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闵建国  李鹤  周艳林  钟小清  邹准  邹节明 《中草药》2019,50(11):2708-2711
目的建立金沙藤药材的HPLC特征图谱方法,并评价药材不同部位的成分差异。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354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收集广西不同产地12批金沙藤药材进行分析,建立药材的特征图谱,并对其茎和叶中芦丁、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进而评价药材的茎和叶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从金沙藤药材特征图谱中分析得出7个共有峰,其中1号峰为咖啡酸,2号峰为芦丁,3号峰为异槲皮苷,5号峰为紫云英苷。经分析,其中11批药材的相似度在0.900以上,1批药材的相似度在0.900以下;金沙藤茎比叶的化学成分丰富,且测定的3种成分含量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有效控制金沙藤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药材采收季节以秋冬为佳。  相似文献   

2.
陈慕媛  黄月纯  刘东辉  魏刚  刘翠玲 《中成药》2010,32(12):2029-2032
目的:建立泽兰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泽兰茎、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方法:采用Zorb-ax Esclipe XDB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结果:泽兰共标示出18个共有峰,12批泽兰的相似度在0.957~0.999之间。但茎、叶指纹特征峰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叶所含特征峰组分含量基本高于茎。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双柏制剂及泽兰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泽兰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同时对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为泽兰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流速为1.0 mL/min,测定了10批泽兰配方颗粒。结果:指纹图谱检测结果中共呈现7个特征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咖啡酸、迷迭香酸分别在0.001~0.205 4μg、0.005 2~1.030 4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1,两种成分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04.23%,RSD分别为1.23%、1.45%。结论:建立了同步测定泽兰配方颗粒指纹图谱与咖啡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泽兰配方颗粒的质量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并测定2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CORTECS T3型色谱柱(100 mm×2.1 mm, 1.6μm),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μL,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60 nm,建立16批罗布麻叶U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同法测定药材中2种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结果:建立的16批罗布麻叶药材特征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986~0.999;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材整体质量不太稳定;对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16批药材中2个成分的总含量差异不大,以安徽省阜阳市和河南省驻马店市产罗布麻叶药材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及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能全面地用于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虎杖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0.5%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290 nm.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特征图谱相似度分析3种方法对38批不同产地的虎杖药材UPLC特征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虎杖药材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为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36批虎杖药材相似度>0.9;2批药材相似度为0.733,0.896.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药材分为3类,不同类别间质量有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虎杖药材的特征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且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可用于全面控制市场流通虎杖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滇重楼居群内品质差异及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的积累规律,为该药材的品质评价及优质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滇重楼居群内根茎、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建立各部位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该药材居群内的品质差异及其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积累规律。结果:滇重楼居群内根茎和叶中总皂苷含量均0.6%,不同部位中重楼皂苷Ⅰ,Ⅱ,Ⅶ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重楼皂苷Ⅵ含量无显著性差异;UPLC指纹图谱中5个共有峰为根茎、茎、叶共有,各部位共有峰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753。结论:重楼皂苷Ⅰ,Ⅱ,Ⅵ,Ⅶ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合成并进行储藏和分配,经茎向下运输,主要在根茎和叶中积累和储存,总皂苷含量在不同部位的积累规律为叶根茎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种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升麻药材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评价不同产地升麻药材质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U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SB C18(100 mm×2.1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μL;建立15批升麻药材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比对并结合质谱分析,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并对3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对15批升麻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寻找不同产地升麻药材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升麻药材指纹图谱有16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3个峰,分别为咖啡酸、阿魏酸和异阿魏酸;除辽宁产区的3批样品外,其余12批相似度均大于0.95;PCA将15批升麻药材划分为2类,OPLS-DA法确定7个差异标志物,差异显著性排序,分别为峰7>峰11>峰9>峰8>峰10>咖啡酸>峰4。辽宁产区咖啡酸、阿魏酸和异阿魏酸总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产地。