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靳春杰  周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372-372,384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临床工作中发现常有误诊为“脑梗死”者,文献也曾有报道。现结合我院近十年来收治曾误诊为“脑梗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6例,给予分析讨论,希望引起各位同道注意。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临床工作中发现常有误诊为“脑梗死”者,文献也曾有报道[1]。现结合我院近十年来收治曾误诊为“脑梗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6例,给予分析讨论,希望引起各位同道注意。1临床资料26例病人中,男19例,女7例,年龄53岁 ̄87岁。确诊前26例均误诊为“脑梗死”,就诊至最终确诊时间2天至27天不等。其中15例能回忆起头部外伤史。所有患者中有偏身感觉、运动障碍者15例;一侧面瘫者4例;进行性智力障碍者3例;头晕、头钝痛及呕吐者3例;精神淡漠、嗜睡者1例。CT或MRI检查:血肿位于单侧额颞顶者23例,双…  相似文献   

3.
邱碧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28-262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及CT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术前险些被误诊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历资料,结合其CT表现,临床症状及相关病史,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在进行CT检查之前,11例中被临床初诊为脑梗塞6例,颅内占位3例,待诊2例。被CT初诊为脑肿瘤5例,诊断硬膜下积液及血肿4例,诊断为"正常"2例。11例均经有经验CT医师审核,最后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结论:对于此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及CT医师追问其病史,尤其是否有外伤史,是诊断本病的关键。灰质内移征是CT诊断的重要征象。CT增强扫描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帮助。MRI对本病诊断较CT为好。  相似文献   

4.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多见于老年人,在无特殊检查手段出现前误诊率较高。CT出现后,诊断较易明确,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有误诊病例出现,我院1993~1998年共收治误诊CSDH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55~80岁,平均635岁;病程15~6个月;11例有可回忆轻或重外伤史,1例否认外伤史,11例有高血压病史6~15年。1.2 临床症状: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10例,恶心、呕吐、伴肢体活动障碍4例,神志恍惚3例,浅昏迷2例。CT检查示:单侧CSDH11例,双侧CSDH1例,其中双侧CSDH为等密度,中线结构居中,经CT增…  相似文献   

5.
杨耀湘 《浙江医学》1993,15(4):246-246
本院1983~1991年误诊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8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6例,女2例。年龄18~86岁,平均58岁,其中18岁1例,其他均在50岁以上。病程12天1例,1~3月6例,2年1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例,确诊后追问出头部外伤史4例。1例1月前曾在当地做过腰麻手术。首发症状头痛4例,偏瘫2例,眩晕、走路不稳1例,精神异,1例;病程中出现头痛5例,恶心呕吐4例,复视2例,精神异常2例,癫痫发作1例,偏瘫4例,双侧视乳头水肿3例,双侧外展神经麻痹2例,Romberg征(+)、指鼻试验(+)1例。腰穿5例,其中2例压力增高(2.94kPa以上),CSF常规在正常范围。脑电图检查6例,2例未见异常,3例轻度异常,1例轻—中度异常。CT检查8例示新月形或半月形改变,1例呈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6.
我院1976~1988年有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H)分别误诊为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症、脑肿瘤。 1.误诊分析(附典型病例) (1)误诊为脑血栓形成6例。年龄50~64岁,均为男性,误诊时间1~3个月5例,6个月1例。例1:男,58岁,因轻微头疼,右侧肢体活动  相似文献   

7.
8.
慢性硬膜下血肿(CSH)约75%是因轻微头部外伤致桥静脉断裂慢性出血而引起,多见于婴儿及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一般在外伤后1~3个月出现,罕有一年以上者。本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被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8例 CSH 误诊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白辰 《黑龙江医学》2005,29(6):476-477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临床常见,却易误诊,现就我院收治的10例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7~78岁,其中,60岁以下2例,60~70岁4例,7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62岁。病程3周年,多数为1~2个月,有明确外伤史8例。1.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口角偏斜4例,单侧肢体肌力减退4例,头晕、乏力、嗜睡2例,其他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不同程度失禁等。误诊时间1周~1个月,多数为2周,误诊为脑血栓6例,颅内肿瘤2例,脑萎缩2例。1.3确诊10例均经CT扫描确诊,其中表现低密度区者7例,混合密度者3例。血肿分布双侧者2例,单侧…  相似文献   

11.
现收集我科从 1 998年 5月~ 2 0 0 0年 1 0月 ,收治的 1 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患者 ,均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例患者 ,男 9例 ,女 1例 ,年龄 42~ 68岁 ,病程 3~ 1 0 d。但发病前的 5~8个月内都有头部轻微的外伤史。2 临床表现  1 0例患者发病前 3~ 1 0 d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昏、呕吐、全身乏力、不思饮食。 8例患者表情呆板、反应迟钝 ,3例患者表现为嗜睡 ,7例神志清楚 ,5例双眼外展不全 ,1 0例眼底视乳头边缘不清 ,生理凹陷消失 ,静脉瘀血明显。Babinski征 (+)…  相似文献   

12.
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慢性硬膜下血肿因起病缓慢 ,症状隐匿、多变 ,易被误诊[1] 。现将我院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接诊的曾被误诊的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 ,年龄 5 4~ 68岁 ,平均 5 9 5岁 ,均有头部外伤史 ,外伤史 5个月~ 4年。临床表现 :头痛 6例 ,记忆力下降 5例 ,计算力下降 4例 ,定向力障碍 5例 ,情感淡漠 3例 ,意志消沉 4例 ,嗜睡 4例 ,轻偏瘫 1例 ,视盘水肿 8例。 10例患者头颅CT检查均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其中 4例经头颅MRI检查亦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 2 误诊情况 :老年性痴呆 3例…  相似文献   

13.
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4例分析王久占,吴鸿鹰(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136001)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并非少见,因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本文总结4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60岁。因头痛、反应迟钝及双下肢活动不灵,以左侧为重7天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幕上血肿,按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所谓慢性型系指伤后三周以上的颅内血肿,多为脑原发外伤所致,伤势轻,症状消失快,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康复期后,再次出现脑受压和颅内压升高症状[1].此病多见于儿童与老年人,约占硬膜下血肿的25%.其特点为起病隐袭,症状不明显,临床易误诊[2].由于病程长,患者回忆困难,多数患者不在脑外科首诊.1989年以来,笔者发现有5例此类患者误诊,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15.
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误诊分析常志田宋佩春高凤兰(四平市中心医院136000)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比较常见,但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少数患者可被误诊、误治,造成不应有的后果。现将我院1993年2月至1996年5月收治的16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6.
17.
分沂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误诊原因及教训。  相似文献   

18.
慢性硬膜下血肿由于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故易漏诊和误诊.为总结经验教训,现将我科自1975年至1981年间误诊的1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 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为31~70岁,其中50岁以上者12例.二、误诊情况 本组15例分别被误诊为:脑血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 10 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中 18例被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的原因主要有 :无或仅有轻微头部外伤史 ;临床表现不典型 ;缺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认识和警惕等。结论 提高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认识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多有头部外伤史,部分患者无外伤史或记忆不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缓慢,发病隐匿,在出现脑组织压迫症状之前往往不被重视,而使临床医生忽略了对颅脑的严格检查,容易造成误诊。如果血肿较大、处理不及时,脑组织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可能致残或留下严重的并发症。下面的病例介绍给大家,权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