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髋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 35例AS患者同时伴有单侧或舣侧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既往接受规范非甾体抗炎药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我们采用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对35例患者给予依那西普治疗,即依那西普50m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12周;同时联合每周甲氨蝶呤(MTX)10 mg治疗.评价指标有Harris髋关节评分、Bath AS髋关节X线指数(BASRI-hip)、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向(CRP),评价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 35例患者中15例为单髋关节受累,20例为双侧髋关节受累,共有55个髋关节受累.Harris髋关节评分治疗后明显升高,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51±4)分和(86±5)分(P=0.000);BASDAI治疗前后分别为6.4±1.2和4.4±0.8(P=0.000);BASFI治疗前后分别为6.3±1.1和3.4±0.8(P=0.000);ESR治疗前后平均分别为(68±28)mm/l h和(25±)mm/l h(P=0.001);CRP治疗前后分别为(59.1±22.3)mg/L和(6.9±1.1)mg/L(P=0.000);但BASRI-hip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本研究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患者未出现结核和其他严重感染.结论 依那西普联合MTX治疗难治性AS髋关节病变能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很好控制疾病活动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为期12周(双盲治疗期和开放治疗期各6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双盲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依那西普或空白模拟制剂50 mg,1次/周,皮下注射;开放期2组均接受依那西普50 mg,1次/周,皮下注射.分别在第0、2、4、6、8、10、12周按规定完成临床评估.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疗效评价20%改善程度(ASAS 20)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AS 40%改善程度(ASAS 40)、ASAS 50%改善程度(ASAS 50)、ASAS 70%改善程度(ASAS 70)和ASAS标准中6项改善5项(ASAS 5/6)的受试者比例、受试者总体评估、医生总体评估、夜间和总体背部疼痛、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脊柱活动度、关节评价及生活质量.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15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对照组78例,试验组74例.双盲期第2周时,2组达到ASAS 20的受试者比例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第6周时,试验组86.5%(64/74)的受试者达到ASAS 20,对照组为29.5%(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次要疗效指标ASAS 40、ASAS 50、ASAS 70、ASAS 5/6、受试者总体评估、医生总体评估、夜间和总体背部疼痛、BASFI、BASDAI、脊柱活动度、关节评价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最常见的为肝酶水平升高、注射部位反应和鼻咽炎,未见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AS,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单克隆抗体英夫利西单抗与传统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以评价2种药物治疗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确诊的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分别于0、2、6、12周给予英夫利西单抗(5mg/kg),对照组给予传统DMARDs(柳氮磺吡啶或来氟米特),随访12周.观察主要疗效指标:治疗终点时达到AS疗效评价标准(ASAS)20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治疗终点时达到ASAS 50的患者比例,不同时间点与基线值相比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脊柱痛、脊柱炎症、患者总体评估指数(PGA)、目视模拟测试表(VAS)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第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ASAS 20(93%和47%)、ASAS 50(57%和27%)及BASDAI(2.8±0.4和4.9±1.2)、BASFI(2.8±0.9和4.0±1.1)、脊柱痛(2.5±1.0和3.9±1.2)、脊柱炎症(2.3±1.1和4.4±1.2)、PGA VAS(2.6±1.5和4.8±1.1)及ESR[(9±5)和(26±12)mm/1 h]、CRP[(5±3)和(19±12)mg/L]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优于传统DMARDs组(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刺激症状及输液反应,英夫利西单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DMARDs组.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与传统DMARDs比较,能迅速减轻AS的症状与体征,并可改善AS患者的功能、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物制剂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髋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8例确诊为AS伴髋关节炎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126),观察组患者在口服MTX和SSZ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制剂;对照组患者口服MTX和SSZ。