结论 该方法能有效地分析不同产地升麻药材质量的差异性,为不同产地升麻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防己根、根茎、茎、叶4个部位UPLC指纹图谱差异,初步获取不同部位之间化学成分类型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防己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防己不同部位化学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不同部位共有峰和相似度,并分析各部位特征峰;利用SPSS 23.0,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对不同样本及不同成分根和根茎间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根和根茎化学成分相似度为0.928,两者含化学成分类似,并均含有防己药材指标性成分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茎和叶化学成分相似度为0.947,茎、叶与根及根茎相似度均较低,且不含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根茎化学成分综合含量高于根中含量,且其差异主要来源于其他非指标性成分,其指标成分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防己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类型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根茎中化学成分类型与根相似,且部分成分含量高于根中含量,可作为优质防己药材与根同用;茎和叶中不含防己药材指标性成分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不能作为防己药材代替根使用,但其含有许多其他化学成分,可作为新资源用于开发其他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三大质量指标的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8批不同产地的紫苏梗药材, 根据技术要求, 制备18批紫苏梗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 计算出膏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建立紫苏梗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 并计算二者特征图谱的相似度。结果紫苏梗标准汤剂出膏率为(7.16±1.9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5.52%、5.25%和5.34%;标准汤剂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平均总含量为(12.06±3.37)mg/g;3批配方颗粒的咖啡酸与迷迭香酸总含量分别为5.52、5.82、5.77 mg/g。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特征峰, 指认出其中3个特征峰, 分别为咖啡酸、N-阿魏酰真蛸胺、迷迭香酸。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对照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1.000、0.995、0.997。结论 3批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与标准汤剂相一致, 该方法可为紫苏梗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赶黄草花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赶黄草花、茎、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寻找赶黄草不同部位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 ODS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 ·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 μL。 结果: 赶黄草花共标示出15个共有峰,其中5号峰为芦丁峰,9号峰为槲皮素峰;10批赶黄草花的相似度在0.925~0.960。赶黄草花分别与茎、叶对比,花的共有峰数目最多,茎最少;茎、叶、花指纹特征峰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花所含特征峰成分的相对含量基本高于茎和叶。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赶黄草各部位药材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参考;为保证药材质量,建议赶黄草药材在花期采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夏枯草口服液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检测条件:采用C18柱(4.6 mm×25 mm,5μm),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结果咖啡酸在0.056~0.728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1.0),迷迭香酸在1.65~21.45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1.0),咖啡酸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1.33%(n=6);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31%(n=6)。结论 HPLC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夏枯草口服液中有效成分咖啡酸和迷迭香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夏枯草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0nm。结果咖啡酸在0.0992~0.4960g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2.27%(n=5);迷迭香酸在0.8288~4.1440g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37%,RSD=1.19%(n=5);不同产地夏枯草中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分别在0.02%-0.05%,0.09%-0.20%之间。结论不同产地夏枯草中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含量差异很大,使用夏枯草时要注意产地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丹参多酚酸对照提取物多指标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30 min,20%~21.5%B;30~35 min,21.5%~25%B;35~45 min,25%~40%B;45~50 min,40%~95%B),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8 nm;采用浓度法测定咖啡酸,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Y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丹参多酚酸对照提取物各指标成分含量,与单体对照品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建立指纹图谱方法,并对10批次提取物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咖啡酸,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Y在各自的检测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进样精密度RSD在0.1%~1.2%,重复性RSD在1.2%~1.6%,6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82.03%~98.68%,样品溶液在36 h内各成分稳定性良好。经测定各指标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咖啡酸(2.92),丹酚酸E(1.10),迷迭香酸(1.61),紫草酸(1.07),丹酚酸B(1.00),丹酚酸Y(0.83)。考察不同方法、浓度、仪器、色谱柱、波长等因素的影响,发现测得的相对校正因子适用性较好。校正因子法测定结果和单体对照品外标法测定结果差异较小。建立了丹参多酚酸对照提取物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确定了5个共有特征峰,并根据对照品对色谱峰进行确认,10批次提取物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质量差异较小。