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肺部毛霉菌病CT表现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穿刺活检或痰培养证实的9例肺部毛霉菌患者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回顾性分析病变的形态、分布、密度。结果 (1)9例中"反晕征"表现3例(33.3%),"分隔征"表现5例(55.6%),"楔形实变坏死征"表现6例(66.7%),"晕征"表现4例(44.4%),"空气新月征"表现1例(11.1%),合并2种或2种以上征象6例(66.7%)。(2)9例中,有糖尿病史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结核、慢性肾功能不全、不明原因多年肺部空洞病史、慢性肺部感染各1例。结论免疫功能不全患者,肺部CT出现"反晕征"、"分隔征"或"楔形实变坏死征"时,应注意毛霉菌病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在上颌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需要上颌窦检查的患者进行颌面专用CT扫描和重建成像,并且对重建轴位影像进行矢状面、冠状面及3D影像处理分析。结果 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能够以矢状面、冠状面及3D等不同影像清楚地显示上颌窦的部位、形态及其比邻的解剖关系等信息。结论 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对于显示上颌窦影像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有效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4.
曲霉菌病的病原主要是烟曲菌,少见者为黑曲菌和黄曲菌.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 可分为3型:腐生型、过敏性支气管炎型和侵袭型[1].文献报道,PA多继发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慢性机体功能衰竭患者[2-4]或肺结核、肺囊肿及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而对无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基础病的年轻患者的影像表现报道少见.我院自2007年11月~2008年7月间接诊了22例PA年轻患者,既无肺结核、肺囊肿及支气管扩张、血液系统疾病,亦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长期使用史.现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旨在提高对PA在不同人群及不同发病时期CT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霉菌性上颌窦炎常规CT诊断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及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表现是以涕血为特征。常规CT扫描证实,病变仅发生于一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性软组织密度影,伴有砂粒状钙化(15)、环形钙化(6)、团块状钙化(5);局限性骨质破坏及增生。结论霉菌性上颌寞炎临床表现特征性明显,CT有特异性表现,常规CT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CT诊断上颌窦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回顾分析了CT诊断的53例上颌窦疾病,经手术病理证实。CT扫描提示上颌窦炎性病变23例,息肉样病变7例,囊性病变9例,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9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与病理诊断对比基本符合,仅1例(2%)为假阳性。在诊断上颌窦疾病方面,CT可以解决一些传统难题,如提高对窦壁周围组织估计的正确性,可证实肿瘤对翼部、咽部及鼻腔的侵犯,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由于CT密度分辨率高,超越了平片及多轨迹体层,得以确定软组织、骨壁及含气腔的隐匿性变化,加上增强扫描可推测病变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对于鉴别囊肿、脓肿、良恶性肿瘤等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 病变位于左侧上颌窦5例,右侧上颌窦3例.4例占据整个窦腔,4例占据部分窦腔.CT平扫上4例肿物密度不均匀,1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内可见钙化.T1WI上病灶呈稍低信号改变,T2 WI上呈等、稍高信号改变,均伴有上颌窦窦壁的骨质破坏,并侵犯鼻腔、眼眶、颞下窝等组织结构,7例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CT、MRI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确定肿瘤范围及与相邻组织解剖关系,对确定手术的可切除性有重要价值,但确诊仍需病理.  相似文献   

8.
CT在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的CT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9例上颌窦鼻腔出血坏死性息肉 ,术前采用鼻窦轴位和冠状位 ,平扫和 /或增强后CT薄层扫描。结果 病变密度不均匀 ,为低高混杂密度 (2 6/2 9) ,边界清楚 ,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 ;上颌窦和 /或鼻腔呈膨胀性扩大 ,骨质压迫性吸收破坏以上颌窦内侧壁多见 (13 /2 9) ;多数病例既有骨质破坏 ,又伴有硬化增厚 (15 /2 9)。结论 CT对出血坏死性息肉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曲霉菌病的C 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证实肺曲霉菌病的CT图像,总结不同类型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特点。结果单发一个肺叶曲霉菌球5例,变态反应介导的肺曲菌病8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9例;单侧病灶12例,双侧病灶20例。结论不同类型肺曲霉菌病C 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的上颌窦形态及容积进行测量,分析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上颌窦的形态及容积特点。方法:根据上颌长(ANS-Ptm),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间的夹角(SNA),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牙槽座点间的夹角(SNB),上牙槽座点、鼻根点及下牙槽座点间的夹角(ANB)大小,选取10例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及10例上颌骨发育正常者,应用NEWTOM 5G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上颌窦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Mimics Research 20软件测量上颌窦窦腔容积;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骨发育不足组上颌窦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容积与上颌骨发育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颌骨发育不足与上颌骨发育正常者的上颌窦形态及容积大小相似,上颌窦的形态及容积并不是造成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霉菌性上颌窦炎CT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6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CT和临床资料,总结CT特征,结合临床,分析误诊原因。