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12、24周时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S疾病活动评分(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ASDAS)、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Harris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BASDAI、BASFI、CRP和ESR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2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ASAS20缓解标准51.7%vs.38.6%(P=0.135),ASAS40缓解标准40.0%vs.22.9%(P=0.035),ASAS部分缓解标准33.3%vs.12.8%(P=0.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物制剂治疗AS伴髋关节炎,可以更早期地达到诱导、缓解病情的目的,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Huang F  Zhang J  Zheng Y  Xu JH  Li XF  Wu HX  Chen ZW  Zhao Z  Zhang YM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2):1043-1047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50 mg每周1次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为期12周(双盲期和开放期各6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双盲治疗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分别接受依那西普或安慰剂50 mg,1次/周,皮下注射;开放期均接受依那西普50 mg,1次/周,皮下注射.分别于第0、2、4、6、8、10、12周按规定完成临床评估.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疗效评价(ASAS) 20%改善程度(ASAS 20)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AS标准中6项改善5项( ASAS5/6)的受试者比例、达到ASAS部分缓解的受试者比例、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改善达到50%以上(BASDAI 50)的受试者比例、受试者总体评价、背痛、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来自6个医院的400例受试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00例.381例受试者完成全部治疗,其中治疗组285例,对照组96例.双盲治疗期第2周时治疗组有55.7%的受试者达到ASAS20,对照组为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至第6周时治疗组有77.5%的受试者达到ASAS 20,对照组为32.3% (P<0.001).经12周治疗,治疗组89.5%的受试者达到ASAS20.治疗组各次要疗效指标(ASAS5/6、ASAS部分缓解、BASDAI 50等)也有显著改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肝酶水平升高,无恶性肿瘤发生,未见死亡.结论 依那西普50 mg每周1次治疗活动性AS,具有使用方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探究C反应蛋白(CRP)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工作能力损失的相关性。采用脊柱关节炎智能管理系统(SpAMS)连续收录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为AS的患者, 评估CRP与工作效率及活动障碍调查问卷(WPAI)中因病缺勤时间比、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和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的相关性。共纳入551例有薪工作的AS患者, 患者既往7 d因病缺勤时间比为(11.0±25.1)%, 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为(23.9±20.3)%, 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为(30.9±27.5)%, 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为(25.6±21.9)%。与CRP≤3.17 mg/L者比, CRP>3.17~≤11.30 mg/L者、CRP>11.30 mg/L者病程更长, 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BASMI)更高, 疾病相关工作效率损失比、总工作生产力损失比和疾病对日常活动影响比更大, 接受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达到临床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一项2个中心的开放性Ⅱ期临床试验为基础,纳入确诊的AS患者,并且处于疾病活动期,即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脊柱痛评分均≥4.患者分别在试验的第0、2、6周静脉滴注英夫利昔单抗5 mg/kg,在10周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10周时是否达到ASAS 20,ASAS 40和BASDAI 50为疗效标准,对人口学参数[性别、年龄、病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与否]和基线时疾病活动指标[BASDAI、脊柱炎症、脊柱痛VAS、夜间痛VAS、患者总体评估指数、BASFI、BASMI、肌腱端指数、整体关节肿胀指数、扩胸度、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和BASRI]17个指标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疗效预测分析.结果 63例患者(男性占79%,平均年龄32岁,平均病程10年,HLA-B27阳性占90%)纳入并完成研究,第10周试验结束时,84%的患者达到ASAS 20改善;.75%的患者达到ASAS 40改善;70%的患者达到BASDAI评分改善>50%.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人口学参数和基线时疾病活动指标均未显示能预测患者的疗效.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AS疗效明显,基线时的人口学参数、疾病活动性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不能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停用依那西普后沙利度胺可否维持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病情的缓解.