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供体造血干细胞(HSC)诱导异基因大鼠肾脏移植免疫耐受,探讨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移植模型,通过免疫磁珠法负筛选系统提取供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给低剂量放射线全身照射的Wistar大鼠管饲CsA,接着经尾静脉推注SD大鼠的造血干细胞,并当天完成肾移植。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时间,监测血清肌酐浓度,并进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法检测长期存活大鼠的免疫耐受状态。结果:实验组大鼠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提示,长期存活的受者脾细胞对供者脾细胞的刺激不表现出明显细胞增殖反应,而对无关大鼠脾细胞产生较明显的增殖反应。结论:应用造血干细胞能够成功地诱导出针对供者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donor-specific-spleen-cell-transfusion,DST)与CTLA4Ig对促进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的作用。探索CTLA4Ig促进移植物存活的作用机制。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CTLA4Ig及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同时行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检测受者脾细胞对供者细胞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联合应用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及CTLA4Ig使小鼠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延长,并使受者脾细胞对供者细胞的反应性特异性降低,与未处理组、单用CTLA4Ig或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处理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供者特异性脾细胞输注及CTLA4Ig可促进皮肤移植物的存活。移植物中过客淋巴细胞的存在可能对CTLA4Ig诱导免疫耐受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尝试以B7 CD2 8/CTLA4为靶点 ,用B7反义肽 (B7AP)预处理供者的脾细胞 ,免疫受者后结合输注供者骨髓细胞 ,诱导受体形成异基因嵌合体。方法 每只用 5× 10 6/ 10 0 μlB7AP预处理的供者小鼠 (C5 7BL/ 6 )脾细胞免疫受者小鼠 (BALB/c) ,诱导特异性同种低免疫应答反应 ;在此基础上每只受者小鼠输注供者骨髓细胞 2× 10 7/ 10 0 μl,诱导受者形成异基因嵌合体 ,以流式细胞术 (FACS)连续动态监测嵌合状态的维持情况并用小鼠心肌移植模型研究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受者体内成功诱导出了特异性同种低免疫应答反应 ,应答水平只有正常未免疫组的 4 3%(n =6 ,P <0 0 0 1) ;嵌合状态可以维持到 10 0d以上 (n =6 ) ,15 0d时嵌合率仍有 3.4 5 % ;嵌合小鼠进行同种异体小鼠心肌移植存活超过 10 0d(n =6 ) ,而对照组阿霉素组只能延长至 16d(n =6 )。结论 B7AP预处理小鼠脾细胞可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 ,并显著延长同种小鼠心肌移植存活的时间 ,为移植免疫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嵌合体平台技术 ,也为用B7AP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BD多肽预处理的供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供体源性BALB/c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并以NBD多肽预处理(NBD多肽-DC,在小鼠心脏移植前7 d,将NBD多肽.DC输至受者C57BL/6小鼠体内.应用Cu-T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病理分析检测排斥反应程度.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受者脾脏T细胞对供者同种抗原的反应性,并用ELISA方法测定受者血清Thl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NBD多肽-DC可使移植心脏存活天数延长至(21.83±3.54)d,较PBS对照组的(6.66±1.21)d明显延长(P<0.01),降低排斥反应病理分级(Stanford 1~2级),能诱导受者脾脏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使受者小鼠血清INF-γ和IL-12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NBD多肽预处理的供体源性DC能够诱导针对移植供者产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现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受者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及Th1/Th2免疫偏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GVHD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个德定可靠的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llo-BMT)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tsus-host disease,aGVHD)动物模型,为Allo-BMT中aGVHD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平台。方法:以雄性C57BL/6(H-2b)为供鼠,雌性BALB/C(H-2d)为受鼠,受鼠致死性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8.0Gy)预处理后,在移植物中混合不同比例的供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以引起不同程度的aGVHD。根据存活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等判断aGVHD程度。结果:单纯异基因骨髓组只有部分小鼠出现aGVHD,75%的小鼠长期存活(〉30d)。混合不同比例的供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的Allo-BMT小鼠出现aGVHD的时间和程度均有差异,其中骨髓与脾细胞1.5:1或1:1混合组小鼠,均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8-15d)观察到典型的aGVHD临床和病理改变。结论:建立Allo-BMT aGVHD模型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脾细胞,供鼠骨髓与脾细胞1.5:1或1:1混合进行的Allo-BMT,可作为理想的aGVH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陈字  苏兵  丁天凌  叶静  谢弘  谢毅 《上海医学》2004,27(7):516-517
