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癫痫的临床特点是发作性,而临床上发作性疾病是一大类包罗万象的疾病,几乎可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所以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提出癫痫性发作(Epileptic seizures,ES)与非癫痫性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s,NES)的概念,所谓NES是指不伴有脑电图痫样放电的阵发性临床发作。而癫痫的鉴别诊断实际上是ES与NES的鉴别。在国外癫痫中心就诊的所谓“癫痫患者”中10%-20%被证实为非癫痫发作。在所谓“难治性”癫痫及具有颞叶痫性放电的癫痫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同时伴有非痫性发作,比例高达8%-20%。这给两者的鉴别诊断带来很大困难。但总的来说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癫痫发作复发率及耐药发生率,应用生存分析及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74例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66.64±11.50)岁;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48例。迟发性癫痫发作[优势比(odds ratio, OR)2.5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1~5.88;P =0.027]和部分性发作(OR 3.68,95% CI 1.29~10.48;P =0.015)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的预测因素;早发性癫痫发作是耐药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 6.20,95% CI 2.04~18.84;P =0.001)。结论迟发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患者易复发,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发作后游走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中心2009~2010年进行术前评估的66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诊断为颞叶癫痫,其余36例患者为颞叶外癫痫,回顾分析患者发作症状学、脑电图、MRI和治疗等相关资料.结果 癫痫发作后游走在颞叶癫痫中比颞叶外癫痫中常见,多次痫性发作后比单次痫性发作后常见,非优势侧较优势侧常见.结论 发作后游走是癫痫发作的常见并发症,早期识别对治疗和防止严重的意外伤害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口服或鞘内注射巴氯芬(ITB)过量会引起癫痫发作,并增加器质性脑损害患者的危险性。口服巴氯芬也与难治性癫痫和非惊厥性癫痫状态(NCSE)有关。多发性硬化(MS)患者病程在15年以上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近三倍,累积发病率达3.1%,2/3以上表现为全面性发作,NCSE少见。作者研究了MS患者癫痫发生率和ITB对发作频率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5.
原位肝移植(OLT)后癫痫发生率为4%一42%,大多数发生在肝移植后第1个月内,最常见的病因是免疫抑制剂毒性或伴随濒死事件。除更改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等去除病因治疗外,常用抗癫痫药物短程治疗。免疫抑制剂由肝脏代谢,苯妥英等抗癫痫药物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因此OLT后维持适当的免疫抑制剂水平是很困难的。Levetirac—etam以原型从尿中排出,且不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与其他药物几乎无相互间药物动力学作用,对多种类型癫痫发作有效。本文回顾分析了近10年的肝移植资料,评估Levetiracetam对OLT后癫痫发作的疗效,与其它抗痫药物相比,它是否可使低剂量免疫抑制剂维持有效的抗排斥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频脑电分析仪监测患者脑电图,记录患者脑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的类型,出院后随访1年,分析脑梗死患者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结果 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34例(89.3%)存在早期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异常,其中53例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17例患者诊断为早发性癫痫;按照位置不同分为部分皮层及皮层下91例、分水岭位置18例及大面积脑梗死41例,其癫痫发作及癫痫异常放电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17例早发性癫痫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院后癫痫未再发作;53例早期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患者中迟发性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VEEG无异常且无癫痫异常放电患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积极监测其脑电图,对脑电图癫痫异常放电患者,应密切关注以预防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对在1987年1月—1997年12月间因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21例中的24例首发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60岁以上首次癫痫发作的24侧占同期因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21例的19.83%;急性脑血管病为主要原因(79.17%);发作形式以部分性发作为主(62.50%);头颅CT检查发现病灶在皮层的发生率最高(56.52%)。结论 老年癫痫发作有其自身特点,针对老年癫痫发作的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的浩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分性发作86例(68.8%),全面性发作39例(31.2%);53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12例(22.6%)出现非特异性异常,1例(1.9%)出现癫痫样电发放;43例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38例(88.4%)出现癫痫样电发放。14例非癫痫发作均误诊为癫痫发作。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部分性发作为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发作形式。Todd麻痹和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为癫痫发作的特殊形式,极易误诊。代谢障碍性疾病、晕厥、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的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6例前循环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无创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技术观察到微栓子信号(MES)。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以3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IA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TCD诊断技术观察MES显著减少(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效果肯定,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因阵发性抽搐5a,伴冲动、毁物加重半年,于2002年11月18日以癫痫性精神障碍收住入院。患者自幼轻度智能低下,近5a来因阵发性抽搐,四处就医诊治,均诊断为癫痫病。曾应用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均不明显。近半年来抽搐发作频繁,并伴有行为障碍,每次发作症状相同,且持续时间均在1h以上。