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荧光增白剂生产线技术改造前后尘毒危害控制效果。方法对某化学厂荧光增白剂生产线技术改造前后尘毒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设施效果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该项目存在的尘毒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和甲醇,其中在技术改造前成品车间装袋机岗位粉尘为12.1mg/m^3,缩合车间精品和粗品压滤岗位甲醇为353.1mg/m^3和1401.4mg/m^3,超标严重。通过对生产车间内配备可移动的大功率风机以及安装密闭隔离排风装置和布袋除尘器等措施后,相应岗位的粉尘为2.0mg/m^3,甲醇为12.0mg/m^3和29.3mg/m^3浓度明显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项目对尘毒危害关键控制点的改造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某电子制造企业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要求,采用类比调查法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结果该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对相似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异丙醇的TWA浓度在61.5~134.5mg/m^3之间,STEL浓度在80.4~92.5mg/m^3之间,乙醇浓度均小于14mg/m^3,丙酮的TWA浓度在2.7-115.2mg/m^3之间,STEL浓度在8.1~276.4mg/m^3之间,甲基环己烷的浓度均小于1.3mg/m^3,均符合国家卫生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共检测11个点,检测结果在62.1~82.4dB(A)之间,无超标。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汽轮机厂铸铁车间粉尘危害及防尘效果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汽轮机厂铸铁车间分成铸铁、有色、精铸三条生产线。调查结果该车间共有扬尘点33处。60年代初车间平均粉尘浓度最高达160.0mg/m^3,经过30多年来粉尘综合治理,总投资费用118.23万元,建成和改造粉尘治理设施37项,粉尘浓度明显下降,粉尘平均浓度从60年代的86.5mg/m^3下降到90年代初2.5mg/m^3.粉尘合格率从0上升到77.8%,五大工种配料.清理、冶炼,造型、辅助粉尘浓度分别从90年代前535mg/m^3.38.0mg/m^3,30.0mg/m^3,17,0mg/m^3、13.2mg/m^3下降到90年代初的1.8mg/m^3,2.7mg/m^3,4.9mg/m^3、0.8mg/m^3和1.5mg/m^3,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矽肺发病基本得到控制,该车间24例矽肺病人均为1969年前的作业工人,矽肺发病工龄从60年代的11年延缓至90年代的27年。减轻经济损失15.68万元,显示铸铁车间防尘工作成效卓著。但防尘工作必须不断巩固完善,如冲天炉修炉工作业环境二次扬尘问题尚待探讨解决。因而继续执行防尘工作,加强科学研究和管理,为控制粉尘危害、延后矽肺病的发生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与评价高原铜矿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采用类比法和经验法等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尘(0.33~2.90mg/m^3)、砷及其无机化合物(0.003~0.008mg/m^3)、氟及其化合物(0.1~1.1mg/m^3)、硫化氢(0.3—0.5mg/m^3)、二硫化碳(0.20~1.30mg/m^3)、噪声、高温热辐射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蓄电池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与检测检验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卫生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铅尘、锑及其化合物、硫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酚、粉尘、噪声、高温等。部分铅作业岗位铅烟、铅尘浓度不稳定,整改前铅烟浓度TWA为0.004~0.0238mg/m^3,STEL为0.004—0.349mg/m^3,铅尘浓度TWA为0.012~5.569mg/m^3,STEL为0.023~11.185mg/m^3,整改后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识别、评价、控制某秸杆发电厂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对类比企业检测结果显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谷物粉尘为0.7~3.1mg/m^3、谷物灰尘为0.6~2.0mg/m^3、氢氧化钠0.1~1.1mg/m^3、盐酸0.1~6.4mg/m^3、氮氧化物0.1~0.2mg/m^3、一氧化碳5~10mg/m^3、二氧化碳280~345mg/m^3,存在噪声、高温热辐射、工频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上海汽轮机厂是制造电站汽轮机的大型踪合性机械加工工厂,该厂铸造生产中粉尘危害为上海20家尘肺病高发企业之一。近几年我们对该厂1963~1992年的这方面情况作了分项调查,反映了基本状况,作了分析计算,也指出了问题和参考对策。30年来,该厂先后投入千余万元进行粉尘治理,使车间粉尘浓度明显降低:1963~1972年为148.1mg/m^3,1973~1982年为40~80mg/m^3,1983~1992年为2~10mg/m^3;接尘工人发病强度指数1963年前进厂者为L7.04,1963~1972年进厂者为1.4L,1973~1992年已趋于零。