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发展简史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McKeever首先介绍一个Vitallium胫骨平台假体  相似文献   

2.
<正>膝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治疗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1]。1982年首次使用牛津单髁假体进行了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固定平台UKA与活动平台UKA在临床结果、影像学结果、翻修率和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但是与固定平台UKA相比,活动平台UKA用于膝关节外侧间室置换时翻修的风险高4倍~[3]。  相似文献   

3.
与全膝关节置换几乎同时起步的单髁(单问室)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特殊形式。由于受到假体设计、手术指征以及操作技术等多方面限制,早期临床随访结果并不满意,因此一直未被骨科医生所接受。90年代后期,由于微创手术的普遍推广,UKA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手术指征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假体设计上的不断改进,一些坚持进行UKA的医生开始陆续报道了令人鼓舞的中长期随访结果,从而为UKA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地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活动平台单髁假体(Oxford,Zimmer Biomet, USA)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单髁假体,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UKA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聚乙烯衬垫脱位、衬垫磨损、假体无菌性松动、对侧间室退变、感染等[1]。但在临床中,早期股骨髁假体脱落较为罕见。目前,国内外鲜见相关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l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仅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用于治疗局限于单一间室的骨关节炎或骨坏死。由于单髁置换术保留了交叉韧带、髌股关节及对侧胫股间室,理论上能保留更正常的关节动力学,获得更大的活动度,保留骨量便于翻修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于严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而言,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一种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但是近些年来,单髁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单间室退行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效果较前明显提高,内侧活动平台型设计假体(牛津膝,OUKA)的20年生存率可达到91%[1]。目前选择UKA还是TKA治疗单间室OA尚存争议[2]。尽管多数TKA可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仅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目的是替代膝关节胫股骨受破坏的软骨表面。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Gunston、Marmor为单髁置换术使用及发展的先驱者〔1、2〕。然而,早期报道其手术效果不尽如人意,且许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单间室置换术(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已沿用30多年,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及骨坏死的一种有效术式。此术式有很多成功病例的报道,也有引发灾难性后果需要再次手术的情况。由于UKA多采用微创手术方式,因而在术后恢复及患者病死率等方面优于全膝关节置换;并且有学者经过10年的随访,发现关节存活率令人满意。随着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关节假体制造工艺越来越精细、  相似文献   

9.
单髁置换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室进行表面置换,其主要目的是替换膝关节胫股骨受破坏的软骨表面。在膝关节的三个间室中,膝骨关节炎的特点是一个间室受累严重。当膝骨性关节炎仅仅累及到胫股关节单间室时,UK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主要对该手术的发展历史、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技术、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单髁置换术(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治疗单间室膝关节病变的一种方法,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同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TKA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已经成为一种治疗晚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而早期UKA由于外科技术不成熟、患者选择不当以及假体设计等因素发展较慢。目前,尽管有学者报道TKA生存率高于UKA[1],但是随着UKA被重新认识,正  相似文献   

11.
正固定平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Gunston秉承"通过植入‘雪橇式’假体重建部分膝关节间室病损"的理念,通过研究以往假体设计了膝关节内外侧双间室假体(见图1~2),这种假体是完全限制性,不能旋转,Gunston教授的这一理念是人工假体最早的设计理念[1];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人对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假体设计感兴趣,在20世纪70年代Marmor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是针对终末期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目前多用于内侧单间室膝关节病变的治疗,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相比,具有更好的活动度改善、更快的功能恢复、更接近自然的步态、更好的运动学提升及更少的并发症的优势[1-5]。目前,UKA置入假体的两种固定类型是骨水泥型和生物型,两种类型在假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翟凯  王冰  周珂  苗族康  郑舒  孙海宁 《骨科》2024,15(1):18-23
目的 探讨第3代Oxford假体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变化对膝关节功能及假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94例(206膝)行内侧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根据术前及术后后倾角变化差值进行分组:A组60例(63膝),后倾角增大>2°;B组101例(108膝),后倾角变化≤2°;C组33例(35膝),后倾角减小>2°。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及患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OM)评估膝关节功能。统计206膝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假体生存率。结果 三组术后均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术前三组间HSS评分、OKS评分及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间HSS、OK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HSS评分高于A、C两组,OKS评分低于A、C两组,而三组间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阶梯化治疗的关键方案,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近年来UKA手术适应证已逐渐扩大,手术量也逐年增加。但也因UKA保留健侧组织的特殊性,其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的处理也应更加慎重,需尽快处理,避免健侧骨质受到炎性因子破坏而加快关节炎进程。UKA术后革兰氏阴性菌及条件致病菌感染少见,且检出率低,宏基因组下一代基因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则是明确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手段,可以指导临床针对性用药。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例单髁术后嗜麦芽窄食单孢菌急性感染进行报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创(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人工膝关节置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Repicci和Romanowski在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ndyhr knee arthroplasty,UKA)中采用了MIS人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离床活动早,术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因而激起了人们对微创手术和膝关节部分置换的极大兴趣。他们的工作为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奠定了基础。本文综合概括微创TKA近几年文献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髁膝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早期临床效果与炎性指标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关节置换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xford第3代混合型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男44例,女112例,年龄50~75(58.76±4.97)岁。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侧TKA组和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组。单侧TKA 81例(81膝),男23例,女58例,年龄51~75(58.60±5.01)岁;单侧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 75例(75膝),男21例,女54例,年龄50~72(58.92±4.95)岁。比较两组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手术一般情况、相关并发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影像评估指标包括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股骨假体内外翻角(femor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FCVA)、股骨假体后倾角(femor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FCPSA)、胫骨假体内外翻角(tibi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TCVA)、胫骨假体后倾角(tibi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TCPSA),是否发生膝关节外侧间室进展、衬垫脱位、假体下沉、松动。结果:UK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54(38.01±8.90)个月。末次随访两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HKA均优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UKA组AKSS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优于TKA组(P<0.05),TKA组HKA优于UKA组(P<0.05)。末次随访两组TCVA、F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TCPSA、FCPSA大于TKA组(P<0.05),UKA组未出现外侧室进展。结论:Oxford第3代混合型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较TKA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快速康复、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失败原因及翻修手术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UKA翻修的文献,从失败原因、解决方法(包括评估骨缺损、翻修假体选择、手术操作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导致UKA失败的原因包括适应证选择不当、手术技术不足与其他因素等。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减少因手术技术因素导致的失败,缩短学习曲线。UKA失败后的翻修手术有多种选择,包括聚乙烯衬垫更换、采用UKA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具体方案实施前需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翻修手术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骨缺损的处理与重建。结论 UKA存在一定失败风险,对其仍需谨慎对待,且应根据失败类型决定翻修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华外科杂志》2022,(6):635-640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UKA围手术期可能发生假体周围胫骨平台及股骨内髁骨折, 其治疗极具挑战性。导致这一并发症的原因包括:技术性原因, 如术中操作导致平台后皮质强度弱化、内侧胫骨关节面切骨量过多导致承载假体的骨量减少、假体对线不良导致骨床应力集中等;假体设计原因, 如非骨水泥假体的压配固定设计、胫骨切骨导向器多钉孔固定等;胫骨平台形态原因, 如亚洲人群胫骨内侧平台窄小及悬凸等。合理选择适应症、正确地把握手术原则及标准化手术技术是预防UKA围手术期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 治疗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模式及假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正>1单髁置换术发展史随着人们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认识的加深,对于全关节严重破坏的患者,认为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治疗骨关节炎。但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骨关节炎患者仅一侧间室出现了明显的破坏,研究者开始考虑一种治疗单侧胫股关节间室病变的术式—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