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精神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7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伟玲  邵亚琴 《人民军医》1999,42(7):395-396
精神科医院内感染与其他临床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如何控制精神病人的医院内感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作者对精神病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NP)7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以全国医院内感染监测中心统一诊断标准为依据,详细查阅了3个精神病区病历3169例(份)。发生医院感染319例,总感染率10.1%;NP75例,占总感染的23.5%。75例中男52例,女23例;年龄17~76岁;住院12~153d;住院至发生肺炎时间4~87d;首次住院52例(69.3%),住院2次13例(17.3%);住院3次以上10例(13.3%);精神病总病程1d~30年。1.2 NP的精神疾病种…  相似文献   

2.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交通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HTS)的临床特点及其引发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ICU和急诊科 14 3例HTS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与死亡率、感染、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关系及与此有关的预测指标。结果 本组交通伤致HTS患者平均ISS为 2 9.6 8,ISS≥ 2 5分者 88例 (6 1.5 4 % )。死亡 6 3例 (4 4 .0 5 % ) ,其中 ,入院 2小时内死亡 4 0例 (6 3.4 9% )。行心肺复苏 (CPR) 6 5例 ,死亡 4 9例 (75 .38% )。各ISS组死亡率相差显著 (P <0 .0 1)。器官功能障碍及感染的发生率与损伤严重程度和最初 2 4小时内输入的晶体液量有关。结论 交通伤致HTS病例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 ;大量晶体液的输入与高死亡率、感染及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张进川 《人民军医》1998,41(7):410-413
老年人因体弱多病,免疫功能和脏器功能降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医院内肺部感染病死率高达25%~50%以上。在肺部感染的处理中,应经常考虑的问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变迁  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使菌群紊乱,在各种原因使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以往认为不致病的卡他布莫汉菌则成为呼吸道感染的第4位致病菌。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其中绿脓杆菌占25%~30%,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占25%~40%,真菌10%,金葡菌10%,肺炎链球菌5%~7%。某些新发现的病原体,如嗜肺军团…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0年1月-2006年12月659例肺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情况,对术前肺功能,既往病史,呼吸衰竭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 659例患者中42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发生率6.4%,均发生于术后1~5d.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刺激、术前心肺功能异常等是引起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42例中37例经呼吸机机械通气及对症处理后呼吸衰竭得到控制,2例死于呼吸衰竭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于严重呼吸道感染,死亡率11.9%.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无呼吸衰竭者(P<0.01).全肺切除尤其是右全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肺叶和肺楔形切除术(P<0.01).结论 呼吸衰竭是肺癌术后常见的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治疗困难,尽早诊断、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最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手术并发症是预防的关键措施.探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其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并发IFI的ICU重症患者137例,男性91例,女性46例,年龄17~82岁.其中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65例,光滑球念珠菌感染36例,热带念珠菌感染28例,平滑念珠菌感染5例,克柔念珠菌感染2例,青霉菌感染1例.患者在入院后3天进行痰、尿、血和能采集的其他体液、引流物及分泌物的培养,每3天采集、培养1次.结果 137例IFI患者中并发出血42例(30.66%),出现念珠菌疹53例(38.69%),并发器官功能损害49例(35.77%).肺部影像学表现以累及肺尖的炎性渗出为特征.137例患者初治均应用氟康唑,其中64例治愈,治愈率46.72%.61例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或脂质体治疗,39例治愈,治愈率63.39%;11例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6例治愈,治愈率54.55%.137例患者中28例死亡,死亡率为20.4%.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常可引起器官水平出血、念珠菌疹、脏器功能损害、累及肺尖的炎性渗出性病变,氟康唑、两性霉素B及脂质体对其仍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97-1697
