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自芷中10种吠喃型香豆素成分: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酷、珊瑚菜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自当归脑、异补骨脂素、东蓑若内酷、伞形花内酷、自当归素对长春新碱吸收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人源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分别考察自芷中10种吠喃型香豆素类成分对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影响。结果 10种香豆素类化介物对长春新碱转运的影响小同,氧化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能促进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P0.05);佛手柑内酷、自当归脑、异补骨脂素、伞形花内酷、自当归素对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有抑制作用(P0.01);珊瑚菜素、东蓑若内酷对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无明显影响。结论小同种类吠喃型香豆素类化介物对长春新碱的肠道转运的影响小同,虽然均是吠喃型香豆素,对药物的转运可表现为完全相反的作用,可能与吠喃型香豆素类的结构以及其连接的官能团有关。  相似文献   

2.
梁新丽  朱梦良  赵国巍  罗云  张婧  李哲  廖正根 《中草药》2015,46(7):1007-1011
目的考察白芷中呋喃香豆素类成分对难吸收药物葛根素、芍药苷、长春新碱吸收的影响,探讨白芷中呋喃香豆素类成分对不同结构药物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以各药物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分别考察白芷中呋喃香豆素类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氧化前胡素)对葛根素、芍药苷、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影响。结果 4个呋喃香豆素类成分对3种单体成分转运的影响不同,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能显著促进葛根素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P0.05、0.01),佛手柑内酯对葛根素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无明显影响;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对芍药苷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无明显影响,但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显著抑制芍药苷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P0.05、0.01);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能显著促进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P0.05、0.01),佛手柑内酯能显著抑制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P0.05)。结论不同呋喃香豆素对同一药物的肠道转运的影响不同,虽然同为呋喃香豆素,对药物的转运可表现为完全相反的作用。同一呋喃香豆素与不同药物联合使用,其对联合用药物肠道转运的影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多烯紫杉醇LC-MS方法,并分别研究白芷中3个香豆素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及氧化前胡素)对多烯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以紫杉醇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LC-MS测定,方法经特异性、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确证适合用于血浆中多烯紫杉醇的测定。试验采用每组6只大鼠,分别口服灌胃给予多烯紫杉醇(50 mg·kg~(-1))组、氧化前胡素(8 mg·kg~(-1))配伍多烯紫杉醇(50 mg·kg~(-1))组;欧前胡素(15 mg·kg~(-1))配伍多烯紫杉醇(50 mg·kg~(-1))组、异欧前胡素(15 mg·kg~(-1))配伍多烯紫杉醇(50 mg·kg~(-1))组。LC-MS测定给药后血浆中多烯紫杉醇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用DAS 2.0软件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多烯紫杉醇与3个香豆素成分配伍前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有了明显的变化。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性增加,药峰浓度(Cmax)显著提高。表明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能促进多烯紫杉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三者对多烯紫杉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作用氧化前胡素最强、异欧前胡素次之、欧前胡素最弱。  相似文献   

