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T1)、术后1h(T2)、术后1d(T3)、术后3d(T4)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CD3、CD4、CD8、CD4/CD8均下降,术后3d,C组指标恢复,与G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IL-6、TNF-α麻醉后无明显变化,G组IL-6术后1h升高,TNF-α术后1h至术后1d下降,C组TNF-α术后1h下降,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及麻醉药物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胸膜腔大手术病人应用日益增多 ,临床观察提示 ,该法易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 ,全麻药用量减少 ,苏醒快 ,便于实施术后镇痛 ,提高术后恢复质量[1,2 ] 。本文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患者血糖及血浆促甲状腺激素 (TSH)的变化 ,并与单纯全麻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 ,年龄 32~ 6 5岁 ,体重 48~ 82kg ,择期食管癌、肺癌或胃癌根治术患者共 43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Ⅰ组 ,n =2 3)和单纯全麻组 (Ⅱ组 ,n =2 0 )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及手术部位上均无明显差异。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采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 33例前列腺癌 (PCa)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mRNA的表达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4 3例患者分 2组 :(1)PCa组 :33例 ,其中B期 9例 ,C期 2 0例 ,D期 4例 ,均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证实。2 1例接受过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HRH)治疗。 (2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 :10例 ,经TURP术后病理证实。取患者静脉血 5ml,Ficoll分离白细胞 ,提取RNA ,逆转录cDNA ,巢式PCR扩增 ,扩增产物用凝胶电泳观察 ,测序鉴定PCR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 χ2 检验 ,χ2 =35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围术期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22 例行 OP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切皮前(麻醉诱导后)将乌司他丁12 kIU·kg 1·h 1稀释至100 ml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切皮前(T1)、切开心包时(T2)、旁路血管开放时(T3)及术毕(T4)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8(IL -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浓度。结果 C组IL 6浓度在手术开始后T2~T4 时段均较T1 明显升高(P<0 05);U组IL 6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 .05);U组IL 8和TNF -α在T2~T4 时段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5)。结论 心脏OP -CABG术中应用乌司他丁能显著抑制IL 6、IL- 8、TNF -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与硬膜外麻醉对上腹部手术病人T细胞亚群的影响李玉兰1周丕均1李春林1裴新燕2彭晓2T细胞亚群反应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我们对目前常用静脉复合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病人进行了检测,观察了T细胞亚群在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的变化。资料和方法ASA...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对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机体对创伤和应激的免疫防御反应中 ,细胞因子 (cy tokines,CK)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是传递细胞间信息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 ,主要由激活的白细胞产生 ,也可由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1] 。细胞因子种类繁多 ,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 (cytokinenetwork)。目前认识到 ,在细胞因子网络中 ,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 ,是机体产生合适免疫应答的关键。前炎性细胞因子 (proinflammatorycytokine)属于促炎症细胞因子类 ,主要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持续输注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OLT)患者围术期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8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择期行OLT手术,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9):切皮后将乌司他丁20万单位加入1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输注,之后每4小时重复使用。对照组(c组,n=9):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无肝前期12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5min、新肝期60min和术毕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IL-6、IL-8、TNF-α和丙二醛(MDA)浓度。无肝期使用静脉-静脉转流(VVB)。术中吸入氧浓度(FiO2)为100%。连续测定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血温,监测ECG、CVP、PETCO2、SpO2、桡动脉压、肺动脉压。维持血温不低于35.5℃。结果 C组IL-6和IL-8浓度从无肝前期120 min开始至术毕显著高于切皮前(P<0.05);无肝前期和无肝期TNF-α和MDA水平与切皮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肝期5 min开始明显高于切皮前水平(P<0.01)。U组各项参数除新肝期5 min IL-6和IL-8水平高于切皮前外,其余时间点与切皮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且明显低于C组各相应时间点水平(P<0.05)。结论肝移植围术期持续输注乌司他丁可以抑制IL-6、IL-8和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8.
