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同一切口跟腱滑动延长加距下关节关节囊松解及个体化跖筋膜松解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 对3个月后首次就诊的48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用同一切口完成跟腱滑动分离延长加距下关节关节囊松解及个体化跖筋膜松解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治疗。结果 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年6个月。优71%,良15.7%,总优良率为86.7%。5足畸形复发,占6.94%。结论 跟腱滑动延长较好地纠正了马蹄,距下关节松解可使跟骨与距骨之间能获得充分的旋转复位,个体化治疗可有效解决中足高弓及前足内收畸形。此种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骨后肌腱部分移位术治疗小儿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1例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接受了胫骨后肌腱部分移位术,术后3周更换可行走足托,佩戴足托开始行走训练,6周后去足托训练。结果随访观察1~5年8个月,24足中,18足评为优,4足为良,1足为中,1足为差。结论选择胫骨后肌腱部分移位术治疗儿童痉挛性马蹄内翻足应以胫后肌痉挛为主,腓骨肌张力弱的病例最为适宜。维持外移部分肌腱适当张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合理的训练方法是保持良好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痉挛性脑瘫马蹄内翻足畸形的胫后肌腱劈裂半腱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蹄内翻足畸形是痉挛性脑瘫儿的常见畸形 ,多合并前足内收 ,从而导致足前外侧着地 ,行走不稳或困难。在低龄儿 ,畸形往往是动力性地 ,并无或少有固定挛缩与骨骼畸形。跟腱延长 ,被认为是纠正马蹄畸形的良好方法 ,但它不能纠正足的内翻及前足内收。因此 ,产生了胫后肌腱前置于内踝前、经骨间膜前移于足背、舟骨附着点切断、延长等方法。而这些方法的远期随访 ,在纠正内翻与前足内收的可靠性并不十分理想 ,甚至多有失败、复发和发生新畸形的报道 ,由此 ,促成方法改进的探索[1 3,5,6 ] 。1 996~ 2 0 0 1年间 ,我们使用胫后肌腱劈裂半腱转位…  相似文献   

4.
改良Mckay术治疗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Mckay术治疗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2005年采用改良Mckay术治疗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6例(共54足),术中采用跟腱外侧弧形切口或直切口,加大后侧松解范围,充分延长跟腱和屈拇长肌腱,将胫前肌腱部分切断,以克氏针固定于距下关节,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均痊愈,平均随访2.3年(1~3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X线检查评价疗效,疗效优25例38足;良8例12足;可3例4足,优良率为92.59%.结论 改良Mckay术是矫正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术方法,其优点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矫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的定位诊断问题,为选择针对性的矫形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以来治疗的复发性马蹄内翻足18例26足,按Davidson方法分成三组:A组为单纯性前足内收畸形(8例10足);B组为前足内收并中足旋后复合畸形(蚕豆足畸形,8例13足);C组为后足内翻合并前足内收畸形(2例3足).A组畸形采用胫前肌腱外移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骰骨外侧闭合性楔形截骨术矫形,B组畸形采用中跗骨联合截骨矫形,C组畸形采用跟骨外移截骨+软组织松解+胫前肌腱外移,或加Ilizarov外固定器逐渐矫形.结果 本组18例26足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0个月(18~70个月),其中随访时间超过2年为16例23足.按照国际马蹄内翻足研究会评定标准(ICFSG)评价手术效果,优8例10足,良6例10足,可1例2足,差1例1足.其中评定为可和差的2例3足均为C组病例,虽然其后足内翻合并前足内收畸形获得比较满意的矫正,但距骨滑车畸形引起的胫距、距下关节僵硬并未解决,是导致评分过低的主要因素.结论 儿童复发性马蹄内翻足的术前定位诊断与矫形结果有较强的相关性.依照术前定位诊断确定的畸形类型,选择针对性的矫形手术方法,才能实现满意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胫后肌、腓骨长肌转移至胫前肌行三肌腱联合缝合的新方法治疗小儿马蹄内翻足20例,获得满意疗效,尤其是对脑性瘫及腓总神经损伤患儿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广泛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广泛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矫正畸形。广泛软组织松解包括足的内侧、后侧的韧带、关节囊、延长相应的肌腱。充分松解距下、跟骰关节。结果:本组41例、66只足,总优良率86.3%。结论:广泛的软组织松解,能使距骨、跟骨、舟骨、骰骨作为一个整体移动,可恢复足各骨的正常解剖关系,矫正静力畸形。胫前肌外移、跟腱充分的延长术,可调整足的动力平衡防止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Clubfoot简称CCF)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治疗方法很多,疗不一.1990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一期软组织松解胫前肌外移术治疗CCF56例78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较多见的先天性足部畸形,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5年~2001年收治1岁6个月~4岁9个月病儿4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46例,73只足,男34例,女12例,年龄1岁6个月~4岁9个月,经保守治疗40例,未经保守治疗6例。1.2治疗方法46例患儿采用4种手术方式:(1)跖腱膜切断内侧软组织松解,跟腱延长5例,7只足;其余术式均在此术式的基础上,加作以下手术:(2)胫后肌前置于第三楔状骨9例,14只足。(3)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腱编织缝合20例,33只足。(4)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腱胫骨前…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治疗方案的设计对远期足外形与功能的意义。方法102例166足先天性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儿首次就诊住院进行正规康复治疗,6月龄时根据距跟角(T-CA)、跟骨-第一跖骨角(C-M1A)、第一跖骨-内踝距离(M1—ML)的改善程度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跟腱延长术,改良Turco术,胫前肌外置术),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距骨大小形态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单纯康复治疗优良率85.7%,距骨畸变率11.4%;②治疗结束后1年,改良Turco术临床优良率90.0%,跟腱延长术为78.1%(P〈0.01);而跟腱延长术疗效维持较差,下降12个百分点(P〈0.01);改良Turco术距骨畸变率20.0%,跟腱延长术为18.8%(P〉0.05);胫前肌外移术M1-ML均值从29.9mm提高至35.3n皿,而距骨畸变率21.1%,与改良Turco术比较,P〉0.05;距骨畸变率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874),与手术方式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05)。结论早期、持续康复治疗,改进手术方式,确切地保护跟、距、舟骨的血液循环,是重建足踝部生物力学,最大限度恢复和维持息足外形与功能的关键。 足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