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阿帕替尼与姑息治疗方案治疗三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同时观察大剂量维生素B6联合阿帕替尼对于减轻阿帕替尼毒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晚期NSCLC患者53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接受过2个方案以上的含铂化疗,患者EGFR基因检测为阴性,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阿帕替尼组(27例)和姑息治疗组(26例)。阿帕替尼组给予阿帕替尼500mg顿服,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60mg,3次/d(服用维生素B615例,未服用12例)。姑息治疗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毒副反应。结果阿帕替尼组卡氏评分改善率为74.1%,较姑息治疗组34.6%明显提高(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0.1%和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103.5±7.4)、(57.4±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Ⅲ~Ⅳ度黏膜炎、手足综合征、蛋白尿、高血压发生率阿帕替尼组均明显高于姑息治疗组(P<0.05),但大部分患者可耐受;阿帕替尼组患者服用维生素B6后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0.0%、26.7%,明显低于未服用者(50.0%、53.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服用阿帕替尼期间增加大剂量维生素B6片,可减少口腔黏膜炎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但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15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两组均行6疗程转化治疗后评价效果,并自治疗起随访1年。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手术切除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共脱落9例。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细胞增殖抗原(PCNA)、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贫血、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口腔炎、血压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1年生存曲线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方案用于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可提高抗肿瘤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R0切除率及近期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4-87+封三
目的 通过三种不同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或阿帕替尼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经病理确诊且临床分期为ⅢB~ⅣB 期9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化疗组、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每组各30 例。化疗组采用PP(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在PP 方案化疗后3 d 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联合射频组予PP 方案化疗结束后3 d 行射频消融术。比较各组肿瘤控制率、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时间。结果(1)肿瘤控制率:化疗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化疗组、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无进展生存期: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分别与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时间:化疗组分别与化疗联合射频组及化疗组同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癌采用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或阿帕替尼治疗,相对于单一化疗而言,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生存时间久,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放化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74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顺铂化疗联合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标志物[胸苷激酶1(TK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抑制金属蛋白酶-1(TIMP-1)]水平、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1.08%,高于对照组的5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K1、MMP-9、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1.5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放疗与多西他赛、顺铂化疗用于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可提高DCR和远期生存率,降低肿瘤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用于初始治疗失败后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87例经初始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肝癌病人,其中46例接受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41例接受替吉奥单药治疗(对照组),分别评估2组病人的总体疗效、生存情况、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好转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 0.05)。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蛋白尿、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低、高血压、腹泻和食管炎,Ⅲ度或以上不良反应率与替吉奥单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用于初始治疗失败的晚期肝癌病人的近期疗效可观,并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有效改善了病人病程中的生活质量,且不良作用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事件。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或单药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收集患者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治疗情况;另筛选出同时期未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4%,其中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8%。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6.5%)等血液学毒性及手足综合征(38.5%)、恶心呕吐(34.6%)、高血压(32.7%)等非血液学毒性;两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乏力以及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57.7%)高于对照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疾病控制率(68.4%)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磺酸阿帕替尼临床应用中,根据适应证选择患者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设置PBS组、1、5、10、20μg/ml阿帕替尼组,分别用PBS,1、5、10、20μg/ml阿帕替尼处理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分析、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阿帕替尼对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阿帕替尼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10μg/ml阿帕替尼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BS组与1、10μg/ml阿帕替尼组细胞周期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10μg/ml阿帕替尼组细胞迁移运动面积均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10μg/ml阿帕替尼组细胞侵袭数量均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10μg/ml阿帕替尼组p65及Bcl-2表达量均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帕替尼可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Ⅲ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放疗同步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和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标准同步放化疗在不影响放化疗进程的同时可延长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OS,是治疗Ⅲ期不可切除的NSCLC的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04-10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23例,观察组予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予埃克替尼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27%、65.2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45%、91.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7个月,长于对照组的9.