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自发性IGT-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血糖测定采用葡糖氧化酶法,血胰岛素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游离脂肪酸(FFA)采用铜试剂显色法。结果 IGT-OLETF大鼠具有明显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等特征。吡格列酮可明显提高IGT-OLETF大鼠对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性,改善其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甘油三酯(TG)、FFA水平,降低肝脂含量及骨骼肌TG含量,使胰岛素敏感指数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吡格列酮可明显改善IGT-OLETF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顽固性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加口服吡格列酮15mg,1次/d,共8周;对照组:原用的降压药不变,原生活方式不变。所有对象均于加用药前和加用药8周末检测血压、空腹血浆葡萄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SBP、DBP、FPG、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不仅可使其空腹血糖明显下降,而且还具有降低患者血压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其胰岛素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BGZ)联合阿司匹林(ASP)治疗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15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区组设计法分为3组,ASP组(48例),BGZ组(52例),BGZ联合ASP组(32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hs-CRP、HOMA-IR等的变化。结果 BGZ联合ASP组各项指标均较单药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BGZ联合ASP应用可协同改善糖尿病患者IR,并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胰岛素抵抗非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影响。方法选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2004年5月~2014年3月间60例胰岛素抵抗非糖尿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吡格列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疗前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为36.7%,治疗后为26.6%,复查时发生率为20%;B组患者治疗前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为40%,治疗后为6.7%,复查时狭窄发生率为3.3%。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非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状况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已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而血糖控制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胰岛素治疗日剂量大于50单位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胰岛素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8 mg,qd,对照组继续胰岛素治疗,治疗16周,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lns)、C肽水平及胰岛素日剂量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Flns、C肽水平,胰岛素日剂量也明显减少(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胰岛素抵抗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8月来院就诊的110例胰岛素抵抗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每天加口服吡格列酮,54例对照组:坚持使用原用的降压药,不改变其生活方式。所有患者均在加用药之前和加用药8周后检测其血压、FINS、FBG,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的抵抗指数值以SBP、DBP、FPG、FINS,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吡格列酮不仅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空腹血糖,还有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的以及降低血压良好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适合推广应用到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境因素引起的内脏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观察吡格列酮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59%高脂饮食喂养大鼠4周制成胰岛素抵抗的动物模型后,给予吡格列酮干预4周,观察内脏肥胖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吡格列酮对其的干预。结果:经59%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均明显增高,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亦明显增高。给予吡格列酮干预后药物干预组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均明显减低,血脂、血清FFA亦明显减低。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内脏肥胖并导致胰岛素抵抗,而吡格列酮可干预此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吡格列酮对高血压患者伴胰岛素抵抗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08月于我院确诊为高血压病,同时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给予厄贝沙坦+盐酸吡格列酮,对照组42例给予厄贝沙坦+二甲双胍。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MA及Cys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超过对照组,P〈0.01;两组MA及CysC均有显著下降,达到统计学差异,其中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的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达到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的胰岛素水平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盐酸毗格列酮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减轻。肾脏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瑞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瑞彤口服治疗,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瑞彤能改善ED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率,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巧文 《海峡药学》2010,22(6):118-119
目的评价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协同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1);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15mg.d-1;对照组(n=29);只应用胰岛素,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BG和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更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剂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TNF—α(4ng/mL)和高浓度胰岛素(10^-7mol/L)刺激人肝癌细胞HepG2,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MTT法观察细胞毒性作用;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DCF—DA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结果:TNF—α和高浓度胰岛素刺激HepG2后,导致葡萄糖摄取障碍,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葡萄糖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吡格列酮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的水平。吡格列酮还能逆转TNF—α和高浓度胰岛素引起的NF—κB核转位。结论:吡格列酮能抑制NF—κB核转位,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Pio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TNF-α(4ng/mL)刺激人肝癌细胞HepG2,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MTT法观察细胞毒性作用;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结果:TNF-α刺激HepG2后,导致葡萄糖摄取障碍,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内ROS的水平显著升高,JNK被激活,IRS1的表达降低。