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在预防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0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0例采用传统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210例在甲状腺全切术中采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含量均较手术前下降,但观察组两者下降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38%vs.7.14%;5.71%vs.16.67%,均P0.05);观察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0%vs.9.5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对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中行双叶甲状腺全切除术57例,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5例。术后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为0.24%(2/82),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发生。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保留甲状腺下动脉至关重要。保留甲状腺下动脉可保证甲状旁腺的充足血供,可很好的预防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内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的辨别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内镜甲状腺手术中辨别和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7月160例行颈前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瘤5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行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6例,甲状腺全切术20例,甲状腺全切术+中央组淋巴结清扫4例,术中均对甲状旁腺进行精确辨认及有效保护。结果 16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4例(2.5%),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在术中可通过内镜放大作用对甲状旁腺进行精确辨认,并在内镜视野下完成对甲状旁腺血供的精细解剖和分离,有效的保护了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明显降低了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正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手术最常见的两大并发症。随着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指南的发布,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下降,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甲状腺外科逐步进入"甲状旁腺保护时代"。甲状腺外科的发展与甲状旁腺生理功能及解剖的深入认识密切相关。甲状腺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14%~60%,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0~43%~[1-4]。由此可见,甲  相似文献   

5.
甲状旁腺的术中观察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甲状腺手术中认识甲状旁腺的局部解剖及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系,探讨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5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结果其中对721例双侧甲状腺侧叶全切者行术中探察,发现甲状腺病理状态下甲状旁腺的局部解剖位置及数量变异大,探察到的每种情况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各不相同,其中上下甲状旁腺双侧均不明显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1例。2453例手术中行甲状腺部分切除、单侧叶次全切除、单侧叶全切除、双侧叶全切除、双侧叶全切及颈淋巴结清扫者(即甲状腺癌根治)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依次增高,其中以双侧叶次全切除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最高。且又因甲状腺疾病病种各不相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亦各不相同。结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与手术操作、甲状旁腺的局部解剖及其变异、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巨大甲状腺及其内巨大包块对双侧甲状腺后被膜深面组织的压迫,甲状腺疾病病种不同而手术难度各异等皆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分析(附16例报告)杨碧衡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该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我科从1985年7月~1992年8月共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102例,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过低16例,现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可能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全年由同一外科医师实施的75例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26.67%),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9例(25.33%),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1.33%)。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患者(46.88%vs.11.63%,P0.05);行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行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45.71%vs.10.00%,P0.05);同时行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未行甲状旁腺移植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0%vs.22.2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和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术中精细解剖甲状腺后被膜,尤其是尽可能保留下甲状旁腺血运,术后应用预防性药物可能有助于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原位保留甲状旁腺血供及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甲状腺肿瘤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血供及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6例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中,血管化甲状旁腺保留24例,单纯自体甲状旁腺移植5例,1~2枚甲状旁腺血管化保留同时其余甲状旁腺Ⅰ期自体移植17例.结果 应用此法行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患者中,有2例原位血管化保留甲状旁腺及3例血管化保留+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患者术后48~72 h内出现一过性低血钙,予以补钙后3 d左右恢复正常.2例单纯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术后出现低血钙,服用钙尔奇D/罗盖全4周~8周后复查血钙维持在正常水平.术后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仅1例(2.2%).结论 血管化甲状旁腺保留及自体甲状旁腺移植可大大降低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切除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在0.5%左右[1],也有报道达1%~32%[2].如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低钙血症的办法,多需长期服药.总结77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损伤情况以及预防损伤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变化。结果术后PTH暂时低下者19例(45.2%),低钙血症者9例(21.4%),术后30 d复查血清PTH及血钙均恢复正常,未见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病例。术后第1、3、5天,血清PT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30 d,血清PTH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钙水平除了术后第1天、第3天低于术前(P0.05),其余时间点与术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加强对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辨别、血供的保护,可有效减少术后甲状旁腺的损伤,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永久性甲状旁腺机能低下(下简称甲旁低)是一令人烦恼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0%以下。虽有各种保存甲状分腺方法的报道,但技术上可行性不大,在全甲状腺切除术时,甲状旁腺血供尤在预淋巴清扫术中易受损害。甲状旁腺自身移植作为一种解决方法,作者已成功施行这一手术,并于1993年作了报道。现作者对自体甲状旁腺移植的远期功能进行了随访。日本Nagoya大学医学院第二外科于1992~1996年共施行了104例全甲状腺切除术,97例获得了1年以上的随访,包括血清完整甲状分腺激素(PTH)、钙、磷等测定。