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及误诊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 6 6例 ,就其临床首发症状及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13.8% ) ,女 5 8例 (86 .2 % ) ,男女之比为 1∶ 7.3,最小年龄 14岁 ,最大 48岁 ,平均 2 4岁。确诊时病程最短 2 0 d,最长 4a,平均 4个月。全部为住院患者。1.2 诊断标准 符合 1987年上海风湿病学会拟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并除外其他风湿性疾病及药物性狼疮样症候群。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 ds- DNA抗体系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1.3 首发症状表现 关节痛 17例 (2 5 .8% ) ,发热 17例(2 5 .8% ) ,皮肤损…  相似文献   

2.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首发症状与国外患者的异同性。方法:交113例SLE患埂的临床首发症与MCGF-HARVEY报导的105例相比较。结果:而面部蝶形红斑的发生率较M280偏高,雷诺氏现象的发生率比对照偏高,发热的发生率则偏高,肾脏病变及贫血的发生率相似,关节受累则偏低,另胸膜炎,心包炎,癫痫的发生率低低。关节炎和发热症具统计学意义,其他症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UGH UDY HW  相似文献   

3.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 1998年 1月~ 1999年 8月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4 2例 ,其中 5例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 ,均被误诊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15~ 5 6岁。全部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的诊断标准。1 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恶心、呕吐 3例 ,腹痛、腹泻 4例 ,发热 3例 ,腹胀、乏力、柏油样便各 1例。1 3 辅助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粘膜出血、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各 1例。腹部B超检查示腹腔积液、盆腔积液、脾大各 1例。X线腹部平片示小肠不全梗阻 2例。X线…  相似文献   

4.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首发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极易引起漏诊、误诊,为引起警惕,特对我科1990-01~2005—10住院治疗的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将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2例分析如下。 病历摘要例 1:女,39岁。人院前3a无诱因反复发作性头痛头晕,逐渐加重,1a后又增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入院前3个月出现全身关节疼痛,伴高热,头痛,颜面四肢水肿,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
7.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2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1997年以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误诊2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6~2004年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2例,其中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6例,在入院时均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例1:女,16岁。因反复呕吐、腹泻伴低热1个月余于2004-10-15入院。缘于2004-08-24进食冷饮,第2天淋雨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食物,非喷射状,伴有腹泻,为蛋花样稀便,无粘液及里急后重感,体温波动于37.0~37.5℃。给予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2004-10-12患呕吐、腹泻加重,伴腹胀,每日呕吐10余次,腹泻30余次。查体:t37℃.P110次/min,R17次/min,BPl00/70mmHg,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红斑,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多个系统同时受累或症状表现典型时,诊断不难。但某些患者往往以某一症状或某一系统为突出表现,临床医生若警惕性不高,容易导致误诊。我院自1991年~1999年收治SLE患者32例,其中误诊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0岁~50岁,中位数3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82年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及同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对1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有超声心动图异常的79例(61.24%)。其中瓣膜异常52例,82.6%(43/52)的瓣膜异常患者无临床症状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心包积液36例,其中轻度23例无血液动力学改变;心肌异常24例。兼有不同程度的瓣膜、心肌或心包病变者34。有抗磷脂抗体的患者心瓣膜损害的发病率较高(33/49),提示这种抗体在SLE患者心瓣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突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核小体抗体(ANuA)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8例SLE患者、51例其他疾病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ANuA。【结果】在70例SLE患者(79.5%)、1例类风湿关节炎和1例系统性硬化患者中检测出ANuA,它在SLE中的特异性为98.0%(99/101)。ANuA在6例男性狼疮患者中均为阳性。正常健康人中不能检测出此抗体。【结论】ANuA在SLE中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是诊断SLE的良好指标,在男性狼疮患者中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报告1例18岁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死于夹层主动脉瘤破裂。尸检显示主动脉根部至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长17cm,主动脉滋养血管炎及小血管周围炎。本例与以往文献报告的类似病例共31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情况汇总分析,显示长期激素治疗可能在SLE患者主动脉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滋养动脉炎、高血压等可参与其形成。  相似文献   

14.
3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学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相关血液系统损害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0例SLE临床资料,并对其外周血和骨髓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260例(70.3%)患者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其中贫血231例(88.9%),白细胞减少129例(49.6%),血小板减少113例(43.5%)。69例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7例(10.2%)骨髓增生明显活跃,55例(79.7%)增生活跃,7例00.2%)增生减低,巨核细胞成熟障碍22例。42例进行溶血检查,3例Coombs试验阳性,Ham试验均阴性。159例行抗心磷脂抗体检测,60例(37.7%)阳性。少数患者合并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噬血细胞综合征。结论血液系统是SLE的常见受罹部位,以贫血最为常见,在少数患者可并发血液病,抗心磷脂抗体与血细胞减少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治疗上采取SLE相关的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15.
TCD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疮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况,方法;利用经颅我镨勒(TCD)测定纤斑疮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脑血管收缩峰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舒张比值(S/D)、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红斑狼疮患者无Vs、Vm是否升高,各脑血管Vd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PI、RI显著降低(P〈0.01),突出表现为低的TCD频谱改变。结论:红斑  相似文献   

16.
用超声心动图对6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脏改变和正常人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狼疮组患者左房、左室及右室腔和肺动脉直径均较对照组扩大,且多数伴有少至中等量心包积液(P均<0.01)。二、三尖瓣和肺动脉瓣返流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5~0.01)。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莉  王忠明  林辉 《华西医学》2007,22(1):33-34
目的:调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合并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SLE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39.0%;SLE合并感染的活动性部位,以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条件致病菌相对较多;狼疮活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SLE合并感染症状不典型,控制SLE合并感染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误诊原因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研究系统性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误诊原因,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9例SLE患的临床就诊资料。结果 79例中,院外误诊48例,占60.7%,误诊的病各为风湿热/风湿性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白细胞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精神病等。结论 SLE早期误诊率较高,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并就减少误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损害为临床表现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是较易受累的脏器,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是造成SLE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文献对SLE偏头痛与雷诺现象、疾病活动度、脏器受累及自身抗体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分析SLE偏头痛影像学改变,从而加强对SLE偏头痛全面认识、提高对其的重视及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SLE患者60例。其中狼疮性肾炎(LN)36例,SLE非肾炎者24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组的血清AnuA,同时进行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的检测。结果 AnuA对SLE诊断的特异性为98.6%,敏感性为55.0%,显著高于抗-Sm抗体(P〈0.01),但与抗-dsDNA抗体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组AnuA与抗-Sm抗体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与抗-dsDNA抗体显著相关(P〈0.01),联合检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达76.7%;LN组的AnuA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5.0%和63.9%,均显著高于SLE非肾炎组(P〈0.01)。结论 AnuA对SLE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较高敏感性,是SLE的另一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能有效提高SLE的实验诊断率;血清AnuA的检测有助于LN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