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占肝脏良性病变的41.6%,直径〉5cm者为巨大肝血管瘤。随着介入放射治疗学的发展,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管瘤剥除术与肝动脉介入栓塞(TAE)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剥除组与介入组各40例。剥除组实施血管瘤剥除术,介入组采取TAE。比较两组治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至2018年12月的复发率。结果剥除组治愈率100%,显著高于介入组的85.00%(P0.05)。剥除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16.57±31.21) min、(9.20±2.95) d,显著高于介入组的(58.74±16.22) min、(7.11±2.04) d(P0.001)。两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0%与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除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介入组的25.00%(P0.05)。剥除组随访(30.57±9.85)个月,2例患者失访;介入组随访(28.89±10.22)个月,失访3例。两组随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介入组的16.22%(P0.05)。结论 TAE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与血管瘤剥除术相比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好;血管瘤剥除术创伤相对大,但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TAE,远期疗效优于TAE。 相似文献
3.
4.
5.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经导管注入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再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34次),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1~3次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部分缓解者(瘤体缩小大于50%)19例(67.9%,19/28),好转者(瘤体缩小25%~50%)7例(25%,7/2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理想的方法,临床观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7.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凝固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接受TACE治疗,另48例患者给予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TACE组CR为33.3%,联合组为75.0%(P〈0.05);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患者AFP下降程度明显高于TACE治疗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为100%,TACE治疗患者为91%,治疗后12个月时,两组分别为83%和47%(P〈0.05)。结论微波凝固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TACE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肝动脉介入栓塞术在治疗肝多发血管瘤的疗效,探讨术前、术中、术后正确的处理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5例肝多发血管瘤进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并发症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其中1例2个血管瘤融合为直径共12cm的病灶分2次栓塞,第1次栓塞,1个月后瘤体体积缩小50%以上,给予第2次栓塞,6个月后复查,瘤体完全消失;其余24例病灶均1次栓塞成功,3个月后复查,病灶完全消失。全组病例均随访3个月到48个月,现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多发血管瘤安全、有效,建议首选;介入栓塞治疗前注意适应证的选择,术中技术人员娴熟的操作,术后注意并发症的处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取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对高、中和低血供型肝血管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100例,其中高血供型37例(A组),中等血供型34例(B组)和低血供型29例(C组),均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经股动脉插管,注射博来霉素碘化油乳剂行栓塞术,随访12个月。结果 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9%和81.1%,均显著高于B组的61.8%和67.7%或C组的3.5%和10.3%(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博来霉素碘化油用量分别为(11.4±2.6) ml、(9.7±1.9) ml和(4.3±1.0) ml,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12个月,C组患者病灶直径为(6.6±0.7) mm,显著大于A组的(2.8±0.2) mm或B组的(3.2±0.3) mm(P<0.05);术后A组近期肝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8.9%,显著高于B组的8.8%或C组的3.4%(P<0.05)。结论 采取肝动脉栓塞术治疗不同血供类型的肝动脉瘤患者可能疗效不同,对富血供的血管瘤疗效较好,研究提示对乏血供的血管瘤,应采取其他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肝血管瘤动脉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肝血管瘤(CHL)的肝动脉造影诊断及特异性鉴别诊断征象,总结栓塞治疗效果,寻求理想栓塞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CHL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的表现与鉴别诊断征象,观察平阳霉素(PYM)超液态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的效果,随访6-48个月。CHL典型的瘤体显影形态,造影剂染色时间的特点,可与肝癌鉴别,动-静脉瘘的出现作为鉴别依据缺乏特异性;25例栓塞治疗,其中1次栓塞18例,2次栓塞7例,瘤体均缩小达50%以上,临床有效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诊断肝血管瘤较理想的方法,介入栓塞治疗应作为首选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给予观察组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生存率、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9.4%,x2=4.12,P=0.04);观察组2 a生存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1.7%,x2=4.5,P=0.03);观察组血清AFP下降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1.1%,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微波消融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5例对照组接受全身化疗治疗,而另45例观察组接受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应答情况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6个月末,观察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28.9%、40.0%、20.0%和11.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1%、28.9%、26.7%和33.3%(x2=7.571,P=0.006);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8+、CD4+和CD3+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细胞比值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t=7.256、t=5.916、t=7.701,P<0.01);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6.0±5.2)个月,显著短于观察组的(29.1±8.4)个月(t=8.895,P<0.001)。结论 采用微波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比较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插管栓塞(TAE)治疗肝血管瘤(HCH)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2例HCH患者,其中56例接受TAE治疗,另46例接受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随访3个月。结果 TA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日分别为(49.2±14.6)min、(13.4±3.7)mL和(3.4±1.6)d,而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分别为(57.5±18.9)min、(7.5±1.9)mL和(1.5±0.5)d,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TAE治疗组瘤体容积分别为(49.2±22.5)mL和(31.4±15.7)mL,与RFA治疗的(49.1±22.3)mL和(31.2±15.5)m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瘤体缩小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TA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显著高于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组的6.5%(P<0.05)。结论 采用血液抽吸联合RFA治疗HCH患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两组方法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对30例患者行TACE治疗,另30例在行TACE治疗后7天接受CT引导下精准微波消融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TACE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为50%(15/30),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83.3%(25/30,P<0.05);联合治疗患者2 a生存率为70.0%,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的43.3% (P<0.05);联合治疗患者2 a复发率为10%,显著低于TACE的36.7%(P<0.05);治疗后,联合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水平分别为(39.05±4.07)%、(21.35±3.24)%、(1.67±0.21)、(17.91±2.98) u/L,较TACE组的(28.63±3.61)%、(35.12±4.62)%、(0.96±0.11)、(26.03±4.75) u/L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在TACE术后出现一些轻症反应,如腰酸、腹胀、恶心等,予以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消失。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效果确切。与单用TACE治疗比,可提高长期生存率,降低复发率,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PLE+GF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 明胶海绵(GF)颗粒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超选择至血管瘤供血动脉,对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注入PLE至血管瘤体完全充填,并用GF颗粒栓塞供血动脉.定期观察瘤腔碘油充填情况、疗效和并发症.结果PLE GF栓塞治疗后,碘油存积好,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LE GF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HCC患者(观察组)36例和同期收治的普通部位HCC患者36例(对照组),采用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并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近期考核,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44.4%、25.0%、19.5%和11.1%,与对照组的47.2%、27.8%、16.7%和8.3%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FP阴转率为84.4%,与对照组的83.9%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 m、1 a、18 m和2 a生存率分别为94.4%、88.9%、69.4%和44.4%,与对照组的100.0%、91.7%、75.0%和47.2%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肝区疼痛、发热、食欲减退和肝功能轻度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的肝癌患者,其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在操作过程中,需做好各种应激准备,精心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TACE联合RFA治疗组(观察组)和RFA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瘤体缩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下降超过50%者,观察组(85.7%)与对照组(5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生存率27例(67.5%),对照组生存率17例(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对TACE联合RFA治疗的耐受性较好,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应用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在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困难的小肝癌患者引导微波消融(MWA)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其中接受经皮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40例,接受在超声融合导航技术指导下MWA治疗40例,术后随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MWA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82.5%,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MWA治疗组血清AFP和Hsp90水平分别为(15.2±9.3)μg/L和(63.5±7.8)ng/ml,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分别为(32.6±10.2)μg/L和(88.4±9.1)ng/ml,P<0.05】; 术后,MWA治疗组肝区疼痛发生率为47.5%,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融合导航技术指导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困难的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可提高肝癌病灶完全消融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