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痰培养检测136次,培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细菌94株,真菌28株;革兰阴性菌62株(60.0%),革兰阳性菌32株(34.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中有28例的经验性治疗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控制感染困难的38例最终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抗菌药或联用抗菌药,大多数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耐药明显的有12例,因感染控制失败最终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4.3%。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茵,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药物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水平与肺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单纯性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原菌的感染情况、两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TNF-α、PCT、IFN-γ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肺炎的严重程度与TNF-α、PCT、IFN-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患者13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36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71例,其中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在对照组中,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观察组患者的TNF-α(t=10.254,P<0.001)、PCT(t=13.286,P<0.001)、IFN-γ(t=34.407,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TNF-α(F=26.761,P<0.001)、PCT(F=7.288,P<0.001)、IFN-γ(F=37.925,P<0.001)水平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两两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TNF-α、PCT、IFN-γ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高风险组、中风险组以及低风险组;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TNF-α、PCT、IFN-γ水平呈现正相关。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血清TNF-α、PCT、IFN-γ水平与肺感染严重程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尼替丁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丹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冰硼散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尼替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冰硼散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IFN-γ、TNF-α、IL-2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IFN-γ水平为(77.18±11.39)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IFN-γ(63.18±12.39) mmol/L (t =4.921,P<0.001);TNF-α水平为(2.78±0.42)mg/ ml、IL-2水平为(0.25±0.06)m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TNF-α水平(5.97±1.46) mg/ml、IL-2水平(0.73±0.10) mg/ ml (t=12.420、24.350,P 均<0.001)。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86% (χ2=3. 968,P=0.046)?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无明显差异(χ2 =0.000,P =1.000)。结论 雷尼替丁治疗老年复发性口腔溃疡,可明显改善机体IFN-γ、TNF-α、IL-2等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市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常规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2014年1月1758例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和分离,并对其耐药性进行测试。结果 1758例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43株,其中携带2种病原菌患者71例,携带3种病原菌患者25例,携带4种病原菌患者5例,其他均携带1种病原菌,患者总阳性率为34.5%(607/1758)。革兰阴性菌有341株(45.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31株(17.6%)、鲍曼不动杆菌108株(14.5%)和肺炎克雷伯菌58株(7.8%);革兰阳性菌有272株(36.6%),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20.1%),肺炎链球菌65株(8.7%);真菌130株(17.5%),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89株(12.0%)。进一步的耐药性测试结果表明: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有很好的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病原菌的耐药结果进行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衰弱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老年衰弱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认知情况将患者分为衰弱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n=79)与单纯衰弱组(n=121);另选取同期就诊的100例无衰弱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纳入健康组。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患病及血钠水平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衰弱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衰弱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年龄、冠心病比例、高血压比例、脑卒中比例、糖尿病比例、低钠血症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及单纯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及单纯衰弱组,且单纯衰弱组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高血压、脑卒中、低钠血症为老年衰弱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衰弱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时,血钠水平明显降低。低钠血症是老年衰弱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曹军平  李霞  徐丽  树俊莲  刘文霞  曹力 《武警医学》2017,28(11):1124-1126
 目的 探讨胆石症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药敏情况,并分析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胆石症366例,其中发生术后腹腔感染的69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情况,分析感染的患者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结果 共分离到病原菌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株(79.12%)、革兰阳性菌17株(18.68%)、真菌2株(2.20%);较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7株(40.66%)、铜绿假单胞菌19株(20.88%)、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属各9株(9.89%)。术后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仅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100%敏感,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较高。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中损伤性操作、引流管放置及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等因素均对胆石症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5或P<0.01)。结论 胆石症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8(IL-8)与病毒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关系。方法纳入AECOPD患者66例,根据咽拭子标本的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n=21)和非病毒感染组(n=45),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66例患者入院24h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吸烟史、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痰培养结果),并采用ELISA法对三组血清IFN-γ和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组ICU住院时间较非病毒感染组长(P<0.05),但其细菌、真菌检出率,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例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吸烟史以及临床症状与非病毒感染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IFN-γ水平在病毒感染组、非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清IL-8水平在病毒感染组最高(P<0.05),非病毒感染组次之,对照组最低。结论血清IL-8水平与病毒相关性AECOPD相关,可作为炎症反应进一步失调的证据之一,反映AECOPD病情严重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HT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7及IFN-γ的含量。结果 HT患者血清中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FN-γ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L-17可能在HT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负荷运动对SD大鼠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小负荷运动组、中负荷运动组、大负荷运动组和对照组4组。运动组进行12周游泳训练,在末次游泳的24小时后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并比较IFN-γ/IL-4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负荷运动组血清IFN-γ含量和IFN-γ/IL-4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中、小负荷运动血清IFN-γ、IL-4含量和IFN-γ/IL-4的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小负荷运动有利于维持Th1/Th2平衡,大负荷运动可影响Th1/Th2平衡,使免疫功能由Th1向Th2漂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对收治的262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其痰液标本进行菌型鉴定。结果研究中痰培养阳性104例,检出率39.69%,病原体112株,其中96株(85.71%)革兰阴性菌,6株(5.36%)革兰阳性菌,10株(8.93%)真菌。细菌感染前四位为:铜绿假单胞菌27.38%、鲍曼不动杆菌20.54%、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11.61%、肺炎克雷伯菌8.93%。