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肺癌组织中标准型CD44(CD44s)和变异型CD44(CD44v)6的表达,结果,17例小细胞肺癌(SCLC)中,CD44v6和CD44s均无表达;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D44v6和CD44s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1.0%和83.3%)均高于腺癌(39.6%和54.2%),P均〈0.05;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CD44v6阳性表达率(34.0%)低于CD44s(78.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CD44v6阳性表达率(90.0%)高于CD44s(55.0%),P〈0.05。NSCLC的CD44v6和CD44s表达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5)。认为CD44v6和CD44s可以作为鉴别SCLC与NSCLC及判断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4v6蛋白表达与胰腺癌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CD44v6和PCNA的表达。结果:CD44v6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5%(25/38),与淋巴结转移呈非常显相关(P<0.01),与胰分化程度无关(P>0.05)。CD44v6阳性染色胰腺组织中PCNA标记率较阴性高(P<0.05)。结论:CD44v6在胰腺癌的增殖,转移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胰腺癌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D44v6、p2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42例未化疔(对照组)及44例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D44v6、p27的表达。结果两组癌组织中p27的表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p2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观察组癌组织中p2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CD44v6异常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观察组中CD44v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检测CD44v6和p27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复发转移潜能、评估患者预后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α-连环素和CD44v6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半定量地检测胃癌组织和胃癌的癌旁正常黏膜这两种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将二者的表达情况和胃癌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部分胃癌组织中α-连环素表达减少或消失,而在正常黏膜中α-连环素均正常表达。α-连环素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病人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胃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及远处转移有相关性(P〈0.05)。在正常胃黏膜中CD44v6无表达,而在部分胃癌组织中CD44v6呈阳性表达,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CD44v6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病人的性别、年龄、胃癌的部位及病理分级无明显厢关性(P〉0.05),与理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α-连环素和CD44v6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α-连环素和CD44v6有异常表达;胃癌的远处与原转移发肿瘤组织中α-连环素和CD44v6的异常表达有关;α-连环素和CD44v6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肿瘤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R、PR表达。结果乳腺癌原发灶中的ER阳性率69.5%、PR阳性率55.6%,淋巴结转移灶中分别为63.9%、44.4%;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R、PR表达呈正相关(P均〈0.01),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均〈0.01)。结论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应综合考虑其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巴亚萍 《山东医药》2007,47(25):78-79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1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的CD44v6蛋白表达。结果在大肠癌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50.4%(61/121),其中低分化者阳性率高于高分化者,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Dukes分期D期者高于A期者(P〈0.05,〈0.01)。提示CD44v6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具有更强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能力,CD44v6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蕙 《山东医药》2009,49(14):69-70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敏感性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D44v6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3.3%,癌旁组织中为40%,正常组织中为阴性,两两比较,P〈0.01;CD44v6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和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定其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明胶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CD44v6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明胶酶谱(gel zymography)和S-P免疫组化对50例结直肠癌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明胶酶、CD44v6进行检测。结果明胶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明胶酶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呈同步的正相关(P〈0.05);明胶酶在CD44v6强阳性组中表达量升高显著(P〈0.05)。结论明胶酶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在癌细胞的酶解,而且在癌细胞的黏附、运动过程中有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PCNA、CD44 V6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浩  杨华伟  宋立伟  周正 《山东医药》2010,50(32):45-46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黏附分子CD44的变构体CD44V6在人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肝癌标本、20例正常肝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CNA及CD44v6的表达。结果肝癌PCNA、CD44V6阳性表达高于正常肝(P〈0.05);肝癌不同病理学分级间PCNA表达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有肝外转移的CD44V6表达高于无肝外转移的;CD44V6高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 PCNA、CD44V6的过度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性相关,对肝癌临床转归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在浸润性乳腺癌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KIP在16例乳腺非典型增生性病变和48例浸润性乳腺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并对RKI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由非典型增生性病变至乳腺癌原发灶、转移灶RKIP表达水平逐渐下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及非典型增生性病变相比RKI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RK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RKIP表达异常在浸润性乳腺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乳腺癌进展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4v6和基质金属酶-9(MMP-9)在胎盘原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绒毛、15例PSTT的CD44v6和MMP-9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正常胎盘绒毛、良性PSTT、恶性PST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3%、30.3%、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8.5%、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和MMP-9的过表达促进PSTT的浸润转移,二者具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44v6和MMP-9蛋白可作为PSTT的浸润转移及评价预后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桩蛋白(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axillin和CD44V6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黏膜(P〈0.01);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鳞癌中表达与临床分期(P〈0.01)、浸润深度(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鳞癌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axillin和CD44V6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反映食管癌肿瘤生物学指标和抗肿瘤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胃癌组织中COX-2、CD44v6和MMP-9蛋白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CD44v6和MMP-9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4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COX-2、CD44v6和MMP-9蛋白表达,并与28份健康胃黏膜组织比较。