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供者细胞是否成功植活需要有可靠、敏感的证据,且最好能够准确定量。近20年来,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因为具有敏感、特异和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移植后受者嵌合体中的供者特异性基因标记,但其在定量判断allo-BMT后嵌合体中供者来源细胞的比例方面存在不足。本研究以性别不合的异基因小鼠细胞为模型,以Y染色体上特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混合胸腺移植诱导移植免疫耐受而不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BALB/c裸小鼠的肾包膜下植入胸腺,建立异种、同系与异种混合、同种与异种混合胸腺移植模型。4个月后,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受者外周血中T细胞,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了解T细胞对刀豆素A(ConA)以及同种异种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异基因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期。术后6个月内比较各组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观察胃的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中抗DNA自身抗体。结果:胸腺移植后,受者T细胞重建良好;T细胞对ConA及无关的SD鼠淋巴细胞的反应强,而对移植胸腺供者来源的淋巴细胞无增殖反应;受者对胸腺供者来源皮肤移植物不发生排斥,而对无关的SD鼠皮肤移植物发生排斥。异种组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率高,异种组胃组织有明显的炎性损害,血清中自身抗体明显高,而混合组未观察到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同系或同种、异种胎胸腺混合移植,可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和防止器官特异性自身体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FTY720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诱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方法36只受体BALB/c小鼠,接受直线加速器一次性全身照射后4~6h内,经尾静脉注射供体小鼠骨髓和脾脏细胞。受体小鼠分为移植方式对照组(A组)和异基因移植治疗组(B组);同时A组分未移植组(A1)、同基因移植组(A2)和异基因移植对照组(A3),B组分CsA5mg/kg组(B1),FTY7200.3mg/kg组(B2)和FTY7201mg/kg组(B3)。移植后受体小鼠,根据生存时间、体重变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估各组aGVHD严重程度。结果 异基因移植各组在移植后第7d造血开始恢复,第14d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异基因骨髓细胞已植入,病理组织学检查A3组发生重度aGVHD;与B1和B2组比较,B3组aGVHD严重程度最低。结论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给予FTY720具有预防aGVHD作用.以剂量为1mg/kg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器官移植中脂肪源F1k1+CD31—CD34-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以CM—DiI荧光染料示踪脂肪源F1k1+CD31-CD34-细胞的体内分布情况,并以PCR方法检测Y染色体的存在以进-步鉴定;以皮肤移植实验观察脂肪源F1k1+CD31-CD34-细胞移植组小鼠对供者来源组织器官移植物的反应性。结果脂肪源F1k1+CD31-CD34-细胞可进入并较长期(30d)存在于异基因小鼠免疫器官内;在细胞移植组小鼠脾脏中可检测到供者来源T细胞,占受者脾细胞6.68%;脂肪源F1k1+CD31-CD34-细胞移植组小鼠供者来源皮肤移植物存活〉90d,未处理组平均为10d。结论异基因脂肪源F1k1+CD31-CD34-细胞移植后可形成稳定嵌和体,并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用抗小鼠T细胞单克隆抗体C⑩(McAb C⑩)和补体在体外预先处理供鼠淋巴细胞后再转输给异品系新生小鼠或相应F_1成年小鼠,能明显抑制或预防受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表现为脾指数和自发性~3H-dT掺入量接近阴性对照组。用McAb C⑩和补体预先处理亲代小鼠淋巴结细胞后与F_1小鼠细胞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时也出现明显抑制。体内外实验结果提示,移植前用抗全T细胞McAb和补体清除移植物中的T细胞能有效地预防GVH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口腔粘膜细胞DNA代表移植前基因状态的可行性,解决缺乏移植前样本病例嵌合状态的检测问题.方法:对2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病例,采集供者、受者移植术前外周血、受者移植术后外周血和口腔粘膜拭子,以PCR-STR技术对各样本进行DNA分析,对比移植前后基因分型变化判断嵌合状态,比较受者移植术前外周血和移植术后口腔粘膜拭子基因分型的异同.结果:2病例移植后受者外周血的PCR-STR基因分型与供者一致,呈完全的供者嵌合状态;受者移植后的口腔粘膜细胞基因分型与移植前外周血的基因分型一致.结论:口腔粘膜细胞的DNA样本可以代表受者移植前的基因状态,在实践中可以用口腔粘膜细胞代替移植前的受者样本进行嵌合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方烨  刘文超  薛妍  张红梅  黄颖  斯晓明  程捷 《医学争鸣》2006,27(17):1566-1569
