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特发性脸痉挛及其继发性改变的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眼睑肌切除术(Anderson法)对特发性睑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例特发性睑痉挛患者,行下睑成形术、眉提高术、眼轮匝肌、皱眉肌、降眉间肌切除术3,例行上睑下垂矫正术,6例行外毗韧带修复术,12例行上睑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 ̄3年。结果 16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单侧下睑外翻,经旋转皮瓣修复后痊愈。2例复发,但程度较术前减轻。余14例视功能恢复,容貌改善。结论 肌切除术复发率低,并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患者施行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 重度特发性睑痉挛20例40只眼,均为双眼发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采取三种术式之一:次全肌切除术、全肌切除术、Anderson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至1年半.结果 20例患者,均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眉下垂、上睑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睑皮松弛等现象均减轻或消失.双眼睑外观基本对称,睑裂开闭自如,上睑缘位于上角巩缘与上瞳孔缘之间,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重度特发性睑痉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Anderson手术治疗重症特发性睑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改良Anderson手术治疗12例重症睑痉挛,除采取切除皱眉肌、降眉肌及眼轮匝肌半切除,眉成型术、额肌固定及上睑提肌加强术外,保留眼眶面神经。全部患者随访6~24个月。结果手术后患者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7例,部分缓解2例,随访半年以上无加重或复发。结论改良Anderson手术治疗特发性睑痉挛的方法安全、有效,适合治疗重症睑痉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提上睑肌肌力的测定在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重要性。方法 根据术中提上睑肌肌力的测定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8例10眼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患者行整形术。术后随访3~12月。结果临床治疗8例10眼,其中7眼为满意,2眼为明显改善,1眼为过矫。结论术中测定提上睑肌肌力是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修复手术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期采用上睑提肌-额肌吻合联合L形内眦成形术治疗轻度小睑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上睑提肌-额肌瓣吻合联合L形内眦成形术治疗轻度小睑裂综合征患者22例44只眼,术后随访6~12月(平均10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重度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下睑内翻均得到矫正,术后睑裂长度和内眦间距较术前明显改善,内眦部无明显瘢痕形成,眼部外观满意,未发生睑内翻及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上睑提肌-额肌吻合联合L形内眦成形术治疗轻度小睑裂综合征手术简单经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 手术切除睑板前、眶隔前及上、下眼睑的眶部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治疗严重的特发性眼睑痉挛.结果 本组病例共7例,均不同程度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睑皮松弛、上睑下垂、眉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等现象均消失.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切除眼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是治疗眼睑特发性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睑板-Müller肌切除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睑板-Muller肌切除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轻度上睑下垂16例(16只眼),行改良睑板Muller肌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 16例中13例完全矫正,3例基本矫正,眼睑外形满意。结论改良睑板-Muller肌切除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矫治轻度上睑下垂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1999年至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采用眶周全肌切除术治疗的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纳入研究.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睑痉挛分级级别,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43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术后眼睑痉挛分级均明显降低,术后随访12个月,12例术前睑痉挛为3级者,术后均为0级,完全矫正.31例术前4级者,术后4例为0级;25例为l级,2例为2级.无一例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结论 对临床分级3~4级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眶周全肌切除术疗效确切.手术效果与病情临床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合并严重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寻找同期手术矫正外观的方法.方法对7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内眦赘皮的患儿实施了提上睑肌缩短联合内眦成形术.结果从手术矫正上睑下垂及美容两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合并下睑倒睫者同期获得矫治.并发症主要为结膜脱垂,与提上睑肌缩短术有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提上睑肌缩短联合内眦成形术对上睑下垂合并内眦赘皮和/或下睑倒睫病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 根据老年性上睑下垂不同程度对23例(32只眼)分别行睑板-结膜-Muller氏肌切除术(Fasanella-Fervat)和提上睑肌缩短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2年,除采用睑板-结膜-Muller氏肌切除术的-眼长期异物感,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的-眼矫正不足外。其余病例均获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睑板-结膜-Muller氏肌切除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不同程度老年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