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患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血糖的应激性反应和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群体对手术的应激性反应存在的差异,对我院186例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测定与比较。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白内障,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占很大比率.由于老年糖尿病病人病史长,同时继发有大量的内科并发症,术后易发生前房出血、感染、切口愈合延迟及葡萄膜反应,因此对糖尿病白内障病人围手术期做好血糖监测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不同位置切口白内障术后的散光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迅速发展.使白内障患术后早期即能获得较好的视力。但是手术切口会造成散光从而影响术后的视力是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主要着眼于手术切口本身,如:大小、位置、方式等的改变对角膜散光的影响而忽略了患术前术后的屈光状态。其实,对术前原已存在的散光,术后可有目的地通过合适的切口以矫正部分术前散光,从而使术后视力更好。本研究根据术前患散光状态的不同,采用不同位置的切口.观察其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情况,以了解不同切口位置对术前患的不同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丽霞 《江苏医药》1996,22(3):198-198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大约有10%的白内障病人患有糖尿病。1991年~1994年作者对84例(88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84例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38~76岁。88眼手术,术前均经糖尿病饮食控制或降糖药物治疗,血糖在5.21~11.6mmol/L,平均679mmol/L,其中6.25~8.12mmol/L62例,占74%,伴有冠心病者34例,尿蛋白(±)或(+)者26例,高血压者18例。术前视力为眼前光感至一尺指数,58眼虹膜轻度萎缩,3眼部分虹膜后粘连,对侧眼眼底,19眼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期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规模化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与管理.方法 通过对6679例防盲致盲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病人管理与安排,总结了规模化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顺利,术中护士配合默契,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在基层医院进行规模化白内障手术,需要进行严格的流程管理.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著妍  朱莉青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504-2505
我院自2004年6月 ̄2005年5月共收治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700余例,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86例,经术前的精心准备和术后的观察护理,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并发症,无1例感染,收到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因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对白内障手术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大,病人要求复明心切,而应激反应会引起机体一过性血糖升高,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术后视力恢复受糖尿病病情的影响,因而思想负担重,对手术存在着恐惧心理,担心手术失败。故应加强心理护理,让病人正确对待病情,消除焦虑,配合治疗。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方法:对1999年10月份至今完成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28例36只眼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佳。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刘凤  刘汝瑜 《华夏医药》2002,6(3):62-63
目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手术,观察其疗效。方法:通过对57例糖尿病患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前控制血糖在6.1-8.3mmol/L,眼部行常规检查,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I期植入人工晶体。结果:57例66只眼糖尿病患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同时植入人工日 体术后视力<0.4 10只眼,占15%;0.5-0.8 26只眼,占40%;>0.8 30只眼,占4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除同时植入人工晶体,安全可靠,伤口无需缝合,愈合快,疗效满意,综合各家报导,术前血糖控制在5.5-13.8mmol/L。  相似文献   

9.
秦琼莲  袁天国 《云南医药》1997,18(6):521-522
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前后的应用秦琼莲袁天国王雪梅梅妍汪洁近年来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以下简称ECCE+IOL术),已不再是手术禁忌症,而是恢复视力的最佳选择。术前有效、快速控制血糖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2%,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时间早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出血、感染、炎症加重、视网膜病变恶化等,因此应谨慎掌握手术时机。医院自2003年至2005年对46例糖尿病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原,常可导致手术病人产生较强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尤其是对甲状腺的手术病人,由于疾病本身麻醉的特点再加上特殊的体位要求,很容易产生应激综合征,加重病情。从2001年3月起,我科把术前访视与手术室的整体护理结合起来,运用于手术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 ,随着糖尿病治疗的进展 ,糖尿病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 ,而对于老年人的常见眼病白内障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比例却逐渐增大。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已经成为目前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的主要方法 ,为了更好地减少手术并发症 ,本文对 2型糖尿病患者晶体囊外摘除 (ECCE)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 (IOL )植入 2 0例 2 3眼进行总结 ,探讨手术并发症及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组 2 0例 2 3只眼 ,男性 11例 13只眼 ,女性 9例 10只眼 ,年龄 5 3~ 71岁 ,平均 6 2岁 ,随机抽取非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糖尿病患者继发白内障的发生也有增加的趋势[1]。手术摘除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用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也是治疗白内障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散瞳是必不可少的术前准备,要求瞳孔充分散大达到6~8 mm,并在术中维持散大状态,术中最理想的瞳孔直径应大于7 mm。在临床工作中,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很难达到理想的散瞳状态,糖尿病者瞳孔直径要小于非糖尿病者,与部分学者报道一致[1]。但是糖尿病病史的长短对散瞳效果是否影响,尚无定论,为探讨该课题,我科对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散瞳,并观察病程对其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慧  张莉莉 《江西医药》2003,38(5):373-373
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糖尿病性白内障占很大比率,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史长,同时继发有大量的内科并发症,术后易发生前房出血、感染、切口愈合延迟及葡萄膜反应,因此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做好血糖监测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环节。现将我科收治的78例糖尿病白内障围手术期进行的血糖监测和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12月,我科共收治78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男32例,女46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7岁,原有糖尿病史3~22年,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2围手术期血糖监测2.1监测方法:用美国强生公司血糖仪及试纸。2.2围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 ,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比一般老年人发病率高、发病早、进展快 [1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显微技术的发展 ,糖尿病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矫正视力的主要方式 ,并能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我院 1997年以来收治的 2 1例 (2 9眼 )糖尿病患者与同期 2 0例 (2 7眼 )非糖尿病患者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以探讨术前较为安全的血糖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1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 12例 ,女性 9例 ,年龄 5 2~ 78岁 ,平均 6 4.7岁。单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者 18例 ,双眼先后手术者 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后散瞳时间及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大小的变化.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00例(100眼),分为糖尿病单纯型组和增殖型组,每组50例(50眼).白内障手术前后均采用复方托品酰安眼药水给予患眼散瞳,测量散瞳时间及散瞳后瞳孔直径,两组术前术后进行比较.结果 增殖型组散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44例5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并以46例(58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对照,分析该术式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最终视力:糖尿病眼71.15%≥0.6,非糖尿病眼89.66%≥0.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性自内障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多数(不含并眼底病变者)患者术后视力基本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无差别。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黄三青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44-2345
探讨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选择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78例行小切口人工碎核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采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安全教育、健康指导,有效控制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7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并发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及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做好预见性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保障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由于区分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有一定困难,所以只要血糖高,就定为糖尿病性白内障;血糖正常就定为老年性白内障。我们选择了2002年5月~2005年5月期间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30例(30眼),与同期随机选择实行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50例(50眼)非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糖尿病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35~70岁,平均50·2岁,均经内科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短者术前发现,长者15年,平均6年。其中,Ι型糖尿病10只眼,Ⅱ型糖尿病20只眼。10例饮…  相似文献   

20.
任晓中 《北方药学》2011,8(10):125-125
年龄相关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在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眼病,随年龄增加,其患病率明显增高。白内障复明手术是政府开展的一项惠民工程,病人手术集中,时间紧,我院三年共开展白内障手术772例(2008年277例,2009年162例,2010年333例),其中年龄最大94岁,绝大多数在50~80岁,我院自内障手术虽然量大任务重,但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就眼科白内障复明手术病人不住院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的术前术后护理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