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蔡吓明 《中外医疗》2009,28(28):27-27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股骨头形态的变化,探讨早期糖尿病大鼠股骨头组织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变化。方法建立速发型糖尿病大鼠(STZ)模型,光镜下观察各组股骨头结构;电镜下观察股骨头超微结构;各组股骨头组织匀浆生化捡测AR的活性。结果早期糖尿病大鼠股骨头,骨小梁排列较稀疏,骨小梁厚度变窄,数量减少,骨小梁明显变细、间距加宽,小梁间出现较多空白区域,电镜下观察,骨小菜排列稀疏,骨小梁间隙增宽,部分区域骨小栗出现断裂、游离残端,三维结构受到破坏,骨小梁出现缺失。随病情发展,AR活性增大。结论糖尿病大鼠股骨头的早期,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骨质疏松倾向变化。组织AR活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昆布提取物对由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组织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昆布提取物提高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的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昆布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嗪和氨胍对糖尿病性视网膜变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用链尿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糖尿病氨胍治疗组,糖尿病川芎嗪+氨胍治疗组,于第12周测定大鼠视网膜组织醛糖还原酶(AR)的活性。结果:糖尿病川芎嗪+氨胍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AR活性显著低于糖尿病氨胍治疗组和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3个治疗组AR活性又低于糖尿病对照组,仍高于正常组,结论:川芎嗪和氨胍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AR活性,联合用药时抑制作用更明显,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肖谦  汪恕萍 《重庆医学》2003,32(8):1019-1021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AR活性变化对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维生素C治疗组(DT组).实验第9周检测肾脏皮质AR活性,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肾脏皮质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肾脏皮质AR活性明显升高, TGF-β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糖尿病+维生素C治疗组8周后肾脏皮质AR活性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肾脏TGF-β1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糖尿病时肾脏TGF-β1 mRNA表达与AR活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参丹健胰丸对糖尿病大鼠肾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参丹健胰丸对糖尿病大鼠肾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影响,探讨中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意义.方法: 用中药参丹健胰丸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螺旋已内酰脲(sorbinil)对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进行治疗,并观察肾组织AR活性、尿蛋白和Na -K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鼠模型组其AR活性显著高于正常鼠组(P< 0.01),使用sorbinil、参丹健胰丸后AR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8周末,两个治疗组尿蛋白水平与4周末相当,但糖尿病模型组尿蛋白明显升高,远高于两个治疗组(P<0.01),治疗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用sorbinil和参丹健胰丸治疗后,Na -K -ATP酶活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 参丹健胰丸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AR活性而发挥其防治效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糖对人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人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法,将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及体外高浓度葡萄糖孵育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部分纯化,测定其活性,并对其性质作进一步分析。结果①高浓度葡萄糖孵育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Km值下降约6~7倍;②糖尿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酶活性升高程度与血糖值正相关;③高糖时醛糖还原酶不仅对多种底物的Km值(包括葡萄糖)显著下降,而且对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reductaseinhibitors,ARIs)的抑制不敏感。结论①高血糖时ARIs的用量需加大,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②(DE-52)柱层析法测定红细胞AR活性准确、方便,可以作为判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情及评估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醛糖还原酶抑制防治糖尿产现肾脏病变的意义,利用糖尿产现SD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了醛还原酶抑制剂sorbinil对大鼠尿蛋白和是能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糖尿病鼠用sorbinil治疗后尿蛋白呈下降趋势,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堆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对大鼠肾脏醛糖还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依帕司他对大鼠肾脏AR mRNA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运用在单侧肾结扎的基础上注射STZ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给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灌胃4周,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AR mRNA水平.观察依帕司他对AR mRNA是否有影响以及血清和尿液中尿素氮(BUN)、肌酐(Cr)和总蛋白(TP)的变化。结果:给药组大鼠肾脏AR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4周后,低剂量组(L组)、高剂量组(H组)AR mRNA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M组)(P〈0.05),但L组和H组之间没有差别(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AR mRNA水平明显升高,说明AR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关: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没有影响,但可降低AR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意义。利用糖尿病SD大鼠动物模型观察了醛糖还原酶抑制剂sorbinil对大鼠尿蛋白和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糖尿病鼠用sorbinil治疗后尿蛋白呈下降趋势,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堆积明显减少。