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脑梗复发患者的应对方式与情感抑郁的相关性。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第一天入院,符合入选标准的168例脑梗复发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患者的应对方式以及抑郁情绪。结果 在168例脑梗复发患者中,抑郁者71例,非抑郁者97例;不同文化程度的脑梗复发患者在面对和回避的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费的脑梗复发患者抑郁情绪比享受医保的患者严重,且多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P<0.01);脑梗复发次数多的患者比复发次数少的患者抑郁情绪严重;脑梗复发患者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脑梗复发患者的情感抑郁与复发的次数,是否医保,屈服因子有关,应给予对应的心理支持护理,缓解再发脑梗患者的抑郁情绪, 提高其配合康复治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俊红  刘宇  肖顺贞  王阳  刘冰  白颖 《现代护理》2006,12(17):1571-1573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作为测量工具对61例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2.62%,有生活事件创伤、自评失去对现实的控制能力、丧偶、自理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病程长者抑郁量表得分高(P<0.05);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面对的应对方式;面对应对方式与抑郁呈负相关,面对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少的患者越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屈服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多则患者的抑郁情绪越重(r=-0.456,0.619;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易发生因素,对于更多地采取屈服应对方式的患者也要加强评估和监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疏导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患者的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应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136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36例腹膜透析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31.6%,腹膜透析抑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非抑郁组(P<0.01);非抑郁组的面对、应对方式总分高于抑郁组(P<0.01),非抑郁组在回避、屈服方面得分低于抑郁组(P<0.01);抑郁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面对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面对、屈服是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 136例腹膜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1.6%,家庭经济收入、患者躯体角色功能及情绪角色功能和面对、屈服应对方式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腹膜透析患者开展心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张萍华  张茜  张桂青 《护理学报》2009,16(15):73-75
目的 了解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抑郁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生活质量问卷、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00例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生活质量得分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抑郁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1)生活质量:女性情绪功能得分低于男性(P<0.01);疾病知情者的角色功能得分高于不知情者(P<0.05);不同教育程度患者角色功能、总体生活质量、疼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费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医保或合作医疗组(P<0.05).(2)抑郁:分值为(49.73±8.75)分,发生率43%,其中轻度35例,中度6例,重度2例.(3)相关性分析:本组的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社会功能呈一定正相关(P<0.05);求助倾向性与认知功能呈一定正相关(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倾向性与生活质量的个别维度呈一定负相关(P<0.05或P<0.01).(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抑郁、求助、医疗费来源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中女性、不知病情、文化程度低、自费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较差;生活质量与积极应对和客观支持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抑郁、求助、医疗费来源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作为测量工具对61例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2.62%,有生活事件创伤、自评失去对现实的控制能力、丧偶、自理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病程长者抑郁量表得分高(P<0.05);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面对的应对方式;面对应对方式与抑郁呈负相关,面对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少的患者越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屈服的应对方式使用越多则患者的抑郁情绪越重(r=-0.456,0.619;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易发生因素,对于更多地采取屈服应对方式的患者也要加强评估和监测,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疏导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急诊外伤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的现状以及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分析不同的应对方式与情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118例急诊外伤急性期患者.情感抑郁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应对用医学应对量表进行测评.对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急诊外伤急性期有50.00%的患者发生情感抑郁,其中单纯表现为焦虑症状22例占22.40%,单纯表现为抑郁症状17例占17.30%,表现为焦虑和抑郁2种症状10例占10.20%.发生情感抑郁的患者更常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面对和回避在未发生抑郁患者中被经常采用.结论 情感抑郁在急诊外伤患者中发生率高,有多种因素与患者的情感反应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膀胱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14例膀胱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膀胱肿瘤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28.9%,抑郁发生率为21.1%;焦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5,P0.01);抑郁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及早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充分调动社会支持,指导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不良应对策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痴呆患者愉悦性活动参与性与照顾者抑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便利抽样选取大连市某三甲医院121例中重度痴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愉悦性活动问卷(the pleasant events schedule-AD,PES-AD)对痴呆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问卷、PES-AD、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照顾者消极应对得分与痴呆患者情感刺激活动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19);照顾者积极应对得分与痴呆患者愉悦性活动总分及情感刺激活动维度得分、自主性活动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为0.245~0.523,均P0.05);照顾者抑郁得分同痴呆患者愉悦性活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为-0.265~-0.475,均P0.05)。