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8·78%,年龄越大、甲亢病程越长,肝损害发生率越高;肝损害症状多数轻微(64·40%);肝功能损害以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为主(61·02%)。结论甲亢易合并肝损害,肝损害的程度与年龄、病程及病情有关,应尽早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甲亢性肝损害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 0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1 )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 4 3.5 % ,年龄越大 ,甲亢病程越长 ,肝损害发生率越高 (P <0 .0 5 ) ;(2 )肝损害症状多数 (6 8.2 % )轻微或无症状 (2 2 .5 % ) ,食欲大多数正常或亢进 (86 .7% ) ;(3)肝功能损害以ALT升高 (88.3% )及AKP升高 (6 2 .5 % )多见 ;(4 )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 ,护肝治疗为辅。结论 :甲亢容易合并肝损害 ,肝损害的程度与年龄、病程及病情密切相关。甲亢性肝损害如诊断及时 ,治疗积极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甲亢合并肝损害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肝损害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28例甲亢性肝病(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32例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甲亢出现肝损害患者与甲亢的病程、甲亢的严重程度和患病年龄有关,以治疗甲亢为主.结论:甲亢性肝病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治疗肝病的同时应积极治疗甲亢,才能使肝损害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肝损害(简称"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515例甲亢患者分为A组(肝功能损害组)和B组(肝功能正常组),对A组176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进行正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肝功能检查,并对治疗前后肝功能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4.2%,在临床上多见;A组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B组(P<0.05);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甲亢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恢复程度与肝功能恢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多发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临床上一旦确诊为甲亢性肝损害,应早期、足量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与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高淳县人民医院94例甲亢患者进行总结.结果 94例甲亢患者并发肝功能损害发生率40.4%,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病情越重,肝损害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 甲亢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与患者病程、年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如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肝损害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院诊治的119例甲亢并肝损害患者(肝损害组)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资料,并与同期247例甲亢不伴有肝损害患者(无肝损害组)作比较。结果肝损害组占同期甲亢患者的30.4%,其中108例(90.8%)无明显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多为轻、中度升高;患者高代谢症候群、突眼、甲状腺肿大发生率及肿大程度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心率明显快于无肝损害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及吸131I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而体质量指数则明显低于无肝损害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甲亢类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损害组患者随访18个月以上,101例131I治疗患者随着甲亢控制,肝功能恢复正常,未见有再发肝损害;18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其中10例随着甲亢控制,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8例随着甲亢控制,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随着甲亢复发,再出现肝功能损害。结论肝损害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肝损害症状较轻,多数患者不典型,但并随甲亢病情较重。护肝治疗结合恰当的抗甲亢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1年门诊就诊的52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亢性肝损害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升高;肝功能损害以ALP升高为主;甲亢性肝损害组患者血清ALP、ALT、AST、GG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病程与甲亢性肝损害密切相关(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易合并肝损害,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多发生在年龄大、病情重及病程长的患者,尽早有效控制甲亢,同时保肝治疗是关键,大多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吴卫华 《山西临床医药》2009,(17):1776-1777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肝损害患者病情,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甲亢病人91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患者36例,单纯性甲亢患者5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有无区别。结果:①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发生率为39.56%;②ALT是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最为敏感的指标(HLI中发生率94.44);③甲亢年龄越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P<0.05);④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病程密切相关(P<0.05);⑤甲亢肝损害发生率与甲亢患者性别无关(P>0.05)。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红卫  黄英伟 《新医学》2002,33(1):23-24
目的:研究SLE肝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实验室免疫学的特征、误诊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明确诊断为SLE的260例病例中合并肝损害的不合并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例SLE中合并肝损害79例,占30%。大部分均在病情的活动期,54例无明显的临床症状;8例误诊;有肝损害者血清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的异常率以及IgG、γ-球蛋白检测与无肝损害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治疗反应好。结论:SLE肝损害并不少见,多发生在病情的活动期,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误诊和漏诊。必要时辅以肝穿刺有助鉴别诊断和指导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亢住院病人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及其合并肝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03年1月-2004年6月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76例甲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此期间住院的176甲亢患者中合并甲亢心的58例,占同期甲亢住院患者的32.9%,其中合并肝损害者39例,占同期甲亢心的67.2%。结论有2/3的甲亢心患者存在着肝损害,病程长、年龄大、病情重的甲亢心患者更易合并肝损害。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亢性心脏病手术治疗10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引起的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1 ] ,临床颇为常见 ,治疗棘手 ,其发生率约占甲亢病的1 0 %~ 2 0 % [2 ]。