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正常人在电针穴组人迎和廉泉后的静息状态下及电针对照穴组条口和地机后的静息状态下,脑部激活区的差异.从而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激活的脑功能区变化,研究不同穴位功能实现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招募1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运用功能磁共振,分别在电针人迎和廉泉后或电针条口和地机穴后进行静息态的扫描,3天后再选取另一组穴位进行相同模式的扫描。运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采用双样本t检验,获得穴组与对照穴组电针后静息状态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结果电针人迎与廉泉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条口与地机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左侧后扣带回、右侧中央后回、小脑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电针条口与地机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人迎与廉泉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右侧中央前回、额中回、额下回、后扣带回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结论穴位功能的实现是和它所能激活的脑区相联系的。电针人迎和廉泉穴能够改善吞咽功能是与电针能激活与吞咽相关。或与提高整合能力相关的脑区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正常人在电针不同穴位后执行吞咽任务时脑部激活区的差异,研究影响吞咽功能穴位特异性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 招募1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抽签选取电针人迎穴和廉泉穴(治疗穴)或条口穴和地机穴(对照穴),电针穴位后取出电针,进行吞咽任务(包括吞咽准备及吞咽动作)扫描;3天后再选取另一组穴位电针后进行相同模式的扫描.分析治疗穴数据集和对照穴数据集,获得两组穴位电针后执行吞咽任务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 结果 治疗穴电针后执行吞咽准备时,脑激活区主要分布在两侧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中回、颞中回、小脑、脑干、左侧的顶下小叶、缘上回;治疗穴电针后执行吞咽动作时,脑激活区分布在两侧的中央前回、右侧的颞上回和小脑.与对照穴比较,电针后治疗穴执行吞咽准备时的差异脑激活区为顶上小叶;执行吞咽动作时差异脑激活区集中在右侧梭状回、左侧枕中回、右侧舌回、后扣带回、楔叶.结论 电针人迎穴与廉泉穴可募集大脑对侧更多的脑区参与完成吞咽动作,提高全脑的协同性和代偿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穴与同节段非经非穴时脑功能连接的不同变化,为临床运用电针心经穴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心经穴组10例和电针非经非穴组10例,电针心经穴组电针右侧下极泉、少海、灵道、神门穴,电针非经非穴组电针右侧同节段非经非穴,以双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采用静息态动能磁共振成像,分析两组不同状态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两组电针前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连接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的脑区。电针心经穴与非经非穴时两组脑功能连接中相同的脑区为双侧中央后回、右顶下小叶、右额下回;电针心经穴组功能连接中特异性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右侧海马旁回,特异性新激活的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顶叶楔前叶、左侧顶叶角回、左侧枕下回、左侧脑岛(P0.05);电针非经非穴组功能连接特异性新激活脑区为左颞上回(P0.05)。结论:大脑在无任务的安静、清醒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功能活动。两组脑功能连接中相同的脑区主要与初级感觉区及精细感觉控制区密切相关,提示电针刺激均可引起一般体感觉区和精细感觉控制区的激活。电针心经穴组功能连接特异性增强和新增脑区主要与认知、情感、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相关,也包括与心血管功能相关的脑区,这些脑区的功能与心经穴的功能主治有紧密联系,推测电针心经穴对与高级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功能等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精神、神志类及心血管疾病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周围性面瘫患者后溪穴在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相关性,比较左、右侧后溪穴在成像上是否存在差异,并与电针合谷穴做比较。方法筛选左、右侧周围性面瘫患者各6例为研究对象,电针刺激,同时行全脑f MRI扫描,SPM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t检验(P0.01)分析得出电针不同穴位的脑功能图像。结果电针左侧后溪穴,右侧尾状核头、右侧扣带回、右侧海马回、右侧颞上回、脑干、小脑蚓等脑区信号升高;电针右侧后溪穴,右侧额内侧回、左侧额中回、左侧扣带回前部、右侧扣带回、右侧颞上回等脑区信号升高。结论电针后溪穴与合谷穴、地仓穴的成像存在差异,同时两侧后溪穴成像也存在较大差异,信号升高或降低的脑区并不一致。进一步证明了"面口合谷收"的科学性,也说明同名的穴位也许在人体的两侧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传导通路的不完全相同,治疗作用的不完全一致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CI病理状态下针刺太溪穴的脑功能效应中枢机制。方法:纳入MCI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各12名,针刺右侧太溪穴,实验采用单组块设计,分为针刺前静息态、捻针状态2个模块。扫描后图像使用SPM2进行后处理。结果:针刺前,静息状态、MCI患者组与正常组比较,左侧额上回BA6、左侧扣带回BA24、右侧颞上回BA38血氧代谢降低;针刺太溪穴捻针状态,激活脑区集中于左侧额内侧回BA6、左侧中央后回BA40、左侧岛叶BA13、右侧额内侧回BA6、右侧颞上回BA22、左小脑前叶蚓部。结论:针刺太溪穴靶向性激活了MCI患者病变脑区,且对于相关脑区具有整体性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右侧太溪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太溪穴与非穴的不同。