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概述.方法 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发表的26篇文献,对其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结果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和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炎镇痛及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其体内过程的研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依据.结论 文章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琴  刘丹  胡鹏翼  王佳  唐宇  郭园园  杨明 《中草药》2016,47(21):3840-3847
目的体外细胞模型法及分子对接法研究P-糖蛋白(P-g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抑制剂促进天麻素跨膜转运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考察天麻素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基因转染马丁达比犬肾上皮细胞(MDCK-MDR1)细胞的毒性,采用分子对接法预测天麻素与P-gp、MRP1结合方式及作用能力的强弱,MDCK-MDR1细胞模型分析天麻素的跨膜转运,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MRP1抑制剂丙磺舒对天麻素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天麻素在100~1 000μg/m L的质量浓度内对细胞无毒性;天麻素与P-gp通过氢键及疏水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与MRP1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及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Lib Dock Score表明P-gp-维拉帕米、MRP1-丙磺舒复合物的稳定性强于P-gp-天麻素和MRP1-天麻素;天麻素基底侧(BL)→顶端侧(AP)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 BL→AP)大于Papp AP→BL,外排率(ER)为1.5左右,提示天麻素在MDCK-MDR1细胞为被动转运,且转运过程可能存在蛋白外排现象;天麻素配伍维拉帕米Papp显著增大(P0.05),ER值显著减小(P0.05),天麻素配伍丙磺舒后Papp有所增大,ER有所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天麻素为P-gp底物,天麻素是否是MRP1的底物有待进一步考证,但维拉帕米及丙磺舒可通过竞争性结合P-gp和MRP1不同程度促进天麻素跨膜转运。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中的桥梁学科,在对中药复杂物质基础、各成分/组分体内过程以及药动/药效关系等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药的多成分/组分复杂体系,如何科学揭示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一直是探索的热点和难点。中药物质基础的最优组成结构发挥着最佳的功效,而成分/组分组成结构的功效差异与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排泄密切相关。该文系统回顾了当前中药及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并根据组分结构理论思想对中药药代动力学进行探索,拟采用中药组分结构整合中药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深入探究组分结构对中药多成分/组分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以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创新中药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芷总香豆素对大鼠疮疡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制作大鼠疮疡模型,观察白芷总香豆素大、小剂量(200mg/kg、100mg/kg)对大鼠疮疡模型体征、愈合情况、脏器指数,脓液及血清中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模型,观察白芷总香豆素大、小剂量对小鼠耳廓肿胀度的影响。结果:白芷总香豆素200mg/kg、100mg/k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的大鼠疮疡模型具有改善疮疡的症状,降低疮口愈合积分值,增加不同时间脓性分泌物和血清中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还能减轻小鼠耳廓的肿胀度。结论:白芷总香豆素对大鼠疮疡模型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硫熏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硫熏时间对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芷被熏透前的9小时,随着硫熏时间的延长,香豆素类含量急剧下降,熏透后则下降不明显。硫熏9小时后,香豆素类总含量下降了73.5%,48小时后则下降了77.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LC-MS/MS分析苏合香有效成分及药代动力学,在找出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共性的同时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应用溶剂提取对苏合香中石油醚、乙醚中有效成分进行分析,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予以化学成分的鉴定。LC-MS/MS分析对苏合香中肉桂酸药代动力学研究考察样品制备方法和取血时间,并对大鼠血药浓度予以检测,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并获取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 经鉴定苏合香石油醚23个化合物,乙醚部位共存在11个化合物,肉桂酸的线性范围均为5~1000μg·L-1,方法学考察符合实验要求。日内以及日间变异系数(RSD)低于15%,精密度以及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肉桂酸口服给药后的Tmax、Cmax、AUC0-t、衰期t1/2及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4 h、849.29μg·L-1、10577.38μg·L-1·h、5.20 h、9.50 h。结论 获得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发现GC-MS和LC-MS/MS分析应用于有效成分及药代动力学的检测准确灵敏...  相似文献   

10.
胡亚  刘运锋  朱卫丰  陈丽华  管咏梅  金晨 《中草药》2019,50(12):2876-2883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士的宁在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中的双向转运机制。方法 MTT法确定马钱子碱、士的宁对MDCK-MDR1单层细胞毒性范围,以MDCK-MDR1单层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考察转运时间、药物作用质量浓度、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马钱子碱、士的宁的累积吸收浓度(C_(cum))和表观渗透系数(P_(app))的影响。结果马钱子碱和士的宁P_(app)均1×10~(-5)cm/s,P_(app)(BL→AP)/P_(app)(AP→BL)均2。马钱子碱、士的宁与维拉帕米合用,显著降低了P_(app)(BL→AP)/P_(app)(AP→BL)值。结论马钱子碱、士的宁以被动转运为主,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其吸收有明显抑制作用,马钱子碱、士的宁可能是P-gp底物。  相似文献   

11.
中药白芷硫熏前后香豆素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用薄层扫描法对川白芷和杭白芷药材加工(硫熏)前后的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香豆素含量分别为0.190%、0.571%、0.178%、0.421%。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归纳白芷的主要效用为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生肌起痿、燥湿止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白芷有效组分香豆素和挥发油分别对配伍"对药"葛根中葛根素、黄芩中黄芩苷、川芎中阿魏酸及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肠吸收的影响,探讨白芷对配伍"对药"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大鼠外翻肠囊吸收模型,分别考察白芷有效组分配伍各对药(葛根、黄芩、川芎、甘草)前后,葛根中葛根素、黄芩中黄芩苷、川芎中阿魏酸及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 白芷有效组分能显著促进葛根中葛根素(提高1.70倍)、黄芩中黄芩苷(提高4.74倍)的肠吸收作用;白芷有效组分对川芎中阿魏酸肠吸收无显著影响;白芷有效组分对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具有显著的肠吸收抑制作用。结论: 白芷-葛根,白芷-黄芩药对配伍应用产生协同治疗作用,不仅表现为不同活性成分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靶点,还表现为白芷活性成分促进其配伍"对药"活性成分肠道转运。白芷-川芎、白芷-甘草配伍机制可能与白芷对甘草中活性成分肠吸收的影响无关。  相似文献   

