年。1 2 方法1 2 1 气象条件 采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 ,按高温作业分级GB4 2 0 0— 84进行。1 2 2 心电图 … 相似文献
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0,(5)
白彩云(江苏省连云港市卫生防疫站)报道:101名汽车司机和49名对照工人的体检结果。受检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9.6%,对照组为22.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工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孙栩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1,11(8):38-40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无定论。为此,作者于1985、1986及1989年的每年5月份在安徽省肥东纺织厂进行专题调查,目的在于为纺织工人健康监护提供部分资料。一、内容和方法1、现场噪声强度测定按北京市防疫站编《噪声作业调查具体操作守则》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以提供干预措施,我们于1997年5月~6月,对本市厂矿企业进行了生产噪声监测和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选择本市氮肥厂生产性噪声超过国家暂行标准,(≥98dB)车间的接噪工龄半... 相似文献
8.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是除听力系统影响外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引起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等的改变〔1~3〕。我们对福州市两所小学近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公路交通噪声对中小学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对象 选择两所小学,甲校距市内主干公路50m,长期暴露于公路交通噪声之中;乙校位于无公路交通噪声影响的居民区。两校学生来源,居住条件,健康状况基本相似,同时通过体检剔除心血管方面因其他原因引起病理性变化的学生。实验对象均为五年级学生。甲校为暴露组91人;乙校为非暴露组76人,男女比例相近。方法 (1)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驾驶作业对驾驶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企业职业机动车驾驶员585人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该企业无驾驶及噪声职业史的工作人员529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血压测定和心电图检查,对两组人员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驾驶工龄的增长而增高(r=0.187—0.196,均P〈0.01);A、B、C3组不同类型机动车驾驶员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均为A组〉B组〉C组。结论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对驾驶员心血管系统功能存在明显的有害影响,驾驶工龄越长,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越高;不同类型机动车对驾驶员血压和心电图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工业噪声对女性生理机能影响的调查陈泉斌,姜家祯噪声对人体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多见报道,但对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尚在观察之中。为此,对某机械系统接触噪声的女工进行了一次有关女性生理机能影响的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铆焊车间、小... 相似文献
11.
脉冲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和报道,为进一步了介其对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危害作用,对本市部分接触脉冲噪声的板金工、冲压工进行了健康监护、并在作业工人现场作脉冲噪声强度监测,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工业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5639名作业工人接触工业噪声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119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异常率为15.16%,主要为高血压和心功能异常。心血管异常与噪声强度有显著相关性,心功能异常与工龄呈负相关。高血压以男性为多数,而心功能异常在女性中发生率较高。结论工业噪声对工人的心血管系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频稳态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观察高频稳态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测量噪声作业女工的血压、心率、心律、QRS间期、ST段改变、Q—T间期等参数。结果 工龄小于15年的噪声组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束支传导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压升高及其他心电图参数变化不明显;工龄大于和等于15年噪声组窦性心动过缓,血压升高、QRS时间延长、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左心室高电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接触高频稳态噪声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与接触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语频噪声对话务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长话台238名话务员心血管系统调查表明,在工作环境噪声60-91.dB(A)和耳机内噪声65.8-109.6dB(A)的条件下,话务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39.92%,高于对照组(10.52%,P>0.05),异常改变以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和心肌供血不足为主。血压常检出率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但血管外周阴(TPR)异常率为11.34%,高对照组(3.5%,P<0.05)。 相似文献
15.
16.
噪声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噪声广泛存在于各工业门类,为探讨噪声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我们对某纺织厂130名噪声作业人员及46名非职业接触者的心电图及血压进行了观测,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观测对象 选择细纱和布机车间130名工人做为观察组,其中男32名、女98名,年龄21~38岁,平均28.6岁。选择本厂不接触生产性噪声的46名后勤人员为对照组,其中男11名、女35名,年龄23~46岁,平均30.2岁。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构成及性别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1.2 方法 生产场所用ND—6精密声级计测定A声级,共设测定点21个,声级范围为80~104 dB(A),均值为89.3 dB(A)。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接触全身振功的采金工、卡车司机和拖拉机手共489人作为暴露组,非接振工人175人为对照组,进行职业流行病学研究,并对作业环境进行了振动测量。结果表明,拖拉机、卡车所致振动均超过ISO2631 8小时暴露极限。采金船振动也不安全。长期接触全身振动可引起腰椎退行性变,表现为低背痛和椎体边缘性唇样增生,且发生率与接振强度和时间有关。增生累及五个椎体,但以L_4和L_3高发。此外,暴露组还出现腰椎正常生理前凸缺失和Schmorl氏结节。胃部疾患和神经系统功能性改变也是全身振动长期影响下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铅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毒物。铅对人体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肾脏方面的危害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而对心血管方面的改变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对从事铅冶炼作业人员着重进行了心电图等检查,以探讨铅对心血管系统危害,兹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照以某冶炼厂200名冶炼工人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75人,女25人,年龄20~58岁,平均34岁。工龄1~33年,平均14年。另外,选150名医生、机关工作人员作对照组,年龄18~60岁,平均36岁。1.2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公司6511型心电图机,按常规9个导联心电图检查,以全… 相似文献
19.
余国膺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4):336-336
心血管疾病的加速是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慢性肾脏疾病促进高血压及脂质异常。后者又进一步参与肾脏疾病的进展。此外,糖尿病肾脏疾病是发展中国家肾功能衰竭的第一病因。高血压、脂质异常及糖尿病三者是内皮功能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3个主要的危险因子。肾脏疾病患者的炎症介质常升高,RAS常被激活。 相似文献
20.
单纯性肥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纯性肥胖是心血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症伴高血流动力学状态,心肌质量显著增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不全。肥胖的其他病理生理改变,如凝血机制异常,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下调,均与心功能受损有明显相关性。本文就单纯肥胖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