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针药联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将其分成联合组与单一组,前者予以针灸加中药治疗,后者予以孕三烯酮,然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加以观察。结果:联合组中患者的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单一组患者(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针药结合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针药并用与西药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并用治疗组 (4 0例 )和西药对照组 (38例 )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清CA1 2 5值、血清 β EP含量、PGE2 、PGF2α的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疗效相似 ,但治疗组在腰骶痛、肛门坠胀、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 2 5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血清 β EP含量显著升高 ,PGE2 、PGF2α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EMT临床疗效显著 ,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临床常用的针药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针刺结合中药,包括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和针刺结合穴位贴敷;(2)电针结合中药,包括电针结合中药内服和电针结合中药灌肠;(3)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包括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内服和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外用。针灸治疗EMS不仅能温通经脉、活血化瘀,短时间达到止痛的疗效,并且能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盆腔微循环,抑制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出血;中药治疗EMS能够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促进异位内膜吸收,具有消散异位内膜结节的作用。针药结合治疗EMS,内外合治,可增强治疗效果。今后在治疗过程中应明确治疗目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加强并完善治疗方案,并对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1—2003年,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 《四川中医》2003,21(5):43-44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对照组于月经第1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研究组除按对照组方法服用米非司酮外,同时口服中药“消异汤”,每日1剂,每月服20天停药10天,如此连服3个月。结果:研究组4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伍用中药“消异汤”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单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痛经程度评分、盆腔包块大小、性激素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痛经程度评分、盆腔包块大小、性激素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确切效果,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疑难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腰骶部胀痛、不孕等,其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我们1995年~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2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年,平均6.5年。对照组17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5岁,平均35.5岁;病程最长8.5年,最短2年,平均5.25年。2组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  相似文献   

8.
张某某女,42岁,2009年11月20日(冬至)初诊。患者经行腹痛3年余,每次月经延迟1周左右,行经前2天,乳房胀痛,小腹冷痛,经行当天腹痛加剧,痛不欲生。喜温,月经量少、色黯,伴有黑色血块,经期约1周,西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地各大医院求治无效,来我门诊请求中医治疗。检查:患者正值经期,面色苍白,呈疼痛面容,自诉痛如临产,剧烈难忍,曾口服西药氨酚待因片不能缓减,舌质黯,苔薄白,舌尖有瘀  相似文献   

9.
灸药结合治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灸药结合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及血清CA125的影响。方法:9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31例、药物组29例、灸药结合组33例,分别采用四步艾灸法灸关元、子宫等穴;口服内异症基本方;艾灸药物结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6个月,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进行评分,并观察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血清CA125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但灸药结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前两组(P<0.05)。结论:灸药结合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艾灸或中药治疗,灸药结合可作为该病的首选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灸结合中药加味没竭片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西药组、中药组、针药组,每组3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针刺取血海、三阴交、关元为主穴,并于关元穴行隔姜灸,每日1次,每周2次;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2.5mg,每日1次,每周2次;中药组口服院内制剂加味没竭片;针药组采用针灸治疗并口服加味没竭片,方法同针灸组与中药组,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疗效性指标[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量表(endometriosis health profile-5,EHP-5)评分、腹部/阴部超声检查、血清CA125检测]及安全性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针药组EHP-5评分阳性率0%(0/30)和针灸组0%(0/30)均显著低于西药组13.3%(4/30,均P0.05),但与中药组无差异。治疗后6个月随访,针药组超声检查无疑似复发病例,其复发率0%(0/30)显著低于西药组的13.3%(4/30,P0.05);针药组血清CA125检测无异常病例,其异常率0%(0/30)亦低于西药组的16.7%(5/30,P0.05)。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率西药组分别为20.0%(6/30)、13.3%(4/30),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西药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虽有3例异常,但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加味没竭片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较西药孕三烯酮肝损害小,具有肯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陈美琼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2):70-70,72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增高,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现中药活血化瘀配合西医孕激素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94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花益肾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孕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上述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确切效果,且能改善性激素水平,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锋  肖震 《河北中医》2007,29(8):728-72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近年来发病逐年增多的难治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妇女。其主要症状是痛经、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本病易复发,目前多主张手术结合术后药物治疗,以抑制或消除残留病灶,预防复发。2003-01—2006-01,我们运用保守性手术结合术后应用中药止痛化疒徵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0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本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28~42岁,平均33岁;术前痛经81例,非经期下腹痛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00例,盆腔触痛结节85例;原发不孕59例,继发不孕41例。1.2诊断标准[1]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及B超示卵巢出现囊肿包块,边界欠清晰,内有稀疏光点,囊液稠厚,或出现较密集粗光点的混合性包块。1.3治疗方法1.3.1西医疗法采用保守性手术,手术方式为开腹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或切除术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电凝或切除术(保留子宫及附件)。术后切除标本送病理。1.3.2中医疗法术后7日开始口服止痛化疒徵胶囊[吉林省辉南天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Z-4457-吉卫药准字(1998)第4513号,药物组成:全蝎、蜈蚣、丹参、当归、鱼腥草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临床优势。方法:将1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76例给予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治疗,其余观察组80例在此基础上增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0.2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全血高、低切黏度与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组间对比CA-125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同组间CA-125对比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改善患者气血运行状况,增强其免疫能力,从而有利于患者受孕,该法疗效确切,值得一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孕三烯酮口服、散结镇痛胶囊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离子导入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治愈9例(32.1%),显效14例(50%),有效3例(10.7%),无效2例(7.1%),总有效率达92.9%.3例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患者治疗后实现转阴,5例不孕患者治愈停药后有3例实现成功受孕.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相对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合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9例用针灸加中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对照组39例用孕三烯酮治疗。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49%;对照组39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痛经临床痊愈9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92%;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司彩琴 《河北中医》2012,34(5):678-67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杂症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或手术,存在复发率高、药物副作用大的缺点。2007-11—2009-03,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8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灸结合中药加味没竭片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保守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组,各53例。西药组口服孕三烯酮;针药组采用针灸治疗并口服加味没竭片,针灸治疗以血海、三阴交、关元为主穴,并加减配穴。患者于术后首次月经来潮后3~5天开始连续预防性治疗6个月,并于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6、18个月(术后2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腹部/阴部超声检查、血清肿瘤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检测]、月经情况评分、子宫内膜异位症生存质量量表评分(endometriosis health profile-5,EHP-5)及安全性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情况。结果:预防性治疗过程中因脱落而剔除8例(西药组5例,针药组3例),中止试验6例(西药组2例,针药组4例)。18个月随访时,针药组患者超声检查疑似复发率为2.0%(1/50)、血清CA125检测异常率为4.0%(2/50),均显著低于西药组的18.8%(9/48)与25.0%(12/48)(均P0.01);治疗后及3、6、18个月随访时,针药组月经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P0.05);18个月随访,针药组患者EHP-5评分阳性率为0(0/5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18.8%(9/48)(P0.01);治疗后,3、6、18个月随访时,针药组血清ALT检测异常率低于西药组(P0.01,P0.05);针药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LT检测异常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后与3、6个月随访时患者血清ALT检测异常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P0.05),18个月随访时西药组血清ALT检测异常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加味没竭片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复发,改善患者月经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较西药孕三烯酮肝损害小。  相似文献   

19.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目的主要为控制症状和解决生育要求。因此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满意,深受患者欢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