Pio可显著降低ROS的水平,抑制JNK的磷酸化,促进IRS1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结论:Pio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JNK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or receptor (PPAR)-γ agonist, pioglitazone,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low-dose streptozotocin and high sucrose-fat diet induced obese rats. Methods: Normal female Wistar rat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low-dose streptozotocin (STZ, 30mg/kg) and fed with a high sucrose-fat diet for 8 weeks. Pioglitazone (20mg/kg)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to the obese and insulin-resistant rats for 28d. 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s, insulin tolerance tests and gluconeogenesis tests were car ried out over the last 14d. At the end of d 28 of the treatment, serums were collected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Glucose transporter 4 (GLUT4) and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were detected using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Significant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were observed in low-dose STZ and high sucrose-fat diet induced obese rats. Pioglitazone (20mg/kg)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erum insulin,triglyceride and free fatty acid levels, and elevat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 levels. Pioglitazone also lowered the lipid contents in the liver and muscles of rats undergoing treatment. Gluconeogenesis was inhibited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was improved markedly. The IRS-1 protein contents in the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s and the GLUT4 contents in skeletal muscle were elevat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data suggest that treatment with pioglitazone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low-dose STZ and high sucrose-fat diet induced obese rats. The insulin sensitizing effec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meliorating lipid metabolism, reducing hyperinsulinemia, inhibiting gluconeogenesis, and increasing IRS-1 and GLUT4 protein expression in insulin-sensitive tissu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杨酸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肝素,脂肪乳+肝素+水杨酸钠和生理盐水7h,部分大鼠在输液的最后2h同时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一正血糖钳夹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C肽、丙二醛(MDA)水平,检测肝脏、肌肉中MI)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脂肪乳输注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是生理盐水输注组的45%,输注水杨酸钠可使GIR提高1.3倍(P〈0.01)。与生理盐水输注组比较,脂肪乳输注组血浆、肝脏、肌肉中MDA水平增加了2~4倍(P〈0.01);GSH—PX活性降低45%~50%(P〈0.01)。水杨酸钠输注使MDA水平较脂肪乳输注组降低了62%-66%(P〈0.01),GSH-PX活性升高35%~38%(P〈0.05)。结论FFA增高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增强,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之一。应用水杨酸钠后大鼠氧化应激减弱,胰岛素抵抗改善,故水杨酸钠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途径而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对阿霉素致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经单侧肾切除加上重复注射阿霉素诱导,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阿霉素致肾小球硬化模型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治疗组大鼠,于第1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后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1·d-1灌胃治疗,共12周.治疗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量、尿肌酐、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GSI);检测肾组织和尿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吡格列酮治疗组,24h尿蛋白排泄量、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等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肾小球硬化程度也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肾组织和尿中的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SOD与GSH-Px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抑制阿霉素致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对该模型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中氧化应激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探讨吡咯列酮对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取4周龄雄性SD大鼠,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高脂组,吡咯列酮组、吡咯列酮+高脂组。喂养12周后,称体重后断尾法留取空腹血标本,取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糖原检测试剂盒检测肝脏组织中糖原含量;D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中的活性氧自由基水平。结果:正常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为-3.47±0.39,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上升,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为-6.29±0.54,吡咯列酮能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为-4.54±0.33。蒽酮法的检测结果显示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肝组织糖原含量显著降低到(13.6±2.7)mg/g,吡咯列酮能促进肝脏糖原合成[(19.62±2.88)mg/g]。DHE染色显示肝组织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显著增加,吡咯列酮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结论: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肝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显著增加,糖原含量显著降低,吡咯列酮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DN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FIN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24 h尿蛋白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BG、2 hPG、FINS、HOMA-IR、MDA、Cys 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氧化应激是体内活性氧化物产生多于清除的氧化还原反应失衡的病理状态.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综述了氧化应激致胰岛素抵抗的信号传导途径,旨在为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抗氧化药物治疗及信号途径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或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