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二茂铁基聚合物/碳纳米管用于亚硝酸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乙烯基二茂铁(VF)作为功能单体成功合成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双亲聚合物,将聚合物用于非共价键改性碳纳米管(CNTs),通过共组装实现了CNTs的水相分散,且分散效果良好。将改性CNTs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复合传感涂层,用于亚硝酸盐检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改性CNTs的形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及传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双亲聚合物以胶体粒子形式稳定CNTs;复合传感涂层表面存在微结构,有利于比表面积的提升;二茂铁基元可以起到电化学催化作用,加速电子传输;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涂层可以在浓度为1~2 000 μmol/L时实现对亚硝酸盐的线性检测,检测下限为0.29 μmol/L,且涂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双亲性无规聚合物和氯丙醇为组装基元,在选择性溶剂中制得氯丙醇分子印迹胶束,并将其电沉积在金电极表面得到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组装环境对形貌的影响。乳酸量、盐浓度和氯丙醇浓度对印迹胶束的组装行为有较大影响,当氯丙醇浓度为10-10~10-4 mmol/L时制得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DMA)、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二异辛酯(EHA)和苯乙烯(St)为原料合成双亲性无规聚合物P(DMA-co-HEA-co- EHA-co-St),将其与抗坏血酸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制得分子印迹聚合物胶束(MIPMs)。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进行表征。将MIPMs电沉积在金电极表面,用紫外光交联后洗脱除去抗坏血酸得到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经循环伏安法(CV)及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研究表明,该传感器对抗坏血酸浓度在0.1~8.0 m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4.
利用恒电位法在Ni上直接电沉积Pt和Pd,制成Pt Pd/Ni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Ni片电极上电聚合导电高分子聚苯胺(PANi),然后利用恒电位法在聚苯胺薄膜上制备了聚苯胺载Pt Pd复合电极(Pt Pd PANi/Ni)。采用线性伏安扫描法、交流阻抗法、扫描电镜、能谱方法对电极催化剂进行测试表征,实验表明:将Pt Pd沉积在聚苯胺上,增加了Pt Pd颗粒的分散度,Pt Pd的利用率得以提高,Pt Pd晶体颗粒大小为1~5 μm。在相同的Pt Pd载量下,Pt Pd PANi/Ni电极比Pt Pd/Ni电极对氧还原的催化性能更好。在Ni片上沉积聚苯胺5个周期后再沉积Pt Pd 600 s时的Pt Pd PANi/Ni电极对氧还原的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抗坏血酸(AA)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MIP),并以该MIP修饰的电极为栅极制备了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AA电化学晶体管(OECT)传感器件。应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电极进行一系列的表征与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以pH=5.2,浓度为0.2 mol/L HAc-NaAc(体积比2.1∶7.9)的缓冲液为背景溶液,o-PD与A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以0.5 V/s的扫描速率在0~0.8 V内扫描20圈,所得分子印迹膜电极性能最佳。应用以该分子印迹修饰电极作为栅极的电化学晶体管检测AA,得到AA浓度的检测限为0.3 μmol/L,沟道电流与AA浓度在0.3~3 μmol/L(低浓度)与3~100 μmol/L(高浓度)这2个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生物大分子γ-聚谷氨酸 (γ-PGA)、β-环糊精 (β-CD)为反应单元,通过酯化反应,制备接枝共聚物 (γ-PGA-g-β-CD),用氢核磁共振(1H-NMR)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接着将γ-PGA-g-β-CD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形成自组装胶束纳米粒子,利用纳米粒度分析仪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胶束粒子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最后以γ-PGA-g-β-CD自组装胶束粒子溶液为电解液,结合恒电位电沉积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γ-PGA-g-β-CD生物纳米涂层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涂层的化学组分、表面形貌以及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β-CD的接枝率为28%,γ-PGA-g-β-CD自组装胶束粒子的流体动力学直径为(168±5.3) nm,所制备的γ-PGA-g-β-CD生物涂层可降低镁合金的腐蚀速率,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自组装法制备了直接吸附和半胱胺修饰自组装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传感器。采用镀金压电石英晶体微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自制石墨电极为对电极的三电极体系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对监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裸金电极和半胱胺修饰金电极上自组装成膜吸附的过程。利用循环伏安法对自组装电极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进行测定,然后利用电流-时间曲线法对超氧阴离子的响应进行了测定。研究了pH和扫描速率对酶电极的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肖东琴  李文  段可  杜佳恒  向守刚  张波  李忠  冯刚  尹一然 《西部医学》2023,35(8):1110-1116+1121
