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早期诊断率。方法 分析16例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MR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8侧有多个部位的溶骨破坏;2例仅表现普遍性骨质疏橙;10例行椎体MBI检查均有多个椎体大小不等的长T1、长T1信号区,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有典型X线表现、CT征象、MRI改变及临床表现,且与转移瘤存在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至对照组n=40(X光检查)及研究组n=40(核医学影像检查),记录评价差异化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内含脊椎骨髓瘤21例,脊椎外浆细胞瘤11例,脊椎骨浆细胞瘤8例,检出率为100.00%,与对照组82.50%形成明显数据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X光检查显示,平片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仔细观察疑似病变部位时发现存在溶骨性病变,其边缘无明显硬化,同时观察到长骨内膜破坏现象。此外,在实际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胸骨、肋骨、肩胛骨和脊柱等部位的显影效果不佳。进一步采用MRI检查显示,部分患者的病变骨质结构呈T1和T2信号异常。其中,有4例患者存在椎体及其附件的受累情况。讨论:核医学影像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检出准确率,并且能够清晰地观察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可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非潜水性骨梗死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非潜水性骨梗死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为病变区骨质疏松,MRI检查T1WI梗死灶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亚急性期X线平片、CT主要表现为虫蚀样改变和斑片状、条索状钙化,MRI检查T1WI梗死灶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T1WI梗死灶边缘呈环状低信号,T2WI上分为二层,内层为高信号带,外层为低信号带,病灶边缘呈地图状改变.结论:非潜水性骨梗死在慢性期X线平片、CT和MRI均有特征性表现,在急性期、亚急性期MRI特征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4例,确诊3例;X线及MRI检查2例,确诊1例;X线平片,CT及MRI检查5例,确诊4例。X线平片显示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5例病灶呈偏心膨胀性改变,4例病灶内有明显不规则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可见硬化边,内呈软组织密度影,8例病灶可见斑点状钙化,邻近关节积液3例。MRI检查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混杂较高信号。结论:成软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CT及MRI联合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骨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对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方法对24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肩、膝、髋、腕及腰椎均进行了X线平片及CT检查,其中18例患者进行了MRI检查。结果 24例患者X线片表现为骨质疏松16例,囊样骨质破坏10例,骨质硬化6例,骨吸收11例,软组织钙化11例,关节肿胀2例;24例患者CT表现为骨质疏松24例,囊样骨质破坏16例,骨质硬化9例,骨吸收10例,软组织钙化15例,关节肿胀10例;18例患者MRI表现为骨质疏松10例,囊样骨质破坏14例,骨质硬化3例,骨吸收3例,软组织钙化7例,关节肿胀9例,肌腱韧带损伤11例,滑膜增厚18例。结论 X线片可作为观察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骨改变的首选手段;在透析患者相关骨关节病的鉴别以及诊断方面,CT和MRI检查可作为X线片重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骨韧带样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 of bone,DF)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材料和方蜘顾分析5例术后病理证实的DF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复习。患者术前均行x线检查,2例行MRI检查,1例行CT检查。结果:5例DF中,病变位于肱骨干上段2例,股骨粗隆部l例,股骨远端1例,髂骨l例。X线表现为囊样骨质破坏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地图样骨质破坏边缘硬化1例,侵蚀样骨质破坏并大量斑片状、根须状瘤骨形成及巨大软组织肿块1例。2例行MRI检查可见病变区呈等长T0WI、等短T2WI为主的不均匀信号,1例见自肱骨干向外延伸的根须状低信号瘤骨形成。结论:DF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骨肿瘤,X线表现复杂,分型方法不一,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需与MRI检查及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其中以“小梁型”更为罕见,但其X线及MRI表现具有较为特征的影像征象,结合临床可以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1呈等或稍高信号.T2W1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袁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1及T2W1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8例行3种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周边有骨质增生硬化,内部可见骨嵴和骨性分隔,可见骨壳部分断缺,诊断符合率为42.8%.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可见骨质硬化,骨壳可见部分断缺.可见骨性分隔,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66.7%.MRI表现为膨胀性多囊状病灶,周边见低信号环,可见液-液平面及软组织肿块.诊断符合率80.0%.3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CT或MRI检查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较X线平片有优势,三者联合可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骨髓瘤诊断率的途径。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骨髓穿刺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骨髓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3例单发性骨髓瘤均呈囊状膨胀性骨破坏伴邻近软组织肿块。32例多发性骨髓盾中,3例X线检查阴性,其中1例经ECT检查发现异常;4例X线表现骨质疏松,其中1例ECT显示有多发性放射性减低区;其余25例均呈不同程度及类型的骨质破坏,其中1例ECT检查仅为全身骨代谢活跃。5例CT检查除1例外,均显示出较X线更多更详细的诊断资料。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实行临床、X线、实验室及病理相结合,积极合理地应用新成像技术是提高诊断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24例骨髓瘤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发病部位包括肩胛骨2处,肋骨11处,颅骨16处,脊柱18处。18例为病灶多发,6例病灶单发。主要CT表现为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软组织肿块等。结论骨髓瘤的CT表现有某些特点,CT可在骨髓瘤的发现和诊断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6例均有X线平片,CT扫描12例,MRI检查10例。结果:16例X线片中,14例可以显示骨质破坏,6例可以显示周围硬化边;12例CT均清晰显示病灶骨质破坏、硬化边及钙化;10例MRI检查能清晰显示骨髓水肿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  19例X线平片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11例 (5 6% ) ,行椎管造影 15例 ,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11例 (73 % ) ,19例CT平扫显示 18例 (95 % )。结论 X线平片是检查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基本方法 ,CT平扫是检查诊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最有效手段 ,结合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5.