胶体扩容对异氟醚-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时肝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氟醚吸入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和肝血流的影响及其静脉输入3.5%尿素交连明胶(UG)的作用。方法:18只犬分两组,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后吸入0.5和1.0MAC异氟醚。实验组硬膜外阻滞前开始静脉输入UG12ml/kg。监测体循环、肺循环、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肝血流用电磁血流仪测定。结果:对照组硬膜外阻滞后BP、HR、肝动脉阻力和门静脉血流均下降,加吸0.5MAC异氟醚使外周血管阻力(SVR)、肺动脉压和门静脉压降低;1.0MAC后心排血量下降、肝动脉血流也比0.5MAC时减少。心博量(SV)于吸入异氟醚后有所升高。实验组硬膜外阻滞后HR减慢、SV、增加而SVR下降,肝脏循环稳定。吸入异氟醚后全身和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后,随异氟醚浓度升高,体循环、肺循环、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变化;胶体液扩容对比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BCG(hIFN-α-2b-BCG,rBCG)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产生hIFN-γ、hIL-12和hTNF-α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免疫增强效应。方法试验分为3组:重组BCG组、野生型BCG(wild BCG,wBCG)组、外源性IFN-α-2b与野生BCG混和组(wBCG IFN),分别进行平行对照实验,重组BCG和野生BCG均采用0.1OD和0.01OD(1OD600=2.7×107CFU)作为实验浓度。以上3组分别与4×106/ml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以PBMC做空白对照,在12、24、48、72、120、168h时收集培养液上清,经ELISE法检测上清液中hIFN-γ、hIL-12和hTNF-α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重组BCG诱导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明显强于同浓度的其他2组(P<0.05)。重组BCG组hIFN-γ测得的峰值达2977pg/ml,显著高于野生BCG组的379pg/ml;外源性IFN-α-2b加入在12和24h表现出较强作用,混和成分组在hIL-12测定中峰值达614pg/ml,优于重组BCG和野生BCG组(P<0.05),48h~7d测定说明重组BCG具有持续的诱导效应,而野生组和混和成分组表现出下降趋势,后二者作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NF-α检测,重组BCG也表现出强而持久的细胞因子诱导能力,hTNF-α测定持续高于2000pg/ml,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BCG对人PBMC诱生hIL-12、hIFN-γ和h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BCG,进一步证实了重组hIFN-α-2b-BCG对人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免疫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诱导对老年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应激反应,临床使用日益广泛。本研究观察这种麻醉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病人围诱导期血压(MAP)、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中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检测及手术操作与血循环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 PCR法检测 37例无远处转移、10例有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患者、10例大肠良性病变对照组和 1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的细胞角蛋白 2 0 (cytokeratin 2 0 ,CK2 0 )mRNA。术中将结肠癌患者分为A组 (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 )和B组 (不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 )。结果  10例已确定有远处转移者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为 9/10 ,大肠良性病变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CK2 0mRNA。 37例无转移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中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 37 8% (14/37)和 5 9 5 % (2 2 /37) (χ2 =4 90 0 ,P <0 0 5 )。其中A组和B组术中外周血CK2 0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5 3 8% (7/13)和 6 2 5 % (15 /2 4) (χ2 =0 0 2 6 ,P >0 0 5 )。结论 CK2 0mRNA巢式RT 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手术操作能明显增加血循环微转移的发生机率。术中单纯靠先结扎肿瘤回流静脉的方法无法完全阻断血循环微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男性特发性不育患者外周血和睾丸组织中无精子因子(AZF)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特发性不育患者62例,其中严重少精子症29例.无精子症33例.抽取患者外周血样本检测,8对引物为sY84和sY86(AZFa区).sY127和sY134(AZFb区),sY254和sY255(AZFc区)及内对照SRY(sY14)和ZFY.PCR检测包括MixA:SRY(sY14)-ZFY-sY84-sY134-sY255和MixB:SRY(sY14)-ZFY-sY86-sY127-sY254;穿刺获得患者睾丸标本,Trizol方法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检测包括SRY(sY14)-DFFRY-RBM-DAZ-β-actin.结果 外周血PCR结果显示:62例患者中AZF基因微缺失12例(19.4%),其中无精子症组9例,严重少精子症组3例.睾丸组织RT-PCR结果显示:62例均可见SRY阳性表达;RBM mRNA无表达2例,RBM和DAZ mRNA无表达1例,DAZ mRNA无表达12例,其中3例外周血细胞内DAZ基因正常.结论 特发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存在AZF基因表达缺失,睾丸组织RT-PCR检测有助于确定患者病因,结合外周血PCR检测有助于指导睾丸精子穿刺一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Li J  Xiao M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1):882-88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mRNA在移植心脏局部表达状态与移植心脏自然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不同品系大鼠之间的移植供、受体分别为SD大鼠和Wistar大鼠(共66只);同品系大鼠之间的移植供受体均为Wistar大鼠(共66只)。于术后第1、3、5、7、9、11天,分别切取移植心脏各6只,提取总RNA,将目的引物和对照引物在同一管中扩增,以两者象素值比值均数做曲线图,观察排斥反应时IL-1βmRNA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品系移植心脏的停跳高峰在术后第6-10天。排斥反应时移植心脏局部IL-1β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峰值在术后第1天。结论 IL-1β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IL-1β mRNA的动态检测可望成为早期诊断排斥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PCA3在前列腺癌诊断、临床分期及Gleason评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前列腺癌患者56例,其中T2期12例,T3期21例,T4(N0~3,M0~1)期23例;Gleason评分5~7分27例,8~10分29例;BPH患者23例,健康男性9例。