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顺酐为“桥连剂”,通过顺酐与端羟基(PMMA)的酯化反应,合成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探索了反应规律,并用IR、NMR、TGA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着PMMA含量及侧链PMMA长度的增加而下降,接枝共聚物具有良好耐热性和择优表面迁移特性,适合于作为聚丙烯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相似文献   

2.
在均相溶液体系下,运用紫外光辐射引发合成了聚砜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用化学滴定、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技术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被接枝在聚砜链上;光照时间、单体浓度和光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均有较大影响。膜表面接触角的研究表明,接枝共聚物膜的亲水性比改性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末端为双键的功能化聚乳酸大分子单体(PLA-HEMA),并以此大分子单体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进行自由基溶液共聚,合成了具有亲水性PVP-PHEMA主链和疏水性PLA支链的接枝共聚物。用FT-IR1、H-NMR、GPC、DSC、表面接触角测定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为非晶聚合物;NVP的摩尔投料量对共聚物的性能有显著影响,随NVP投料量增大,共聚物的分子量有所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Tg)增大;由于亲水性PVP和PHEMA链段的引入,共聚物的亲水性优于相应的线型聚乳酸材料。  相似文献   

4.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具有双基团,在基质表面聚合成链后仍存在环氧基,可作为合成各种功能材料的媒介。本文利用^60Coγ射线对聚丙烯(PP)预辐照,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PP接枝GMA聚合物PP-g-GM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粒度分析、接触角测试等分析方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接枝聚合物表面的环氧基含量,考察了辐照自由基存放时间对接枝的影响。FT-IR、DSC、SEM、AFM、粒度分析表明接枝物为PP-g-GMA共聚物,接枝链覆盖在PP表面,接枝后PP聚合物熔融焓明显减少;接触角测试分析表明接枝产物亲水性得到改善;接枝聚合物表面富含环氧基,为4.01 mmol/g;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辐照产生的陷落自由基向烷基过氧化氢及烷基过氧化物转化,可有效控制均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金属-起分子聚合物(超分子配位聚合物)是重复单元经配价键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的阵列,可由有机高分子配体和金属离子自组装形成具有多样化的几何形状和拓扑结构:线性主链均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联聚合物、金属树枝体、栅格阵列和拓扑结构,并可对无机和金属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可在光电子信息、催化、生物医用、分子器件、纳米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综述了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机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碱性条件下β-环糊精(β-CyD)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黄原酸盐,随后与α-溴丁酸甲酯反应制得β-环糊精黄原酸酯,并以此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的链转移剂,制备了3种不同接枝链长的共聚物β-环糊精-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β-CyD-PDMA)。用核磁共振对β-环糊精黄原酸酯及其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β-CyD-PDMA水溶液的黏度、表面张力随接枝链长的变化。通过圆二色谱研究了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β-CyD-PDMA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上3个6位羟基参与了黄原酸化反应,生成的共聚物为不对称的皇冠状结构;β-CyD-PDMA分子量分布较窄,表现出很好的可控活性聚合特征;接枝共聚物可以进行类胶束聚集,而含有较长PDMA链的共聚物在低浓度下自组装形成直径为280 nm的胶束结构,在高浓度下形成6 nm的新聚集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线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PS-CH2Cl)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丁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P(S-g-BA)]。PS-CHCl是由PS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合成,PS链上-PhCH2Cl的分布是统计均匀。建立了该接枝共聚物的纯化方法,纯化后接枝共聚物的接枝效率可达96.5%。用GPC跟了大分子引发剂在本体中的引发和接枝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  相似文献   