结果霉菌性上颌窦炎CT多单侧受累(23例)。受累窦腔内不均匀密度增高影及其内斑点、团块及条状钙化(21例),分布在中间15例,散在4例,边缘2例。窦壁增厚7例,窦壁骨质吸收4例。5例均误诊为一般上颌窦炎。结论与窦壁无关的腔内钙化是CT诊断较可靠特征。无钙化的霉菌性上颌窦炎应注意鉴别诊断,充分考虑临床和基础病。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炎性假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上颌窦炎性假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上颌窦炎性假瘤的CT(8例)、MRI(7例)资料,并分析其中3例MR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 病变位于左侧2例,右侧6例;病变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5例、模糊3例,最大径平均51 mm(29~72 mm).CT表现:与脑实质比较,平扫6例呈等密度,2例呈略低密度,2例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受累窦壁骨质吸收、破坏,残端骨质伴有硬化.MRI表现:T_1 WI呈低信号2例、等信号5例;T_2 WI呈不均匀低信号6例、等信号1例;增强后病变呈不均匀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5例;3例动态增强扫描的TIC均为持续上升型.病变累及同侧鼻腔6例、颞下窝和翼腭窝4例、眼眶4例及面颊部3例,MRI更清楚、准确显示窦外蔓延的范围.结论 骨质破坏伴有残存骨质硬化、T_2 WI呈较低信号是上颌窦炎性假瘤较特征性表现;CT和MRI联合使用能够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特征.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15例侵袭性胸腺瘤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分别对病变的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周围结构侵犯及种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表现为边缘分叶、不规则,密度不均,平扫CT值40~50HU,其中坏死囊变11例,点状钙化4例;15例均有纵隔结构侵犯,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其中大血管侵犯9例,心包侵犯(心包积液)5例,胸膜肺界面不清8例,胸腔积液6例;增强扫描见肿瘤实质部分呈轻至中度强化,CT值增加10~20HU,坏死囊变不强化.结论 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螺旋CT能显示肿瘤内部改变,又能显示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闫呈新  岳云  付建斌  贾明胜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28-1230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肺真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痰和脑脊液培养证实7例、经皮穿刺活检证实2例、纤支镜刷检5例.全部痛例均行全肺MSCT扫描,14例行病灶处HRCT检查.结果:23例中表现为肺内散在结节影4例,直径1~3 cm,密度均匀,周围见"晕轮征";肿块及空洞影6例,肿块直径〉3 cm,密度较高,周围可见"晕轮征",其中4例有空洞形成,内壁光滑;肺部炎症样改变8例,多位于两肺中下部,病变可融合呈地图状或蜂窝样实变影,侵犯一个肺段或肺叶,似肺段性或大叶性肺炎的表现,其中胸膜下楔形实变影3例,不规则片状实变影5例;曲菌球5例,表现为空洞内边缘光滑的球形致密影,随体位而变化,并见"空气半月征".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MSCT表现复杂,病变分布广泛,呈多种性质、多灶性及多形性改变,MSCT能准确显示病灶的细节,是观察肺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上颌窦曲菌病的CT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上颌窦曲菌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上颌窦曲菌病的影像学,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1)上颌窦内不均匀性软组织密度影;(2)与窦壁无关的钙化;(3)局限性骨质增生和破坏;(4)仅累及一侧上颌窦,少累及其他鼻窦。结论 该病具有较特征的CT表现,85%以上的病人可获得诊断。CT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及范围,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上颌窦区3种肿瘤的影像特征,提高上颌窦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通过观察对比上颌窦区腺样囊性癌、神经纤维瘤和骨化性纤维瘤(各1例)的临床特点及CT、MRI表现,分析上颌窦区肿瘤的影像表现异同点。结果上颌窦腺样囊性癌表现为边界不清,受累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MRI呈混杂T_1、T_2信号,不均匀强化。翼腭窝神经纤维瘤表现为边界清,邻近骨质呈压迫性骨质吸收,MRI呈混杂等长T_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骨化性纤维瘤表现为边界清,窦壁骨质呈膨胀性改变,有骨性包壳,MRI呈混杂T_1、T_2信号,不均匀强化。结论骨质改变是上颌窦区肿瘤鉴别诊断的关键点,最终诊断需要结合临床、CT和MRI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7例累及同侧筛窦及鼻腔。病变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密度影,内见斑点斑块状钙化36例,窦腔高密度影内见气泡影19例。34例见上颌窦窦壁骨质改变,窦壁骨质增生硬化26例;窦壁骨质吸收破坏24例。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特征并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经鼻上颌部CT扫描,而后对所有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本组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大多表现为一侧上颌窦混浊化,有的同时累及相邻其他鼻窦;鼻腔内见肿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甚均匀,其内可见斑点状、结节状钙化;窦腔可见膨胀性增大,窦壁骨质吸收、破坏,亦可见窦壁骨质增厚,硬化。结论霉菌性鼻窦炎具有明显的CT特征,颇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胸腺内胚窦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腺内胚窦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内胚窦瘤患者的CT表现。主要观察内容包括病变位置、大小、内部结构、边界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结果:8例中病灶位于前上纵隔5例,前中纵隔2例,前下纵隔1例。最大截面直径<3cm者2例,3~5cm者2例,>5cm者4例。CT平扫示病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片状坏死,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所有病灶边界不清,其中2例病变与纵隔血管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1例病变推移纵隔血管,但血管没有明显变形;5例可见病变周围结构受侵犯,3例为血管受侵,表现为血管变形,其内并见软组织密度影,1例病变侵及邻近肺组织,1例侵犯前胸壁及胸骨。结论:胸腺内胚窦瘤的CT表现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