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对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32例)观察组和针刺组(28例)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7.76%,对照组有效率44.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透刺法配合无瘢痕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加热敏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修订案中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结果:1)治疗前后2组患者面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观察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总评分、面神经功能动态观评分、面神经功能静态观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面神经功能并发症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热敏灸联合刺络放血在改善顽固性面瘫面患者面神经功及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常规针刺加热敏灸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灸疗法治疗风寒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40例病程在4~30 d的早、中期风寒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灸合并针刺组(简称治疗1组)20例和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1组)20例。后期病程在30 d以上的40例风寒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灸合并针刺组(简称治疗2组)20例和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2组)20例。治疗组针灸并用,对照组只用针法治疗。对照组取四白、翳风、合谷、颊车、太阳、迎香、阳白、攒竹等穴。治疗组取穴与对照组相同,予运动灸疗法。观察各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3期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灸治疗各期风寒性周围性面瘫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陈栎  刘美琼  刘红波 《新中医》2016,48(7):47-48
目的:观察透刺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透刺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3.3%,对照组为4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透刺法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愈显率,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面瘫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4例,采用透刺经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透刺经筋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经筋法治疗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2个疗程,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中药热敷灸组痊愈率83%,单纯针刺为6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敷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中药热敷灸结合针刺疗法是治疗风寒型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8)
由于生活水平的升高,电子产品过多的使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晚睡早起等原因,风寒证周围性面瘫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透刺法取穴少,治疗范围广泛,一针达到多穴或多经疗效;艾灸的温热与艾的温经活血相结合,散寒驱邪,2种治疗方法联合,经过贺亚辉教授的多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使透刺法联合艾灸治疗风寒证周围性面瘫在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透刺经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9),研究组采取透刺经筋法联合穴位注射方案,对照组仅采取透刺经筋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面部生物电信号、面神经功能(H-B)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面瘫Portmann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83.67%(P0.05);治疗1疗程后,研究组咬肌、提唇上肌、额肌生物电信号差及FD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Portman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H-B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经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面部残疾指数以及生物电信号差距,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面瘫急性期创痛小、疗效好、易操作的新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热敏点灸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针刺.参照1997日本面神经研究会制定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67%、5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点灸和单纯针刺疗法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且针刺加热敏点灸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苏丹地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分别为43例和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足三里等,阳白透太阳、地仓透颊车,穴位注射B_(12),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定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配合穴位注射对苏丹地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点穴推拿结合针刺听会、翳风为主穴及透刺法治疗静止期及恢复期贝尔面瘫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点穴推拿结合针刺听会、翳风为主穴及透刺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0次后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36.6%、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0%、87.8%(P0.05)。结论:点穴推拿结合针刺听会、翳风为主穴及透刺法治疗贝尔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穴位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透刺为主配合隔姜灸,与单纯患侧局部穴针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顽固性面瘫80例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法,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顽固性面瘫实施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盒灸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后艾盒灸翳风穴;对照组38例,单纯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0次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盒灸翳风穴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腕针配合双侧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腕针配合双侧透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7d后行下1疗程,治疗3个疗程评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腕针配合双侧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于红外热成像指导热敏灸配合针刺调神调气法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经红外热成像检查表现为患侧低温,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4周,治疗组予热敏灸配合针刺调神调气法治疗4周,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11,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的9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成像检查用于指导面瘫的热敏灸治疗有较大临床意义,热敏灸配合针刺调神调气法对治疗面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彭新  俞华 《光明中医》2016,(5):691-69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透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取穴阳白、颧髎、丝竹空、颊车、地仓、翳风、下关等进行毫针透刺法针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电针刺激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四穴,均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量表总体评分及局部评分表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疗法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均有一定疗效,可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P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促排卵汤联合针刺加热敏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的患者4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促排卵汤口服联合针刺加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自拟促排卵汤口服,两组患者都必须严密监测卵泡,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患者成功妊娠率明显升高,有效率达80%;对照组有效率达6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自拟促排卵汤联合针刺加热敏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不孕患者比单纯口服自拟促排卵汤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面瘫八透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3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瘫八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近六年间356例门诊患者采用面瘫八透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可操作性。结果总有效率为96.6%,无并发症。结论周围性面瘫的恢复期治疗中面瘫八透法的透刺针法,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易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回旋灸(操作同治疗组)治疗.两组均治疗6天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脐下透刺法配合回旋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