14.
李乾  刘洁  李月婷  阳娇  赵淑军  肖红斌 《中成药》2020,(9):2357-2362
目的建立UPLC-FLD法同时测定白芷中水合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有量。方法白芷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59 nm,发射波长490 nm。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02.5%,RSD 1.02%~4.1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白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决白芷生产过程中盲目引种、生产无序等导致的药材品质不达标、农残超标等问题,对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利用药用植物全球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信息系统(GMPGIS)Ⅱ对白芷栽培选地进行科学预测,得出潜在的白芷和川白芷各自生态适宜区。同时,根据白芷种质资源现状、产区考察、文献研究,建立一套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结果:白芷引种栽培以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一带为宜;川白芷引种栽培以湖南、江西、四川、浙江、贵州一带为宜。建立了一套从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定苗、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存、良种繁育的完整无公害白芷规范化种植体系。结论:白芷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的建立为白芷无公害精细栽培奠定基础,也为现阶段中药材种植产业精细、集约、高产、高品质的种植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杭白芷香豆素组分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杭白芷香豆素组分(CAD)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CAD对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结论CAD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方法 选择雌雄小鼠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吗啡组,白芷香豆素低剂量组(0.05mL/kg)、中剂量组(0.1mL/kg)、高剂量组(0.2mL/kg),白芷挥发油低剂量组(0.05mL/kg)、中剂量组(0.1mL/kg)、高剂量组(0.2mL/kg),采用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甩尾法、扭体法观察白芷挥发油的镇痛、镇静作用.结果 白芷挥发油各组起效时间更快,作用时间更长,扭体次数更少,且中剂量组(0.1mL/kg)镇痛、镇静效果明显好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结论 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明显,作用机制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吴晓毅  巢志茂  孙文  王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0):1863-1868
白芷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在硫磺熏蒸后显著下降,因此需要对硫磺熏蒸的白芷建立快速定性鉴别,并建立欧前胡素含量定量模型,实现药材质量控制的目的。该文使用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硫磺熏蒸和非硫磺熏蒸的白芷的NIR光谱,以一阶导数和矢量归一化的方法进行预处理,采用OPUS/INDENT定性分析软件Ward’s Algorithm法进行聚类分析,在8 806.0~3 811.0 cm-1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简单,快速地鉴别白芷是否被硫磺熏蒸。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欧前胡素分析值为参照,结合OPUS/QUANT定量分析软件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欧前胡素含量的定量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R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82 8,0.006 8和0.011 8。建立的欧前胡素NIR定量模型可准确地用于快速测定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芷总挥发油 (essentialoilofRadixAngelicaeDahuricae ,EOAD)对甲醛所致的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的β 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一氧化氮 (NO)及前阿黑皮素 (Proopiomelanocortin ,POMC)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β 内啡肽、ACTH ,化学法测定NO的含量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EOAD对前阿黑皮素信使核糖核酸 (POMC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EOAD能显著升高甲醛所致的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下丘脑的 β-内啡肽、NO含量 ;使下丘脑、脑干POMC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大幅度增加 ;而对血中的ACTH没有影响。结论 :EOAD可能通过增加中枢POMC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和内源性镇痛物质含量 ,激活内源性镇痛机制而镇痛 ,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  相似文献   

20.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is the dried root of Angelicae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 (Fam.Umbelliferae). The total coumarins (Cou) and volatile oil (VO) wer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that drived from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ou and VO could increase intestinal absorption for transmucosal drug delivery with unknown mechanis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for improving drug intestinal transport. Caco‐2 cell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 on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study its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actin and ZO‐1, tight junction proteins. The effect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 on the expression of P‐gp protei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low cytometry. VO (0.036–2.88 μL/mL) and Cou (0.027–0.54 mg/mL) caused a reversible, time‐ and dose‐dependent decrease in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VO and/or Cou coul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he tight junction protein, ZO‐1 and actin. VO and/or Cou also coul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gp.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 increased cell permeability by affecting the expression of actin, ZO‐1 or P‐gp, opening the tight junction or inhibiting the efflux induced by P‐gp.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