8.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微波辐照下对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合成了粉末状的高吸水性树脂。并用FTIR和固体NMR等方法探讨了淀粉一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淀粉一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可实现一次合成、干燥,简化合成工艺。淀粉与丙烯酸盐质量比为40/100左右时产物的接枝率最大,且吸水速率明显高于化学法合成的高吸水树脂。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之一——双膦酸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膦酸盐作为一类强有力的骨吸收抑制剂,其基本化学结构是P-C-P。P-C-P是双膦酸盐抑制骨再吸收活性的必要条件,其活性大小与碳链的长度及链端结构有关,因此人们通过改变碳链的长度及与碳原子连接的基因,从而引起其物化性质和生物特性的显著改变,目的是合成一些具有能强化双膦酸盐抑制骨再吸收特征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孟奎  李莉  郭旭虹 《医学教育探索》2016,(3):314-320,438
合成了一系列接枝率不同的两亲性共聚物分散剂——对氨基苯磺酸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SS),并用氢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量接触角,发现该分散剂能有效改善煤表面的亲水性;运用高级旋转流变仪研究了水煤浆自身浓度、分散剂及其用量对水煤浆流变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能有效降低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大幅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并且发现接枝率为0.28的SMASS1效果最好。进一步对比了接枝率均为0.50左右的SMASS2(接枝率为0.49)和氨基萘磺酸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NS2 (接枝率为0.50),及一种木质素类商用添加剂(AD)对水煤浆降黏增稳的影响,发现SMASS2的综合效果最好。由此证明,SMASS是一种新型有效且相对廉价的水煤浆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在合成上存在过量的聚乙二醇难以后处理的困难,利用点击化学反应能够简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以天然的壳聚糖为原料,首次通过溴丙炔的卤代反应在其2-NH2上引入炔基得到炔基化壳聚糖,再通过点击化学反应(一价铜催化的叠氮基与端基炔的1,3-环极化反应)将叠氮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炔基化壳聚糖合成为一系列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通过1H 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热重分析(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共聚物结构经1H NMR、FT-IR确证正确。通过1H NMR测定共聚物中聚乙二醇取代度约11%,DSC证明共聚物的结晶度降低,TG证明共聚物的热稳定性提高,该类共聚物有望作为药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酰亚胺化和氯碘交换反应合成了3种含有碘和端基炔三官能团的AB2型单体,并由它们通过Sonogashira交叉偶联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烯二炔重复单元的超支化聚合物(HBEPs)。采用核磁(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光散射(DLS)、差示量热扫描(DSC)、紫外-可见(UV-Vis)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HBEPs的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表征,研究了主链中取代基对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BEPs的支化度最高接近于1,其荧光特性与自身结构的共轭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完了用固相缩聚方法提高全芳液晶聚酯的分子量。以2,6-萘二甲酸,对/间羟基苯甲酸、双酚类单体为原料,经熔融酯交换合成低聚物,再以固相反应制备共聚酯。通过对共聚酯熔融指数的变化,探讨固相缩聚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效应,共聚酯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与固相缩聚反应速率的关系;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考察固相缩聚对聚酯结晶性的影响。得出全芳聚酯固相缩聚过程是一个由化学反应为主要控制,继而转化到物理扩散为主要控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聚酯二元醇经氯甲基化制备了聚酯二元醇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了聚酯二元醇-g-聚苯乙烯接枝聚合物。用^1H-NMR、FT-IR和GPC表征了接枝聚合物,结果表明分子量与转化率呈线性关系,且分子量分布较窄,接枝聚合反应是一个可控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含半乳糖基团的水溶性单体6-O-甲基丙烯酰基-D-吡喃半乳糖(GMA),详细考察了其在水相中的原子转移自由聚合(ATRP),并合成了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用1H-NMR和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当引发剂为2-溴丙酸甲酯(2-MBP),铜盐配合物为CuBr/2,2′-联吡啶时,聚合可控性较差,单体转化率较低;在聚合体系中加入适量溴化铜并同时采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可提高GMA的ATRP可控性;加入四甲基溴化铵,并改用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为配体,可有效抑制二价铜的水解,提高单体的转化率;用大分子引发剂和顺序加单体法可直接合成GMA的双亲水性两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6.
刘柱  杲云  曹红亮 《医学教育探索》2018,44(2):189-194,210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依次以丙烯酸叔丁酯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为单体,以2-溴异丁酸乙酯为ATRP试剂合成了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叔丁酯-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PtBA-b-PMAEFc),再通过水解脱除叔丁基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茂铁甲酯(PAA-b-PMAEFc)。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分子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仪器研究了分子在水溶液中通过亲疏水作用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AA-b-PMAEFc的亲疏水链段比例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组装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当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质量比较高时,形成囊泡等球状聚集体;当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质量比较低时,组装体倾向于形成棒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将双羟烷基及双甲酸甲酯基取代的双二硫代亚乙基四硫代富瓦烯分别与己二酰氯及己二醇缩聚得到了两种含BEDT-TTF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讨论了聚合度n对成膜性的影响,采用旋转涂膜法制得了它们的固体膜。经碘氧化后,制得CT-络合物,测试了导电率及其随时间的衰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新型的含氟互贯聚合物网络状记忆材料。方法:将含氟聚合物与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聚合,制备含氟合物互贯网络材料,并通过测定材料的形状回复率来探讨这类材料的记忆效应。结果:制备了四种含氟互贯网络形状记忆材料,测试了不同形态下各种材料的形状回复率,结果显示不同含氟树脂的选用及原料配比的改变对材料的形状恢复能影响不大,若聚合时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对材料的记忆功能有所改善,制得的full-IPN材料要比half-IPN材料的记忆功能优越的多。结论:full—IPN材料比half-IPN材料具有更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汪冬  肖艳 《医学教育探索》2017,30(4):450-456
首先以4-甲酸苄基哌啶内酯(NPIL)为原料,采用钯碳(Pd-C)催化加氢脱保护的方法合成了4-哌啶内酯单体(PIL);然后以苯甲醇为引发剂,分别采用酶(Novozym 435)和异辛酸亚锡(Sn(Oct)2)催化己内酯(CL)和PIL开环聚合,制备了阳离子共聚物聚(4-哌啶内酯)-co-聚己内酯(P(PIL-co-C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组成、数均分子量以及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阳离子聚合物P(PIL-co-CL),相较于有机金属催化剂Sn(Oct)2,固定化酶Novozym 435催化内酯开环聚合表现出聚合可控且无副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手性聚合物在手性识别与传感、手性开关、不对称催化和生物医药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圆偏振光作为一种手性物理源,由于来源简单易取,操作方便,已经被用于诱导构建非手性聚合物的手性结构。在已报道的例子中,圆偏振光诱导主链和侧链聚合物的手性机理完全不同。本综述主要讨论了在膜和溶液聚集体状态下,非手性侧链型偶氮聚合物的光诱导超分子手性和主链共轭聚合物的光诱导轴手性,并讨论了圆偏振光的偏振状态和入射光波长对聚合物手性的影响,归纳总结了已取得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并对圆偏振光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