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泳贤  左雪梅  钟雪莹 《甘肃医药》2024,(3):262-264+270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早产儿出院。比较两组家属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紧张焦虑情绪、母乳喂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后家属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家属紧张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配方奶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纯配方奶喂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可提升NICU早产儿家属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有效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情绪,有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廖婵  梁春燕  赖玉娥  黄芳  邹林霞  吴华敏  陆芳娜 《重庆医学》2022,(13):2199-2202+2207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情景模拟训练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母亲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该院NICU住院且人工喂养时间超过7 d的112例早产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干预2周后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SF)、母乳喂养知识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纯母乳喂养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前母乳喂养BSES-SF评分、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后BSES-SF评分、母乳喂养知识水平、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情景模拟训练能提高早产儿母亲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和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早产儿母亲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发育支持性护理联合标准化微量喂养支持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喂养进程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喂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发育支持性护理联合标准化微量喂养支持,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喂养进程指标的差异及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持续、达全肠喂养、达纠正胎龄体重、鼻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重、头围、身高、上臂围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发育支持性护理联合标准化微量喂养支持的实施,可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现象,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技术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贵州航天医院出生的5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技术,比较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开始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家长满意度,对比干预前后2组早产儿的成长发育指标。结果 观察组经口喂养开始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的体质量、身高和头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感染、腹泻、呕吐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对喂养效果、喂养方法、操作技术和安全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口腔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技术,能够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促进早产儿成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状况发生,家长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6月龄内婴儿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9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上海市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1 298例婴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n=495)、混合喂养组(n=724)和人工喂养组(n=79),记录婴儿出生时、1月龄、6月龄的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及6月龄血常规。结果 1月龄母乳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6月龄混合喂养组体重、身长、头围均低于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P<0.05);人工喂养组头围及胸围高于母乳喂养组(P<0.05);1月龄、6月龄的3组婴儿超重/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月龄母乳喂养组贫血患病率高于混合喂养组(P<0.05)。结论 2017—2020年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6月龄前,母乳喂养仍是新生儿的最优选择,但并未降低超重/肥胖风险,纯母乳喂养应及时补铁以避免婴儿贫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催乳素水平、婴儿体重、母乳喂养次数、喂奶前乳房充盈度、满意度及知晓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催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次数多于对照组,喂奶前乳房充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当天婴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干预内容、干预手法、干预效果的满意度和喂养方法、喂养好处、喂养技巧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次数,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和知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入住武穴市人民医院NICU的11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59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记录并比较2组住院期间起始母乳喂养、奶粉喂养及出院后1个月最终母乳喂养情况,比较2组发育体质量,比较2组出院时身体反应能力。结果 B组母乳喂养率(76.27%)明显高于A组(54.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1个月,2组发育体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2个月,B组早产儿发育体质量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早产儿活动能力、反射条件及主被动肌肉张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身体反应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NICU早产儿的护...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早期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12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根据其喂养方式分成2组:母乳喂养组46例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50例。比较2组早产儿院内感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将2组胎便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生后14d的体重增长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4.3%和18%,P〈0.05);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8.7%和24%,P〈0.05);母乳喂养组胎便排尽的时间显著早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73.7±10.1)h和(92.0±21.4)h,P〈0.01];母乳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6.9±1.5)d和(8.0±1.9)d,P〈0.05);母乳喂养组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9.8±1.6)d和(11.3±2.4)d,P〈0.05);母乳喂养组生后14d的体重增长优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199±100)g和(147±75)g,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可降低院内感染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使其较早达到足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故应提倡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与IMB模型联合应用对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依从性、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剖宫产的高龄初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IMB模型,比较两组术后纯母乳喂养依从性、自我效能及婴儿吮吸时间、产后泌乳时间以及母乳充盈时间。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比较,P>0.05,干预2周及4周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呈现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吮吸时间、产后泌乳时间、母乳充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在高龄初产剖宫产产妇中实施动机性访谈联合IMB模型干预可明显提升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依从性,同时对改善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结局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于玉山县中医院生产的6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2组均持续护理5 d。比较2组患者产后乳房胀痛、乳汁分泌、哺乳技能、母乳喂养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护理后乳房充盈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母乳喂养技能量表(LATCHE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较对照组低,纯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情况,加快乳汁分泌,有助于提升产妇对哺乳技巧的掌握,进而提升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刘云 《吉林医学》2013,(35):7434-7435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60例早产儿根据喂养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混合喂养,治疗组给予母乳喂养。结果:观察1个月,治疗组的体重增长与头围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喂养不耐受、院内感染与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应用于早产儿中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发育,同时也降低了致病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2.
