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bFGF)能否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并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法,将pEGFP-C3-bFGF转染至人表皮细胞系(HEKa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瞬时表达及细胞形态.以同期培养的表皮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β1整合素、CKl9、CK14及CK10在表皮细胞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基因转染率为31.6%,转染的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圆梭形,核质比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中CK19、CK14表达增强,CK10表达减弱.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转染阳性细胞β1整合素弱表达分布在胞膜上,CK19、CK14在胞膜和胞质中表达,CK10表达为阴性.结论 pEGFP-C3-bFGF能够转染至人表皮细胞并表达,为探讨bFGF调控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体外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培养分离SD雄性大鼠MSCs,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介导将具有人源性bFGF基因转染至第2代MS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和生长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鉴定bFGF在MSCs中的表达.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培养分离可获得MSCs,P3代大鼠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3.2±0.6)%,CD34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2±0.5)%,CD44阳性细胞表达率(97.8±0.9)%,CD90阳性细胞表达率(96.8±1.4)%.MSCs转染48 h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RT-PCR证实转基因MSCs表达bFGF mRNA明显增强,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基因MSCs在49 KDr出现特异性条带,而空白和空载组的MSCs则未见阳性条带.结论 采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可以将bFGF基因转染至MSCs中,并有外源性bFGFmRNA和蛋白的有效表达,MSCs可作为bFGF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单独及联合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基因转染对兔膝骨关节炎(OA)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交叉韧带切断法将新西兰兔膝关节制成OA模型.分别向膝关节内注射单独bFGF或多重组合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各1×108 PFU.3周后关节液分析目的 基因表达和糖胺聚糖(GAG)浓度.关节标本行Mankin评分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基因转染后,在关节液中可检测到相应目的基因的表达.OA组软骨损伤较大,Mankin评分为(8.60±1.14),关节液中GAG为(69.96±8.32)mg/L.与OA组相比,单独bFGF转染后软骨Mankin评分降低(P<0.05),为(6.00±0.71);bFGF与IL-1Ra和IGF-1联合转染后,Mankin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为(3.80±0.84).单独bFGF转染后对GAG释放无明显抑制作用,联合基因转染可显著抑制基质降解,减少GAG的释放.结论 bFGF单独转染可对OA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bFGF、IL-1Ra和IGF-1联合转染可有效改善OA病程,其疗效优于bFGF单独转染,提示多基因联合转染治疗OA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bFGF)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生长特性。方法:用脂质体法把pHβ-bbFGF7质粒导入体外分离培养的BMSC,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建立TBMSC系,体外连续传代培养TBMSC,观察生长特性。结果:在无血清Dulbecco改良基础培养基(DMEM)培养下,空白对照(BMSC)、阴性对照(BMSC/pHβ0),第1、2天细胞分裂指数为5‰,第3天后细胞生长停滞。处理组细胞倍增时间为26.0h,分裂指数为4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将pHβ-bbGFF质粒体外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可明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 ic fibrob last grow th factor,bF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效能,观察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对bFGF基因转染的反应。方法将从1只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分离培养的第1代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分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和空白组(C组),3组细胞分别以2×104个/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细胞生长至60%融合时,A组与克隆有bF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悬液共培养,B组与不携带任何基因的慢病毒悬液共培养,C组未接受外加处理。共培养48 h后检测3组的细胞周期、胶原合成能力、培养液中bFGF的表达及不同时间各组细胞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共培养48 h后在A组测出bFGF浓度为870±60 pg/m l,而B、C组培养液中未能检测出bFGF的表达;共培养6 d后,M TT法检测,A组吸光度(A)值0.427±0.037与B组0.320±0.042和C组0.308±0.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细胞周期较B、C组缩短,A组细胞G1期,S期和G2/M期的时间分别为16.28、12.60和11.04 h;而B、C组分别为23.61、16.90和21.33 h及21.56、19.80和21.41 h;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胞每分衰变数(7 281.69±805.50)高于B组(5 916.40±698.11)和C组(5 883.57±922.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慢病毒载体能有效实现bFGF基因在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转染;bFGF基因转染能促进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6.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纤维软骨细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后,自行愈合的能力较差,与损伤局部缺乏特异性的生长因子有一定关系。