方法:将2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太溪穴组和非穴组,分别给予针刺右侧太溪穴和非穴;实验采用单组块设计,分为针刺前静息态、捻针状态及出针后3个模块。扫描后图像使用SPM2进行后处理。结果:针刺太溪穴激活右侧扣带回BA24、双侧额内侧回BA6、左侧中央后回BA3。针刺非穴激活左侧中央后回BA2、左侧顶下小叶BA40、左小脑。结论:与针刺非穴比较,针刺太溪穴靶向性激活了MCI患者病变脑区,且对相关脑区具有整体性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心经穴与心包经穴时激活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差异,为临床运用针刺心经、心包经穴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心经穴组14例和电针心包经穴组15例,以双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采用功能连接作为观察指标,分析两组电针刺激状态下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两组电针前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连接比较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的脑区。电针心经穴与心包经穴时脑内功能网络均发生改变,前者出现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海马旁回,新激活脑区为双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左侧角回、左侧枕下回、左侧脑岛(P<0.05);后者出现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为右侧顶上小叶,新激活脑区为左侧小脑舌、左侧顶叶楔前叶、右侧枕下回、左侧豆状核、右侧脑岛(P<0.05)。结论:(1)大脑在无任务的安静、清醒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功能活动。(2)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广泛激活的脑区主要与精神、神志、智力等密切相关,为临床上选用二者治疗与上述脑区相关的精神、神志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电针心经激活的中央前回为皮质运动前区,与对侧肢体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它的激活为临床上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选用手少阴心经穴提供了佐证。两组均激活的脑岛与心血管的功能关系密切,为临床上选用心经、心包经穴治疗心血管病提供了部分影像学依据。两条经脉的主治有交叉性,均可用于治疗心脑相关疾病,同时又各有偏颇,心包经多用于治疗与心相关疾病,而心经更多用于治疗精神神志类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及其不同配穴对人脑功能成像的影响,探讨穴位配伍效应的相关机制。方法4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右太冲组、双太冲组、右太冲配右内关组、右太冲配右光明组4组,每组10例。在手法捻针刺激相应穴位基础上,两组均按照组块设计方案刺激与静留针交替进行,同时针刺过程中fMRI扫描两组静息态脑功能图像,所获得数据通过Matlab软件SPM12模块分析效应脑区。结果右太冲组针刺后主要为对侧脑区耗氧量增高,激活左侧腹内前额叶(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脑干。双太冲组主要激活了左侧小脑、右侧丘脑、后扣带回、左侧枕叶梭状回、左侧楔叶。右太冲配右光明组主要激活了右侧小脑、右侧枕叶梭状回、右侧舌回、右侧额中回。右太冲配右内关组激活了右侧枕中回、右侧楔叶。右太冲组及双太冲组未见到脑功能活动显著抑制的区域;右太冲配右光明组脑功能活动被抑制的主要区域为双侧颞下回;右太冲配右内关组脑功能活动被抑制的脑区在左侧小脑、右侧缘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枕叶梭状回。结论针刺太冲单穴及其不同配穴的脑功能效应有显著差异,太冲配穴会广泛影响与视觉有关的枕叶,另外小脑可能参与了针刺信号在大脑中的整合作用,并且与配穴的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fMRI探讨针刺合谷穴和后溪穴主治疾病的中枢神经生理学机制及两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共募集4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分为针刺合谷穴组与针刺后溪穴组,每组各20名。采用改良后的组块设计方案,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两组健康志愿者左侧合谷穴或后溪穴任务态fMRI数据。利用AFNI程序分析脑激活区,对所有的功能数据进行组分析和组间分析,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多重比较校正(P=0.002,α≤0.05)。结果:针刺左侧合谷穴激活脑区包括:双侧中央前回、顶上小叶、颞上回、豆状核、壳核、小脑,右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额中回、颞中回、缘上回、丘脑、丘脑底核、尾状核、扣带回,左侧额下回、枕中回和脑岛;针刺左侧后溪穴激活脑区包括:双侧脑岛、小脑,右侧中央前回、额中回、尾状核头和体,左侧扣带回、丘脑和腹后内侧核;针刺左侧合谷穴和后溪穴,组间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合谷穴组较后溪穴组右侧额中回、额下回激活减弱,左侧扣带回、左侧中央前回激活增强。结论:本研究为"面口合谷收""后溪通督脉"理论提供了客观的证据,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合谷穴治疗汗症、后溪穴治疗颈项腰背部疾病以及两穴的镇痛作用的中枢神经机制;并进一步从中枢神经层面表明了部位相近的穴位存在功能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腧穴与大脑的功能定位关系.方法: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10名健康人进行扫描.扫描过程包括:第1次纯静息态扫描(rest 1,R 1)、针刺内关穴后扫描(acupuncture,AP)和第2次静息态功能扫描(rest 2,R 2),采用低频波动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分析方法.结果:①R1状态ALFF信号活跃的脑区为:双侧额上回、额内侧回,左侧楔前叶,右侧颞上回,双侧小脑部分区域;②AP状态ALFF信号活跃的脑区为: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右侧楔叶,左侧小脑山坡部,右侧次半月叶;③AP与R1状态ALFF信号差异活跃的脑区为:双侧扣带回、小脑山坡部,左侧舌状回、楔叶,右侧楔前叶、梭状回、额上回、额中回、颞上回等.结论:针刺左侧内关后,双侧扣带回、右额上回、右额内侧回、双侧小脑山坡、左侧舌状回等脑区ALFF信号活跃,这些区域与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病脑区密切相关,为内关穴治疗精神、神经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