陈波 《西部医学》2014,26(10):1345-1347
目的 分析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诊治的4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组)24例和观察组(常规干预加抚触组)24例,将两组早产儿的干预总有效率、相关指标改善时间及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指标、TRF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长发育指标、TR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早产儿各方面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44-146
目的研究纯母乳喂养对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和改善喂养不耐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80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应用母乳混合早产儿配方奶粉调制喂养,观察组应用纯母乳喂养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坏死性肠炎与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肠内完全营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坏死性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内完全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1个月后的头围、体重及身长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纯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并且能够降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缩短监护与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住院期间早产儿的影响,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早产儿52例,根据其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31例和配方奶喂养组21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消化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9.7%,低于配方奶喂养组的57.1%(P<0.01);母乳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为(10.39±3.46)d,晚于配方奶喂养组晚的(8.29±2.09)d(P<0.05);母乳喂养组黄疸消退时间为(11.26±2.97)d,晚于配方奶喂养组的(8.9±2.47)d(P<0.01);母乳喂养组达到全消化道喂养的时间为(9.61±1.50)d,早于配方奶喂养组早的(11.50±1.82)d(P<0.05);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可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可缩短达到全消化道喂养时间,但母乳喂养组黄疸消退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长于配方奶喂养组。提倡早产儿院内母乳喂养的同时,应注意母乳添加剂的补充,以保证早产儿的热量摄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效能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东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科收治76例产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效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内心活动、技能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能增强其母乳喂养效能,减少泌乳不足、乳房胀痛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策略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为早产儿喂养选取最优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母乳喂养意愿及母亲疾病情况将早产儿分成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并根据家属喂养愿意进一步分为母乳缓慢喂养组(n=49)、母乳快速喂养组(n=29)、配方奶缓慢喂养组(n=42)、配方奶快速喂养组(n=24)。比较四组喂养指标、早产儿并发症和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与缓慢喂养组比较,快速喂养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更短,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发生率、晚发败血症发生率更低(P<0.05);配方奶喂养组比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更高(P<0.05)。四组新生儿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期)发生率、住院期间生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母乳快速喂养可以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及肠外营养使用的时间,降低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喂养不耐受及晚发败血症的发生率,同时并不增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有利于改善极低出生...  相似文献   

17.
王辉 《中国乡村医生》2022,(33):130-132
目的:分析吞咽功能训练在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鼻饲喂养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准备经口喂养能力、经口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及干预7 d后,两组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 d、14 d后,观察组PIOFR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胃管营养时间、禁食时间、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体重、头围、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体重、头围、身长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能显著提升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其经口喂养时间,降低并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和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早产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音乐干预和抚触,对比两组早产儿1个疗程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等增加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进奶量(548±13)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12)ml,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音乐干预和抚触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提高进奶量,明显促进生长发育,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方案对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MC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护理,KMC组实施KMC方案。对比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3、4周,KMC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KMC组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及喂养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KMC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 < 0.05);矫正胎龄37周,KMC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KMC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小娟 《西部医学》2016,28(12):1673-1675
目的 探讨个性化半需求喂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个性化半需求喂养)和对照组(常规喂养)各47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胎便排尽时间、达营养性喂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d体重增长及14d头围增长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的胃泌素、胃动素、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呕吐、腹胀、胃潴留、胃功能紊乱及喂养不耐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半需求喂养能够明显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促进胃泌素、胃动素分泌,加速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