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NPH)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65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甘精胰岛素或NPH胰岛素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血糖和HbA1c均下降、C肽升高,但甘精胰岛素组降糖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较少。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比NPH治疗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更好的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IG)、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分别与格列美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39例口服降糖药而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注射1次IG;44例口服降糖药而血糖控制不佳(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注射1次NPH。两组均联用格列美脲早晨1次口服治疗16周,比较IG组和NPH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和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时,IG组和NPH组的HbA1C值分别下降(4.1±0.7)%和(3.3±0.6)%,FPG水平分别下降3.5±1.6mmol.L-1和4.4±1.6mmol.L-1,两组疗效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组较NPH组发生低血糖事件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睡前注射1次IG或NPH联用口服格列美脲的治疗方法可使单纯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两种方法的疗效大致相同,但IG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故更具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组(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1c均明显下降,但IG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P〈0.01)。结论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两种胰岛素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赖脯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eutral protamine hagedorn, NPH)与常规猪胰岛素(regular insulin, RI)联合甘精胰岛素2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低血糖发生情况.方法:将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A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B组.A组采用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加睡前皮下注射NPH治疗,B组采用餐前皮下注射RI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分析2种方案的胰岛素剂量、降低血糖效果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种方案降低血糖的疗效相当.B组睡前用的甘精胰岛素剂量明显多于A组所用的NPH剂量,B组餐前所用RI剂量明显少于A组赖脯胰岛素剂量,同时B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2种治疗方案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与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加睡前皮下注射NPH方案相比,餐前皮下注射RI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方案不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例继发性磺脲类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改用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治疗3个月后与联合治疗前比较。结果24h总体血糖达标时段显著延长,24h平均血糖、空腹血糖、HbA1c均有显著下降。结论提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改善SFS的2型糖尿病24h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9%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8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IG组)和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组(NPH组),予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2周,对其在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下降(P〈0.001);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let)均显著升高(P〈0.001)。组间比较IG组低血糖事件少于NPH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用甘精胰岛素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对HbA1c〉9%的初诊T2DM患者的疗效佳,但甘精胰岛素更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2例口服最大剂量磺脲类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不佳超过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优降糖敏感性试验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72h后,改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加阿卡波糖(拜唐苹)治疗。3个月后再次动态血糖监测。结果:21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前,24h总体血糖达标(餐后2h内小于10mmol/L,其余时间段血糖小于7mmol/L)时段占(1.9±2.4)h,3个月后24h总体血糖达标时段占(17.6±4.1)h,24h平均血糖从(15.6±3.5)mmol/L降至(7.2±2.3)mmol/L,空腹血糖从(12.1±4.7)mmol/L下降到(5.8±1.6)mmol/L,24h内最高血糖从(22.4±8.2)mmol/L下降到(11.4±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11.8±2.1)%下降到(7.1±1.5)%(P<0.01),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有效改善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于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R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每晚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第一时相胰岛素、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点胰岛素、C肽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或0.01);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为(5.9±2.3) d,对照组为(12.3±5.7) d,研究组显著早于对照组(t=7.14,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快速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值,显著优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诺和灵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选择38例接受外科胃肠道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LAN组)19例,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组(CSII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2时血糖变化,比较两组一天胰岛素用量和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各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糖均控制均较理想,LAN组与CSI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禁食期间,t分别=1.74、1.36、1.82、1.47,P均>0.05;进食期间,t分别=1.43、0.87、0.99、1.57、1.73、1.24,P均>0.05);LAN组低血糖发生例数与CSII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63,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降糖效果显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且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患者易接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中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3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NPH组,2组患者睡前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和NPH,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2 h血糖(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PH组FBG、2 hBG及HbA1c水平略低于地特胰岛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特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NPH组,且体质量增加略低于NPH组。结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NPH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且2者疗效相当,但地特胰岛素比NPH更能控制患者体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HbAlc值分为A、B、C、D四组。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48h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波动相关指标。结果D组的HbAlc显著大于其他三组,四组间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内血糖波动次数无差别。糖化血红蛋白与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内血糖波动次数和日问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不相关。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糖波动,主要是由餐后血糖升高引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诺和灵30R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用药方案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50,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和诺和灵组(n=50,给予诺和灵30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期间的低血糖事件。结果治疗后1个月,甘精胰岛素组82.00%的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诺和灵组的64.00%(P0.05),治疗后2个月,甘精胰岛素组的血糖达标率76.00%显著高于诺和灵组(56.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的HbA1c、CV-FPG均低于诺和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4.00%显著低于诺和灵组(18.00%,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30R均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有效药物,但甘精胰岛素整体效果更优,有利于降低低血糖事件,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吴全能 《临床医学》2010,30(7):45-4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对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甘精胰岛素治疗;一组以门冬胰岛素三餐前注射,两组均与二甲双胍联用,观察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 h BG)、胰岛素用量、二甲双胍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甘精胰岛素组降糖快速稳定,血糖达标时间短,治疗后FBG、2 h BG更理想,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小,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门冬胰岛素组(P均0.05)。结论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显著,且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但治疗后发现患者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控制不佳,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观察患者受干预前后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变化,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门冬胰岛素干预后,患者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干预前;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后,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但治疗后发现患者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控制不佳,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观察患者受干预前后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变化,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门冬胰岛素干预后,患者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干预前;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后,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古艳  武仁华  袁丽 《华西医学》2012,(7):1069-1072
目的了解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7.5%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监测相关知识及技能等内容。结果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且相关知识匮乏;不能制定正确血糖自我监测方案,不能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记录和汇报;血糖检测操作不正确,检测频率达不到标准要求。结论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现状并不容乐观,患者自我监测行为缺乏。为此,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水平,帮助其建立并维持健康行为,是糖尿病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C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9例使用双C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并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C治疗,其中5例血糖72h达标,3例96h达标,1例144h达标。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C强化治疗可以减少血糖的波动,提供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科学的护理可以使双C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70-4571
研究评价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选取我院2016年7月1日~2017年4月30日收治的86例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治疗中选用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选用中效胰岛素与降糖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经治疗后,对组间入选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Hb A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对比组间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2型糖尿病(T2DM)强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特征。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胰岛索治疗组、磺脲类治疗组和诺和龙治疗组;(2)用CGMS对66例T2DM患者于血糖稳定后进行72h血糖监测,其间监测指端血糖谱并输入CGMS以校正,根据血糖测定图谱观察各组低血糖发生的特征。并对每一患者抽血检测升糖相关激素,比较低血糖发生时与非低血糖时升糖相关激素的异同。结果(1)各组低血糖多于11:00—12:00,21:00一次日5:00发生,最多见于2:00。(2)餐后3h血糖较餐后2h可以更好地预测低血糖的发生。(3)发生低血糖时,升糖相关激素变化不明显。(4)磺脲类治疗组较胰岛索治疗组、诺和龙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CGMS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低血糖后的反应,以指导临床治疗,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用于治疗以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OADs为降糖方案的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OADs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停止正在使用的预混胰岛素,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16周,比较受试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剂量,并记录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研究,经甘精胰岛素治疗16周后,受试者HbA1c、FBG、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使用剂量较入组时预混胰岛素剂量显著减少(P0.01)。治疗期间有2例(6.2%)受试者发生低血糖事件2次,均为一般性低血糖。结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能有效改善预混胰岛素加或不加OADs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的糖代谢,并且不增加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