探讨骨科植入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制备磷酸钙涂层方法及机理。方法 首先在控制钙/磷摩尔比条件下采用滴定法建立磷酸钙的沉淀边界pH曲线,然后根据曲线确定4种涂层工作溶液浓度和pH。接着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确定4种溶液中在不同电极电位下所发生的界面阴极反应,并明确合适的工作电位。结果 滴定测得磷酸钙溶液的沉淀边界曲线显示,当溶液pH低于边界0.7~1.2时溶液可保持3天以上不发生沉淀且可以稳定形成涂层。电化学沉积电位的合理区间为-1.0~-1.2 V。将pH控制在沉淀边界以下(~1.0),选择-1.15 V为电化学沉积的工作电位,在4种工作溶液中均成功制备了磷酸八钙为主要相的涂层。通过电极反应动力学研究了电流-时间关系,发现涂层形成初期氢离子还原为涂层沉积提供了初始过饱和度,水分子还原为涂层生长提供持续的驱动力。结论 成功确定了电化学沉积磷酸钙的关键条件并阐述了涂层生成机理,且该涂层方法也已成功应用于钽金属,具有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近几年发展的用于生物大分子自组装功能膜的三种逐层(LBL)自组装技术与制备方法,酰胺化反应自组装技术、生物分子的特异识别自组装技术、分子沉积自组装技术;同时总结了自组装功能膜的结构、特性的表征方法,主要有AFM、TEM、循环伏安法、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UV/VIS、XPS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沉积法在表面阳离子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上制备活性胃蛋白酶分子的自组装生物膜,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基材和活性胃蛋白酶/PET-NH3^ 组装膜的表面形貌及组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制溴吡斯的明(PB)的阳离子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PB脂质体(PB-L),以N-三甲基壳聚糖(TMC60)为包衣材料对其进行包衣,制备阳离子型PB-L,并用正交设计法对其处方进行优化;对溴吡斯的明脂质体包衣前后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结果 最优处方为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蜂毒素全氟碳纳米囊,考察其外观特征、粒径、Zeta电位、电镜形态、包封率及稳定性.方法 以全氟碳为纳米核心,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蜂毒素纳米囊.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纳米颗粒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双波长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纳米颗粒载药包封率.将制备的蜂毒素全氟碳纳米囊乳液置于4℃下密封贮藏30 d,以纳...  相似文献   

13.
用活性红195对聚(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对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纳米球进行染色,制得具有反应性的P(St-BA-VBT)/染料复合纳米球。通过扫描电镜(SEM)、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等对纳米球进行表征,并探索了染料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pH对纳米球上染料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St-BA-VBT)/染料复合纳米球表面光滑、粒径均一,与未染色纳米球相比,粒径增加了12.8 nm;Zeta电位由56.7 mV降低至-38.6 mV。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加、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时间的延长、染液pH的降低,纳米球上的染料吸附量增加;当染料质量为纳米球质量的5.25%,染色温度为65 °C,染色时间为90 min时,纳米球上染料吸附量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纳米乳制备及体外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5%利多卡因纳米乳,考察利多卡因纳米乳对离体大鼠皮肤的透皮能力。方法伪三元相图法结合origin软件分析确定制备5%利多卡因纳米乳的最佳Km值(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比值)及各组份比例;Zeta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乳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透射电镜观察纳米乳形态及体系类型;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比较含5%利多卡因的纳米乳、凝胶和酊剂的累积透皮吸收量Q和表观皮肤透皮速率(Kp)值,分析利多卡因纳米乳的透皮渗透类型。结果利多卡因纳米乳平均粒径为(29.8±14.4)nm,其中98%的粒径范围介于15.1~45.5nm之间,2%介于77.9~261.3nm之间;纳米乳体系为大小不均的球形多分散体系;纳米乳的Kp值(3.07±0.74cm·h-1)显著高于凝胶[(1.27±0.35)cm·h-1]和酊剂[(0.97±0.18)cm·h-1],纳米乳的透皮速率为[(69.82±7.48)μg·cm-2·h-1],透皮过程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过程。结论伪三元相图法结合origin软件分析确定纳米乳各组份比例的方法简便、准确,马尔文粒径测定结合透射电镜观察测定纳米乳的粒径、分布、形态及体系类...  相似文献   

15.