措施效益分析,投入产出之比为1:5.77。但还有些作业场所至今仍无适当措施,处于原始状态,为一大隐患。另外,为在国家实施经济转轨,企业推行现代制度之后,劳动卫生管理将变为企业行为,政府只通过法规加以控制,如何达到防尘目标全为企业自已的事,更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识别樟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评价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定量分析方法。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樟脑(升华室内短时间接触浓度为168.6mg/m^3、包装工位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32.1mg/m^3)、二甲苯(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1mg/m^3)、噪声[82dB(A)]及高温(湿球黑球温度WBGT24.2℃)。结论樟脑包装车间通风排毒设施未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应增设樟脑包装车间局部通风排毒罩,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和保障一系列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了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为防治职业病危害提供参考。方法用类比调查及检查表法分析4项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结果粉尘和噪声仍然是新型干法水泥厂生产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石灰石粉尘、其他粉尘、水泥尘和矽尘总尘PC-TWA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呼尘的PC-TWA浓度分别为3.5~7.6mg/m^3、0.40~8.9mg/m^3、0.2~0.64mg/m^3,其中水泥尘除在摞包机和袋装水泥装车2个岗位呼尘的PC-TWA浓度分别为5.75mg/m^3和8.9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外,其余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粉尘的合格率为92.7%。噪声强度为63.5~105.8dB(A),作业人员采取巡视的工作方式,故对照实际接触时间与噪声强度允许限值卫生标准,噪声强度超标的工作地点不多。噪声强度超标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生料制备系统的破碎机的合格率为78.9%及水泥制成系统的水泥磨机的合格率为88.3%。结论粉尘和噪声的关键控制点分别是除尘器和水泥包装岗位,破碎工、磨工等岗位,把好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关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关,是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某兽药饲料监察所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采用类比、定量等方法综合分析进行预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布局及设备选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类比企业监测结果显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硫酸、盐酸、氢氧化钠、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分别检测了TWA、STEL硫酸均〈0.13mg/m^3,丙酮均〈6.7mg/m^3,甲苯均〈3.3mg/m^3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石化有限公司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及预评价。方法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定量分级法和综合分析相结合原则,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STEL检测值为:苯0.6—9.4mg/m^2、甲苯1.2—34.0mg/m^2、苯乙烯1.7—17.1mg/m^2、乙苯1.3—12.1mg/m^2、硫酸0、4mg/m^2,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检测值均低于标准最低检出限值,噪声测试结果在56.1—94.3dB(A)之间,各种检测结果均符合GBZ1—2002和GBZ2—2002卫生标准要求。结论本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的,本项目从职业病预防的角度来考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铅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的优化设计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实施适合小型蓄电池厂铅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摸清小型蓄电池厂铅对工人作业环境的污染状况,优化设计实施通风防毒措施。结果工人作业环境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分别由4.200~275.640mg/m^3,0.05~116.540mg/m^3下降到0.010~0.08lmg/m^3,0.004~0.106mg/m^3,合格率由0上升到91.66%,66.67%~88.89%;排出的废气中铅浓度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两套通风防毒措施设计合理,效果显著,适用于小型蓄电池厂。  相似文献   

13.