方法 105例经过为期12周的依那西普治疗后达到了AS疗效评价标准(ASAS)20改善标准并能定期接受随访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给予沙利度胺150 mg.每日1次,晚上口服;第2组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1.0 g,每日2次口服;第3组仅给予原先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维持治疗.每个月定期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Bath 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价(PGA)、脊柱痛等的变化.以病情复发作为随访终点.结果 有100例患者最终完成了随访,其中沙利度胺组30例.SASP组33例,NSAIDs组37例,平均随访时间(5±4)个月,最长的患者随访了12个月.随访结束时沙利度胺组维持病情缓解率为40%(12例),SASP组为15%(5例),NSAIDs组为11%(4例),沙利度胺组的维持缓解率要显著高于SASP组(P=0.0265)和NSAIDs组(P=0.0053),而SASP组和NSAIDs组维持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81).结论 沙利度胺有助于停用依那西普后维持AS患者病情的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亚甲减组,28例),冠心病无甲状腺功能减低组(冠心病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冠心病亚甲减组合并高血压(57.1%),心肌梗死(35.7%),心力衰竭者(35.7%)比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的(36.7%,10.0%,13.3%,P均<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亚甲减组甘油三酯[TG,(1.95±1.23)mmol/L比(3.32±1.20)mmol/L]、总胆固醇[TC,(3.50±1.15)mmol/L比(5.87±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7±0.74)mmol/L比(3.40±0.65)mmol/L]、脂蛋白(a)[LP(a),(200±33)mg/L比(275±35)mg/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0±0.52)mmol/L比(0.88±0.25)mmol/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冠脉三支病变(13.3%比64.3%)、弥漫性(33.3%比78.6%)、重度(26.7%比53.6%)及闭塞(10.0%比32.1%)病变患者比例也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合并亚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和冠脉病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呈扩张性心肌病改变与限制性心肌病改变的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至2017-06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治疗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76例,其中呈扩张性心肌病改变的患者112例为扩张组,呈限制性心肌病改变的患者64例为限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特点。结果:超声心动图所示,扩张组患者左心室均明显扩大,可呈单纯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和左心房均扩大或全心扩大,限制组患者左心室不大,双侧心房均扩大。与限制组比较,扩张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较大[(66.9±12.6)mm vs(44.6±10.1)mm,P0.001],最大室壁厚度较薄[(13.1±3.1)mm vs(16.3±3.9)mm,P0.001],最大室壁厚度变薄患者的比例较高[26.8%(30/112)vs 6.3%(4/64),P=0.00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29.7±10.1)%vs(53.0±18.2)%,P=0.006],LVEF50%患者的比例较高[96.4%(108/112)vs 14.1%(9/64),P0.001],合并双侧心房扩大患者的比例[42.9%(48/112)vs 100%(64/64),P0.001]和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比例[55.4%(62/112)vs 71.9%(46/64),P=0.031]均较低。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扩张组中局限性室间隔肥厚患者的比例明显多于限制组[78.7%(48/61)vs 9.4%(3/32),P0.001],而室间隔和部分左心室游离壁肥厚患者的比例明显少于限制组[16.4%(10/61)vs 81.2%(26/32),P0.001]。扩张组中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延迟强化患者的比例高于限制组[90.2%(55/61)vs 65.6%(21/32),P=0.013],而局限于室间隔或心尖部延迟强化患者的比例则较限制组少[9.8%(6/61)vs 34.4%(11/32),P=0.026],最大心室壁厚度也小于限制组[(15.8±3.1)mm vs(19.8±3.4)mm,P=0.001]。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呈扩张性心肌病改变和限制性心肌病改变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存在多方面差别。心室壁肥厚部位和纤维化程度不同可能是发生扩张性心肌病改变或限制性心肌病改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炎症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09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腹部超声筛查NAFLD,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131例)和对照组(27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腹围、病程及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D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IBD患者NAFLD的患病率为32.03%(131/409)。