自2009-01~12所收入的98例新生儿患者进行调查,其院内感染发病率为10.5%明显高于其它病区,其感染部位;我院以下呼吸道(吸入性肺炎8.53%)为多见,其次为胃肠道(3.43%),再次为泌尿和其它部位,这是我院与其它医院差别之处。就98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调查进行分析,认为新生儿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母婴同室是医院内感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因素,还探讨了院内感染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布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建议。方法 从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中选取2015年一季度1572例出院精神疾病患者,以其中在住院期间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6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33%。按照科室类别,精神病内科(17.02%)、老年精神科(10.37%)和慢性康复科(5.88%)的医院感染率位列前3位;按照感染部位,下呼吸道(75.00%)、泌尿道(11.77%)和胃肠道(5.88%)位列感染率前3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占48.9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40.82%)和真菌(10.20%)。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培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强化患者不良行为矫正,是预防精神专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年龄在50岁以上,术前无各种血栓性疾病,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640例,按手术先后 (一侧肺全切除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11例,发生率为3.4% (11/320);死亡3例,死亡率为0.9% (3/320).其中脑梗死3例,死亡1例;肺梗塞4例,死亡2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治疗组发病率较对照组为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且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肺切除术后肺炎是指肺切除术后发生的下呼吸道感染 ,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有重要位置 ,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 40 %左右。尽管随着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术后肺炎有下降的趋势 ,但仍是肺部手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本文报道我院在临床中遇到的病例结合文献 ,对其发生及防治做一简单论述。1 临床资料自 1993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院共行肺部分切除术 65例 ,发生术后肺炎 2 3例 ,占 3 5 4%。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0~ 40岁 2例 ,40~ 60岁 8例 ,60岁以上 13例 ;长期吸烟 >10支 /日者 15例 ,有慢性肺疾患者 7例。术前肺功…  相似文献   

10.
章亚  张志芳  安晓杰 《人民军医》2013,(11):1292-1293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选择精神病住院患者307例,采用自制医院感染调查表,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病原菌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307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发生率9.4%。其中,呼吸道感染23例,占79.3%;其他部位感染6例,占20.7%。住院〈10天发生医院感染5例,占17.2%;10~30天8例,占27.6%;31~60天12例,占41.4%;〉60天4例,占13.8%。精神分裂症发生医院感染15例,占51.7%;双向情感障碍发生7例,占24.1%;神经症发生5例,占17.2%;其他精神病发生2例,占6.9%。发现病原微生物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74.1%;革兰阳性菌8株,占13.8%;真菌3株,占5.2%;其他4株,占6.9%。结论: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多,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笔者对我院1996年8月~1997年8月由Pa诱发下呼吸道感染29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调查分析,以期从临床诊疗方面总结经验,做好Pa诱发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从1996年8月~1997年8月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中筛选资料完整的29例Pa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历。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19~83岁,平均61岁。参照王枢群主编的《医院感染学》中各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逐一诊断感染病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18F-FDG PET图像表现的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3,23(Z1):37-39
目的总结结核病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结核病患者的18F-FDG PET图像,其中21例由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余5例据临床资料诊断.所有患者在注射18F-FDG 60~90 min后进行衰减校正全身PET显像.其中14例患者同时行早期(40~65 min)和延迟(1.5~2.5 h)双时相检查.图像判读包括目测法和标准摄取值(SUV)半定量分析.双时相显像计算SUV变化率[ΔSUV(%)].结果 26例结核病患者中22例可见18F-FDG摄取,肺结核摄取18F-FDG有4种基本类型肺结节局限性18F-FDG浓聚(9例);肺内病灶同时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浓聚(5例);肺伴有锁骨上和(或)腹腔淋巴结异常浓聚(3例);广泛胸膜异常浓聚(2例).平均SUVmax为3.64±2.58(1.4~7.6 ).延迟相SUV与早期相比较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4.62±7.25)%].3例肺外结核18F-FDG PET显像呈阳性.4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在CT所示结节部位未见18F-FDG摄取.结论结核病18F-FDG摄取可作为结核活动性的一个标志,其18F-FDG PET表现呈多样性.阳性18F-FDG摄取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时应慎重,特别是多发高代谢病灶背景不清晰时.背景不清晰的病灶结合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应考虑结核可能.  相似文献   

13.
