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粟连秀 《华夏医学》2004,17(3):311-31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 0岁。剑突下胀痛1 0年,加重2年于2 0 0 0年6月1 9日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剑突下深压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周围血象:RBC3.84×1 0 1 2 /L ,Hb93g/L,WBC6 . 6×1 0 9/L,中性粒细胞0 .75 ,淋巴细胞0 .2 5。胃镜检查:胃体、胃窦溃疡恶变可能性大。手术见胃底部有一肿块约8cm×6 cm×2 cm,胃窦部肿块约2 cm×2 cm×1 .5 cm,胃窦部、胰腺旁及小肠系膜均见肿大淋巴结。行全胃切除术。病理检查:送检全胃一个,剪开见胃底有一溃疡型肿物,6 cm×5 cm×2 cm,切面灰白色、实性、鱼肉状、质脆;胃窦部见一溃疡…  相似文献   

2.
胃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5 4岁。主因进行性上腹部胀满伴吐宿食 2月余就诊。体检 :心肺正常 ,上腹部稍隆起 ,可触及膨胀之胃体 ,压之有不适感 ,胃震水音阳性 ,肝脾未触及 ,腹水征阴性 ,肠鸣音正常。上消化道造影考虑胃平滑肌瘤 ,胃镜提示胃粘膜光滑、胃窦部占位 ;腹部CT检查见胃窦部大弯侧胃壁内有一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锐利、密度均匀的卵圆形低密度影。以胃窦部良性占位住院手术。术中探查见肿物位于胃窦大弯侧胃壁内 ,5cm× 4cm× 4cm ,质软、光滑 ,胃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 :胃窦部肌层脂肪瘤。2 讨论…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36岁。因腹痛、便血于 2 0 0 0 - 0 7入院。行胃根治术 ,术中所见 :腹腔内少量黄色液体 ,胃大弯处可见12cm× 15cm肿物 ,肿物质硬 ,与结肠及系膜浸润粘连 ,并可见大网膜及结肠系膜散在转移灶 ,胃后壁与胰腺粘连 ,胰腺肿大 ,质硬 ,表面凸凹不平 ,肝右叶有一小硬结 ,盆腔直肠窝见米粒大小结节 ,临床诊断 :胃癌晚期 ,行姑息肿物切除。病理检查 :胃部分切除 ,浆膜外肿物 ,肿物大小为 6cm×4cm ,包膜不完整 ,切面实性 ,灰红。鱼肉状 ,质稍韧。镜下观察 :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瘤细胞较大 ,胞浆丰富 ,红染 ,核偏…  相似文献   

4.
<正> 女患,50岁,已婚,右乳房肿物20年,生长缓慢,无任何症状,近日增长较快而住院求治。右乳房皮色正常,乳头无改变,外上象限可触及3.0×4.0×4.0厘米肿物,表面尚光滑,界清质硬,与皮肤及胸壁均无粘连,右腋下淋巴结不肿大,余无异常。术中见:肿物硬欠光滑,无明显包膜,术中冰  相似文献   

5.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合并淋巴结结核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6 2岁 ,因左颈部肿物一年来诊 ,因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 ,主诉不清。家属否认结核病史。体检 ;皮肤粘膜无黄染 ,左颌下部一枚肿大融合淋巴结 6× 4厘米 ,质硬 ,固定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无触痛。左颈中部 2枚肿大孤立淋巴结 ,圆形 ,1×1厘米 ,质韧 ,活动 ,与周围组织界清 ,无触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 ,肝功、肾功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入院后取颈中部一枚淋巴结作病理回报为 :淋巴结结核。之后穿刺下颌部质硬肿物未见肿瘤细胞。第 2次穿刺病理报告为 :淋…  相似文献   

6.
<正> 病例女,66岁。因左腹部包块,以胃体部肿瘤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中腹部可触及4×6cm 肿物,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呈无力型,胃体下部角切迹上方胃前壁有6×7cm 椭园形充盈缺损,轮廓光滑。在此充盈缺损上方小弯侧有1×2cm 的乳头状龛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两年,近两月又伴恶心呕吐而入院。入院钡餐检查示胃窦肿块。查体:上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肿块。临床诊断:胃窦肿瘤。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部,约5×5×4cm大小,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胃及十二指肠明显水肿。 病理检查:胃大切标本,大弯16cm,小弯10cm,在胃窦部见一6cm×6cm范围大小弥漫增厚区域,最厚处约4cm,直达浆膜层,表面粘膜呈粗颗粒状隆起,切面质硬韧、灰白。镜下见胃粘膜腺体无异常,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梭形纤维细胞浸润,瘤细胞间较多胶原纤维,在纤维细胞间可见大量浆细胞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发现颈部肿物8年余。开始如核桃大,近1个月来增长迅速,伴憋气、疼痛、声音嘶哑,于1978年1月24日入院。体检:颈前可扪及肿块10×6cm,质硬,分叶状,随吞咽可有轻度上、下活动,右侧肿物上缘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约1.5×1.5cm。X片见气管左移。术中见右侧甲状腺约4×3.5cm大小,质硬,与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食  相似文献   