NAFLD组患者年龄[(50.24±12.83)岁vs(38.74±10.91)岁]、BMI[(28.24±4.90)kg/m2 vs(23.52±3.73)kg/m2]、腹围[(93.10±11.52)cm vs(85.52±10.06)cm]、病程[(8.52±1.84)年vs(5.84±1.28)年]、高血压比例[20.61%(27/131)vs 4.68%(13/278)]、糖尿病比例[9.92%(13/131)vs 1.80%(5/278)]、吸烟比例[50.38%(66/131)vs 38.13%(106/278)]、GGT[(26.57±8.19)U/L vs(18.46±4.36)U/L]和HbA1c[(6.65±2.17)%vs(3.64±1.0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33,95%CI:1.15~1.82,P=0.018)、BMI(OR=1.80,95%CI:1.25~3.27,P=0.002)、病程(OR=2.60,95%CI:1.10~3.26,P=0.010)和糖尿病(OR=1.77,95%CI:1.23~4.79,P=0.006)是IBD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BD患者NAFLD的患病率高,年龄、BMI、病程和糖尿病均是IBD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代谢干预,以减少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是否行妊娠期管理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在IBD病情和治疗、妊娠期营养状况和妊娠结局方面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未行妊娠期管理的7例IBD患者,以及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由消化内科、妇产科和营养科医师联合进行妊娠期管理的6例IBD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IBD病情和治疗、妊娠期营养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与未行妊娠期管理IBD患者比较,进行妊娠期管理的IBD患者具有更长的病程[(124.00±54.02)月vs(48.43±55.43)月,P=0.03],IBD病情缓解期受孕为主(83.3%vs 0,P=0.02),妊娠期IBD病情控制满意,正常的血红蛋白[(119.75±6.12)g/L vs(86.5±14.77)g/L,P<0.001]和血清白蛋白[(36.83±3.22)g/L vs(30.71±2.61)g/L,P=0.003]水平,以及更高的母乳喂养率(83.3%vs 14.3%,P=0.03)。结论由消化科、妇产科、营养科共同对IBD患者进行妊娠期管理,对于选择合适的受孕时机,维持IBD病情缓解和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传统抗风湿药物(cDMARDs)治疗AS患者的疗效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随诊记录10年以上的AS患者,选取其中全程仅用过cDMARDs、NSAIDs、糖皮质激素,至少连续治疗3年以上者为治疗组,未治疗或治疗不超过3个月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10年前后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影像学结果、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对照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166例,治疗组111例,对照组55例,2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初次就诊的主诉病程、年龄、性别比、HLA-B27阳性率、晨僵时间、夜间痛、外周关节炎、ESR、CRP、影像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年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晨僵时间更短[(8±18)与(22±34),U=2 228,P=0.008],夜间痛比例更低[(2/1.9%)与(19/36.5%),χ^2=37.037,P<0.01],外周关节炎发生率更低[(23/20.7%)与(25/45.5%),χ^2=10.946,P=0.001),ESR更低[(14±13)与(20±19),t=2.249,P=0.026],CRP更低[(6±6)与(10±11),t=2.154,P=0.033],骶髂关节炎进展比例更低[(28/25.2%)与(46/83.6%),χ^2=50.922,P<0.01],脊柱进展比例更低[(8/7.2%)与(51/92.7%),χ^2=117.407,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主要用药及占比情况:柳氮磺吡啶(100%),甲氨蝶呤(86.5%),NSAIDs(98.2%,其中87.3%自行按需服药),糖皮质激素(78.4%),沙利度胺(62.2%)等.治疗过程中出现过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月经异常、可逆的肝功能异常.结论 不治疗的AS患者几乎均有骶髂关节与脊柱影像学进展.cDMARDs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大部分A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延缓骶髂关节与脊柱影像学进展,同时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谵妄因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 方法 对照分析我科256例60488岁BPH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症状的27例患者的年龄、缺氧情况、术前感染、术后疼痛和性格内向等因素,判断BPH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对症处理方案. 结果年龄大于75岁者谵妄发生率为17.4%(19/109)例,高于年龄<75岁者的5.4%(8/147)例(X2=8.307,P=0.004)、有术前感染(如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白细胞增高)者谵妄发生率为15.0%(17/113),高于无术前感染者7.0%(10/143)(X2=4.337,P=0.037);缺氧者(术后当时至当天静脉血氧饱和度<95%)谵妄发生率为16.5%(16/97),高于无缺氧者6.9%(11/159)(X2=4.885,P=0.027);术后出现明显疼痛症状或膀胱痉挛致阵发性疼痛者谵妄发生率为16.9%(10/59),高于未出现任何疼痛症状者1.2%(1/85)(X2=10.146,P=0.0014).27例发生谵妄患者中术后血细胞比容量0.29±0.04低于术前0.42±0.04(t=12.2314,P<0.001),术后血红蛋白计量(102.39±6.58)g/L低于术前(114.58±8.36)g/L(t=5.9537,P<0.001).所有患者谵妄经镇静、镇痛、改善术后体位和睡眠质量,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后均恢复. 