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及中医药干预机制的研究文献。发现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主要与血流动力学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控相关,且中药制剂往往通过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干预调控。目前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抑制心室重构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前景,尚缺乏大型的临床研究证据,且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仍待挖掘。  相似文献   

2.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2013,(10):783-787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直接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焦点。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多靶点、多环节综合调控的优势,其作用机制涉及从血流动力学到神经内分泌系统,从心肌能量代谢到细胞凋亡等多个病理环节,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近几年中医药在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对正常心肌及心衰心肌能量代谢予以介绍,并从调节心脏底物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改善心肌能量转移和利用三方面对近几年中医药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机制的研究予以总结。结果中医药可多组分、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干预心衰心肌的能量代谢重构,对于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的治疗与控制进展上有一定疗效。结论中医药通过干预心衰心肌能量代谢重构,从而优化和改善能量代谢或将成为中医治疗心力衰竭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年来各期刊报道的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通过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机制的研究文献。发现中药复方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机制涉及降低心脏负荷刺激、改善室壁应力、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内分泌及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目前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协同干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凸显出巨大的优势和前景,但尚缺乏足够的循证临床研究,同时分子、基因水平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溶栓及介入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大量梗死患者进入恢复期,在这其间,梗死心脏将经历心室重构过程。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常见并发症。它可降低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而左心室功能损伤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梗死后心力衰竭、心绞痛、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有效地延缓心室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AMI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证。几十年来,中医药防治心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心梗后心室重构的认识较少。本文结合文献及临床实践,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对心梗后心室重构的中医药研究作以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室重构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终末期的病理表现,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心室重构治疗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其多靶点、多层次治疗有西药不具备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心室重构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症,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气虚血瘀证是AMI的常见证型,益气活血是主要的治疗原则,补阳还五汤、芪参益气滴丸、参松养心胶囊等是常用方。目前对AMI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研究较多,益气活血方对AMI的治疗具有多层次、多成分、多靶点的整体优势,可促进血管再生、抑制心室重构、保护血管内皮、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加冠脉血流、抑制细胞凋亡、改善中医证候等,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益气活血方可通过调控微RNA(miRNAs)表达,从而调节新生血管形成、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及减轻心室重构等方面发挥治疗AMI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的靶向性。中医学对AMI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独特的认识,现对近5年来益气活血方治疗AMI及与相关miRNAs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慢性心衰的心肌重构受到了医学工作者的广泛认识。而心室重构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尤其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糖原合成激酶3β(PI3K-Akt-GSK3β)通路一直是临床及科研的热点。并且成为近年来对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作用靶点的研究重点。随着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发展,中药干预心衰大鼠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心室重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心室重构是多种疾病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诸多研究显示中医药可在多方面干预或逆转心室重构,其独特优势在心室重构的综合防治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就中医药在心室重构的防治研究方面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为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生理进程,其中,心梗后炎症免疫反应是导致心室重构的核心机制。目前,西医通过阻断单个靶点进行抗炎治疗往往收效甚微,而中医气血学说与炎症免疫反应存在相关性,且古代文献及现今临床研究都表明益气活血法对于改善心肌梗死预后有效。故笔者基于气血学说,探讨益气活血法通过调节炎症平衡来改善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后免疫炎症反应及中西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心室重构,预防AMI后心室重构是预防心力衰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以往人们对于炎症和自身免疫损伤在AMI后心室重构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免疫炎症反应在AMI后心室重构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中西药物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2.
心室重构是各类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重要病理表现.本文对心室重构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药防治进行总结,发现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炎症因子以及信号通路的异常密切相关;中医药防治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炎症因子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特异性的调控,使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其中部分中药及其复方...  相似文献   

13.
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纪元  陆曙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89-119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左心室的进行性扩张和外形改变被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包括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1]。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中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起到抑制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现将其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血运重建后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大卓  徐丽林  徐浩 《中医杂志》2003,44(7):488-490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冠状动脉内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Stenting)等,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治疗方法,但AMI后心室重构(VR)以及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后并发症如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无血液复流现象(No—reflow)、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等,仍是目前急性心肌梗塞防治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尚无真正令人满意的预防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对其发病机理和中医药可能干预的病理环节加以评述。认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结合中医药干预,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各建库日期至2018年8月,比较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AMI后心室重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再用Grade Pro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共计1 50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联合治疗可减少左室舒张末容积(SMD=-0. 37[-0. 63,-0. 12]),减小左室质量指数(SMD=-0. 41[-0. 76,-0. 07]),升高左室射血分数(SMD=0. 79[0. 58,1. 00]),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常规治疗(OR=4. 56[2. 27,9. 17])。结论:中药能安全有效地减轻AMI后患者心室重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炎症反应是多种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过度炎症反应会使局部组织纤维化,导致心室重构,最终可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上具有显著疗效,本研究就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中药复方的研究文献,分析中药复方逆转心室重构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的相关文献,综述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中药复方的研究进展。结果:具有活血化瘀、解痉通脉、平肝潜阳等功效的中药复方具有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的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心肌纤维化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种途径有关。结论:中药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来逆转高血压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血管重构是高血压维持、发展的关键病理环节。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节作用,运用中医药干预高血压血管重构,是高血压防治的良好切入点。本文就中医药干预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临床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钙通道阻滞剂(CCB)以及中医药都具有防止心室重构的作用,其中以ACEI及ARB常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早期即可出现肺血管重构,二者均可能加速疾病进程。文章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与肺血管重构以及中医药对其的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靶点及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