目的:建立荷瘤小鼠非清髓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探讨不同成分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及抗肿瘤机制. 方法: 受者鼠为Balb/c(H-2Kd)小鼠,供者鼠为C57bl/6(H-2Kb)小鼠,受者小鼠腹腔接种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观察腹水生成情况及生存状况. 于接种瘤细胞后d5给予全身照射预处理,随后给受者小鼠尾静脉输注供者鼠的骨髓细胞,建立荷瘤小鼠的MHC不相合亚移植模型. 依据不同DLI将荷瘤鼠受者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0只. A,B,C,D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预处理后于移植d1,7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0.5×107个;B组分别于移植d1,7给予去除CD8 细胞供者鼠脾细胞0.5×107个;C组于移植d1,7给予去除CD4 细胞供者鼠脾细胞0.5×107个;D 组只接受预处理不作移植及DLI;E组为对照组,既不作预处理,也不接受骨髓细胞移植及DLI. 观察各组成瘤率、生存期、嵌合状态、造血恢复情况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结果:所有小鼠均产生腹水,成瘤率100%;生存期C组最长为(35.6±3.1)d,B组为(23.7±10.9)d,B,C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移植的A,B,C组嵌合率均高于0.80,只接受预处理的D组鼠白细胞计数自行恢复正常;GVHD评分C组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建立非清髓荷瘤小鼠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条件适宜,说明去除CD4 细胞的DLI能够有效地减轻GVHD反应,延长荷瘤鼠生存期;去除CD8 细胞的DLI会加重GVHD反应,影响移植.  相似文献   

13.
王书龙  张艮甫  黄赤兵 《重庆医学》2006,35(16):1441-1444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作用.方法 (1)在取肾同时取供体脾脏,并制成脾细胞悬液.在术前及术后第4天分别抽取受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淋巴细胞.同时跟踪调查受者术后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2)以供者及无关者脾细胞为刺激细胞,受者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供者及无关者脾细胞刺激受者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在供体脾细胞、无关者脾细胞刺激及未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本组研究了35例能够获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供体脾细胞的患者,术后1个月内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10例,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5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28.6%.(2)术前及术后第4天时,供体及无关者脾细胞刺激受者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正常组淋巴细胞对供体脾细胞反应的刺激指数术后较术前的下降值明显高于排斥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和排斥组淋巴细胞对无关者脾细胞反应的刺激指数术后较术前的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及术后4d,未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4d,无关者脾细胞对受者淋巴细胞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4d,供者脾细胞对受者淋巴细胞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术前、术后受者淋巴细胞对供体特异抗原及无关者抗原反应的刺激指数,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预测作用;而术后,受者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反应的刺激指数较术前的下降值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术前、术后在无关者抗原刺激及无抗原刺激时,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预测作用.(3)术前、术后在供体特异抗原刺激时,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有明显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体内转移性迟发型超敏反应(Trans-vivo DTH)检测方法,用于评价临床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方法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供者和受者(各13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超声粉碎供者PBMC,制备供者亚细胞抗原。将受者的PBMC、回忆性抗原EBV抗原和供者抗原按以下各组分别注射入CB-17SCID小鼠的足垫:①阴性对照组:7~9×106个受者PBMC;②供者抗原反应组:7~9×106个受者PBMC+10μg供者抗原;③阳性对照组:7~9×106个受者PBMC+10μgEBV抗原;④连锁免疫抑制组:7~9×106个受者PBMC+10μgEBV抗原+10μg供者抗原。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24h后双盲测量小鼠的足垫厚度,计算两次测量厚度的差值。实验的有效性依据为阳性对照组足垫净厚度改变≥63.5×10-3mm。结果 1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接受Trans-vivoDTH检测显示,致敏型8例(62%),调节型3例(23%),非调节型2例(15%)。结论 Trans-vivo DTH检测法可用于监测移植后受者对供者抗原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负载供肾大鼠抗原的DC2(未成熟DC)在体内特异性抑制急性排斥反应及其对移植物的功能和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BN大鼠65只和Lewis大鼠80只,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利用受者大鼠骨髓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未成熟的淋巴系DC前体细胞(DC2),并对其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将所获得DC2负载供肾大鼠抗原,观察DC2在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以及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中特异性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情况,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对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负载供肾抗原的受者DC2对MLR具有抑制作用(P<0.05);输注负载供肾抗原的DC2实验组的大鼠肾移植术后中位生存时间是62±6天,输注负载无关大鼠抗原和不负载抗原移植的实验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30±4天和27±5天,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肌酐和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的mRNA表达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同系受体来源的负载供肾抗原的DC2具有体外抑制MLR的作用,体内能够预防和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提高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联合环孢霉素A(CsA)、霉酚酸酯(MMF)、甲氨蝶呤(MTX)对促进移植植入和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作用。