苏秋平  刘红军  苏佳  张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301-2302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护理经验,使患者病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48例COPD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护理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舒适的卧位,合理的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缺氧状况,恢复期循序渐进,加强自身功能锻炼,避免因着凉诱发呼吸道感染.结果:有真菌感染7例,真菌的发生率为14%;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右心衰发生2例,发生率为4%;平均住院日12-20d.结论:加强对病人的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COPD气道阻塞的发生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患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了解传染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危险因素等 ;在 18例感染者中 17例为慢性肝病患者 ,其中4 0岁以上肝病患者占 77 78% ;腹水、下呼吸道和血液感染占感染总数的 77 78% ;多数医生凭经验使用抗生素 ;传染病专科医院 4 0岁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 ;腹水、下呼吸道和血液为常见感染部位 ;腹穿、肝穿和腰穿为医院感染前 3位外源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肺部感染占医院内感染死亡的首位.在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诸方面与青壮年人有很大差异.在诊治老年人肺部感染时存在着不少疑难和困惑,现就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难治因素谈几点体会.一、老年人的解剖、生理、免疫功能改变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老年人的肺、胸廓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残气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呼吸道粘膜萎缩、纤毛上皮运动减弱以及咳嗽反应迟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四川绵竹、绵阳、德阳等15个乡镇地震后49d内人群常见病的分布情况,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笔者所在医疗队震后72h即进入灾区进行巡诊工作,为期46d,巡诊灾区群众、救灾部队官兵、志愿者共24 075名,对其中10862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震后四川绵竹等15个乡镇巡诊患者皮肤病、机械性损伤、呼吸道感染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依次为49.5%、20.3%、17.9%、25.0%,其中皮肤病主要为虫咬皮炎(39.0%)、皮炎湿疹(30.8%)、浅部真菌病(8.9%)、神经性皮炎(6.4%)、日光性皮炎(5.9%). 结论 皮肤病、机械性致伤、呼吸道感染、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此次四川震后最常见的4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结合中心静脉压监测在复杂先心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拟为术后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外科2007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中心静脉压组(Ⅰ组);血乳酸结合中心静脉压组(Ⅱ组)。观察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肺内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Ⅰ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1.0±5.5)h,肺内感染发生率7%,平均住院时间(21.0±3.5)d,死亡率为6%。Ⅱ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6.0±5.5)h,肺内感染发生率3%,平均住院时间(15.0±2.4)d,死亡率为2%。Ⅱ组即乳酸指导治疗组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肺炎发生率,使用呼吸机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结合中心静脉压在复杂先心病术后治疗中对于补液及心功能的调整比单独监测中心静脉压更有优势,更好地监测组织水平的灌注,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杨慧宁  曹力  王鲜平  高进  梁慧 《武警医学》2007,18(9):664-666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出院的4 840例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3.86%,医院感染人群以年龄>60岁者最多,占31.02%;感染发生时间以7月份最多;感染率前3名的科室为肿瘤科、移植科和血液科;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最多占28.34%,其次是切口感染占15.51%、泌尿道感染占12.30%;医院感染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40.44%,革兰阳性菌占32.00%,真菌占27.56%;抗菌药物使用率98.93 %.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人群是老年患者、肿瘤患者和移植手术患者,夏季应加强消毒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肺炎的X线分析(附218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研究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肺炎的X线特征。方法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AV )、肺炎支原体 (MYCO)、衣原体感染性肺炎共 2 18例。单一病原感染 15 2例 ,复合感染 66例。所有病例均摄有胸部X线片 ,12 9例随访 2次以上 ,平均随访间期 7d。按病原分类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X线表现肺纹理增多 197例 ,肺纹理紊乱 187例 ,肺纹理僵直 10 5例 ,肺纹理模糊 194例。肺门影增大 91例 ,肺门模糊 93例。肺气肿 82例 ,斑点影 81例 ,肺透光度减低呈雾状影 3 4例 ,片状影 3 3例。 12 9例随访结果完全吸收 9例 (6.97% ) ,部分吸收 5 6例 (4 3 .41% ) ,无吸收 5 3例 (4 1.0 8% ) ,病变进展 7例 (5 .42 % )。结论 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有一定X线特征。非细菌感染性的间质性肺炎吸收间期最短不少于 7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8~2011年收治的432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8.1%,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为5~47 d,平均16.5 d。各部位感染中,以自发性腹膜炎占首位,其次为呼吸道、肠道感染。革兰阴性菌阳性率为65.6%,革兰阳性菌为21.9%,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为12.5%,革兰阴性菌有较高的耐药率。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脾功能亢进、肝功能状况及预后的关系密切。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二重感染;使用防止肠道菌群失调药物,加强支持疗法,补充人血白蛋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可降低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