9.
男患,71岁,因阴茎头部菜花样肿物伴肿物表面疼痛,轻度排尿困难2月余,于1989年2月26日入院。既往史:长期反复阴茎头包皮炎,否定冶游史。查体: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正常。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双侧睾丸、附睾无炎性肿大及硬结。阴茎头可见4.5×4.5×4cm菜花样肿物,呈灰白色,表面破溃,有臭味,质硬。尿常规:白细胞(++),红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 ,72岁。因上腹间断隐痛 1个月入院。查体剑下可触及约 5cm× 5cm× 4cm肿物 ,质硬 ,界限不清 ,表面光滑 ,无压痛 ,活动度差。肝脾未触及。B超示上腹实性肿物 ,胰体尾区被肿物占据 ,正常胰体尾结构显示不清 ,考虑为胰体尾部肿瘤。CT检查显示胰体尾部低密度巨大占位 ,密度较均匀 ,边缘轮廓较规则 ,约 11cm× 6cm大小。术前空腹血糖 5 .6mmol/L ,尿糖 (- )。术前诊断 :胰腺癌。行剖腹探查术 ,见肿物位于胰体尾部 ,约 12cm× 6cm× 5cm ,质硬、有包膜 ,未与胃、横结肠粘连 ,未侵及脾脏 ,肿瘤包绕脾静脉 ,右…  相似文献   

11.
<正> 患者男,49岁,农民,因进行性消瘦伴上腹部持续性隐痛2月余,于1990年6月27日入院。二个月前开始出现纳差,嗳气返酸。饥饿对胃有烧灼感,进食后稍缓解。自觉上腹部隐痛、腹胀。曾在某医院检查无结果。既往无肝炎病史,有食生鱼片嗜好。体检:腹壁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上腹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无亢进。消化道钡餐检查,拟幽门梗阻。B超检查,肝外胆管扩张,胆囊肿大,胆总管中上段梗阻。纤维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型肿物。活检报告:十二指肠腺癌。同年7月20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囊切除、腹腔淋巴结清扫。术中见十二指肠降段内有一直径2×2cm大小肿物,胰头肿大,质硬。胃小弯及肝门、胃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肿大,质硬。术后病检为:十二指肠中分化腺癌,肝门有一枚淋巴结转移。术后恢复顺利,至今已一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28岁。上腹部包块3个月,迅速增大2月入院。检查:上腹膨隆,可触及20×15×10cm之肿物,质中,囊性感,表面光滑,无触压痛,可上下左右移动。肿物上界在剑突下1.5cm,下界平脐。实验室检查正常。囊肿穿刺化验:淀粉酶正常。镜检:多量脓球,少量红细胞及鳞状上皮细胞。超声波检查为液性波,无分隔,肿块约18.5×17.5×13.5cm。钡餐检查显示胃小弯侧巨大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密度均匀,胃小弯呈大的弧形压迹。侧位见肿块大部分靠前,胃后壁与脊柱间软组织影增宽。初诊为;①小网膜囊肿;②胰腺囊肿。剖腹探查见胃小网膜处突出一巨大囊肿,与肝、脾、肾、胃无关。囊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25岁。因5个月前哺乳时发现左乳有一约鸡蛋大小肿物,无疼痛,无发热,未在意。近2个月生长加快,仍无不适。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除左腋窝及锁骨区淋巴结外,余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均未查见异常。左乳明显大于右乳,皮肤无瘀血和血管扩张,也无水肿和结节,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10cm×10cm质硬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与皮肤、胸肌无粘连,皮温不高,左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约4~3cm,左锁骨上可触及约2.5cm×2.0cm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入院后行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查到癌细胞,诊为乳腺癌。于1998年5月25日在全麻下行左乳癌根治加左下颈清扫术;术后切开标本见肿物淡灰色,无完整包膜。病理回报:左乳B系小裂细胞为主型恶性淋巴癌,弥漫型,腋窝和锁骨,L3组淋巴结均受累(22/22,9/9,2/2),乳头正常。术后行COP方案化疗两个疗程,术后14个月失访,按通行办法,算作死亡。 讨论 乳腺恶性淋巴癌属结外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很  相似文献   

