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小板及冷沉淀在临床抢救大失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冷沉淀在抢救大失血中的作用与优越性。方法依据病情,成人首次4—6u,重者给予8u。8~12h后减量50%,维持3—4天,每周2—3次,至出血停止,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各相关指标。结果输入血小板后出血时间缩短,创口愈合快;输血反应轻微;各凝血因子增加。结论血小板输注与冷沉淀在抢救大失血中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冷沉淀是用新鲜冰冻血浆(FFP)在1~6℃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沉淀在血浆中的冷不溶解物质,并在1h内冻结而制成的成分血,富含纤维蛋白原(FIB)、纤维结合蛋白(Fn)、F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XⅢ(FXⅢ)等,  相似文献   

4.
冷沉淀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和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冷沉淀的应用已突破传统的用于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在临床肿瘤手术、多发伤和手术创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深度烧伤、黏膜和皮肤疾病、自发性气胸、糖尿病足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冷沉淀的应用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冷沉淀对血液清除细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日益受到重视。冷沉淀作为一种血液成分,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报道,它在促进吞噬细胞清除异物及创口愈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其富含纤维结合蛋白(Fn)有关犤1犦。近年来,关于冷沉淀对吞噬功能的影响报道不一犤2犦,我们用向血液成分中接种细菌并计算存活率的方法,进一步观察冷沉淀与血液杀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间的关系,现报告于后: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菌种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为本院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保存菌种。各菌种在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冷沉淀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冷沉淀输注情况,将冷沉淀的使用情况按专业科室分别归类。结果冷沉淀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胸外ICU、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及普外科。其中血液内科、胸外ICU的用量最多。结论冷沉淀的止血功效逐渐被临床认识并在各类痰病中得到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7.
冷沉淀在体外循环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大出血的应用。方法根据患者出血渗血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相关指标,输注冷沉淀。结果冷沉淀输注可有效控制创面渗血,缩短出血时间加速伤口愈合。结论冷沉淀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可减少术中用血,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控制冷沉淀的制备过程,分析去冷沉淀血浆的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检测同一献血者来源的新鲜冰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普通血浆标本中凝血因子FⅤ、FⅦ、FⅧ、FⅨ水平,以及纤维蛋白原和总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检测冷沉淀中FⅧ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去冷沉淀血浆的纤维蛋白原、总蛋白及FⅧ水平均低于新鲜冰冻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且其FⅨ水平同样低于新鲜冰冻血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冷沉淀血浆在临床上不能等同于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使用,应通过对冷沉淀制备过程的有效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冷沉淀是FFP在1-5℃条件下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以400ml全血分离的FFP制备的冷沉淀为一个单位,其容量为20—30ml。每一个单位含有因子Ⅷ和因子ⅩⅢ约100IU,一定量的vWF,还含有250—500mg/L的纤维结合蛋白及其他共同沉淀物。冷沉淀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血友病的治疗。随着医学发展,冷沉淀在手术中出血,严重外伤出血等病人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也取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经常供应临床的血液成分有浓缩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及白细胞等多种制剂。浓缩红细胞已经替代全血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它成分血的使用尚不足。如何使用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将是节约血液资源、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1998年~1999年1~6月用血情况可以看出,手术台次逐年升高,临床用血总量逐年下降,成分血使用比例升高,其中血小板、冷沉淀的应用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冷沉淀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冷沉淀是用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的成分血,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缺乏Ⅷ因子(FⅧ)的血友病A;也可用于因大失血、肝功能障碍等凝血因子减少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笔者就其近年来在外科手术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沉淀在临床应用中已涉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且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已突破传统的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的单一观念,可应用于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出血性疾病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冷沉淀的临床新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冷沉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诸多疾病的治疗,并取得非常明显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 新生儿颅内出血 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在常规注射维生素 K和其它对症抢救处理的基础上加用 1~ 1.5 u的冷沉淀, 1次 /d, 2 d 1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作用机理主要是: (1)冷沉淀补充了凝血因子,改善了凝血机制,增强了止血作用。 (2)冷沉淀富含的 Fn有生物胶样物作用,使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粘附固着,破伤血管及创伤组织愈合,从而达到止血及促进粘膜再生作用。2 白血病 有人动态观察白血病患者体内 Fn的变化,发现白血病病人 Fn…  相似文献   