分别获取其外周血及前列腺按摩液,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两种体液标本中PCA3的表达阳性情况,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PH和对照组两种体液标本未见PCA3阳性表达,而PCa患者外周血标本PCA3阳性率为88.9%(48/54),前列腺按摩液标本PCA3阳性率为81.3%(39/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体液标本PCA3的阳性表达有明显的前列腺癌特异性,并且随着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增高,其阳性率越高,有望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新肿瘤标志物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SSX基因mRNA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循环中的肝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检测肝细胞癌 (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简易“降落”PCR(stepdownRT PCR)方法检测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mRNA的表达 ,并对SSX基因的表达与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4 2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SSX基因mRNA阳性率为 85 7% (36 4 2 ) ,而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未发现有SSX基因的表达。外周血标本中 ,有 17例可检测到SSX基因的表达 ,占 4 0 5 %。肝癌组织不表达SSX基因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未检测到其表达。外周血中SSX基因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大小、血清AFP水平和HB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除肝组织不表达SSX和死于并发症的 7例患者外 ,在随访 7 7± 5 4月的过程中 ,16例外周血中表达SSX基因mRNA者有 8例出现了复发和 或转移 ,其中 7例已经死亡 ,另 1例带瘤生存 ,而 19例阴性者仅 2例出现了复发和 或转移 ,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8)。结论 外周血中SSX基因表达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SSX基因可作为检测HC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RACS1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7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中RCAS1mRNA的相对表达量,研究其表达与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RCAS1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和临床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病人的性别、血清AFP水平及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RACS1mRNA可作为判断HCC侵袭性和进展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肺癌术中血癌胚抗原mRN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肺癌术中有无肿瘤细胞的血行播散及其规律。方法对52例肺癌、5例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患者,于开胸时、结扎肺静脉时及结扎后1h取外周静脉血,结扎肺静脉时取肺静脉血,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血中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量(以经内参照校正的紫外灯光下灰度值表示)。取人腺癌细胞系A549作阳性对照并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CEAmRNA检测阳性率开胸时为31%(16/52),结扎肺静脉时外周血与肺静脉血、结扎肺静脉后1h外周静脉血均为54%(28/52),且病例一致。开胸时的CEAmRNA表达水平最低95±20,结扎肺静脉时肺静脉血最高126±22,结扎肺静脉时外周静脉血与结扎肺静脉后1h的外周静脉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mRNA的术中阳性率,鳞癌患者为64%(14/22),腺癌患者为47%(14/30),阳性率与肿瘤性质无关(χ2=1.47,P>0.05);中央型肺癌的术中阳性率(80%,20/25)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30%,8/27)(χ2=16.81,P=0.000);TNM分期Ⅰ、Ⅱ、Ⅲ、Ⅳ期者阳性率分别为32%(8/25),55%(6/11),93%(14/15)和0(0/1),分期较晚者显著高于分期较早者(χ2=17.93,P=0.000)。5例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经检验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10-6。结论肺癌术中的确存在血行播散,结扎肺静脉的早晚可能对瘤细胞播散量有较大影响;中央型肺癌和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别从小鼠肝脏脑组织克隆EGR-1基因启动子、Omi/HtrA2,并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1p-Omi/HtrA2。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以小鼠脑组织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全长Omi/HtrA2,与pMD-19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测序,以小鼠肝脏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EGR-1启动子,与pGEM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测序,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1p-Omi/HtrA2。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小鼠EGR-1启动子、Omi/HtrA2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并构建了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1p-Omi/HtrA2。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EGR-1基因启动子、Omi/HtrA2的cDNA序列,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1p-Omi/HtrA2。  相似文献   

20.
探讨慢性移植物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外周的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就诊的15例CAN和22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受者,分别列为CAN组和非CAN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两组患者分别抽取空腹外周血4 ml,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白介素(IL)-2、IL-10、干扰素(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 与非CAN组比较,CAN组的IL-2和IL-10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FN-γ、TGF-β1 mRNA表达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结论 IFN-γ、TGF-β1 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CAN的发生、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