14.
<正> 病例摘要:患者女,80岁,农民。主因上腹部不适,伴纳差10月于1994年7月10日就诊。既往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6年。体检:消瘦、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右上腹部可触及一包块,质硬无活动,压痛(±)。当日上午使用日本东芝SDL—32A B型超声仪器检查;患者仰卧位,于剑突下、肋下纵横扫查所见:肝轮廓清,肝左叶可探及一约5.0×6.0×5.0cm大小的囊性肿物,囊内透声好,无光点,肿物无包膜,周围呈增厚  相似文献   

15.
<正> 胃肠道平滑肌瘤占消化肿瘤的2%,恶性胃平滑肌瘤致腹内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女,36岁。因陈发性腹部隐痛伴呕吐胃内容物、逐渐加剧2月,不能进食2天入院。查体:恶病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腹可扪及直径6cm 质硬、固定肿块、胃内有振水声。X 线钡餐片示:幽门部盲状闭锁。X 线胸片、AFP、AKP 无异常,Hb53g/L,WBC5.5×10~9/L,N0.69,L0.29。以胃癌伴幽门梗阻剖腹探查见:胃窦部一质硬、脆、直径6cm 肿块,与肝胰粘连一体,腹内各器官(肝、胆、胃、肠、脾、膈、大网膜、肠系膜、腹膜、膀胱、子宫及附件)表面广泛散在密集粟粒样结节。  相似文献   

16.
男患,5岁。左上腹阵发性胀痛间伴低热8月余入院。曾在外院按胃肠炎及肠虫症治疗疗效不佳。渐消瘦,一周前家人触及其左上腹有肿物。体查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左上腹可触及10×10cm肿物,质硬、表面粗糙、形状不规则、边缘尚清楚、可推动。辅助检查:血象:H6 91g/L,IVBC 5×10~9/L,N 60%,L40%;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未见异常;胃肠钡餐:左上腹部肿物,考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1岁。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6+月,疼痛加重半月于1992年2月10日入院。体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阴性,肝脾未扪及,上腹部胃前区扪及约4cm×3cm大小包块一个,质硬、压痛,边界清楚。胃肠钡餐检查:胃窦壁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其间有较大龛影存在,临床诊断胃癌,于2月1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中见胃窦部有一约6cm×5cm肿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粘连,质硬,幽门处有数个肿大淋巴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大体标本见次全切胃组织一个,沿胃大弯剖开,胃窦部有一约6cm×5cm×2cm包块,表面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30岁,已婚.因腹壁肿物2年收入普外科治疗.患者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脐下偏左有一包块,无任何不适,包块逐渐增大,3月前包块增大加快,并伴有轻微疼痛.查体:营养一般,体温正常,血压18.667/13.333kPa.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一),肝脾未及,腹壁稍隆起,脐下偏左可触及一约12×8×8cm大小的肿物,质硬,无波动,表面光滑,可推动,边缘较清,腹壁紧张时,包块轮廓明显、固定,与皮肤无粘连,皮色亦正常.辅助检查:Hb100g/1,WBC7.6×10~9/1、  相似文献   

19.
羊健妃  詹颖 《海南医学》2003,14(9):119-119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7岁半 ,患者于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颈前区有一肿物 ,约花生米大小 ,无伴疼痛 ,无多饮 ,多食 ,多汗 ,曾在当地给予口服中药 ,病情未见好转 ,反而逐渐肿大约指头大小。于 2 0 0 1年 12月 3日收入院。专科检查 :颈软 ,气管居中 ,左侧颈前区可触及一肿物约2 .5× 2 .5cm大小肿块 ,质稍硬 ,表面光滑 ,无压痛 ,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未闻及血管杂音。左颈侧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约 2 .5× 2 .5cm ,质稍硬 ,活动可 ,表面光滑无压痛 ,其余浅显表淋巴结未触及。入院后给予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无手术禁忌征 ,于 12月 10日在全麻…  相似文献   

20.
女患,73岁,二年前无意中发现上腹部一鹅卵大无痛性肿物。近一个月肿物增长较快,伴左中上腹部不适,间断性隐痛及闷胀感。检查:一般情况较好,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舟状腹,左中上腹部稍见隆起,并触及表面约15cm×15cm大小之肿物,呈球形,表面光滑,中等硬,活动良好,压痛阴性,全消化道钡透视检查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胃腔内无病变。B超提示腹腔囊肿。手术探查,肿物位于胃体大弯后壁,约15cm×15cm×13cm,呈孤立性囊性肿物,蒂长3.0cm,直径2.0cm。采用胃壁棱形切口,将肿物摘除,见蒂与胃腔不通。其他脏器均未见异常。术后恢复正常。病理诊断:胃浆膜下神经鞘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