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级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4级消化道反应、皮疹、肝功能损害、乏力、手足综合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严重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接受,但尚需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沙参麦冬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单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沙参麦冬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及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客观缓解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疗程时,两组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两组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90.00%(36/40),对照组1年生存率70.00%(28/40),经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时间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联合吉非替尼可更加有效控制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贝伐株单抗与阿帕替尼分别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107例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贝伐株单抗组(53例)和阿帕替尼组(54例)。贝伐珠单抗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阿帕替尼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评估两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VEGF、EGFR水平,分析给药期间两组的药物毒性反应,并随访记录两组总生存期(OS)和2年生存率。结果 阿帕替尼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EGFR的差值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血小板降低率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高血压发生率低于阿帕替尼组(P <0.05);截止随访时间,贝伐珠单抗组OS为13.5个月,2年生存率22.64%,阿帕替尼组OS为17个月,2年生存率44.4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阿帕替尼组生存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结论 相对于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方案,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更为优越,且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疗效差异。方法按
照入组标准选择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吉非替尼250 mg/d治
疗,一组接受厄洛替尼150 mg/d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次要观察指标为总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
(DCR)。结果共入组50例患者,其中吉非替尼组27例,厄洛替尼组23例,吉非替尼和厄洛替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0个月和
10.0个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293),但厄洛替尼组略显优势。ORR分别为55.6%和60.9%(P=0.711);DCR分别为85.2%和
87.0%(P=0.861)。无论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还是21号外显子的L858R错义突变均可以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且突变位
点的不同不能导致EGFR-TKI疗效的差异(P=0.072)。结论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是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L患者
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厄洛替尼略显优势。无论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还是21号外显子的L858R错义
突变均可以从EGFR-TKI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G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G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炎性因子[集落刺激因子2(CSF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7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TSGF、CEA、NSE、CA125、CSF2、TNF-α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GC患者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和INF-γ水平,降低血清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病理学诊断明确的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44例。其中22例(联合组)使用阿帕替尼联合免疫调节剂(注射用胸腺法新,商品名:日达仙)治疗,另22例(单药组)患者使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单药组(72.7%vs63.7%,P<0.05)。联合组患者手足综合征、乏力、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药组(均P<0.05),蛋白尿、高血压、胃肠出血、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晚期胃癌可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血清肺癌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P方案治疗。21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IgA、IgG、IgM)、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整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RR、DCR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CYFRA21-1、C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4+/CD8+、IgA、IgG、IgM、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皮肤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GP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ORR、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PF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二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同步联合含铂两药化疗及盐酸埃克替尼单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44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n=64)一线接受盐酸埃克替尼同步联合铂类为基础的两药化疗,对照组(n=80)一线接受盐酸埃克替尼单药治疗。对比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周期后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较对照组延长了9个月(中位PFS:19.0个月vs.10.0个月,P < 0.001),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对照组延长了21个月(中位OS:40.0个月vs.19.0个月,P < 0.00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程度轻,主要为皮疹(17.50 %),无需特殊处理。研究组患者皮疹发生率并未增加,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P < 0.001),经治疗后均有好转。结论: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盐酸埃克替尼同步联合化疗推荐作为一线治疗的较优选择,可给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63-66+70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与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译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7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索拉非尼组(n=38)和阿帕替尼组(n=34),索拉菲尼组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 mg/次,2次/d,并且在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时,修改剂量为400 mg/次,1次/d或200 mg/次,1次/d。阿帕替尼组患者接受初始推荐剂量750 mg/次,1次/d,在任何3级或4级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下降至250 mg/次,每日一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AE)。 结果 索拉非尼组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5例,病情稳定(SD)10例;阿帕替尼治疗组中部分缓解(PR)6例和病情稳定(SD)7例,完全缓解(CR)0例。索拉非尼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阿帕替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非尼组的中位生存期(OS)显著高于阿帕替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索拉非尼与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均值得肯定,但索拉菲尼疗效优于阿帕替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枝芩莲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吉非替尼治疗,研究组予以吉非替尼联合半枝芩莲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炎症因子及T细胞亚群水平,评价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2和γ-干扰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CD_4~+及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枝芩莲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徐勤  高珊  缪继东  宋怡兵 《西部医学》2018,30(5):744-747
【摘要】 目的 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应用经皮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联合使用阿帕替尼的临床疗效,并与联合索拉非尼进行对比。方法 将4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介入化疗栓塞加阿帕替尼联合治疗(实验组)及介入化疗栓塞加索拉非尼联合治疗(对照组)各21例,对两组间临床疗效、AFP、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出现高血压、皮肤粘膜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治疗后3月两组甲胎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后联合使用阿帕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其临床获益率均较高,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