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CD44v6、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60/104)、59.6%(62/104)和63.5%(66/104),正常胃组织中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三者表达均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COX-2表达与CD44v6和MMP-9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COX-2、CD44v6和MMP-9的过表达可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三者具有正协同作用;COX-2、CD44v6和MMP-9联合检测可用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D44V6、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CD44V6、PCNA。结果 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且与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且与肺癌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肺癌组织中CD44V6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7,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CD44V6、PCNA表达升高,两者的升高是同步的,可作为判断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与感染性结肠炎(IC)均为结肠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即使综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学检查等表现,仍有部分UC与IC难以鉴别。目的:比较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CD44v3、CD44v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UC和IC中表达的差异,为两组患者提供有用的鉴别指标。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CA和ANCA靶抗原: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结肠黏膜CD44v3、CD44v6和TGFβ1的表达。结果:血清ANCA检测UC患者阳性率IIF法为48.1%.ELISA法为33.3%.而IC组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肠黏膜CD44v3、CD44v6在UC患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8%、56.3%,而IC组均阴性,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结肠黏膜TGFβ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ANCA和结肠黏膜CD44v3、CD44v6的检测有助于鉴别UC与IC。  相似文献   

16.
Cox-2、P16及CD44 v6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乃富  薛凤霞 《山东医药》2010,50(20):97-98
目的探讨Cox-2、P16及CD44 v6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5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及36例癌旁组织中Cox-2、P16及CD44 v6蛋白表达。结果Cox-2与CD44 v6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P16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蛋白表达与癌旁组织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2及CD44 v6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2与CD44 v6蛋白表达正相关,Cox-2及CD44 v6与P16蛋白表达无关。结论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及CD44 v6高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浸润、转移,且二者有正协同作用。P16在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未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检测Bel-2、p.53和PCNA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Bcl-2、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cl-2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93.3%和66.7%,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且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②p53蛋白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23.2%和0%,各组问有明显差异(P〈0.05)。③PCNA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4%、70.0%和70.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1)。结论Bcl-2、p53和PCNA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CD44变异体(CD44v1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在MCF-7/Adr中新发现的1种CD44剪切拼接变异体CD44v17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采用实时PCR法检测87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CD44v17 Mrna的表达,根据标准曲线计算CD44v17mRNA的表达量,分析CD44v17mRNA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CD44v17 Mrna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5);肿瘤〉5 cm组CD44v17 Mrna表达与肿瘤≤5 cm组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分化腺癌组表达明显高于乳头状腺癌及管状腺癌组(P〈0.05),乳头状腺癌组CD44v17 Mrna表达与管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累及浆膜及浆膜外组CD44v17 Mrna表达显著高于侵及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组(P〈0.05),而肿瘤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的CD44v17 Mrna表达与侵犯肌层组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组CD44v17 Mrna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有肝脏转移组CD44v17 Mrna表达显著高于无肝脏转移组(P〈0.05).结论CD44v17 Mrn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蚯蚓纤溶酶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和粘附分子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蚯蚓纤溶酶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影响;体外粘附实验观察蚯蚓纤溶酶对胃癌细胞MGC803与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粘附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蚯蚓纤溶酶作用于MGC803细胞后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蚯蚓纤溶酶对MGC803细胞CD44v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蚯蚓纤溶酶各用药组(2、4、8uku/ml)对MGc803细胞均有抑制生长作用(P〈0.01),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蚯蚓纤溶酶4、8uku/ml作用于MGC803细胞48h后,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明显下降(P〈0.01)。2、4、8uku/ml蚯蚓纤溶酶作用后,CD44v6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84.80±2.14、30.69±3.66、21.75±2.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DNA半定量分析表明,各实验组CD44v6 mRNA表达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蚯蚓纤溶酶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降低胃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性、降低胃癌细胞粘附分子CD44v6的表达,提示蚯蚓纤溶酶可能具有潜在抗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核增生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分化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未经化疗的原发性肝癌组织中ToPoⅡα及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ToPoⅡα和PCNA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7%(50/57)和80.7%(46/57)。其表达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肿瘤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0.01),在有转移的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5、P〈0.01),在短期生存者中的表达高于中、长期生存者(P〈0.05、P〈0.01);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81。P〈0.01)。结论ToPoⅡα和PCNA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肝癌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