我们应用基因治疗技术进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的转染,观察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对bFGF基因转染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体外成骨细胞中的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和bFGF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bFGF(5~ 50 μg/L)进行处理 ,利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 ,检测两种生长因子在细胞中mRNA的表达。结果 依bFGF浓度的增加成骨细胞内TGF β1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 1 .5、1 .6、1 .9和 2 .0倍 ;bFGFmRNA表达则分别是对照组的 1 .2 8、1 .37、1 .40和 1 .51倍。bFGF组中 ,TGF β1和bFGF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外源性bFGF可以对成骨细胞自分泌bGFG产生影响 ,还能够促进TGF β1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肾小球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促有丝分裂原,与肾小球疾病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研究证实它能够促进系膜细胞、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CM产生,能引起足突细胞破坏,与TGF-β1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了它的理化性质、功能及其在肾小球硬化、肾脏疾病进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基因重组腺病毒 (Ad .aFGF)转染改善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方法 小型猪左冠回旋支 (Lcx)放置Ameroid环后 4周 ,注射Ad .aFGF(n =7)、空病毒 (Ad .Null,n =6 )、磷酸盐缓冲液 (PBS ,n =6 )于Lcx供血区域 ,每头 10点 ,每点 1× 10 9pfu或 10 0 μl的PBS。 4周后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和心脏超声分别检测局部血流灌注和心功能。注射点心肌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新生。结果 SPECT显示Ad .aFGF组心肌核素摄取评分 ( 76 .1± 2 .9)显著高于Ad .Null组 ( 6 4.6± 3 .0 ,P <0 .0 1)和PBS组( 6 5 .4± 3 .9,P <0 .0 1) ;超声显示Ad .FGF组节段性室壁收缩期增厚率 ( 34.1± 1.8) %显著高于Ad .Null组 [( 2 4.2± 2 .3) % ,P <0 .0 1]和PBS组 [( 2 3 .7± 2 .2 ) % ,P <0 .0 1]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d .aFGF组心肌中血管密度 [( 32 .8± 1.9)个 /每高倍视野 (HPF) ]显著高于Ad .Null组 [( 18.2±1.5 )个 /HPF ,P <0 .0 1]和PBS组 [( 17.3± 1.7)个 /HPF ,P <0 .0 1]。结论 Ad .aFGF转染慢性缺血心肌可增加血流灌注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大鼠深Ⅱ°烫伤创面再上皮化作用及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6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n=6)、B组(单纯烫伤组,n=30)、C组(bFGF治疗组,n=50)。利用大鼠5%深Ⅱ°烫伤模型,于伤后1、3、7、14和21d采取创面边缘皮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创面边缘上皮及深层皮肤附件上皮整合素-β1(integrin-β1)、角蛋白19(K19)和PCNA以及上皮钙依赖性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皮肤中,整合素-β1、角蛋白19、PCNA和E-cadherin表达主要集中在Wistar大鼠表皮层的基底部及毛囊球部。皮肤烫伤初期,以上指标变化不显著。7—14d时,整合素-β1和角蛋白19同时阳性表达的细胞有所增强,PCNA和E—cadherin的表达增强。当局部外用bFGF后,创伤初期(1—3d)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d,阳性表达角质形成细胞出现在创缘的棘层与颗粒层,毛囊根部的阳性标记细胞强于对照组。结论bFGF促进深Ⅱ°烫伤大鼠创面愈合与加速启动创缘表皮基底层的表皮干细胞以及皮肤附件上皮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bFGF基因转染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及其它骨缺血性坏死探索新方法。方法 :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真核表达质粒pCD rbFGF与胶原混合植入坏死的兔股骨头内 ,术后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 ,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学分析股骨头内血管生长及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 2周RT PCR及免疫组化证实转染bFGF基因的股骨头内有bFGF表达。术后 2周股骨头内血管生长与对照组相比 ,术后 8周股骨头内新骨形成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利用bFGF基因转染可刺激股骨头坏死内血管再生和新骨形成 ,为临床治疗骨缺血性坏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增殖及其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BMSCs,分别设对照组和bFGF处理组,bFGF作用浓度分别为1、10、100 μg/L.作用72 h后,噻唑蓝(MTT)测吸光度(A)值反映细胞增殖.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测细胞CD44的累积A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CD44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在1 μg/L bFGF作用下其MTT A值为0.334±0.036较对照组A值0.251 ±0.033明显增高(P<0.05).在1 μg/L bFGF作用下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测得CD44的累积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RT-PCR测得CD44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作用浓度为1 μg/L的bFGF可促进BMSCs的体外扩增并有助于保持BMSCs的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外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聚乳酸纳米缓释微球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为bFGF缓释微球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并行多向诱导分化鉴定.配制含有0、1、2、3、4、5 mg/ml bFGF聚乳酸缓释微球的脂肪干细胞培养液及成脂分化诱导液.