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多酚酸对照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10批丹参传统饮片、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的水溶性成分U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水溶性指标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为丹参破壁饮片质量与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以Waters ACQUITY BEH C18(2.1 mm×150 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0.02%的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0.15 mL/min;柱温30℃;进样量2μL;采用HPLC法按照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测定丹酚酸B含量,并利用相似度评价软件与SPSS 22.0软件对指纹图谱与丹酚酸B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相似度软件分析冷冻破壁饮片、普通破壁饮片、传统饮片分别为12、13、14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指认得到丹参素钠(3号峰)、原儿茶醛(4号峰)、咖啡酸(6号峰)、迷迭香酸(13号峰)、丹酚酸B(14号峰)等5种成分,丹酚酸B含量范围为2.354%~7.606%,利用SPSS 22.0的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对10批3种粉碎方式指纹图谱与丹酚酸B含量分析得到3种粉碎方式的水溶性指纹图谱与丹酚酸B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对丹参破壁前后水溶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可为丹参破壁饮片的临床应用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泽兰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反相硅胶、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泽兰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桦酸(1),arjunetin(2),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酯(3),芹菜苷(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6),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结论:化合物2,3,4,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咖啡酸及其衍生物是传统中药材紫草的重要水溶性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抗肝纤维化和保肝、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由于该类化合物经苯丙烷途径合成,而UDP-葡萄糖基转移酶(UDP-glycosyltransferases,UGTs)对苯丙烷途径的调控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推测紫草细胞中存在糖基转移酶参与咖啡酸或/和其衍生物的修饰。该研究通过挖掘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得15条糖基转移酶候选基因全长,并通过原核表达检测了对咖啡酸及迷迭香酸的体外活性。结果表明AeUGT_01,AeUGT_02,AeUGT_03,AeUGT_04,AeUGT_10可催化咖啡酸或/和迷迭香酸生成1~3种糖基化产物。这些糖基转移酶处于不同的系统进化分支,与同分支其他糖基转移酶具有底物或催化功能的相似性。因此推测糖基转移酶不同分支通过独立进化不断扩张而产生了趋同进化现象,糖基转移酶的底物宽泛性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基础。上述工作为进一步研究新疆紫草咖啡酸及迷迭香酸糖基转移酶体内功能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明确咖啡酸衍生物的形成及调控机制;也为咖啡酸及迷迭香酸的糖基化修饰提供了工具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半夏、夏枯草药对配伍后对夏枯草中迷迭香酸提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1%甲酸(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40℃。结果:迷迭香酸进样量在0.1~0.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1.71%,n=6)。双夏汤配伍后,半夏与夏枯草比例大于1.5∶1时迷迭香酸提取率降低,小于1.5∶1时迷迭香酸提取率升高。结论:双夏汤不同配伍中半夏的含量影响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酒丹参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酒丹参配方颗粒及其他酒丹参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酒丹参饮片15批,制备酒丹参标准汤剂,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5种酚酸类(丹参素钠、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成分含量;采用已知对照品为参照,对指纹图谱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明确酒丹参标准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计算出膏率,5种丹酚酸类成分转移率和溶液p H,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价酒丹参标准汤剂制备工艺的稳定性。结果:酒丹参标准汤剂的主要成分为酚酸类成分,5种酚酸类(丹参素钠、咖啡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0. 21%~0. 37%,0. 03%~0. 10%,0. 08%~0. 18%,0. 07%~0. 13%,2. 68%~4. 34%,转移率分别为71. 8%~85. 4%,50. 0%~71. 4%,68. 2%~81. 0%,66. 7%~84. 6%,67. 5%~79. 6%;出膏率45. 1%~55. 3%; p H 5. 91~6. 05; 15批酒丹参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比,相似度均 0. 98,图谱显示有12个共有峰,其中7个指认为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结论:建立的系统评价酒丹参标准汤剂的质量方法稳定可行,为酒丹参水煎剂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南不同产地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河南不同产地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含量以比较夏枯草质量的优劣,为夏枯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迷迭香酸色谱条件为:采用Bet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甲酸(40:60)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30nm;结果:迷迭香酸在0.44-8.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1.02%。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花旗松素、1,5-O-二咖啡先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槲皮素、狭叶依瓦菊素8个成分含量的方法,运用化学计量学对不同产地旋覆花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Dubh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寻找并分析7个产地旋覆花药材间的差异成分及其分布特点。结果建立了旋覆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0.98,标定共有峰20个,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花旗松素、1,5-O-二咖啡先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槲皮素、狭叶依瓦菊素8个共有峰,样品一致性良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样品聚为4类,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咖啡酸、绿原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等7个成分是造成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记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产地8种成分总量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