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建钛板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的效果及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对21例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6年,按HHS(HarrishipScore)标准,本组优1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其中异位骨化1例,股骨头坏死1例,优良率90.5%。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Kocher-Langenbeck 入路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7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术中无坐骨神经损伤。髋臼骨折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随访8-2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骨折不愈合。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根据改良的Postel-D′Aubigine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标准,结果为优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76%。结论Kocher-Langenbeck 入路简单易行,显露好,主要适用于髋关节后柱合并后壁、横行、横行合并后壁骨折以及后柱涉及臼顶骨折的手术显露;重建钛板是治疗髋臼骨折内固定物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前后联合入路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2009年3月应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改良Gibson入路治疗29例复杂髋臼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44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Matta的X线复位标准评定: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4例,解剖复位率达69%;改良Merled'Aubigne and 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6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关节功能优良率86%;异位骨化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坏死1例,无深部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髂腹股沟入路联合改良Gibson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显露充分,固定牢靠,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应用预制模板法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髋臼骨折患者,经骨盆前后位、闭孔斜位、髂骨斜位片及CT三维重建扫描明确分型后,在髋臼标本上预制模板塑形重建钛板,分别采用Kocher Langenbeck入路19倒,髂暖股沟入路6例,前后联合入路3倒,进行复位,预制钛板固定;对术后复位X线片表现按Matta标准评价,随访按改良的Merled’Aubigne—Postel 18分法评价。结果随访3个月~3年,优9例,良14例,优良率82.1%。结论预制模板塑形钛板内固定,术中贴附良好,手术时间短,复位质量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固定,术后随访6~28个月。结果25例患者中术中直视下骨折解剖复位22例(88%),满意复位2例(8%),不满意复位(移位4 m)1例(4%)。术后摄X线片复查未发现骨折有再移位。22例于术后1.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2.5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术后并发异位骨化、关节失用1例,骨化性肌炎致功能障碍1例,感染但未遗功能障碍1例。按照美国骨科学会拟定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记忆合金三维内固定系统为髋臼骨折的解剖重建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重建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观察组(采取重建钛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与对照组(非手术治疗),每组各有患者18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44%(17/1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12/18),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断板,内固定未出现松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结论:重建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满意成效,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21个月(12个月~30个月)。术后解剖复位占66.7%(20/30),满意复位26.7%(8/30),不满意复位6.7%(2/30)。手术疗效:优56.7%(17/30),良33.3%(10/30),可10.0%(3/30),优良率为90.0%。术后无发生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技术是临床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14个月~3年)。术后解剖复位21例(65.63%),满意复位8例(25%),不满意复位3例(9.37%)。按Matta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17例(53.13%),良12例(37.5%),可3例(9.37%),优良率为90.63%;X线疗效:优25例(78.13%),良5例(15.62%),可2例(6.25%),优良率为93.75%。术后无发生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重建钛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建钛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32例,重建钛板40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疗效和各自的优点。结果经3~48个月的随访,克氏针内固定组,优78例,良36例,可17例,差1例,优良率86.4%。重建钛板组,优3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5%。结论对锁骨中1/3横断性或斜形骨折,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应视为取材方便、经济实用、稳固可靠的选择,而对粉碎性骨折,重建钛板内固定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经前侧入路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2例髋臼骨折病例经前侧入路(髂腹股入路或Stoppa入路)应用重建钢板一期骨折复位和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0.2月(12~45月)。按Matta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4例,2例复位差,复位优良率90.91%。采用改良的D'Aubigne功能评分,优13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达86.36%。结论:对于具有适应证的髋臼骨折,通过前侧入路,能得到满意的显露及复位固定,相对于髂腹股沟入路,前侧的Stoppa入路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经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的26例复杂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2个月,平均18个月;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9例,不满意复位5例;优14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4.6%;异位骨化4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显露好、复位方便、固定牢靠、异位骨化率低等优点,适用于涉及两个柱的复杂的髋臼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例)设为A组,以脊柱中后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21例)设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神经损伤恢复(ASIA分级)方面的差异。 结果 除B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多于A组外,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和神经损伤恢复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各自的适应证、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对掌指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微型纯钛板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术后早期功能训练.31例42处骨折中,掌骨骨折26处,其中掌骨头骨折9处,基底部骨折4处,指骨骨折16处,均为指骨基底部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年,骨折处完全愈合.按手外科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42例48足采用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42例48足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8个月。按Maryland标准进行评定,优38足占79%,良8足占17%,可2足占4%,优良率达96%。结论:锁定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具有类似外固定支架固定的坚强稳固性,最大限度恢复了跟骨的形态、关节面平整及Bohler角、Gissane角和Perie角,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