骨样骨瘤的X线、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8例。男13例,女5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15例同时行CT检查,分析骨样骨瘤在X线、CT上的表现及其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总结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8例病灶均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的透亮区,直径0.3~1.6cm,平均0.9cm,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18例X线平片仅14例显示瘤巢,15例行CT检查者均清楚显示瘤巢,X线和CT对瘤巢显示率分别为78%(14∕18)和100%(15∕15)。结论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样骨瘤的重要方法,CT是显示瘤巢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45例脊椎铰累病理证实,CT扫描表现溶骨性(32例),成骨性(4例)和混合性(例)。原发灶以肺癌最多见,其次咽癌和胃癌。本组30例作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平片发现或可颖骨破坏19例,而CT扫描为100%,CT扫描发现和估价病变方面较X线平片检查优越敏感。对脊椎转移瘤的CT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资料,2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CT检查12例,MR检查1例。结果19例病灶位于长管骨,包括胫骨11例,股骨6例,肱骨2例,另1例位于肋骨;干骺端11例,骨干5例,骨端4例。按影像学表现分为两型:皮质型(或偏心型)14例,髓腔型(或中央型)6例。皮质型病灶位于骨皮质内或骨皮质下,X线平片、CT表现为皮质内或皮质下的单房状(10例)或多房状(4例)偏心性骨质破坏区,伴有轻度膨胀,灶内可见纤细的残留骨嵴,病灶周围有清楚的硬化边,以髓腔侧明显。髓腔型病灶位于骨髓腔,X线平片、CT表现为呈中心性扩张的类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有薄层硬化边,可伴有轻微膨胀,骨皮质变薄。1例皮质型病灶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在病理学上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相似,但影像学特征不同,明确的影像学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典型病例单凭X线平片即可诊断;CT较X线平片更清楚显示病灶在骨内的位置,灶内及周围骨结构的详细情况,对明确诊断起重要作用;MRI显示软组织及骨髓优于CT,能帮助对个别病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平片、CT征象,方法:回顾对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内瘤肉瘤病例的X线照片和CT影像。结果:15例有软组织肿块、6例有骨的改变。这些征象X线、CT均能发现,CT还可显示X线难以发现的征象,肿瘤的内部结构、确切的范围及邻近组织受侵情况。结论:X线检查和CT扫描是本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两者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丰富的影像信息,但其影像学仍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9.
骨肉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附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骨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991年至2001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36例骨肉瘤,回顾性地分析了其X线和CT图像。结果:36例骨肉瘤的特点为:广泛性骨质破坏和/或增生、骨膜反应、肿瘤骨和软组织肿块。术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传统X线,尤其CR数字成像对骨肉瘤的综合诊断最佳,CT扫描在判定肿瘤的范围方面占有一定优势,若两者有机结合应用,将会大大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6例经病理证实的各种类型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囊性型29例,表现为骨端膨胀性偏心性骨破坏;溶骨型39例,表现为骨皮质中断,边缘模糊;恶性8例,出现虫蚀样骨破坏,有骨膜反应和生长迅速的软组织肿块;伴动脉瘤样骨囊肿的19例,MRI显示可出现液-液平面;复发9例,植骨区为肿瘤组织代替。结论:大多数骨巨细胞瘤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CT和MRI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