我院 1 985~ 1 999年采用手术治疗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患者 1 0 0例 ,疗效满意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3例 ,女 77例 ,男女比约 1∶ 4。发病年龄 1 8~ 71岁 ,平均 4 3.6岁。病程 5个月~ 1 1年 ,平均2 .2年。原发性甲亢 65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 1 8例 ,甲状腺腺瘤并甲亢 1 7例。发病年龄 1 8~ 71岁 ,平均4 3.6岁。病程 5个月~ 1 1…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岩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6):670-67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7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发症、病程及预后。结果:急性胰腺炎病人多有不同程度肝损害,重型胰腺炎较轻型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高、程度重;胰腺炎发病谤因与肝损害无关;有肝损害的胰腺炎病人腹痛缓解、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延长。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生率及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程度正相关,肝损害延长胰腺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的特点。方法:将100例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与45例青年性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在发病率、病程、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TT3、TT4方面相比较。结果:①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发病率高达5%,病程平均为15年,而青年性甲亢性心脏病发病率为2.2%,平均病程为5年;②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较青年性甲亢性心脏病重,前者多数在Ⅱ级以上,后者多数为I级(P<0.01);③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为主(71%),青年性甲亢性心脏病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80%);④青年性甲亢性心脏病TT3、TT4较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高(P<0.01)。结论:老年性甲亢性心脏病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情重,应对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难以控制的心力衰竭或一般心血管药物难以控制的心房颤动,应考虑甲亢心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肝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2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有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无肝脏损害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52例SLE患者中有肝损害53例(11.7%), 有肝损害组与无肝脏损害比较,两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等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LEDA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中谷丙转氨酶(ALT)升高51例,谷草转氨酶(AST)升高48例,黄疸3例(5.7%)。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予护肝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死于SLE肝损害。结论:SLE本身所致的肝损害发生率并不低,与病情活动有关,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敏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是常用治疗甲亢方法之一。这些药物主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皮疹,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等肝损害[1]。本文就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近10年来本院甲亢患者治疗中发生的38例ATD所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性8例,女性30例,年龄13~70岁,平均(40±6)岁,均为Graves病。4周内发病32例5~8周发病4例,8周以上2例。根据病情轻重结合肝酶或和胆红素升高达正常高值3倍为界,病情较重且伴肝酶或和胆红素≥正常高值3倍为重度ATD致…  相似文献   

16.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甲亢性心脏病资料。结果:甲亢性心脏病占同期住院甲亢患者的18.4%,其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83%,54.1%和40.6%。甲亢性心脏病的误诊率为13.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多见于病程长,病情控制不佳的老年甲亢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良好,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7.
3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肝病的临床经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武军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1):815-816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合并肝损害临床颇为常见。我院自1980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甲亢病人158例,其中130例作肝功能检测发现甲亢性肝病3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8例甲亢患者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均符合Miki提出的诊断标准[1]。选择同时具有以下条件者:(1)单纯甲亢而无其它合并症;(2)既往无肝炎病史,近年无肝炎接触史及输血史;(3)除外其它原因(包括服用治疗甲亢的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及肝肿大;(4)入院时检测HBsAg和抗-HBs阴性。符合上述条件的130例于入院后检测肝功…  相似文献   

18.
刀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7471-7472
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病的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5/2007—10我院收治的50例恙虫病资料。结果:均有持续性发热,可出现肺、心、肝、肾等多器官损害,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生率为66%.外斐氏反应多数大于1:160(多出现在病程7~10d后)。氯霉素治疗多数效果良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必要时予诊断性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治疗首选氯霉素、多西环素及阿奇霉素可用于特殊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方法 对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200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原因有:(1)患者就诊原因常为心脏症状;(2)缺乏对房颤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正确认识;(3)老年人已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系统问诊,查体,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副伤寒甲肝损害26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进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4):324-325
目的 探讨副伤寒甲肝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以402例副伤寒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2例副伤寒甲患者中有肝损害263例(65.4%)。其中72.6%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转氨酶轻度到中度升高,少数有TBIL轻度升高;经抗炎,护肝治疗后肝功能均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合并HBV的感染率为13.6%。重叠感染组与单纯感染组在肝损害程度及预后无明显差别。结论 副伤寒甲肝损害发生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肝损害普遍较轻者其预后良好。治疗以抗炎为主,可在抗炎的同时加用护肝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