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检出的部分致病菌株具抗生素高度耐药性,选择对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同时应警惕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6例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共检出8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55.1%、35.9%和8.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革兰阴性菌的28.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革兰阳性菌的34.3%和40.6%。共检出41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中12株革兰阴性菌为耐碳青霉烯菌株。对死亡组和生存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ODS评分≥9分(72.4%与25.5%)、APACHEⅡ评分≥18分(75.8%与19.1%)、多重耐药菌感染(72.4%与34.0%)、持续肠外营养(62.1%与23.4%)及年龄≥65岁(65.5%与38.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持续肠外营养、MO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较广,多重耐药菌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细菌是临床抗感染的难点。多重耐药菌感染、持续肠外营养、MO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介素13(IL-13)在急、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2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内IL-13,IL-4,干扰素γ(IFN-γ);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3总IgE,并与正常人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急性荨麻疹患者淋巴细胞IL-13的表达显著升高,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L-13表达略有升高,与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的表达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血清IL-13的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相符;急慢性荨麻疹患者IL-4的表达与正常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γ的表达在荨麻疹患者中无明显改变。IgE的表达在急、慢性患者中均显著升高。但IL-13的表达和IgE抗体的量无相关性。结论IL-13在急性荨麻疹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外耳道炎性疾病的病原菌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152例老年外耳道炎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耳道分泌物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52例患者中,有144例培养出病原菌(172株),其中,细菌86例(56.6%),真菌30例(19.7%),细菌合并真菌生长28例(18.4%);无菌生长8例(5.3%)。172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79株(45.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58株(33.7%),主要为黄曲霉菌;革兰阴性菌35株(20.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杆菌。结论老年外耳道炎性疾病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多见,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选取抗菌药物及给药方式,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 Gy137Cs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o)水平的变化及对脂多糖刺激反应性的远期影响.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假照射组不接受照射,照射组给予6Gyγ射线照射.照射后10周,将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按组别分别提前24 h和1h腹腔注射脂多糖(20 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0μl/只).取小鼠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10、IL-6和TNF-t的水平.结果 假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1h后,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t=7.31、2.71和15.09,P分别为<0.01、<0.05和<0.01).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1h后,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与其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t=4.14、7.18和5.14,P均<0.01).与假照射组相比,照射组小鼠在给予脂多糖刺激24h后,TNF-α和IL-6水平无明显变化,IL-10水平升高了19.9%(t=2.84,P<0.05).结论 经6Gyγ射线照射后10周,小鼠免疫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在接受脂多糖刺激后,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的抗感染能力也有差异.脂多糖对辐射后小鼠血清中IL-10、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行输卵管切除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明确诊断为输卵管妊娠患者70例,分为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或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收集所有患者术前8h及术后24、72h血清,并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h CRP、IL-6及IL-8均升高,但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72h CRP仍高于术前8h,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而IL-6和IL-8开始回落,但腔镜组的IL-6和IL-8水平仍分别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后血清CRP、IL-6及IL-8均升高.腔镜组的CRP、IL-6和IL-8水平变化弱于开腹组.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作用的细胞因子学发生机制。方法:25名中老年女性进行为期6个月的有规律太极拳训练,分别于实验前、运动后第4和第6个月应用多色荧光标记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结合细胞表型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长期太极拳运动后中老年女性IFN-γ、IL-4百分含量明显上升,IFN-γ/IL-4比率呈上升趋势。练习4个月,IFN-γ百分含量与实验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IL-4百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练习6个月,IFN-γ百分含量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长期太极拳运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上调作用,而且有促进免疫机能的重心向细胞免疫漂移的现象,这意味着Th1细胞免疫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与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分成两组,其中,A组(n=44)为未感染患者,B组(n=45)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观察两组病原菌分布类型、生化指标及维生素D含量。结果在病原菌方面,B组主要为革兰氏菌,革兰氏阴性菌占比高达57.8%,革兰氏阳性占比33.3%,而真菌仅为8.9%。生化指标方面,B组患者血钙、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而25羟维生素D_3[25-(OH)D]含量要远低于A组(P<0.05)。B组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高达75.6%(34/45),而A组为45.5%(2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与合并肺部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严重烧伤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患者不良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30%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对所采集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试验分组:(1)按烧伤面积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41例(TBSA 30%~49%),Ⅱ组34例(TBSA 50%~69%),Ⅲ组31例(TBSA 70%~99%);(2)将59例并发脓毒症患者根据其预后分为死亡组(17例)与存活组(42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25位健康献血员)。分别于烧伤后1、3、7、14、21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T淋巴细胞孵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分泌水平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严重烧伤患者各烧伤面积组外周血T淋巴细增殖活性及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Ⅰ组与Ⅲ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死亡组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IL-2表达水平在伤后3~21天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或P0.05)。结论严重烧伤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抑,机体免疫功能障碍程度与烧伤面积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 rs407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49例纳入研究组,将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且血糖正常者385例纳入正常组。分析IL-8 rs4073单核苷酸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情况;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8水平,比较IL-8 rs4073不同基因型携带者血清中IL-8的表达差异。结果 IL-8 rs4073单核苷酸存在3种基因型,即TT型、AT型、AA型,其在正常组的分布频率为44.2%、41.3%、14.5%,在研究组为30.5%、46.3%、22.7%;T、A等位基因在正常组的分布频率为64.8%、35.2%,在研究组为53.7%、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 rs4073 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58,95%可信区间1.28~1.94)。观察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IL-8 rs4073 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 rs407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自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49例纳入研究组,将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且血糖正常者385例纳入正常组。分析IL-8 rs4073单核苷酸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情况;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8水平,比较IL-8 rs4073不同基因型携带者血清中IL-8的表达差异。结果 IL-8 rs4073单核苷酸存在3种基因型,即TT型、AT型、AA型,其在正常组的分布频率为44.2%、41.3%、14.5%,在研究组为30.5%、46.3%、22.7%;T、A等位基因在正常组的分布频率为64.8%、35.2%,在研究组为53.7%、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 rs4073 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58,95%可信区间1.28~1.94)。观察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IL-8 rs4073 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