方法15例恶性血液病及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实施血缘相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8例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2例HLA配型为单倍体相合。在移植前5d至前2d应用ATG 10.0mg/kg。供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μg/(kg·d),连续应用5d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单个核细胞(MNC)计数中位数为5.3×10^8/kg,CD34^+细胞计数中位数为6.0×10^6/kg。结果移植后所有受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和血小板(Plt)≥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2d和14d。出现aGVHD7例,其中Ⅰ度皮肤aGVHD 3例;Ⅱ度肠道aGVHD 2例;Ⅲ度及Ⅳ度肠道aGVHD各1例。结论ATG在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预防aGVHD的发生和降低其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免疫模式能否增强HBV 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反应。方法:肌内注射10μg HBV DNA疫苗的Balb/c小鼠根据电脉冲实施时间的不同选择两种免疫模式,DNA+EP或EP+3d+DNA,按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免疫模式的不同组合次序进行分组。各组小鼠在实施加强免疫后第14天取脾细胞做抗原特异的IFN-γ ELISPOT检测和FACS分析。结果: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使用不同免疫模式的实验组与采用相同免疫模式的实验组相比,诱导的特异性IFN-γT细胞频数和IFN-γ的CD8+T细胞百分比均增加了4倍以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分别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实施的两种免疫模式的不同次序产生的细胞免疫效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阶段利用体内电脉冲实施不同的免疫模式能显著增强HBV DNA疫苗在动物体内的细胞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植活证据检测中简单易行的方法。方法:取供者和受者移植前及移植后15、300d的标本,抽提DNA。根据已发表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采用PCR-SSP方法检测MN血型基因型。结果:供者为NN型,受者移植前为MM型,移植后15d为MN型(嵌合型),移植后300d为NN型(供者型)。NN基因在移植植活证据中作为供者的标记物在受者体内发现。结论:采用MN血型基因检测作为植活证据,可以对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早期监控,且标本量小,较其他方法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药物雷帕霉素(RAPA)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免疫抑制药物比较作用效果。方法: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供鼠为雄性c57BL/6J(H-2“)鼠,受鼠为雌性BALB/c(H-2^d)鼠]建立allo-BMT/aGVHD动物模型,随机分5组,第1、2和3组分别给予RAPA、环孢菌素A(CsA)加甲氨蝶呤(MTX)、RAPA加CsA加MTX联合用药作为aGVHD抑制方案,第4组为空白对照,第5组为未移植组。观察各组小鼠骨髓移植后aGVHD的出现情况。结果:移植小鼠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未用aGVHD预防方案的移植小鼠(第4组)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5~7天,死亡率达100%。用不同aGVHD预防方案的第1~3组小鼠a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MST)较第4组显著延长(分别延长3.5、1.9和6.0d,P〈0.05)。不同aGVHD预防方案的移植小鼠之间,移植后外周血常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经用各预防方案后,移植小鼠aGVHD病理表现减轻,且RAPA、CsA和MTX联合用药组的病理分级轻于RAPA单药组或CsA加MTX标准方案组。结论:RAPA可以显著抑制体外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增强小鼠对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对小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轻GVHD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延长平均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寻找与疗效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的指标。方法:选择新辐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由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21例,用ELISPOT方法检测放射治疗前和放射治疗后3个月患者外周血中分泌IFN-γ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I,细胞)的频数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近期疗效的关联性。结果:放射治疗后CR18例,PR2例,PD1例;放射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中分泌IFN-γ的CTL细胞频数有显著增加(P=0.002);不同疗效组之间放射治疗前后的CTL细胞频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后3个月,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外周血分泌IFN-γ的CTL细胞数目变化可能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定,为今后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