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庭装修成为人们时尚的追求。在美化居室环境的同时,由于很多装饰材料中含有毒物质,污染居室空气,危害到人体的健康。目前我国室内空气中规定甲醛浓度为0.08mg/m^3,公共场所甲醛卫生标准为0.12mg/m^3,等同于丹麦、瑞典规定的甲醛基准值,即使在甲醛浓度低于0.1mg/m^3的室内,受检者仍有一定的症状频率发生。王谋风等对4套新装修住宅用变色酸比色法测定室内甲醛,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是室外空气的6.65倍,为0.492mg/m^3,在门窗关闭时甲醛浓度超标100倍,看来新装修住宅中甲醛污染危害相当严重。杨旭等分别对武汉市新装修的宾馆饭店,民用住宅、办公楼建筑、建筑材料销售商店等处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甲醛是这些场所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动于0.031~0.558mg/m^3。之间,浓度的增值与这些场所人员的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率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污水处理工序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方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嫡果污水处理工序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硫化氢、氨、甲醇、氯气,噪声、紫外线,病原性细菌、病毒和蠕虫卵等。在8个测试点中,氨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27-0.83mg/m^3;硫化氢最高接触浓度为0.53—5.56mg/m^3。结论该污水处理生产工序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均未超出国家标准。为防范发生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应加强日常职业卫生管理和非正常作业情况下的应急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云浮市某水泥厂生产过程中控制粉尘危害的关键,为预防和控制粉尘对健康的危害提供对策。方法对某水泥厂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并对各生产岗位进行总粉尘浓度重量法和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焦磷酸质量法检测。对188名接尘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某水泥厂各工作岗位生产过程中总粉尘浓度TWA控制在4.0mg/m^3范围内、STEL在6.0mg/m^3范围内,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88名接尘工人胸片结果均未发现尘肺X线表现。结论该水泥厂粉尘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关键是做好通风防尘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电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综合分析法、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确定其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已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生产工艺流程中最终检查抗氧化工序的乙酸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高达2025.6mg/m^3,超过国家标准限值(20mg/m^3)101.28倍,整改后复检测STEL结果未超标(〈8.0mg/m^3)。其他各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可防可控的,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7.
黄轶花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24-1026
目的了解某市蓄电池企业生产性铅污染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市所属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生产环境中大多数检测点的铅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中,蓄电池制造车间铅烟最高浓度为1.8mg/m^3,平均浓度为0.19mg/m^3;铅尘最高浓度为3.4mg/m^3,平均浓度为0.228mg/m^3,最高超标倍数为67倍。2006年在岗职工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尿铅异常178人,检出率高达95.19%,其中铅吸收19人,达到轻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58人,达到中度铅中毒尿铅水平1人。最高尿铅含量达13.04μmol/L,超过国家尿铅允许值(0.34μmol/L)38.35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市蓄电池生产行业的生产车间多数检测点铅烟、铅尘超标,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尿铅异常明显,铅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市英达尔蓄电池有限公司船作业危害防治的调研显示,搬迁前旧厂房作业环境空气中铅作业浓度年平均为1.864mg/m^3,铅中毒发病率年平均为12.8%;搬迁过后治理铅危害通风系统的费用达110万元,空气中铅浓度年平均为0.334mg/m^3,下降5.6倍.铅中毒发病率年平均为1.63%,下降7.9倍;发病人数每年平均减少23例,每年中毒人数减少而少支出11.5万元,预计在6~10年可收回其治理费用,所采取防治对策是可行的。为进一步降低铅浓度,减少因铅中毒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则须对固定型蓄电池的生产工艺加以改造,并对生产现场进一步加强管理、开展安全卫生宣教.生产环境的监测.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和设奋的维护保养等工作,使空气中铅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从而使铅中毒将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某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分析某烟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经验法、类比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化学毒物等,类比工程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为:噪声强度为74.9~92.4dB(A),超标率47.5%;烟草尘浓度为0.2~1.7mg/m^3,超标率为0%;作业场所生产性热源的综合温度(WBGT指数)为30.8~36.5℃,均为高温作业点。CO2和乙醇浓度分别为953—2128mg/m^3和5.4~21.5mg/m^3,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某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是噪声和粉尘,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印制板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职业卫生调查表及现场检测方法,对某公司一印制板生产工艺线进行毒物、噪声、粉尘等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检测。结果通过检测,除热风整平车间入板操作位硫酸浓度(CSTEL=3.6mg/m^3、CTWA=1.6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外,其他检测点化学有害物质浓度均未超标;测定粉尘为环氧树脂尘,所有工作岗位粉尘浓度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外形组锯床、冲床、铣床和下料间剪板A、B工作岗位噪声强度(Leq)分别为85.4、85.4、88.9、93.4、94.3dB(A),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其余工作岗位噪声强度均未超标。结论印制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且存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交叉影响,必须加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