入院第2天,患者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头部及四肢有节律抖动,口微张,呼吸平稳,无憋气和呼吸急促现象,双眼微闭,眼球不停转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常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药物可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中风以及其他心血管问题的风险。这里所说的药物是指思力华和爱喘乐等吸入性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可缓解肺病患者的气管收缩,缓解气喘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在美国,思力华是同类药物中最为常用的.爱喘乐次之.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痫性发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卒中后痫性发作常见,根据其发生时问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前者与卒中后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关,后者与胶质细胞增生有关。卒中后痢性发作与卒中类型、病因、病灶部位和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有关。临床上,大部分卒中后痢性发作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部分患者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根据卒中病史、痢性发作临床表现、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卒中后痫性发作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需与其他发作性疾病鉴别。卒中后反复痫性发作者应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同时还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无需预防性用药。其与预后的关系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查首次出现痫性发作患者78例。随访2年,记录有无再次复发。结果首次癫痫发作后34例(43.6%)2年内有第2次发作,其中异常脑电图表现者25例(60.0%)复发,而正常脑电图表现者9例(25.0%)复发,痫性发作类型并非是复发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认为首次癫痫发作后动态脑电图正常患者复发率低,而且应用动态脑电图能够帮助判断个体复发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中风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8例中风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与中风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为6.4%,早期癫痫发作4.3%,晚发性癫痈2.1%。中风后癫痫的发生率与中风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早期癫痫发作、脑水肿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晚发性癫痫可因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疤痕形成癫痫灶所致。  相似文献   

15.
国外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癫痫发病率为青年人的6—10倍。与成年人及儿童癫痫不同,老年人癫痫病因以症状性癫痫多见,发作形式多为部分性发作伴/不伴继发性全身发作。托吡酯(Topiramate,TPM,商品名妥泰),属新型抗癫痫药物(AEDs),临床证明作为加用治疗对老年人、成人及儿童癫痫发作均有效。本文比较了老年癫痫患者TPM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寻找更有效的TPM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治疗。方法将48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使用丹奥(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h以上,每日2次,疗程10天;对照组24例使用血栓通10ml(175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稀释,静脉滴注时间1h以上,每日静脉滴注1次,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24h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5%和58.3%,治疗组总有效率95.9%,明显优于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脑梗死,治疗组有1例发生脑梗死,两组均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丹奥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频发的TIA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张瑞晓 《山东医药》2014,(8):104-105
奥卡西平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已经广泛用于成人癫痫,并取得较好疗效.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国产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6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儿童癫痫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3 ~14(7.52±4.31)岁,病程1d~6a;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分册的诊断标准.初诊45例,其中全面性发作1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2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6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3例;曾用其他抗癫痫药物不佳者19例,其中全面性发作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4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5例.明确或可能的病因:新生期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早产儿3例,脑炎4例,脑部外伤术后3例,结节性硬化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频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76例已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TIA患者分为单次发作组与多次发作组(发作频率≥2),比较不同发作频率间临床特征与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生情况。结果76例患者中67例(88.2%)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病变,在189支病变血管中以颈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最高,达29.1%(55/189)。两组比较,血管狭窄与闭塞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多见于多次发作TIA组。结论颅内外血管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对于多次发作TIA患者应尽早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血管性病因及病变程度,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银杏制剂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于1995年9月~1997年5月应用银杏制剂金纳多(EGB761,德国Wilmarschwabe药厂)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2例,效果满意。方法金纳多每支含银杏叶提取物17.5mg。全部病例符合1979年修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丁咯地尔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巨三 《山东医药》2006,46(13):68-69
近年来,我院采用丁咯地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