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带下病[1]。带下病缠绵难愈,特别容易反复发作,并且常常与月经不调、闭经、症瘕、不孕等疾病同时出现,是妇科领域中仅次于月经病的常见病。脐疗作为外治法的重要组成,是以脐(即神阙穴)为用药或刺激部位,通过药物或其他刺激手段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能防治疾病[2]。现通过对古代和现代脐疗治疗带下病 相似文献
4.
5.
6.
《环球中医药》2015,(Z1)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迁延反复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可伴有乏力、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从IBS-D脐疗的临床实际出发,搜集和整理有关脐疗治疗IBS-D的常用药物.为脐疗治疗IBS-D的选方组药提供文献依据和指导。现阶段西医治疗IBS-D的常规药物包括止泻药、止痉药以及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但长期效果不佳或有较严重的副作用~([2]),虽然西药治疗即时效果较好.但停止治疗后容易反复。中药内服虽有一定优势.但汤剂味苦难以下咽.并且带下病的某些证型须较长时间服用中药,患者煎煮中药比较麻烦,而且长期服药难 相似文献
7.
8.
药物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单纯采用药物施用于脐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安全稳妥,价格低廉,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所用药物不同,施法各异,以及其他因素,其吸收与机理也因而有异,兹结合临床及现代研究,分别从经络传导、皮肤透入、穴位刺激、生物利用度四方面叙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古今文献中脐疗药物性味归经特点,为脐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从先秦至民国的医籍650种、现代医籍50种和各种期刊杂志100余册,收集并分类筛选文献,现代文献来源以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主。选用权威数据挖掘工具SPSS clementine对处理的脐疗方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麝香、葱白、盐、附子、肉桂、白矾、吴茱萸、丁香、生姜、巴豆、胡椒、当归、硫黄、大蒜等14味药物出现频次在50次以上。结论:脐疗药物的药性以温性、热性居多;药味以辛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肝经为主。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1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14)
脐是一个特殊的穴位信息点和传导点,中医称之为神阙穴,使胎儿与母体密切相连,并被古人运用作为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穴位,特色脐疗是笔者在临床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一套以脐腹部为保健治疗的特色创新疗法,其中包括有捏脐疗法、脐罐疗法、指针疗法、代针贴疗法。 相似文献
17.
19.
20.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一定剂型(如糊、散、丸、膏等)外敷于肚脐部位,或对肚脐施以适当的化学、物理等外在刺激手段(如针灸、按摩、拔罐、仪器照射治疗等),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用于中医临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临床广泛用于内、外、儿、妇各科,尤其对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更为有效.由于其具有方法简便、起效迅速、节约药物、副作用小等优点,易于病人接受和临床推广.近年来有关脐疗的研究逐年增多,无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十年来脐疗研究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