制备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尿刊酸修饰壳聚糖(UAC)/质粒DNA(pDNA)纳米复合物,采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评价UAC包裹pDNA的能力;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包括pH、渗透压、脱氧核糖核酸酶及肝素)的考察,对该纳米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该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取代度(50.0%)的载体UAC在氮磷比(N/P)≥3时将pDNA完全包裹形成纳米复合物;N/P越高,该纳米复合物对碱性环境、高渗透压、DNaseⅠ、肝素的稳定性越好;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20 kD)的UAC能够更有效地保护pDNA免受DNaseⅠ的降解,且形成的纳米复合物较容易被肝素解聚;N/P为30的纳米复合物的粒径为125.2 nm,Zeta电位为+37.9 mV,呈类球形结构。因此,高取代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的载体UAC与pDNA形成高N/P的纳米复合物能够具有良好的特性,适合进行细胞转染实验,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载基因纳米复合物。  相似文献   

16.
制备N-辛基-N-季铵化壳聚糖(NTMC)胶束,并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胶束进行包覆以获得安全、稳定的复合胶束制剂。由辛基化和季铵化反应合成NTMC,并考察其临界胶束浓度;通过超声-透析法制备NTMC胶束,测定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率;使用CMCNa对NTMC胶束进行包覆,考察包覆前后胶束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以及细胞毒性和溶血性的变化。所制得的NTMC的辛基取代度为(37.5±3.6)%,季铵基取代度为48.4%,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35.6μg/mL)。NTMC胶束粒子呈球形,粒径为(224.6±8.4)nm,Zeta电位为+(44.7±4.5)mV,对紫杉醇的载药率高达(40.2±2.2)%,包封率为(34.4±1.7)%。NTMC/CMCNa复合胶束粒子较不规则,略呈球形,粒径为(302.4±27.3)nm,Zeta电位为-(37.4±6.2)mV。与NTMC胶束相比,NTMC/CMCNa复合胶束的细胞毒性及溶血性大大降低。结果表明:NTMC胶束对难溶性药物(如紫杉醇)有很好的增溶效果,通过CMCNa包覆,可以屏蔽NTMC胶束的强烈正电荷,显著提高制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载银纳米氧化钛涂层抗菌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载银纳米氧化钛生物陶瓷涂层的制备和表征,以期获得具抗菌作用的植入物涂层材料.方法 将等离子体喷涂纳米氧化钛涂层浸入1%、5%、9%的硝酸银溶液中载银,通过背散射电镜和能谱仪考察各自载银量和银分布,选择合适的载银工艺.对以该工艺制备的载银涂层进行银离子缓释、成骨细胞毒性和体外抗菌性能试验.结果 5%硝酸银溶液使得涂层载银量适中,银分布均匀.载银纳米氧化钛涂层的银离子爆发性释放明显,快速释银时间持续12 d;释银后涂层表面形貌较原始氧化钛涂层无明显改变.第1、3、5天时成骨细胞在载银前后的涂层表面对阿尔玛蓝染料的还原率[(18.3±1.8)%/(24.8±2.5)%;(21.8±3.7)%/(25.0±1.5)%;(34.0±1.5)%/(34.8±3.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测定的成骨细胞在载银前后的涂层表面碱性磷酸酶的分泌量[(20.0±0.6)U/L/(20.0±1.0)U/L;(21.0±0.6)U/L/(20.0±0.6)U/L;(20.0±1.0)U/L/(20.0±0.0)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环直径最为(3.81±0.8)mm,抑菌环持续达12 d,菌落数试验抗菌率100%.结论 以5%硝酸银溶液制备载银纳米氧化钛涂层经济而高效.载银未改变纳米氧化钛原有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且使其具备了良好的体外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索拉非尼半乳糖神经酰胺固体脂质纳米粒(S-GC-SLN)混悬液。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一低温固化法制备S-GC—SLN,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多分散指数及Zeta电位,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与HPLC法测定包封率。结果优选处方为:索拉非尼15mg、半乳糖神经酰胺250mg、泊洛沙姆188350mg、蛋黄卵磷脂450mg。所制脂质纳米粒子为类球形实体,粒径为(186.6±2.6)nm,Zeta电位为(-46.1±2.9)mV,包封率为(83.47±1.54)%。结论乳化蒸发一低温固化法制备S-GC—SLN可行,为开发索拉非尼新制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壁材单体、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异辛酯(奥克立林,OCT)和辛酸/葵酸三甘油酯(GTCC)为芯材、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界面聚合法制备防晒纳米胶囊。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Nano-ZS)、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线透过率分析仪等对防晒纳米胶囊的形貌、核-壳结构、粒径分布、化学组成和防晒性能进行表征。利用CCK-8法探究防晒纳米胶囊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制得的防晒纳米胶囊为规整的球形,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318 nm,多分散系数为0.293;与未包覆OCT/GTCC的相比,防晒纳米胶囊具有更好的防晒性能,且降低了OCT对皮肤的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