将脂肪干细胞接种至96孔板,第2天更换含不同浓度hFGF缓释微球的培养液和成脂诱导液,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和油红O定量检测法定期检测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情况.所得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FGF聚乳酸缓释微球有明显促进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作用.增殖实验和成脂诱导实验合适的作用浓度分别为3 mg/ml和4 mg/ml.结论 bFGF聚乳酸纳米缓释微球体外可以明显促进脂肪下细胞的增殖和成脂分化,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细胞因子缓释系统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截骨,术后3d开始以0.8 mm/d速度行下颌骨牵引,连续牵引7d,将实验动物分为:A、B、C、D、E5组.分别在牵引区注射2μg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pIRES-hBMP2、pIRES-hVEGF165、空质粒pIRES及生理盐水.各组实验动物均施加电穿孔刺激.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7、14、28天处死动物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bFGF的表达,并利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bFGF在肉芽中的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多核巨噬细胞、间质细胞、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表达:1周时以C组表达较强,2、4周时以A、B、C组表达仍较强,A、B、C组与D、E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能使bFGF在牵引区的表达增强和表达时限延长,发挥其生理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及牵引区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新骨生成.这可能是基因治疗促进牵引区新骨生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应用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胎鼠大脑大脑皮层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加入bFGF和VPA,分为VPA bFGF混合组,bFGF组和VPA组,观察各组神经干细胞球增殖的差异。结果原代培养后第1 d,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VPA组和bFGF组中稍多(P>0.05),但神经干细胞球直径相差并不明显(P>0.05);第3 d时,VPA和bFGF混合组中神经干细胞球数量比另两组中明显增多,直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第7 d和第10 d时,混合组神经干细胞球直径大约是VPA组和bFGF组的1.5倍(P<0.01)。结论VPA能增强bFGF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介导的信号参与调控血管生成的重要环节。研究不同浓度的重组Shh-N(recombinant Shh N-termitant,rShh-N)对BMSCs表达和分泌VEGF和bFGF的影响。方法取健康3日龄SD大鼠骨髓分离培养BMSCs,体外扩增至第3代,分别用含0、10、100、200 ng/mL rShh-N的L-DMEM培养BMSCs,作为A、B、C、D组。培养12、24、48、72 h后行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VEGF和bFGF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VEGF和bF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基因表达水平上,D组各时间点的VEGF和bFGF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在12、48 h表达量高于24、72 h(P<0.01);C组在各时间点均促进bFGF mRNA表达(P<0.05),在24~72 h促进VEGF mRNA表达(P<0.05),且在72 h时表达量均最高(P<0.01);B组在12 h抑制VEGF mRNA表达(P<0.05),48 h和72 h表现出促进作用(P<0.05),在12~48 h明显促进bFGF mRNA表达(P<0.05),且在48 h时的表达量最高(P<0.01)。在蛋白水平上,D组各时间点VEGF和bFGF分泌量均高于A组(P<0.01);C组在24~72 h VEGF和bFGF分泌量明显多于A组(P<0.05);B组在12 h和48 h抑制VEGF的分泌(P<0.05),24 h增加其分泌作用(P<0.05),而在24 h和48 h促进bFGF的分泌(P<0.05)。各组在48 h和72 h时的VEGF和bFGF分泌量明显多于12 h和24 h(P<0.05)。结论 rShh-N可促进BMSCs表达和分泌VEGF和bFGF,为进一步探讨rShh-N和MSCs联合应用于治疗缺血性相关疾病以及促进骨修复重建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2基因序贯转染兔脂肪干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原代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取自新西兰大耳兔颈背部皮下脂肪),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9d、CD106检测结合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脂质体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用于结直肠癌细胞不同时间,富集肿 瘤干细胞的效果。方法? 结直肠癌DLD-1细胞分别在含5 ng/mL、10 ng/mL、20 ng/mL bFGF的无血清培 养基中悬浮培养,分为G1、G2、G3组,设置培养时间梯度为10 d、20 d、30 d,获得球细胞。采用流式 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球中的CD44+、CD133+及CD44+CD133+双阳性的细胞表达比例,Real-time PCR 检测球细胞中的干细胞基因(KLF4、Nanog);上皮间质转化基因(E-cadherin、Snail);Wnt/β-catenine通路 基因(Wnt-3a)的 mRNA表达情况,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球的自我更新能力。结果 FCM检测结果:CD44+ 阳性表达的细胞表达以G2组20 d最高,CD133+及CD44+CD133+双阳性的细胞表达均以G2组20 d及G3 组10 d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895、147.641、13.321,P<0.05)。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各组中 KLF4、Nanog、Snail以及Wnt-3a mRNA的表达均以G2组20 d表达最高(F=2.424、7.694、2.951、3.771, 均P<0.05), E-cadherin基因G2组20 d mRNA表达最低(G2组30 d、G1组10 d除外)(F=10.620,P<0.05)。 成球实验结果:各组比较G1组20 d和G2组20 d成球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79, P<0.01);但 G1组20 d和G2组20 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05,P=0.578)。 结论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无血清悬浮培养能够有效富集肿瘤干细胞,其中G2组培养20 d较其余组能更有效地富集结直肠癌肿 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