结论 年龄大于75岁、缺氧、术前感染、术后疼痛等是影响BPH患者手术后发生谵妄的重要因素,谵妄的发生重在预防,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组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早、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治疗的早、中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指标、NRS2002评分、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观察组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加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两组连续干预6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功能未知基因C6orf120缺失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大鼠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抽取野生型(wild type,WT)大鼠和C6orf120基因敲除型(C6orf120-/-)大鼠各24只,随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桡动脉痉挛是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初步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和桡动脉痉挛的关系,为临床桡动脉痉挛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为仅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2岁以内进行1:2配对。痉挛的判断使用临床桡动脉痉挛的定义。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前列环素、血栓素A2、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并多因素回归分析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60例发生桡动脉痉挛的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配对入选120例未发生桡动脉痉挛的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痉挛组和对照组中一氧化氮[(63.5875±21.2763)μmol/L比(55.6425±18.1542)μmol/L,F=7.442,P=0.351]和血栓素A2[(0.9768±0.1953)ng/ml比(0.7824±0.2051)ng/ml,F=1.058,P=0.284]浓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内皮素-1[(298.5839±65.3291)ng/ml比(81.4391±20.4283)ng/ml,F=2.034,P<0.001]和去甲肾上腺素[(202.3721±38.3829)ng/ml比(56.4828±15.6025)ng/ml,F=39.267,P=0.005]高于对照组,前列环素[(8.8294±2.5322)pg/ml比(15.5430±4.8267)pg/ml,F=14.586,P=0.038]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内皮素-1(OR2.954,95%CI1.569~5.354,P=0.005)和去甲肾上腺素(OR4.642,95%CI2.619~8.332,P=0.018)是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的危险因素。结论内皮素-1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是术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抗Ro52抗体阳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患者的临床特征。收集2017年至202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和呼吸科住院确诊的203例AS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203例ASS患者中男55例,女148例,ASS发病年龄(51.9±13.3)岁。抗Ro52抗体阳性者163例,抗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摄氧量恢复延迟(VO2RD)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PCI术后半年内行CPET且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126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CPE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计划再次PCI、周围血管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事件引起的住院。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CPET VO2RD是否影响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的预后。结果1268例入选患者中完成随访1218例,失访50例,随访14(10,20)个月,共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05例(8.6%)。不良事件组年龄[(62.4±9.9)岁比(60.3±10.2)岁,P=0.020]、不完全血运重建比例(42.9%比31.6%,P=0.022)以及合并高脂血症比例(79.0%比68.0%,P=0.020)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糖化血红蛋白值[(7.3±1.1)%比(6.6±1.2)%,P=0.001]、空腹血糖[(7.1±2.6)mmol/L比(6.5±1.9)mmol/L,P=0.010]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107.5(50.1,399.8)pg/ml比88.2(39.2,225.0)pg/ml,P=0.017]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峰值心率[(121±18)次/分比(126±20)次/分,P=0.012]、无氧阈心率[(99±12)次/分比(102±14)次/分,P=0.029]和峰值摄氧量[(17.3±4.7)ml/(min·kg)比(18.7±2.1)ml/(min·kg),P=0.003]显著低于无不良事件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33.3±9.2)比(28.1±5.1),P=0.001]和VO2RD[(21.4±4.5)s比(18.5±5.4)s,P=0.001]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VO2RD>20 s(HR 1.594,95%CI 1.026~2.476,P=0.038)是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的患者仍有一定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CPET恢复期指标VO2RD>20 s是此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