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寻找简单、有效治疗慢性窦道的方法。方法对联合外用3%H2O2与0.5%庆大霉素溶液灌洗治疗慢性窦道12例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治愈(91.67%),1例(8.33%)手术切除后治愈,病程最短12天,最长34天;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3%H2O2与0.5%庆大霉素溶液联合外用治疗慢性窦道,简单、有效,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后腹壁慢性窦道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10年10年间收治的腹腔镜术后腹壁慢性窦道形成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腹腔镜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患者全部行手术切除窦道,其中14例一期愈合,1例系结核菌感染,抗结核治疗1年后治愈.手术探查发现,感染灶来自线头异物感染10例,结石残留并感染2例,脂肪液化坏死2例.切除窦道组织病理检查报告:14例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肉芽组织形成,1例为结核性腹壁窦道,抗酸杆菌染色阳性.15例随诊6 ~ 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感染、脂肪液化和异物残留是腹壁窦道形成的关键原因.手术切除宜作为治疗腹腔镜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负压伤口治疗+超声定位+改良冲洗法在慢性窦道伤口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就诊的9例慢性窦道伤口患者资料,观察患者在负压伤口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超声定位、改良伤口冲洗方法下的窦道愈合情况。结果 9例患者经过(9.25±1.05)d的负压伤口治疗和1~2次超声定位后窦道伤口愈合,愈合时间为(12.25±2.25)d。结论 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超声定位有利于慢性窦道伤口引流彻底,改良冲洗方法有助于坏死组织的冲出,促进慢性窦道伤口愈合,该技术操作方便、安全性强,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凯  岑瑛 《华西医学》2007,22(2):242-243
目的探讨前胸壁多发性慢性窦道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2003年9月-2005年9月采用单一或复合肌瓣移植治疗外科换药无法治愈的前胸壁多发性慢性窦道10例,发病原因均为DVR心瓣膜置换术、纵隔肿瘤切除术等心胸疾病外科治疗后。结果9例一次移植Ⅰ期愈合,1例二次移植术后Ⅱ期愈合,随访12个月以上无一例窦道再发。结论单一或复合肌瓣移植是治疗前胸壁多发性慢性窦道的可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鲜芦荟外用治疗皮肤伤口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本组 57例 ,年龄 5~ 67岁 ,其中因烧伤深II°创面感染 1 2例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 5例 ,胆道术后切口感染 2例 ,褥疮感染 5例 ,冻疮溃烂 1 1例 ,其他各种外伤所致创面溃烂化脓 2 0例 ,已形成窦道 2例。创面 2cm× 3cm~ 8cm×1 0cm不等。自伤口感染至就诊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负压吸引治疗慢性体表窦道11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因窦道的存在,一直是根尖周病治疗的难点,彻底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是临床保留患牙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自 1998年以来,用 3%过氧化氢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189例患儿283颗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患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3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的患牙,160颗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87颗用成品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充填,36颗用牙用煤酚醛液(简称F.C)碘仿糊剂充填。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和1 a复查自觉症状,临床体征及X线表现。结果:三组不同药物根充的根管治疗疗效于治疗3个月和1 a时复查,成功率均在96.0%以上。结论:乳牙窦道型根尖周炎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及时做根管治疗,大部分患牙均可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9.
李丽  沈国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480-448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慢性窦道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9-01-2009-12对23例慢性窦道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窦道全部治愈,愈合时间8~28 d,平均为17.6 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能促进坏死组织和细菌清除,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窦道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根尖切除术即刻根管充填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根管治疗无法治愈的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120例,行根尖切除术即刻根管充填治疗。结果:120例中112例成功,5例进步,3例失败。结论:根尖切除术即刻根管充填是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外科临床中,慢性窦道处理非常困难。常规治疗的方法是搔刮引流或窦道切除等,不但治疗时间长,而且效果不好。我科自1980年开始,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窦道15例。随访结果满意,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7~61岁。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4岁,左耳前于1993年3月开始皮肤溃烂,经耳鼻喉科诊断为耳前窦道。经抗生素治疗,配合清创换药,窦道2周愈合。到11月患者患处又见红肿,继而窦道附近皮肤溃烂,压之流出脓性分泌物2ml,在局麻下行常规窦道切开术,清创后,用凡士林油纱条敷盖,15d愈合。1年后,患者又来就诊,查左耳前窦道形成,压之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为了彻底治疗,术前用2ml美蓝液注入窦道内,用1%利多卡因局麻后,用探针从外口探查到内口作为引导,采用国产CO2激光,波长10.6μm,输出功率0~30W可调,光斑直径≥2mm,操作时激光刀距窦道1cm,由浅入深沿探针方向全部切…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例 1 男 ,48岁 ,干部。于 1998年 7月因车祸致右髋部疼痛 ,即送当地医院治疗。X线片示“右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患者经 43d牵引治疗后可拄拐下地 ,继续对症治疗。几个月后患者仍感右髋部疼痛 ,不能弃拐 ,复查仍为“右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患者于 1999年 5月 19日转往它院行右髋臼骨折开放复位、螺钉固定及髂骨植骨术。术后 7d换药时发现 ,患者右髋臼处有一窦道形成 ,联合抗生素治疗 ,伤口每日换药 1次。患者于该年 6月 2 3日在硬膜外麻醉条件下行“右髋臼窦道探查切除术”。术后行常规治疗 ,半月后窦道未愈。查体时发…  相似文献   

14.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于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常使局部组织破溃流脓,形成窦道,时有死骨髓脓排出.对慢性骨髓炎传统治疗方法较多,但治愈率较低,复发率亦高.笔者集中西医之长,综合治疗6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门诊于2006年接诊2例因外用芦荟致面部皮肤过敏。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5岁和51岁。例1为了治疗“痤疮”、“糜脂症”,例2为了治疗“老年斑”。  相似文献   

16.
碘酚经窦道注入治疗后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道型根尖周炎是口腔常见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以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特点,治疗难点在于根尖窦道。近年来,作者用碘酚经窦道注入加根充治疗此类后磨牙,并与传统的CP、FC治疗方案相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蒋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427-1427
我们应用胸腺肽针剂联合他扎罗丁凝胶外用治疗手部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瑞云  王振功 《现代康复》1998,2(7):765-766
我院近几年来使用甲硝唑换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较快.疗效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发生于骶尾部臀间裂软组织内的一种慢性窦道,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病较为少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肥胖、毛发浓密和臀间沟深者。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对于复发的藏毛窦仍然是治疗的难点。现通过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20.
1979年至1988年底,我们采用改良的闭合冲洗吸引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8~67岁;病变在股骨9例,胫骨8例,肱骨1例;病程短于1年4例,1~5年12例,大于5年2例;合并慢性窦道者15例。2 治疗方法的改良在张光铂氏病灶清除闭合冲洗吸引法的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了几点改良:①窦道处理顺序,我们是先行病灶清除再由内向外处理窦道;②我们采用吸引管径大于冲洗管,冲洗管径一般3~5mm,吸引管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