照顾者抑郁情绪在积极应对与愉悦性活动中的2个维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28.57%。结论痴呆患者愉悦性活动的参与可以通过提高照顾者积极应对方式,降低照顾者抑郁情绪而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大庆市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急症高危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工具、医学应对问卷对120例社区高血压急症高危病人进行调查。[结果]120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76.49±17.83)分;病人中采用回避应对方式的最多(44.2%),采取面对的最少(18.3%);相关分析显示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P0.05或P0.01),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情绪管理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P0.05或P0.01),工作与休息管理与回避应对呈负相关(P0.01)。[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鼓励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急症高危病人积极采取措施,使其正确面对疾病,以促进病人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272名原发性肝癌患者照顾者的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均值显著高于常模(P0.01);SAS量表总分及正向分均值明显高于常模(P0.01),而负向分均值明显低于常模(P0.01);SDS量表标准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P0.05,P0.01);SAS总分、正向得分、SDS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较消极,其大部分处于焦虑及抑郁状态,故护理人员应引导照顾者采取有利于健康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300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31.00%的调查对象处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与解决问题及求助因子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呈正相关。结论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与其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性,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支持,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61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为9.84%,8.20%的患者同时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且“屈服”的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屈服”的应对方式与年龄、健康水平自测、性别、住院天数和文化程度等无关,与在以往工作中担当的职务和医药费的负担形式有关。结论护士在工作中应评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指导和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8月在上海市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43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其发病后的5~7d,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questionnaire,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AMI患者的焦虑得分高于常模,男性AMI患者的抑郁得分高于常模(均P〈0.05),而女性AMI患者的抑郁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患者的面对得分低于常模,屈服和回避得分高于常模(均P〈0.05)。AMI患者的焦虑水平与面对、回避等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抑郁水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呈负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指导AMI患者采取合适的方式应对疾病,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而避免患者负性情绪的出现,并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知识、态度和信念水平在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为ACS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2年6-9月在山东省济南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7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ACS反应指数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ACS患者健康问卷平均得分为(4.72±4.72)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0.92±5.93)和(33.39±7.00)分,反应指数量表中知识、态度、信念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12.05±2.86)、(14.32±3.03)、(22.71±3.81)分。ACS患者抑郁、反应指数、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知识水平在积极应对和抑郁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在消极应对和抑郁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依次为0.04和0.03,分别占总效应的35.74%和60.62%。结论在应对方式对抑郁情绪的作用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知识水平来实现的;因此,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ACS患者的知识水平有利于患者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以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度现状,分析其与抑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60例艾滋病患者,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歧视度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并分析AIDS患者感知歧视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60例AI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老年耳鸣患者在症状发生时的真实体验。方法 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22例确诊为耳鸣的老年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老年耳鸣患者的症状体验,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主题。结果老年耳鸣患者症状体验的三大主题为认知调整、情绪体验以及应对行为改变。结论大部分老年耳鸣患者在心理体验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除了需要家人、医护人员以及社会的支持,还应从健康教育、情绪调节以及应对积极性等方面着手,以提高老年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情绪疗法,8周为1个疗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能使多发性硬化患者较多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能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差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58例首发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组冠心病患者消极应对为(11.5205±3.4525)分,社会支持为(38.1096±6.8426)分,与中青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冠心病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结论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存在差异,应针对性地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面对生活事件应激时要采用正确的、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效利用社会网络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尤其重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