结论: sorbinil对肾脏病变有明显疗效,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病将是一条有希望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脂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伐他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糖尿病组与阿伐他汀组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35 mg/kg;阿伐他汀组注射STZ 1周后,灌胃给予20 mg/(kg·d)阿伐他汀8周,心脏取血并获肾脏组织.酶法分析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学变化,PV法免疫组化观察OPN在肾脏中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新鲜组织中OPN和pp38表达.结果 阿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大鼠血清胆固醇浓度,HE、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糖尿病组相比,阿伐他汀可明显减轻肾小管和肾小球的病理损伤程度,下调OPN的表达和p38磷酸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p38的磷酸化而下调OPN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染色体7q35区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 RFLP)、DNA测序技术及高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检测202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其中2型糖尿病(DM)患者139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61例)和非DN组(78例)两个亚组;健康成人组(CON组,63例)。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比较用卡方检验,不同基因型DM患者的有关临床生化指标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结果:①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存在T、C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三种基因型;②上述各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DM组和CO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T等位基因和CT+TT基因型频率在早期DN组明显高于非DN组和CON组(P<0.05);④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DM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AR基因启动子区存在C106T多态,对于2型DM患者,T等位基因可能是DN的易感等位基因,CT/TT基因型可能是DN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草苁蓉经甲醇提取后进一步分离的水层成分对二乙基亚硝胺所致肝脏癌前病变大鼠血清抗氧化活力的影响 .[方法 ]按Solt Farber氏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 ,用草苁蓉提取物饲养大鼠 ,6周后处死 ,测定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结果 ]草苁蓉经甲醇提取后进一步分离的水层成分对肝脏癌前病变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回升作用 ,并能降低丙二醛含量 .[结论 ]草苁蓉经甲醇提取后进一步分离的水层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左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以木犀草素灌胃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木犀草素治疗组。分别于30d和60d测定各组大鼠心肌匀浆中的NO含量、NOS活性、Na^+-K^+-ATPase及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含量。结果DM大鼠心肌匀浆中的NO、NOS水平及Na^+-K^+-ATPase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AR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经木犀草素治疗后心肌匀浆中NO、NOS水平及Na^+-K^+-ATPase明显增加,AR降低。结论木犀草素能逆转心肌组织中AR、NOS及Na^+-K^+-ATPase活性,对治疗早期DM大鼠心肌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草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醛糖还原酶活性、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脏、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甘草酸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0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治疗组给予甘草酸(30mg/kg/d)治疗16周。1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h尿白蛋白量(UP24)、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UP24、肾指数显著升高(P<0.01),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肾脏AR活性及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甘草酸治疗组UP24、肾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同时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肾脏AR活性显著降低、ARmRNA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高血糖可诱导机体氧化应激增强、多元醇代谢途径激活及两者的协同效应,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甘草酸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减少肾脏AR活性及基因表达以抑制多元醇通路的激活,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糖保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药物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肾质量与体重之比值、血糖及24 h尿蛋白等指标.[结果]降糖保肾汤可增加糖尿病大鼠的体重,降低肾质量与体重比值、血糖值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论]降糖保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及意义。方法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mg/ks)诱发糖尿病模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心脏取血检测血糖及肾功能相关指标。通过免疫组化与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正常组肾小球、肾小管及肾脏血管均有MLCK的表达。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小球表达MLCK有一定的减弱,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形成可能是由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降低所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是增加肾脏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吴芳  丁伟  李红  何敏慧  楼定华 《浙江医学》2003,25(12):710-7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醛糖还原酶 (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RT-PCR技术检测54例2型糖尿病患者 (40例无视网膜病变和14例伴视网膜病变 )和35名正常对照者PBMC中ARmRNA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PBMC中ARmRNA水平(1.07±0.94)高于正常对照组 (0.29±0.10,P<0.01)及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 (0.64±0.46 ,P<0.01)。糖尿病患者PBMC中ARmRNA水平与血压、血糖、血脂及病程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PBMC中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