14.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冷沉淀被发现,因其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Ⅷ(FⅧ)而用于血友病甲(HA)的治疗,后来相继用于纤维蛋白原(Fg)缺乏、凝血因子XⅢ(FXⅢ)缺乏和血管性血友病(vWD)的治疗.目前,仍有许多国家用未经病毒灭活的冷沉淀治疗不同原因出血倾向的疾病,但由于其纯度不高,且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仅10 h,在发达国家,除非无可选择或紧急情况下,并不考虑应用冷沉淀治疗HA、vWD和FXⅢ缺乏等疾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已经放弃了冷沉淀用于FⅧ缺乏患者的治疗.国外正在淘汰该制剂,但在我国还在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量输血患者输注冷沉淀及其它血液成分的剂量、输注方式、输血疗效和疾病转归及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大量输血患者的血液输注资料,按照患者出院时疾病转归情况(良、尚可、差、死亡)分为4组。分组分析血液成分输注情况,输血前后血液常规、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测指标,临床症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血液成分在大量输血患者输血救治中的使用时机、用量、方式与出院转归的关系。结果 4个分析组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mL)(1 920±1 171、2 246±1 315、3 029±2 827、2 875±1 706、)和手术日尿量(mL)(1 458±1 292、1 821±1 366、890±1 421、526±579)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P<0.05),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出血量越多,尿量越少。大量输血的24 h内患者输血量(U)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红细胞输注组4(10.95±3.41)和组3(12.90±7.38)>组2(9.86±2.72)和组1(10.16±2.06),血浆输注组4(14.27±7.53)和组3(13.02±8.54)>组2(3.44±0.89)和组1(10.97±6.12),冷沉淀输注组4(11.77±14.07)和组3(16.43±18.14)>组2(8.83±12.37)和组1(5.55±8.16),血小板输注组4(0.60±1.00)和组3(1.30±1.72)>组2(0.20±0.56)和组1(0.30±0.70)。大量输血的24 h内,14例(16.87%)进行冷沉淀血小板联合输注,27例(32.53%)进行冷沉淀联合输注,1例(1.20%)进行血小板联合输注。冷沉淀开始输注的时间为手术开始后4.2 h,血小板为手术开始后3.4 h;组3和组4开始使用时间晚于组1和组2,且早期仅有冷沉淀使用,未输注血小板。输血前后血液实验室检测数据显示:输血后组1、组3、组4 RBC和Hb均显著提高(P<0.05),组3提升不明显;Plt组1和组2上升显著(P<0.05);组3和组4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善不明显;输血后组3、组4 APTT显著延长,FIB含量组2、组3下降,组1上升,组4无明显变化(P<0.05)。输血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不一致:组1和组2输血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组3和组4改善不明显。仅组2、组3各报告发生1例过敏性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对出血量大、尿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多且复杂的病例,在保持体温、及时恢复血容量、积极控制出血、并辅以止血药物应用基础上,缩短各血液成分等比例联合输注的时限,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大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出血患者因损失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易发生凝血障碍,经联合输入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后,能有效改善出血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可治疗临床大出血。笔者就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大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 U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冷沉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本市某医院2013年ICU收治的急性大出血患者69例,观察冷沉淀输注前、后3 d内最近1次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Ⅲ(ATⅢ)变化。结果与输注前相比,PT、TT明显缩短,Fg、ATⅢ含量增加,APTT无明显变化。输注前PT(18.63 ± 8.91)s、TT(24.2±10.08)s、Fg(1.57 ± 1.93) g/L、ATⅢ(53.84±26.72)%和输注后PT(15.03 ± 4.48)s、TT(20.31 ± 5.60)s、Fg(2.31 ± 1.34)g/L、ATⅢ(66.19±21.70)%(均为 P<0.05);输注前APTT(49.51±25.24)s和输注后APTT(44.93±19.63)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急性大出血患者抢救时经科学、合理、有效的输注冷沉淀,提供相应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治疗急性大失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大失血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患者血容量、红细胞浓度急剧下降,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此时快速扩容和大量输血易造成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不仅不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很有可能引起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为有效地控制出血,在输注红细胞制品时,往往需要输入血小板及补充凝血因子,笔者用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冶疗急性大失血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鲜冷冻血浆(FFP)、血小板(PLT)、冷沉淀(CRYO)联合输注治疗创伤性失血及外科手术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80例创伤性失血及手术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给予FFP、PLT、CRYO联合输注,观察输注前1 h、输注后24 h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及止血效果。结果输注24 h后PT、TT、APTT均短于输注前(P<0.01);输注24 h后PLT、Fg大于输注前(P<0.01);24 h有效止血率高达100%,平均止血时间为(2.31&#177;0.79)h。结论 FFP、PLT、CRYO联合输注治疗创伤性出血及手术大出血,可有效控制创面渗血,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合理、有效应用血小板。方法回顾性调查 1 993~ 1 999年本院血小板应用的输血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临床各科的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性疾病 ,已广泛应用血小板输血治疗 ,全部有效 ;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血小板输血疗效确切 ;血小板输注的指征及剂量尚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