全组中,女88例、男1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和保护方法。 方法:对2003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2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男489例,女2 936例,年龄9~72岁。结节性甲状腺肿2?261例,甲状腺癌68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9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57例,甲状腺腺瘤41例,肉芽肿性甲状腺炎31例,桥本氏病259例。行甲状腺单侧叶全切除术364例,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3 061例,颈部淋巴结廓清术186例,甲状旁腺异位自体移植术834例。住院时间5~8 d,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出现,疗效满意。 结论: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特殊、形态复杂多样。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术者应精细操作、仔细分离、沿预留组织解剖、保持术野干燥,准确辨识并保护甲状旁腺,从而有效降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2年5月甲状腺手术268例中发生甲状旁腺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旁腺损伤9例(3.36%).结果:9例中7例经治疗后指(趾)尖及口周麻木、手足抽搐症状消失,检测血钙恢复正常,属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2例为永久性损伤,1例发生在甲状腺癌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清扫者,另1例为复发病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对侧大部切除术者,需长期钙剂治疗.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解剖特点、血供特点熟悉掌握,术中显露并保护好甲状旁腺,保护其血供,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128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手术者98例,再次手术者30例。分析总结该128例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结果:128例病人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首次甲状腺全切除组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均为1.02%,再次手术组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10.00%和13.33%,两组比较,Fisher精确概率P分别为0.040、0.011。两组暂时性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均很低,无明显差别。结论:对符合指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全切除术是一合适的治疗选择。熟悉甲状腺解剖和精细手术操作,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技术改进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83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以暴露喉返神经方法分组:对照组81例,于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治疗组102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治疗组102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声嘶1(0.9%)例.2例(1.9%)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颈廓清扫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2例(31.3%)术后2 d内血钙水平较术前一过性降低.对照组81例有6例(7.4%)损伤喉返神经,4例(4.9%)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尤其是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是甲状腺手术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占1-4%。我科自1985年来先后发生3例,占同期甲状腺手术的1.5%,经胎儿甲状旁腺移植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病例报告例1女,23岁,因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原发性甲亢,下同)于1985年5月4日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血钙为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与定位、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的方法 .方法 对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术中直视下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并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 259例甲状腺手术中有12例未找到明确的甲状旁腺.术中见上甲状旁腺共242枚,其中221枚(91.32%)位置恒定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确切显露61枚上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42枚(68.85%)由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供血.下甲状旁腺共426枚,位置变异较大,212枚(49.77%)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106枚(24.88%)位于甲状腺侧叶最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确切显露128枚下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103枚(80.47%)的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或最下动脉的分支.术后发生低钙血症者27例,其中一侧叶全切除者1例(二次手术患者),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者3例,甲状腺全切除者4例,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颈淋巴结清扫者7例,甲状腺全切加一侧颈淋巴结清扫者11例,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者1例.无一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 甲状旁腺血供来源与其位置有密切关系.甲状腺术中完全可以直视下显露和保护甲状旁腺.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或行必要的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和术后低钙血症治疗。方法选择134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双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及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状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单侧腺叶次全切除及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及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叶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甲状腺手术后1 d,患者血清Ca2+水平均有所下降,除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叶大部分切除术外,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Ca2+水平开始回升,术后5 d时,仅有一侧腺叶全切除及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以及双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及中央区淋巴清扫术两种术式较术前的血清C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低钙血症。结论为患者实施甲状腺手术时,应避免伤及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可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已成为甲状旁腺和甲状腺手术后防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成功方法 ,其成功率达75%~ 10 0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后可能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旁亢 ) ,尤在移植增生或腺瘤性甲状旁腺组织病例。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后 ,在肾功能衰竭和继发性甲旁亢病人 ,在家属性原发性甲旁亢或 MEN 和 病人 ,常易复发甲旁亢。作者报道3例甲状腺手术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后复发甲旁亢的情况。例 1  54岁妇女 ,2 0年前曾因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全切除 ,取 2枚活检正常的甲状旁腺移植至左、右胸锁乳突肌内 ,术后有暂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技术要点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重点讨论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方法 对84例分化型甲门面腺癌病人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13.10%,暂时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病率为10.98%。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关键在于术中的操作。使术后并发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